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2020年)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康复医学以改善患者的功能为主导,可以有效减轻或避免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1]。康复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康复服务供给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是制约我国康复医疗发展的主要矛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十四五”时期我国健康管理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健康管理取得了巨大成绩,为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目前还存在着健康管理学理论研究滞后、学科建设缺乏标准与规范、大部分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仍停留在单一体检服务等问题。当前健康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供给满足不了社会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各级政府对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期望与要求。加强和加快健康管理机构自身建设,提高社会供给的能力和水平,是健康管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紧紧围绕这个任务,解决当前主要矛盾,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我国健康管理事业才能更好发展,也才能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内外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总额预算制能有计划地将医疗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医保基金结算方式。本研究以英国英格兰地区及我国台湾地区和福建省三明市的医保总额预算模式为例,介绍了总额预算相关管理形式、考量因素和测算方法等。英国英格兰地区从医疗服务的"需求侧"出发,以加权人口数为测算基础,将需求和成本因素测纳入测算,对医疗服务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包括全科医生、管理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等。我国台湾地区和三明市均从医疗服务的"供给侧"出发,以上一年度医疗服务结算金额为测算基础,其中,台湾地区将非协商因素、协商因素和付费者意愿等纳入测算,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主要为医院代表、参保人员代表和专家学者等;三明市将参保人数、民众就医需求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纳入测算,对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主要为医保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代表。总体来看,英格兰地区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测算过程较精细,参与预算的各方代表较多。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测算指导框架和测算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且相关信息公开程度及参与人员代表性还需提升,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总额预算指导框架;从需求角度出发,发展第三方专业测算机构;推动测算过程公开化,优化参与人员构成,以期提升我国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供给、需求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供给、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对江苏地区1 480名居家老年人进行调研。结果: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均分为(4.53±0.68)分,三个维度有显著差异,其中,生活照料服务需求均分为(4.48±0.77)分;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均分为(4.57±0.68)分;精神慰藉服务需求均分为(4.55±0.74)分。文化程度、和谁一起住是影响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三个维度的主要因素,自理能力还是影响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和精神慰藉服务需求的因素。结论:居家老年人普遍期待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可获得性困境,政府和社会需要在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化的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和优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互联网+"的"点-线-面-体"专科护理生态圈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方案的出台,预示互联网对护理工作的渗入从可能变为必须,因此专科护理建设提出变革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从"点-线-面-体"4个层面系统论述专科护理生态圈的构建,阐述各级医院在此生态圈中如何找准定位,聚焦适合自身的护理学科建设方向,关注"互联网+"带来的新风险,以促进专科护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三角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下简称长三角)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理想化政策、政策执行机构、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环境4个维度,分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以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为牵头单位,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份的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组建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的发展困境。经分析,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政策尚未明确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医联体法人治理结构不成熟;政策执行机构在专项资金支撑和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方面相对滞后;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度不足及其激励机制不完善;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各地医疗卫生服务规章制度不统一,各地政府卫生筹资能力不同,医疗机构管理理念协同性不足,以及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基于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应加强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规划布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完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内部合作运行机制,提升目标群体认同感;优化政策执行环境,落实各项支持措施,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编制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方法:于2019年4—5月,在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拟定问卷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专家函询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版问卷。计算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专家意见协调系数。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和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第2轮函询中,维度及条目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638和0.407 ( P<0.001),变异系数均<20%。最终确立的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包括5个维度,30个条目。 结论: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好,内容全面,可作为有利的调查工具进行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研究,为制订医养结合照护服务供给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精准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行动者网络理论借鉴了系统科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理论,为研究技术-社会二元观点提供了新视角。作者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以技术-社会的视角,分析了精准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构成主体及其关系,研究了该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分析显示,影响精准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主体有医院、患者、政府、科研机构、技术型企业、高等院校,即精准医疗服务的供给者、需求者、管理者、筹资者以及技术支持者。其中,82.72%(335/405)的临床医生认为医院是影响精准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核心行动者;71.60%(290/405)的临床医生认为开展医务工作者培训是当前医院的工作重点,即为该行动者网络的强制通行点。通过开展培训,可提高医疗工作者及医院的精准医疗服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一项全球妇幼健康促进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CCT)策略作为一种“需求方经济补偿手段”,通过提供小额现金激励受益者的特定目标行为,被成功地运用在全球欠发达地区或弱势群体的妇幼营养改善和预防保健工作中。回顾1997—2015年间全球开展的20个妇幼健康促进CCT项目,可以发现CCT策略能促进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的行为,从而改善妇幼健康结局;与“供给方经济补偿”“无条件经济补偿”“代金券”等其他经济补偿干预策略比较,“兼顾供给能力”“设置支付条件”“考虑非医疗成本”可更有效地促进目标人群的行为转变,发挥CCT策略改善受益人群健康状况的最大效能。CCT策略对服务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长期影响以及同时比较多种经济补偿干预手段的成本效果分析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便为今后的妇幼健康促进项目提出设计和执行方面的建议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政策生命周期视域下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政策分析与建议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从政策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分析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政策,为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政策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医""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关键词,在国家政府机构官方网站检索2012—2022年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政策文件,提取政策文本条目并进行编码。构建政策工具(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和政策生命周期(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的二维分析框架,量化分析政策文本。结果:共纳入政策文件58份,包含文本条目2 898条。经分析,使用供给型工具的条目占比较高(40.57%,1 176条),其次为环境型(38.86%,1 126条)和需求型工具(20.57%,596条)。在政策生命周期中,各项政策工具主要集中在政策制定(53.77%,1 558条)和政策执行(36.86%,1 068条)阶段,议程设置(4.97%,144条)和政策评估(4.40%,128条)阶段的政策工具有待加强。结论: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政策的政策工具分布不均衡,政策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衔接性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