-
性别因素对羟考酮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羟考酮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力的影响。方法:拟行喉罩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年龄18~59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28 kg/m 2,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研究,每组首例患者静脉注射羟考酮0.10 mg/kg,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 μg/ml,效应室浓度与血浆浓度平衡后,脑电双频指数(BIS) ≤ 60时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3 min后置入喉罩。若喉罩置入反应阳性,则下一例患者羟考酮用量增加1个阶梯剂量,否则降低1个阶梯剂量,相邻剂量比值1.1,重复此过程,直到出现第7个转折点。喉罩置入反应阳性标准:喉罩置入后2 min内心率最大值或平均动脉压最大值的升高幅度超过置入即刻水平的20%。采用probit法确定羟考酮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 结果:M组最终纳入28例,F组25例。M组ED 50(95%可信区间)为0.105(0.091~0.115) mg/kg,F组ED 50(95%可信区间)为0.087(0.082~0.094) mg/kg。M组ED 50高于F组( P<0.01)。 结论:羟考酮抑制患者喉罩置入诱发伤害性刺激的效应与性别因素有关,对女性的效力增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mbu AuraGain喉罩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Ambu AuraGain喉罩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年龄30~64岁,体重45~80 kg,Mallampati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 n=30):Ambu AuraGain喉罩组(A组)与Supreme喉罩组(S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术中使用间歇正压模式通气维持P ETCO 2 30~45 mmHg、SpO 2>95%。纤维支气管镜经过喉罩出口末端时记录Brimakombe评分,评价喉罩对位准确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成功置入喉罩时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束即刻,记录气道密封压。记录喉罩置入时间、置入成功情况、首次置入成功情况和喉罩拔除时间。记录术中低氧血症、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喉罩拔除后低氧血症、咽喉疼痛、喉罩粘血的发生情况。记录内镜医师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的满意度。 结果:2组喉罩置入时间、置入成功率、首次置入成功率、喉罩拔除时间、术中和喉罩拔除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S组比较,A组喉罩对位准确率和检查结束即刻气道密封压升高,内镜医师满意度升高( P<0.05)。 结论:Ambu AuraGain喉罩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的气道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测量气道参数预测困难面罩通气的准确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超声测量气道参数预测困难面罩通气(DMV)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96例,年龄18~90岁,BMI 16~39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1 d时行临床气道评估,记录改良Mallampati分级、甲颏间距和上唇咬合试验分级。麻醉诱导前30 min采用超声测量髁状突活动度、舌纵截面积及舌横径,计算舌体积(舌纵截面积与舌横径的乘积)。麻醉诱导后行面罩通气,面罩通气困难分级≥Ⅲ级为DMV,根据是否发生DMV分为2组:非DMV组 (NDMV组)和DMV组。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气道评估指标和超声测量气道参数与DMV行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预测DMV的准确性,确定临界值,计算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改良Mallampati分级、上唇咬合试验分级、舌纵截面积、舌横径、舌体积与DMV呈正相关,甲颏间距和髁状突活动度呈负相关( P<0.05)。超声测量髁状突活动度和舌体积预测DMV的AUC分别为0.898、0.862,界值分别为1.19 cm、99.94 cm 3,灵敏度均>70%,特异度均>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31%、88.46%。 结论:超声测量髁状突活动度和舌体积可准确预测DMV。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 n=41)采用气管插管下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 n=41)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 1)、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时(T 2)、切皮时(T 3)、置入假体时(T 4)、切口缝合时(T 5)、入麻醉苏醒室后15 min(T 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T 1、T 6、术后第1、2天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变化,手术时间、术中芬太尼应用剂量、异丙酚应用剂量、术毕苏醒时间、麻醉观察室停留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T 2、T 3、T 4、T 5、T 6时刻MAP、HR波动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T 6、术后第1、2天COR、NE波动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中芬太尼应用剂量、术中异丙酚应用剂量、术毕苏醒时间、麻醉观察室停留时间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2.44%)较对照组(21.95%)低(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较对照组(19.51%)低(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患者,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镇静镇痛药物应用剂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促进患者苏醒与生命体征的恢复,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性别因素对羟考酮抑制老年患者眼科手术喉罩置入反应有效剂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羟考酮抑制老年患者眼科手术喉罩置入反应有效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至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喉罩全身麻醉眼科手术患者56例,其中女26例,男30例,年龄65~80(72±5)岁,体质指数(BMI)18.5~24.9 kg/m 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性别分为老年女性组和老年男性组。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研究,首例患者静脉注射羟考酮0.10 mg/kg,5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 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3 min后,脑电双频指数(BIS)≤60时置入喉罩。喉罩置入反应阳性标准:喉罩置入后2 min内平均动脉压最大值(MAP max)或心率最大值(HR max)的升高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若喉罩置入反应阳性,则下1例患者羟考酮的用量增加1个阶梯剂量,否则降低1个阶梯剂量,相邻剂量比值为1.1,重复此过程,直到出现7个转折点。分别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应用羟考酮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及95% CI。同时观察麻醉诱导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老年女性组26例患者均完成试验,老年男性组有1例患者因喉罩对位不良未完成试验,最终29例患者完成试验。老年女性组患者中,13 例出现喉罩置入阳性反应;老年男性组患者中,14例出现阳性反应。老年男性组羟考酮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ED 50(95% CI)为0.096(0.083~0.112)mg/kg,高于老年女性组的0.081(0.073~0.098)mg/kg( P=0.008)。55例患者均未出现呛咳、肌震颤、低氧血症以及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老年女性组有1例患者出现诱导后一过性低血压,对症处理后好转。 结论:不同性别患者应用羟考酮抑制眼科手术喉罩置入反应的ED 50不同,在老年男性组为0.096(0.083~0.112)mg/kg,在老年女性组为0.081(0.073~0.098)mg/k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瑞马唑仑-阿芬太尼-米库氯铵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阿芬太尼-米库氯铵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 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50):瑞马唑仑-阿芬太尼-米库氯铵组(R组)和丙泊酚-阿芬太尼-米库氯铵组(P组)。采用面罩吸氧,预先缓慢静脉注射阿芬太尼10 μg/kg,1 min后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 mg/kg,P组注射丙泊酚1.5~2.0 mg/kg,直至意识消失后,2组均注射米库氯铵0.14 mg/kg,BIS值40~60时,由同一名麻醉医生置入喉罩后机械通气。维持期间R组静脉输注瑞马唑仑1 mg·kg -1·h -1,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4~6 mg ·kg -1·h -1,间断注射米库氯铵维持肌松。于诱导前(T 0)、置入喉罩时(T 1)、纤维支气管镜抵达隆突即刻(T 2)、手术开始10 min(T 3)、手术结束(T 4)和患者清醒(T 5)时记录BP、HR、SpO 2、P ETCO 2、BIS值和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记录麻醉开始至检查开始时间、总检查时间、给药结束至拔除喉罩的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患者苏醒至离开PACU时间。记录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2组患者各时点SpO 2、P ETCO 2、BIS值、MOAA/S评分、麻醉开始至检查开始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患者苏醒至离开PA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P组比较,R组T 1、T 3和T 4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给药结束至拔除喉罩时间延长,术中低血压、术后咳嗽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P<0.05)。 结论:瑞马唑仑-阿芬太尼-米库氯铵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效果优于丙泊酚-阿芬太尼-米库氯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侵犯气管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呼吸通道建立方法初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晚期侵犯气管的病例,术前如何安全快速建立呼吸通道及其方法依据的判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4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侵犯气管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24~79岁。Shin分级:Ⅱ级5例,Ⅲ级6例,Ⅳ级3例。根据肿瘤对气管压迫、侵犯程度及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分为3类诊疗方案:对于气管最狭窄直径>5 mm(伴有Ⅰ-Ⅱ度呼吸困难8例,Shin分级为Ⅱ-Ⅲ级),经镇静、镇痛后,局部表面麻醉清醒气管插管;对于气管最狭窄直径为4~5 mm(伴有Ⅱ度呼吸困难3例,Shin分级为Ⅳ级),经面罩给氧局部麻醉行气管切开术;对于肿瘤侵犯压迫至气管最狭窄直径<4 mm(伴有Ⅲ度呼吸困难3例,Shin分级为Ⅲ级),则于体外循环支持下气管切开。结果:14例患者均安全建立呼吸通道进行全身麻醉,1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2例甲状腺组织活检病理分别为未分化癌和大B细胞淋巴瘤,行气管切开术后,肿瘤科及血液科进一步治疗。所有患者随访2~22个月,手术患者均无瘤生存;1例淋巴瘤患者血液科行化疗,随访期间无瘤生存;1例未分化癌患者生存期3个月。结论:通过对患者气道狭窄程度分类评估,采取不同方法快速安全建立呼吸通道。对于手术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安全保障,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无手术指征的患者,为后续姑息维持治疗提供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技术在宫腔镜诊疗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HRIVE)技术在宫腔镜诊疗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3年9至12月北京同仁医院拟行择期宫腔镜诊疗术的女性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THRIVE组和面罩吸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THRIVE组采用THRIVE设备供氧,氧流量为50 L/min;面罩吸氧组采用面罩吸氧方式,氧流量为5 L/min;两组氧浓度均设置为100%。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期间生命体征、麻醉药物使用量及手术时间等。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低氧事件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时间以及相应氧合干预手段、非缺氧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THRIVE组年龄(42±14)岁,面罩吸氧组年龄(43±15)岁。THRIVE组患者手术时长为(15.9±3.4)min,低于面罩吸氧组的(16.3±4.5)min( P=0.041),而苏醒时长和麻醉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术中血管活性药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HRIVE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刻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为(99.7±1.1)%,高于面罩吸氧组的(99.1±1.1)%( P<0.05),两组患者其他时间点的SpO 2以及各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HRIVE组低氧事件发生率为12.0%(6/50),低于面罩吸氧组的28.0%(14/50)( P=0.045)。两组患者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无临时需要置喉罩或气管插管的病例。两组患者术中体动、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2周均未发生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结论:THRIVE技术可以为宫腔镜诊疗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氧合,维持患者循环稳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喉罩置入成功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喉罩置入成功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全麻下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年龄30~60岁,BMI 18.5~25.0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HH组(A组)和对照组(C组)。A组以20 ml/min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目标Hct为30%,C组根据"4-2-1"法则输注乳酸林格液补充生理需要量,达目标并稳定10 min后行麻醉诱导。采用Bovil药代动力学模型TCI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Ce)0.25 ng/ml,3 min后采用Schnider模型TCI丙泊酚,设首例丙泊酚Ce为5.0 μg/ml,按照序贯法,若喉罩置入失败则下一例患者升高一个浓度梯度,否则降低一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梯度差为0.5 μg/ml。当丙泊酚血浆浓度(Cp)和Ce达平衡1 min后,置入喉罩。连续出现8个喉罩置入失败/成功拐点时终止试验。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喉罩置入成功时丙泊酚的EC 5、EC 50、EC 95及其95%可信区间(95%CI)。 结果:A组喉罩置入成功时丙泊酚的EC 5(95%CI)为4.237(3.090~4.514) μg/ml、EC 50(95%CI)为4.802(4.500~5.078) μg/ml、EC 95(95%CI)为5.443(5.125~7.304)μg/ml。C组喉罩置入成功时丙泊酚的EC 5(95%CI)为2.408(1.190~2.756) μg/ml、EC 50(95%CI)为3.120(2.690~3.472) μg/ml、EC 95 (95%CI)为4.042(3.582~7.431) μg/ml。组间比较EC 5、EC 50和EC 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6%羟乙基淀粉130/0.4 AHH可降低丙泊酚诱导患者喉罩置入成功的效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与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与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n=50)和观察组( n=50),观察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分别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SBP、DBP、HR、MAP)、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拔管时间、下床及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药物需求情况。 结果:观察组T 1时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 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T 1、T 2、T 3、T 4、T 5血流动力学水平与T 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T 2、T 3、T 4、T 5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 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24 h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曲马多、帕瑞昔布等镇痛药物需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拔管、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更好维持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