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辨状论质"综合评价指数的拳参药材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针对市场拳参只有统货规格,基于辩证论质法,建立拳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首先,对24批拳参外观性状和数量指标进行测定.同时,检测浸出物、总酚酸、没食子酸三个内在成分,并对拳参抗氧化药理活性进行评价.随后,为了探究可能作为拳参药材规格等级的参数,分析单个外观指标与内在质量指标相关性;并采用信息熵赋权法对内在质量指标整体进行综合评分,进一步地分析内在质量指标综合评分与外观性状的相关性.最后,运用描述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确定性状指标的重要度.内在指标综合评分、总酚酸含量与长度值1、最粗直径、单个质量、L*、b*呈极显著正相关;浸出物与长度值1、L*呈极显著正相关.抗氧化能力与长度值1、最粗直径、单个质量、L*、b*呈极显著正相关.筛选得到最粗直径、单个质量、百克个数三个重要性状指标,制定拳参商品规格等级分为统货、选货,统货断面颜色偏暗,呈棕褐色,直径在0.8~3.0 cm;选货断面颜色鲜亮,偏黄,分为2等,一等品拳参最粗直径在1.8 cm以上,单个质量6.9 g以上,百克个数16个以内,综合评分≥64.63;二等品拳参最粗直径1.5 cm以上,单个质量3.8 g以上,百克个数33个以内,综合评分≥ 35.74.研究证实了本草记载的科学性,即个大、断面浅棕色为佳,制定了拳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利于其市场环境和质量控制,确保临床用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型肉毒毒素联合口服低剂量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原发性腋窝多汗症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评估A型肉毒毒素联合口服低剂量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原发性腋窝多汗症(primary axillary hyperhidrosis,PA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纳入84例PAH患者,随机分为3组,28例/组,其中A组患者接受单次A型肉毒毒素治疗,B组接受奥昔布宁口服治疗,C组接受A型肉毒毒素与奥昔布宁联合治疗.通过汗液称重、多汗症严重程度量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对治疗前及及治疗后4、12、36周患者的出汗情况、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记录3组患者报告的不良事件.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病程、排汗量、多汗症严重程度量表(hyperhidrosis disease severity scale,HDS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4、12、36周,排汗量、HDSS评分、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C组患者治疗后12、36周,HDSS评分、DLQI评分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组中有更多患者达到了最佳治疗效果(HDSS达到1~2分且排汗量较治疗前减少≥50%).A组未报告任何不良事件.B、C组报告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为"轻微"和"中等",无严重不良事件、因不良事件退出研究或死亡的报告.相较于C组,B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及抗胆碱能不良事件的频率更高(P<0.05),口干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口服低剂量抗胆碱能药物是药物治疗PAH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奥昔布宁单药治疗时的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中低度近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中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ICL植入术矫正的中低度近视患者48例85眼,观察术后1 a裸眼视力(LogMAR)、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屈光状态、眼压、拱高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2 mo,患者裸眼视力-0.10(-0.20,-0.10)、有效性指数为1.07±0.13、最佳矫正视力-0.10(-0.20,-0.10)、安全性指数为1.10±0.14.实际矫正屈光度与预期矫正屈光度差值在±0.50 D范围占91%(77/85),差值在±1.00 D范围占100%(85/85).术后12 mo时拱高为501.16±210.46 μm.术前,术后6、12 mo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无差异(F=1.050,P=0.352).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期间无前囊下混浊、白内障、瞳孔阻滞或其他威胁视力的并发症.结论:ICL植入术矫正中低度近视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与可预测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烧烫伤创面深度智能检测模型P-YOLO的建立及测试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和计算机语言设计烧烫伤创面深度智能检测模型并予以测试,验证该模型对烧烫伤创面图像检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整形科接受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烧烫伤患者伤后48 h内创面照片共492张,重置照片顺序并编号。由两名执业3年以上的副主任医师采用图像标注工具LabelMe对照片中的目标创面进行标记并判定其严重程度,严重程度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扩充数据集至2 952张,按照7∶2∶1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在Python 3.10.0版本下,提出并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烧烫伤创面深度智能检测模型P-YOLO,通过多批次训练调整并优化网络参数。经过测试得到该模型在数据集上的各项指标参数,如查准率、召回率以及在不同交并比(IoU)下的平均精度均值等,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相应的F1指数曲线和混淆矩阵。结果:(1)经测试,所设计的P-YOLO智能检测模型对Ⅰ度、Ⅱ度和Ⅲ度烧烫伤创面识别的查准率分别为0.962、0.931及0.886,召回率分别为0.849、0.828及0.857,F1指数分别为0.902、0.876及0.871。(2)混淆矩阵显示,P-YOLO模型检测Ⅰ度、Ⅱ度和Ⅲ度烧烫伤创面的准确度分别为0.86、0.87及0.91。(3)当IoU阈值为0.5时,P-YOLO模型检测Ⅰ度、Ⅱ度和Ⅲ度烧烫伤创面的平均精度均值为0.893、0.885及0.838。在所有类别创面中,P-YOLO模型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为0.872。(4)与Faster R-CNN、YOLOv5及YOLOv7检测模型相比,P-YOLO模型具有最高的平均精度均值,检测效果最优。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检测模型P-YOLO整体检测准确率和可靠性较高,能够提高烧伤科医师对烧烫伤创面深度的诊断准确度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评价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机构官方网站,收集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CVD的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资料提取、评价质量后,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其中系统评价/Meta分析10篇、药物经济学研究3篇.有效性方面,与安慰剂比较,达格列净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体重、体重指数及血压水平,且未增加全因病死风险.安全性方面,达格列净未增加患者总体不良反应、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病死、心力衰竭住院、心肌梗死、脑卒中、骨折、肾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经济性方面,英国及中国经济学研究认为,达格列净具有经济学优势;泰国经济学研究认为,该药不具有经济学优势.结论 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C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经济性结论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在我国当前医疗政策及药品价格背景下达格列净具有经济学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列线图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再发第二原发性甲状腺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再发第二原发性甲状腺癌(SPTC)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456例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320例)和验证集(136例);训练集根据患者有无发生SPTC将其分为再发SPTC组(160例)和未再发SPTC组(160例).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再发SPTC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验证集用于外部验证;模型评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结果 再发SPTC组和未再发SPTC组体重指数(BMI)、焦虑或抑郁、甲状腺基础疾病、乳腺癌最大肿瘤原发部位、分子分型、雌激素受体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Ki-67计数和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OR=2.085)、焦虑或抑郁(OR=2.176)、甲状腺基础疾病(OR=6.525)、PR状态(OR=3.387)是女性乳腺癌患者再发SPTC的危险因素(P<0.05);Ki-67计数(OR=0.987)和淋巴结转移(OR=0.376)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和0.824;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曲线总体趋势接近理想曲线;在0.22~0.88阈值范围内,模型表现为正的净效益.结论 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再发SPTC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效能,可为开展早期临床评估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磺酸萘莫司他体外抗凝在血液透析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高危出血患者行HD治疗时使用甲磺酸萘莫司他(nafamostatmesylate,N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3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HD治疗存在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60例,随机化分为NM抗凝组(抗凝组)和无抗凝剂组(无抗凝组)各30例.比较2组H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抗凝组体外循环管路使用时间更长(t=5.118,P<0.001)、透析器平均使用寿命更长(t=4.691,P<0.001)、静脉压报警干预次数更少(c2=4.691,P<0.010)、0~I级抗凝有效率更高(c2=24.300,P<0.001)、单室模型尿素清除指数(spKt/V)更高(t=17.456,P<0.010);抗凝组跨膜压报警干预次数及透析器更换次数均为0次.抗凝组透析管路肝素泵前的血液管路(A采血点)检测的HD治疗前、治疗1h、2h、3h、治疗结束时以及透析结束后15min位于自体动静脉内瘘对侧肢体(C采血点)检测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无统计学差异(F=0.132、1.708、0.025、1.394、0.849、0.993,P=0.985、0.135、1.000、0.229、1.106、0.424);位于透析器后的血液管路(B采血点)检测的活化凝血时间(ACT)在HD治疗1h、2h、3h、结束时变化无统计学差异(F=0.297,P=0.914).2组均未发生过敏反应、高血钾、出血、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结论 NM作为血液透析高危出血风险患者的抗凝剂,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依据病例序号将14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蛭蛇通络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中风病中医证候(气虚血瘀)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平均血流速度(Vm)]、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全血高切还原黏度(HSRV)、全血低切还原黏度(LSR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中风病中医证候(气虚血瘀)量表主症和次症评分,PI、RI,WBV、HSRV、LSRV均降低,Vm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基础上联合蛭蛇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可改善病人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纠正脑组织局部缺血状态,促进机体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病人中医症状,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RMUS术中通过解剖定位调整中段尿道吊带张力治疗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经阴道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合成吊带术(RMUS)中通过解剖定位调整吊带张力治疗尿失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采用RMUS治疗的36例尿失禁患者的资料。均为女性,年龄(60.83±7.93)岁,体质指数(24.43±2.44)kg/m 2。36例术前压力诱发试验、尿道抬举试验均为阳性。其中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SUI)20例(55.6%),混合性尿失禁(MUI)16例(44.4%)。1h尿垫试验提示轻度尿失禁5例(13.9%),中度14例(38.9%),重度13例(36.1%),极重度4例(11.1%)。17例术前完成尿动力学检查,其中5例(29.4%)出现逼尿肌过度活动(DO),3例(17.7%)表现为固有括约肌功能缺陷(ISD)。所有患者RMUS术中均通过解剖定位调整吊带张力:在尿道与吊带之间放置一把直角钳,腹侧端紧贴耻骨联合下缘,背侧端平行于处女膜环后缘,调整吊带张力。术后不留置尿管。分析术后主观疗效、客观疗效及安全性(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残余尿情况)。主观治愈:术后无漏尿发生,或在过度憋尿、剧烈咳嗽等状态下极少量漏尿,不影响正常生活。主观有效:术后尿失禁程度较术前改善≥50%。客观治愈:术后压力诱发试验阴性。 结果:本研究36例住院时间8(5~95)h。术中无膀胱穿孔及输血病例。术后无尿潴留者。术后3个月27例获得随访,其中22例有残余尿量数据,23例有主观疗效数据,23例有客观疗效数据;残余尿量7.5(5~64)ml,主观治愈率为91.3%(21/23),客观治愈率为95.7%(22/23);排尿困难2例(2/23,8.7%),无需临床处理。术后无尿道侵蚀和阴道裸露病例。术后2年完成电话随访34例,主观治愈率为91.2%(31/34),排尿困难1例(1/34,2.9%)。术后3个月,SUI与MUI患者的主观治愈率[100.0%(12/12)与81.8%(9/11)]和客观治愈率[91.7%(11/12)与100.0%(11/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尿失禁患者的主观治愈率[75.0%(3/4)与100.0%(6/6)与90.0%(9/10)与100.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中,DO与非DO患者的主观治愈率[66.7%(2/3)与88.9%(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D与非ISD患者主观治愈率[0(0/1)与90.9%(1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2年,SUI与MUI患者的主观治愈率[94.7%(18/19)与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尿失禁患者的主观治愈率[80.0%(4/5)与100.0%(13/13)与83.3%(10/12)与100.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例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中,DO与非DO患者的主观治愈率[60.0%(3/5)与90.9%(1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D与非ISD患者的主观治愈率[66.7%(2/3)与84.6%(1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RMUS术中通过解剖定位调整吊带张力对压力诱发试验和尿道抬举试验阳性的患者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残余尿量少,主观、客观治愈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菌群移植受体临床疗效与供体选择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菌群移植(FMT)受体与供体选择的关系,以及不同有效率供体间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治疗病例数≥30例的粪便捐献者(供体)的资料。收集每位供体对应受体(患者)的FMT治疗后随访8周的疗效,依据每位供体的疗效,将供体分为高效组(有效率>60%,10例)、中效组(有效率30%~60%,6例)和低效组(有效率<30%,4例)3组,检测并比较每组供体菌群结构及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分析每组供体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供体与受体疗效的关系。FMT疗效的评价指标包括客观临床有效和(或)主观有效,客观有效=临床治愈+临床改善,主观有效指通过问卷随访为显效+中等疗效。结果:全组20名供体,共治疗病例总数为1 387例,治疗病种包括慢性便秘749例,慢性腹泻141例,炎性肠病(IBD)107例,肠易激综合征(IBS)121例,自闭症83例,其他疾病包括放射性肠损伤、假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功能性腹胀和过敏性疾病等共186例。高效组、中效组及低效组分别治疗829例、403例及155例患者,3组治疗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不同有效率供体组间菌群丰度(OTU)的比较,高效组最高(330.68±57.28),中效组次之(237.79±41.89),低效组OTU最低(160.60±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6.910, P<0.001)。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的比较,高效组和中效组最高(分别为2.96±0.36和2.67±0.54),低效组较低(2.09±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255, P=0.017)。3组间丁酸含量的比较,高效组最高[(59.20±9.00)μmol/g],中效组次之[(46.92±9.48)μmol/g],低效组OTU最低[(37.23±5.03)μ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0.383, P=0.001)。而乙酸和丙酸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全组1 387例患者行FMT治疗,总体不良反应事件418例(30.1%)。低效组、中效组及高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6%(63/155)、30.0%(121/403)及28.2%(243/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9.568, P=0.008)。低效组、中效组及高效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7.1%(11/155)、4.0%(16/403)及2.8%(23/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7.239, P=0.027)。其余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FMT治疗结束8周后进行随访,总随访率为83.6%(1 160/1 387),总有效率为58.3%(676/1 160)。各类疾病的有效率分别:慢性便秘54.3%(328/604),慢性腹泻88.5%(115/130),IBD 56.1%(55/98),IBS 55.1%(59/107),自闭症61.6%(45/73),其他疾病50.0%(74/148)。3组间在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IBD、IBS和自闭症有效率与供体疗效存在正相关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治疗慢性便秘和其他疾病上,高效组的治疗有效率最高[分别为65.0%(243/374)和63.2%(55/87)],中效组次之[分别为49.4%(86/174)和38.1%(16/42)],而低效组最差[16.1%(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不同供体对不同疾病有效率存在差异,慢性便秘、放射性肠损伤等需要选择供体疗效较高的供体,IBD、IBS和自闭症的疗效也可能与供体有效性有关,而慢性腹泻症疗效与供体无关。供体有效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成负相关,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及丁酸含量可能影响供体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