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精子表型、致病基因及辅助生殖治疗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临床表型、精子形态特征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效率。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就诊的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采集外周血进行遗传学检测,全外显子测序挖掘致病基因,并对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联合人工卵子激活(artificial oocyte activation,AOA)治疗。选取同日取卵的行常规ICSI周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用时差动态监测系统监测发育全程动态参数,分析2组受精及胚胎发育效率、发育动力学参数及临床治疗结局。结果: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4例,对照组9例。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均合并精子活力低下、精子DNA碎片率升高,精子形态及顶体荧光染色均显示头部呈小圆形伴顶体区缺失;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圆头精子头部顶体完全缺失且多见核质松散、空泡化等异常,颈部线粒体鞘数量减少且排列杂乱,鞭毛轴丝“9+2”结构多见异常。4例患者中1例为 DPY19L2基因纯合缺失,1例为 DPY19L2基因新发纯合移码变异。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受精率、双原核受精率、第3天优质胚胎率、第6天囊胚形成率、第6天优质囊胚形成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胚胎发育早期时间参数第二极体释放时间、原核消失时间,2至6-细胞各时期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组胚胎分裂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例完全性圆头精子症患者中,2例新鲜胚胎移植各活产健康男婴1名,2例解冻周期移植活产健康男婴、女婴各1名。 结论: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精子形态学异常表型特征明显,ICSI联合AOA是有效的辅助生殖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痛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坐骨神经PI3K、Akt、mTOR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糖痛方对DPN大鼠坐骨神经自噬通路蛋白PI3K、Akt、mTO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经STZ+缺血再灌注方法建立DPN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糖痛方低剂量组、糖痛方高剂量组,每组15只。糖痛方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36.67、18.33 g/kg糖痛方水煎液,1次/d。连续灌胃8周后,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PI3K、Akt、mTOR mRNA及蛋白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纤维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痛方低、高剂量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提高( P<0.05),坐骨神经PI3K[(6.05±0.18)、(3.36±0.29)比(11.57±1.93)]、Akt[(1.26±0.13)、(0.64±0.04)比(1.86±0.06)]、mTOR[(1.82±0.11)、(0.92±0.06)比(2.68±0.18)]mRNA水平降低( P<0.05),PI3K[(0.40±0.00)、(0.19±0.02)比(0.61±0.03)]、Akt[(0.64±0.02)、(0.45±0.01)比(0.83±0.02)]、mTOR[(0.17±0.01)、(0.09±0.00)比(0.34±0.01)]蛋白表达降低( P<0.05);模型组神经纤维松散肿胀,髓鞘变薄,轴突闭锁,糖痛方低、高剂量组神经形态趋于正常,髓鞘及轴突均形态较好。 结论:糖痛方可改善DPN大鼠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及电位波幅,改善神经损伤,减轻脱髓鞘改变,改善轴突形态,保护神经纤维结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过度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青藤碱对急性脑外伤模型大鼠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急性脑外伤模型大鼠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s 4, AQP-4)与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青藤碱低剂量组、青藤碱高剂量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急性脑外伤模型。青藤碱低、高剂量组腹腔注射青藤碱30、6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注射7 d。采用HE染色、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脑组织AQP-4、AQP-5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排列松散,层次紊乱,部分细胞变性。青藤碱低、高剂量组脑组织神经细胞水肿、坏死程度较模型组减轻。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低、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AQP-4[(0.74±0.13)、(0.49±0.11)比(1.30±0.21)]、AQP-5[(0.98±0.07)、(0.45±0.10)比(1.47±0.18)]蛋白表达降低( P<0.05),AQP-4 mRNA[(1.48±0.18)、(1.26±0.12)比(2.04±0.14)]、AQP-5 mRNA[(1.31±0.17)、(1.20±0.11)比(1.87±0.15)]表达降低( P<0.05)。 结论:青藤碱可降低急性脑外伤模型大鼠脑组织AQP-4、AQP-5基因及蛋白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天坛医院-丰台区智慧家医工作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推进家庭医生服务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与丰台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遴选26名社区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合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北京天坛医院-丰台区智慧家医工作室,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一体化的健康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患者的远程预约和信息共享,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继续教育培训,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松散型区域医疗联合体合作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蚕丝-胶原支架用于兔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蚕丝-胶原支架用于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关节腔内韧带再生和骨隧道内腱-骨愈合。方法:Na 2CO 3脱胶法对生蚕丝进行脱胶处理,乙酸抽提法获取Ⅰ型胶原,然后使用热交联和冷冻干燥法制备蚕丝-胶原材料。20只12周龄新西兰大白兔(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对左膝关节使用蚕丝-胶原支架重建ACL。术后4、16周两个时间点随机处死实验动物的一半,每组标本中的5个进行组织学检测,包括关节腔内韧带的组织学检测和骨隧道腱-骨愈合的组织学检测;每组中余下5个标本进行Micro-CT和生物力学检测。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术后4周,关节腔内的蚕丝-胶原支架表面可见大量的细胞浸润,细胞排列方向杂乱,细胞周围基质较少,且材料内部细胞浸润较少;骨道内蚕丝-胶原材料内可见细胞浸润,细胞排列较为松散,腱-骨界面可见新生骨组织,骨小梁结构明显;Micro-CT显示骨隧道内新生骨较少,新生骨小梁稀疏,骨体积分数(BV/TV)=(19.36±2.29)%,骨密度(BMD)=(245.04±17.68) mg/cm 3。术后16周,关节腔内支架表面和内部均可见大量细胞浸润,细胞呈纤维细胞形态,排列方向较为一致,与支架长轴方向一致,细胞周围基质较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肌腱蛋白-C(Tenascin-C)表达较4周明显增多;骨道内蚕丝-胶原材料内细胞浸润进一步增多,细胞排列较4周时更为有序,腱-骨界面骨组织趋于成熟,骨组织与支架材料结合更加紧密;Micro-CT显示骨隧道内新生骨较4周明显增多,BV/TV=(39.25±1.51)%( t=16.010, P<0.05),BMD=(400.88±58.32) mg/cm 3,组间比较差异有计学意义( t=5.718, P<0.05);16周5例标本测得最大拉力[(43.67±6.52) N],刚度[(9.18±0.76) N/mm],较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大拉力(25.87±4.57) N, t=4.994, P<0.05;刚度(4.85±0.84) N/mm, t=8.556, P<0.05]。 结论:蚕丝-胶原支架用于兔ACL重建,不仅能获得较好的关节腔内韧带再生,同时能够达到良好的腱-骨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长三角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下简称长三角)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理想化政策、政策执行机构、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环境4个维度,分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以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为牵头单位,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份的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组建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的发展困境。经分析,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政策尚未明确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医联体法人治理结构不成熟;政策执行机构在专项资金支撑和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方面相对滞后;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度不足及其激励机制不完善;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各地医疗卫生服务规章制度不统一,各地政府卫生筹资能力不同,医疗机构管理理念协同性不足,以及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基于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应加强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规划布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完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内部合作运行机制,提升目标群体认同感;优化政策执行环境,落实各项支持措施,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白杨素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白杨素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白杨素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缺血缺氧性脑病大鼠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白杨素低、高剂量组立刻腹腔注射白杨素30、6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4 d。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测定脑组织SOD、CAT、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 Nrf2)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神经细胞排列规则有序,胞核圆形,核仁明显;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排列松散;白杨素低、高剂量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模型组减轻。与模型组比较,白杨素低、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SOD[(55.74±5.14)U/mg、(69.84±5.05)U/mg比(37.64±6.41)U/mg]、CAT[(2.44±0.22)U/mg、(2.59±0.42)U/mg比(2.08±0.37)U/mg]活性升高( P<0.05),MDA[(3.74±0.05)mmol/mg、(2.60±0.18)mmol/mg比(4.35±0.24)mmol/mg]水平降低( P<0.05);脑组织HO-1[(0.43±0.08)、(1.02±0.15)比(0.14±0.07)]、Nrf2[(0.48±0.07)、(0.79±0.09)比(0.26±0.08)]蛋白表达增加( P<0.05)。 结论:白杨素可减轻缺血缺氧性脑病大鼠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HO-1、Nrf2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伴高级别转化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伴有高级别转化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相对罕见,该文报道1例33岁的女性病例,显微镜下肿瘤由囊性区、假乳头区和实性区构成,实性区可见大片出血坏死,假乳头区可见松散的上皮样细胞包绕纤维血管轴心,肿瘤细胞呈圆形和卵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圆形,部分细胞异型性明显,并可见瘤巨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转录因子E3(TFE3)阳性、β-catenin胞质阳性,极少数胞膜不连续性阳性,未见核阳性表达。该例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不典型,易误诊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该文描述其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阐述其诊断要点,并复习和总结相关文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类型远程诊断项目案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4类远程诊断项目的异同,为我国远程诊断项目建设与发展提供实践证据。方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分别选取由政府、紧密型医联体、松散型医联体和商业公司主导的4种远程诊断项目,通过对政府、医院和公司负责人的半结构式访谈,从组织体系、工作条件和运行效果3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及问题。结果:共访谈了18人,发现不同类型项目的主导者,项目内部的连接机制、连接效力,参与方和时效性各不相同。政府及紧密型医联体类型的参与方多为本地机构,连接效力强,诊断医师来源明确且规模有限,工作量相对较大;松散型医联体和商业类型的参与方较为广泛,连接效力相对较弱,应答时间较长。结论:不同类型的远程诊断项目,均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诊断医师人力不足状况,完善了医疗服务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累积性轴向载荷及复合运动无创性构建犬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自主研发的腰椎复合运动机对直立体位犬腰椎施加累积性轴向载荷和六位相复合运动构建犬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成年雌性草犬20只,体重(10.0±0.5)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将实验动物以垂直坐位固定于运动机上,在持续轴向载荷下(245 N)进行一定周期的腰椎六位相(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各45°)复合运动;对照组:将实验动物以垂直坐位固定于运动机上,不予任何干预。模型组动物在进行复合运动前、运动2、5、10及15万次时行腰椎影像学检查,侧位X线片测定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DHI),MRI T2-mapping成像定量分析椎间盘退变程度,当MRI T2WI显示椎间盘出现明显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V级)时停止复合运动。取两组动物腰椎各节段椎间盘标本,通过Micro-CT定量分析上、下终板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小梁结构,组织学染色(HE染色、番红"O"染色、天狼猩红染色)验证及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模型组动物5万次复合运动后L 6-7、L 7S 1椎间盘MRI T2WI呈轻度退变,随着运动负荷累积其退变程度逐渐加重;至复合运动10万次时达到中度退变,表现为DHI开始降低,同时L 5-6椎间盘也出现轻度退变;当复合运动量15万次时,L 5-6、L 6-7、L 7S 1椎间盘高度进一步降低,椎间盘呈严重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Ⅳ~Ⅵ级),而上位L 4-5椎间盘也级联出现轻度退变。L 5-6椎间盘组织学评分为(8.2±0.8)分、L 6-7为(9.5±0.7)分、L 7S 1为(10.3±0.5)分。退变程度表现为L 5-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