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干扰方式下松江湿地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松江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城市湿地,沉积物微生物对湿地环境变化响应敏感.为了解不同干扰方式下松江湿地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运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对比分析4种干扰方式(农业、工业、旅游和保护)对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片段长度为91.5 bp的T-RF普遍存在于6个湿地中,除呼兰河口(农业)湿地外,均为最优势菌;87.5 bp T-RF只存在于呼兰河口(农业)和阿什河(工业)湿地,且为呼兰河口(农业)湿地最优势菌(41.15%);93.5 bp T-RF出现在金河湾(旅游)、白鱼泡(旅游)、太阳岛(旅游)和滨江(保护)湿地.细菌多样性指数滨江(保护)湿地最高,呼兰河口(农业)湿地最低.序列比对表明这些优势菌群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呼兰河口湿地(农业)细菌群落受总氮(TN)影响较大;阿什河湿地(工业)细菌群落与总碳(TC)、总磷(TP)、TC/TN和pH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太阳岛湿地(旅游)受pH和TC/TN影响较大;而金河湾(旅游)、白鱼泡(旅游)和滨江(保护)湿地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较小.本研究表明不同干扰方式下松江湿地沉积物细菌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可为松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接种固定化粪菌和培养基种类对体外结肠菌群发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三种模拟结肠发酵培养基和粪菌固定化对体外结肠发酵体系菌群构成的影响,为建立高度模拟结肠体外结肠发酵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健康女性成人粪便,粪便制备悬液或用结冷胶 黄原胶固定化粪菌接种于模拟结肠发酵反应器,分别用三种培养基按0.07 mL/h稀释率进行连续发酵10 d,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群多样性,并分析发酵液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 T-RFLP分析显示,培养基类型主要影响粪菌固定体系菌群α多样性达到稳定的时间和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显示,第10天时培养基Ⅲ悬液培养和培养基Ⅰ固定化培养系统的菌群构成与粪便菌群最相近.而培养基Ⅲ在第10天达到较高而稳定的丁酸浓度.结论 由于比粪菌同定培养更易操作,培养基Ⅲ悬液培养适于模拟人结肠发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癌易感性与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位点(rs2736100、rs285367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青岛地区人群乙肝肝癌的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来自青岛地区的肝癌患者1 65例、非肝癌乙肝病毒感染者195例、健康对照者402例hTERT基因型分布.结果:(1)肝癌组患者rs2736100位点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肝癌HBV感染者及所有非HCC者(均P<0.05),携带GG基因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增加至2.13倍、2.17倍和2.14倍.(2)肝癌组患者rs2853676位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肝癌HBV感染者及所有非HCC者(均P<0.05),携带AA基因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增加至3.42倍、2.39倍和3.02倍.结论:hTERT rs2736100和rs285367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间作体系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及多氯联苯去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典型的环境有机污染物,植物与微生物的联合修复能够显著提高PCBs的降解率.以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M47V为供试菌种,温室盆栽条件下设置玉米/黑麦草间作、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以及玉米单作等3个处理(均接种AM真菌),研究间作对玉米根系AM真菌侵染及土壤中PCBs去除的影响.种植90 d后测定玉米根系AM真菌侵染率、生物量、土壤PCBs含量及同系物组成、16S rDNA基因丰度,并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间作对玉米根系AM真菌侵染率、玉米生物量和土壤碱解氮含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土壤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数量(P<0.05);间作显著提高五氯联苯及总PCBs的降解率,此外玉米/黑麦草间作还显著提高三氯联苯的降解率;土壤PCBs同系物组分与细菌T-RFs片段中128 bp、148 bp片段均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间作与AM真菌对提高玉米生物量具有协同作用,并通过影响细菌群落结构与丰度促进土壤中多氯联苯的转化与降解,同时改变其同系物结构组成,提高PCBs修复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肠道微生态特点及结肠次全切除术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慢性传输型便秘(STC)患者肠道微生态特点及结肠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的STC患者28例为观察组,另选择体检健康者26例为对照组.留取2组受试者粪便标本,一部分标本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对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计数,计算各种菌的丰度;另一部分标本提取粪便微生物总DNA,通过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粪便中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采用Wexner便秘评分标准和胃肠动力学检查系统对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排便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细菌香农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类杆菌的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及梭杆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Wexner便秘评分低于术前,肛管高压带、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和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 STC患者存在结肠菌群紊乱,而结肠次全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广高速不同护坡植被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不同护坡植被对高速公路边坡土壤质量恢复的影响, 于2016年10月采集大广高速大名路段栽植6-7年的紫穗槐 (Amorpha fruticosa) 、杠柳 (Periploca sepium) 和鸡矢藤 (Paederia scandens) 3种护坡植被下土壤, 分析0-10cm、10-20 cm、20-30 cm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 利用T-RFLP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并采用冗余分析 (RDA) 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结果表明: (1) 鸡矢藤植被下土壤理化性质较好, 同时3种护坡植被0-1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持水量及孔隙度均高于10-20 cm和20-30 cm土层; (2) 鸡矢藤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粒径>5 mm的团聚体含量高于杠柳和紫穗槐; (3) 杠柳和鸡矢藤0-10 cm土层优势细菌种类和0-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优势真菌种类数高于紫穗槐; (4) RDA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因此, 土壤物理性质能敏感地随土壤质量变化而改变, 可通过适当翻埋枯落物等措施改善土壤质量, 进而改善边坡土壤生态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十六脚湖水库沉积物聚磷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技术结合克隆文库构建,分析福建省平潭岛三十六角湖水库夏冬季特定样点沉积物聚磷菌(PAO)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结果显示,三十六脚湖沉积物中夏季聚磷菌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冬季,夏季优势聚磷菌末端限制性片段(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T-RF)集中在200-300 bp,而冬季聚磷菌T-RF片段集中在150-200 bp.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三十六脚湖水库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到优势的聚磷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夏季丰度大于10%优势的菌属为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聚磷小月菌(Microlunatus phosphovorus)和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而冬季丰度大于14%优势的菌属主要有厌氧粘细菌属、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Solibacter属、固氮螺菌属和聚磷小月菌.上述结果表明三十六脚湖沉积物中聚磷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均呈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特征,沉积物各形态磷对聚磷菌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且与铁铝结合态磷相关性最显著,这可为今后揭示水库沉积物磷代谢循环的微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根际反硝化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分别于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采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T-R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探究水稻生长对根际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根际土壤的反硝化势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而孕穗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反硝化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分蘖期和孕穗期根际土壤中含narG和nosZ基因的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其中含nosZ基因的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对根际环境响应更敏感.说明虽然水稻根系生长会刺激反硝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抑制了根际土壤中一些反硝化微生物的活性,从而降低了根际土壤的反硝化潜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T-RFLP方法的连栽杉木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运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研究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的多代连栽杉木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杉木多代连栽后根际微生态失衡,表现为碳循环菌和氮循环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病原菌数量增加.在不同代数杉木土壤中,4种内切酶消化后产生的末端限制性片段(T-RFs)数量具有显著差异,第一代杉木(first Chinese fir rotation plantation,FCP)最高,第二代杉木(second Chinese fir rotation plantation,SCP)次之,第三代杉木(third Chinese fir rotation plantation,TCP)最少.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连栽导致土壤养分逐代降低,除土壤碳氮比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外,土壤养分含量指标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T-RFLP实验共鉴定出细菌门类12门,其中厚壁菌门、蓝藻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是主要优势菌群.随栽植代数的增加,变形菌门细菌比例递增,而厚壁菌门细菌比例递减.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随栽植代数增长而减少,呈现FCP >SCP >TCP趋势,与T-RFs片段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多代连栽降低了杉木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依据功能性不同,可将鉴定出的细菌划分为5类:碳循环功能菌、硫循环功能菌、氮循环功能菌、纤维降解菌及病原菌.连栽导致碳循环菌和氮循环菌相对含量降低,硫循环菌和纤维降解菌相对含量提高,病原菌相对含量随栽植代数增加而上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异育银鲫养殖环境典型病原微生物检测和细菌群落解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水产养殖病害是限制淡水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养殖环境的微生物状况与鱼类健康紧密相关,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目的]阐明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病原微生物丰度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方法]利用荧光定量 PCR方法和未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技术,对异育银鲫养殖环境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典型病原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以及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养殖过程中病原菌丰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和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与鲤疱疹病毒Ⅱ型丰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水体中病原菌丰度受 pH、温度和溶解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显著.T-RFLP分析表明沉积物样品较水体样品细菌群落组成复杂,并且沉积物细菌群落动态变化幅度高于水体.水体和沉积物中细菌 T-RFs数量范围分别在 11-29 和 20-32 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在1.44-2.87和 2.44-3.25之间.[结论]养殖水体中的病原菌丰度高于沉积物,而沉积物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水体.病原菌丰度和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明确养殖池塘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生态分布和丰度变化,将为指导养殖过程中病原性疾病发生早期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