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分析初诊早发型抑郁症患者脑血流灌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使用磁共振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技术,分析初诊早发型抑郁症(EOD)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并探究其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65例初诊EOD患者(EOD组)和55名健康志愿者(HC组)的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及童年创伤量表(CTQ)评分,采集两组被试者的颅脑3D T1WI和3D-pCASL图像,采用SPM 12、DPABI_V7.0软件对两组图像进行预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用Xjview 10.0软件对两组进行全脑水平的脑血流(CBF)值分析,用SPSS 25.0软件评估脑血流值与HAMD评分及CT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EOD组与HC组相比,CBF值明显减低[P<0.05,团块>50,经错误发现率(FDR)校正]的区域有右岛盖部额下回(t=5.87)及右颞顶枕交界区(TPO)(t=6.49),CBF值明显增加(P<0.05,团块>50,经FDR校正)的区域有左侧额上回(t=5.31)和左侧岛叶(t=4.70).结论 EOD患者中伴有童年创伤经历者占比较大,CBF改变表现为同时存在CBF减少区与CBF增加区,其中右侧TPO区域的CBF值与HAMD评分成负相关关系;左侧额上回CBF值与CTQ量表的总得分及其中的躯体忽视指标成正相关关系.与不区分早发型与晚发型抑郁症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早发型和晚发型老年抑郁症临床治愈后静息态边缘网络功能连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早发型和晚发型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愈后神经心理功能和静息态边缘网络功能连接的异常.方法 对33例晚发型(晚发组)和31例早发型(早发组)老年抑郁症临床治愈后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和3.0T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以杏仁核为种子点建立边缘网络比较杏仁核在边缘网络内功能连接异常.结果 三组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发组和早发组语义相似性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听觉言语学习测验(立即回忆)、听觉言语学习测验(延迟回忆)、逻辑记忆测验(延迟回忆)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晚发组连线测验(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早发组右侧杏仁核与左侧海马旁回功能连接降低(P<0.05),晚发组右侧杏仁核与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海马功能连接降低(P<0.05),与左侧颞中回、右侧顶上叶功能连接增强(P<0.05);与早发组比较,晚发组右侧杏仁核与左侧海马功能连接降低(P<0.05),与左侧颞中回、右侧顶上叶功能连接增强(P<0.05).功能连接异常脑区与神经心理功能成绩无相关性(P>0.05).结论 早发型和晚发型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愈后仍表现认知功能损害和边缘网络功能连接异常,晚发型老年抑郁症患者表现更加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抑郁症认知损害及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据WHO数据推测,2015-2050年,全球超过60岁的人数将从9亿增加到20亿[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老年群体备受关注,其中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是老年心理健康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2],包括老年期前发病并持续到老年期或老年期复发的早发型老年抑郁症(Early onset depression,EOD)和老年期(≥60岁)首次发病的晚发型老年抑郁症(Late onset depression,LOD)[3],本文所提及的主要为晚发型老年抑郁症.与年轻抑郁症患者相比,LLD患者更多的表现为兴趣缺乏、睡眠障碍、精神运动迟滞等,且伴有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可高达50%~75%[4-5],包括信息处理速度、执行功能、情景记忆、视觉空间功能和语言处理等方面[6-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脂水平与不同类型老年期抑郁症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老年期抑郁症的血脂水平,探讨不同类型的老年期抑郁症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入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住院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85例,招募了社区正常对照100例,采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分析比较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轻中度老年期抑郁症与重度老年期抑郁症组;早发老年期抑郁症组和迟发老年期抑郁症组血脂水平的差异及特点.结果老年期抑郁症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4.45±0.88,4.95±0.90,P<0.001)、LDL-C(2.74±0.78,3.01±0.80,P=0.0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甘油三酯TG(1.74±1.34,1.78±0.93,P=0.81)、HDL-C(1.32±0.39,1.40±0.42,P=0.17)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抑郁组与重度抑郁组的各血脂水平相比较、早发老年期抑郁症组与迟发老年期抑郁症组的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有着更低TC和LDL-C水平,低TC和低LDL-C,尤其是低TC可能是LLD的潜在风险因素.不同抑郁程度的患者组之间、早发老年期抑郁症组和迟发老年期抑郁症组之间各血脂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表明血脂与抑郁程度以及首发年龄之间无显著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学生抑郁筛查及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大学生处在重要人生阶段,多种因素使得他们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和自杀高风险人群.抑郁的早发现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量表筛查存在滞后性、被动性和受限性等缺点.随着新媒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交叉学科技术的应用,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大数据技术处理多来源的数据,构建大学生心理预警系统;或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构造抑郁症早期筛查模型,这两种方式有望提高筛查实效,变筛查为预警,尽早发现高危人群,实施心理援助,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在未来工作中需要注重研究伦理与数据隐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DTI对白质微结构介导发病年龄和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脑白质微结构及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脑白质微结构在发病年龄与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对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收集的60例抑郁症患者(早发性抑郁症组26例、晚发性抑郁症组34例)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并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 (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进行分析.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抑郁症严重程度.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比较早发性抑郁症组和晚发性抑郁症组的白质微结构.发病年龄、差异性白质微结构、抑郁症严重程度三者的相互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差异性白质微结构在发病年龄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潜在联系中的作用.结果 早发性和晚发性抑郁症组的发病年龄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512,P=0.007;r=0.435,P=0.010).与早发性抑郁症组相比,晚发性抑郁症组左侧内囊、右侧矢状层(包括下额枕束和下纵束)FA值显著降低(P<0.05).在控制协变量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协变量后,抑郁症患者左侧内囊、右侧矢状层(包括下额枕束和下纵束)FA值分别与发病年龄、HAMD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r=-0.434,P=0.001;r=-0.594,P=0.001;r=-0.565,P=0.001;r=-0.370,P=0.004).中介效应模型显示左侧内囊FA值在发病年龄和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中介效应(ab path=0.155,SE=0.055,95%CI:0.059~0.276).结论 左侧内囊FA值介导了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对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