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原发肿瘤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分析预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是最常见和最致命的卵巢癌组织学亚型,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进行一线铂类药物化疗是其标准的治疗方法,但其治疗后复发率高达75%。运用间隔6个月有无复发这一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对铂敏感及铂耐药患者进行分类,并能为后续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客观依据。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利用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测细胞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以量化水分子在组织中的扩散程度,而基于ADC分析的直方图则可分析肿瘤的生物异质性。该研究通过治疗前阶段HGSOC原发病变全肿瘤区域和全实性肿瘤区域ADC直方图分析,对患者铂类药物的化疗反应予以预测。研究共纳入2011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入院的70例患者,其中铂敏感患者33例,铂耐药患者37例。比较铂耐药组和铂敏感组的年龄、治疗前癌抗原125水平、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期、术后残余肿瘤、基于全瘤体积和基于肿瘤实性成分的ADC直方图参数。结果显示,铂敏感患者和铂耐药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两组间基于全瘤体积的ADC直方图衍生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铂耐药组相比,铂敏感组的基于肿瘤实性成分直方图参数的ADC均值显著升高,偏度和峰度显著降低。ADC均值、偏度和峰度的预测性能中等,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7、0.733和0.616。偏度成为铂耐药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原发肿瘤实性成分ADC直方图分析优于全瘤体积,对晚期HGSOC患者的铂类药物化疗反应具有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原发性卵巢黏液性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原发性卵巢黏液性癌(MOC)是一种罕见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病理亚型。临床上原发性MOC的治疗多参照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HGSOC)的指南,但是原发性MOC有着不同于HGSOC的发生过程、病理分子特征及临床特点。手术联合化疗是当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MOC的标准方案。然而,术中常规切除淋巴结及阑尾的必要性、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安全性及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有效性等方面仍存在争议;Ⅰ期原发性MOC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晚期原发性MOC最佳化疗方案的选择尚缺乏共识。在靶向治疗方面,临床前研究显示了一些有希望的结果,但应用于临床尚有距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可溶性CD276与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276(sCD276)与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7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晚期HGSOC患者73 例纳入A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其他类型卵巢癌患者80 例纳入 B 组,另选择 80 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人群组,检测三组血清 sCD276 表达水平.并依据血清sCD276 表达水平中位数将A组分为高表达组(≥451.26 pg/ml)与低表达组(<451.26 pg/ml).分析血清sCD276 水平变化与晚期HGSOC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并采用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血清sCD276 与晚期HGSOC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血清sCD276 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且A组血清sCD276 水平高于B组(P<0.05);卵巢癌患者sCD276 低表达与高表达的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组中,低表达组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P<0.05),无病生存时间≥12 月组的血清sCD276 表达水平低于无病生存时间<12 月组(P<0.05);A组患者中sCD276 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后残余病灶、CD3+阳性、FoxP3+阳性等方面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得出,有术后残余病灶、CD3+阳性、FoxP3+阳性、血清sCD276≥451.26 pg/ml均是晚期HGSO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经免疫组化法对肿瘤组织检测得出,A组中有 59 例患者膜CD276 表达为阳性,14 例患者膜CD276 表达为阴性,膜CD276 阳性组的血清sCD276 表达及FoxP3+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膜CD276 阴性组(P<0.05).结论 血清sCD276 在晚期HGSOC呈高表达水平,其水平升高与TILs标志物FoxP3+T细胞数量均是晚期HGSOC患者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血清 sCD276 为晚期 HGSOC新辅助化疗期间的免疫应答监测提供了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探讨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44 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发病年龄、肿瘤分期、初始手术、一线化疗、新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复发治疗等数据.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患者中位诊断年龄38 岁,初诊时Ⅲ期最常见(52.3%).初始治疗以手术联合含铂辅助化疗为主,晚期患者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无肉眼残留率为 63.2%,79.0%达到满意减瘤术;6 例行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为83.3%(5/6),5 例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均无残留病灶.初始治疗后42 例病情完全或部分缓解.14 例(33.3%)出现至少1 次复发,第1 次复发以手术为主,辅以铂类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中位随访时间 73.0个月,初治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 83.0 个月,5 年生存率 85.2%,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结论: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多在中青年发病,Ⅲ期最常见.无论初治和复发患者,手术治疗最重要,应以无残留病灶为目标.一线化疗方案仍是铂类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尽管化疗相对耐药,晚期患者也可考虑新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有重要地位,总体预后好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TET1和5hmC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TET1和5hmC在浆液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02月至2017年02月间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9例卵巢浆液上皮性组织样本,其中,浆液性囊腺癌组织30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7例,浆液性囊腺瘤组织12例,并选取正常卵巢组织1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TET1和5hmC蛋白的表达,采用Fisher和Spearman检验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ET1和5hmC在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最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囊腺癌组织中,TET1在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学Ⅲ期和组织学高级别中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学Ⅰ~Ⅱ期和组织学低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ET1和5hmC在浆液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TET1高表达与伴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学晚期和高组织学级别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防性切除双附件降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风险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是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70%,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阶段.高达20%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携带基因BRCA1或2的突变,突变患者常常表现为明显的乳腺-卵巢肿瘤家族史[1].BRCA1或2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在染色体损伤的修复中有重要作用,BRCA1或2基因突变增加了乳腺-卵巢癌的风险,因此,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可以降低这些携带者发生卵巢癌的风险.现回顾性总结6例预防性切除输卵管-卵巢妇女的临床病理资料,进一步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BRCA突变携带者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对降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HOXA9蛋白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浆液性卵巢癌高HOXA9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178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7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和69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进行HOXA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OXA9高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x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浆液性卵巢癌中HOXA9蛋白表达阳性率(75.8%,135/178)明显高于良性浆液性肿瘤(34.8%,24/69,P<0.05).同样,浆液性卵巢癌中HOXA9蛋白强阳性表达率(59.6%,106/178)明显高于良性浆液性肿瘤(11.6%,8/69,P<0.05).高级别(65.1%,71/109)卵巢癌中强阳性HOXA9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低级别病例(47.8%,33/69,P=0.014),同样转移卵巢癌中HOXA9蛋白强阳性表达率(72.6%,69/95)显著高于无转移卵巢癌(42.2%,35/83,P<0.001).关于FIGO临床分期,晚期(ⅡB~ⅢC)卵巢癌中强阳性HOXA9表达率为69.1%(65/94),而在早期(I~IIA期)病例中仅为46.4%(39/8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HOXA9强表达患者的OS率低于HOXA9弱表达患者(Log-rank=43.76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OXA9是卵巢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HOXA9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分级和转归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治疗有用的特异性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16、P53、HE4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P16蛋白、P53蛋白、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择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存档的53例浆液性卵巢癌石蜡标本作为观察组,选择5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作为良性组,选择50例已绝经子宫肌瘤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组,均为手术切除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对三组病理组织的P16、P53、HE4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分析上述3种指标与卵巢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16在观察组、良性组、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6%(48/53)、22.0%(11/50)、2.0%(1/50),P53在观察组、良性组、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9%(27/53)、8.0%(4/50)、0(0 /50),HE4 在观察组?良性组?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 6% (39 /53)?12. 0% (6 /50)?0(0 /50).观察组的P16?P53?HE4 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中,P16 在临床分期晚期(Ⅲ/ Ⅳ期)与早期(Ⅰ/ Ⅱ期)?组织学分级高级与低级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P53 在组织学分级高级与低级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在临床分期晚期(Ⅲ/ Ⅳ期)与早期(Ⅰ/ Ⅱ期)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HE4 在临床分期晚期(Ⅲ/ Ⅳ期)与早期(Ⅰ/ Ⅱ期)?组织学分级高级与低级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16?P53 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但P53 的阳性表达更多见于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中;HE4 的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均有较大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和评估卵巢浆液性肿瘤预后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级别浆液型卵巢癌中微RNA18a-5p糖类抗原-125人附睾蛋白4表达及其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后的第三位,致死率却居首位[1].由于卵巢在盆腔较深位置,一般不易扪及,且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在临床上患者如果有腹胀、腹部肿块或腹腔积液等表现,显示肿瘤已长大或到晚期.数据表明早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高达85%以上,晚期患者不足30%[2].其中高级别浆液型卵巢癌(HGSOC)是卵巢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所占比例达70%~80%,且病死率居高不下[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雌激素受体β在卵巢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女性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近90%的卵巢癌起源于上皮,表现为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等多种病理学类型,由于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约80%上皮性卵巢癌确诊时已为晚期,出现腹腔内广泛转移,治疗选择有限[2]. 目前高级别上皮性卵巢癌的一线治疗包括肿瘤细胞减灭术,辅助以卡铂和紫杉醇组成的联合化疗[3].然而,这些疗法的长期效果并不理想. 在过去的30 年里,尽管在手术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只有30% ~40%,几乎没有改善[4].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的靶向性治疗位点,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ER)β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下降,约60% ~80%的卵巢癌中有ER 表达[5] ,卵巢癌组织中ERβ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 ERβ表达下降可能是恶变的一个特征[6-7]. 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对ERβ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线索和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