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舌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护理,均干预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功能康复程度(吞咽功能、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及情绪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ACT-H&N)、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评分(CMS)及焦虑抑郁评分(HAD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方案能帮助舌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轻负性情绪,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术前与术中注射纳米碳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术前与术中注射纳米碳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米碳使用情况分为两组:术前组(98例)采取术前超声引导经皮注射纳米碳,术中组(22例)采取术中注射纳米碳.比较两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CLN)清扫和转移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组 CLN 清扫数目[6.00(3.75,8.00)枚 vs.3.00(1.75,6.00)枚]和转移数目[1.00(0,3.00)枚vs.0(0,0.25)枚]多于术中组,转移率高于术中组(51.0%vs.22.7%)(P<0.05).患者术后均无出血、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发生.结论 相较于术中注射纳米碳,术前超声引导注射纳米碳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增加CLN清扫数目和转移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临汾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0)及观察组( n=40)。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治疗、物理性治疗及肢体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吞咽功能训练。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评分量表(FOI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支气管痉挛、营养不良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0.05),且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 P<0.05);两组的FO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0.05),且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支气管痉挛、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 P<0.05)。 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胆囊癌患者的诊治经验初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胆囊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连续收治的164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69例(42.1%),女性95例(57.9%),年龄(64.0±10.3)岁(范围:37~89岁)。按照是否在围手术期应用ERAS理念进行管理,将患者分为ERAS组(53例)和常规组(111例)。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平衡,并对匹配后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分类资料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符合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分别以 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ERAS组和常规组各有45例患者匹配成功。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保持平衡,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ERAS组患者下床时间更早[1(1)d比2(2)d; Z=-3.839, P<0.01],排气时间更早[2(1)d比3(1)d; Z=-3.013, P=0.003],饮水时间更早[2(1)d比2(1)d; Z=-3.647, P<0.01],并且术后住院时间[5(2)d比7(4)d; Z=-3.984, P<0.01]和总住院时间[8(4)d比13(6)d; Z=-3.605, P<0.01]更短。两组共有12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根据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标准,Ⅰ级6例、Ⅱ级4例、Ⅲa级2例。所有并发症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 结论:ERAS理念用于胆囊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安全且有效的,可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未增加并发症和住院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温差刺激式口腔护理在口腔癌术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温差刺激式口腔护理在口腔癌术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术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冰水刺激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温差刺激式口腔护理。对2组吞咽障碍程度、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吞咽障碍程度(洼田饮水试验)Ⅰ~Ⅳ级分别为2、11、13和6例,对照组为9、17、4和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41, 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38.74 ± 4.87) 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81 ± 5.14) 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4, P<0.05)。观察组干预后中文版华盛顿大学生命质量量表评分中的咀嚼、吞咽、焦虑、情绪及生命质量自评分分别为(70.28 ± 10.39)、(68.20 ± 9.43)、(72.39 ± 12.28)、(65.30 ± 15.33)和(78.05 ± 9.4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 ± 9.26)、(61.42 ± 12.38)、(64.50 ± 10.43)、(58.08 ± 11.62)和(72.92 ± 1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06~2.77,均 P<0.05)。 结论:温差刺激式口腔护理能有效改善口腔癌术后患者的吞咽障碍,减少误吸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荷包缝合腹腔镜NOSES在乙状结肠癌及上段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荷包缝合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乙状结肠癌及上段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例行基于荷包缝合腹腔镜NOSES乙状结肠癌及上段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为(56±10)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果:(1)手术情况。所有患者顺利行基于荷包缝合腹腔镜NOSES乙状结肠癌及上段直肠癌根治术,无中转开放手术。1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62±32)min,术中出血量为(22±12)mL。(2)术后情况。14例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6±0.7)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1±0.6)d,术后首次饮水时间为(2.4±0.6)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3.8±1.0)d,术后住院时间为(6.0±0.9)d。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出血等围手术期并发症。(3)随访情况。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7±1.9)个月。14例患者术后无复发、转移和死亡。结论:基于荷包缝合腹腔镜NOSES用于治疗乙状结肠癌及上段直肠癌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脓毒症诱导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脓毒症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根据干预时间随机(随机数字法)分组:假手术组、脓毒症1 d组、脓毒症4 d组、脓毒症7 d组。采用荧光素钠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脓毒症组的大鼠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活动量少、进食饮水少,腹胀明显,排稀便。腹腔解剖可见肠系膜黏连,近端肠管扩张,盲肠结扎部位颜色暗红且表面有脓液渗出,整个腹腔可见血性渗出液。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脓毒症组的大鼠体质量下降,随着脓毒症的病程发展,大鼠体质量持续降低,脓毒症7 d组的大鼠体质量最低,且明显低于脓毒症4 d( P < 0.05)、脓毒症1 d( P < 0.05)以及假手术组( P < 0.05)的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盲肠结扎穿孔1 d后大鼠脑组织中的荧光素钠的渗漏显著增加( P < 0.05)。随着脓毒症的病程发展,荧光素钠渗漏含量持续增加。脓毒症7 d的大鼠脑组织中的荧光素钠含量最高,并且明显高于脓毒症4 d、脓毒症1 d以及假手术组的大鼠(均 P < 0.05)。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盲肠结扎穿孔1 d后大鼠脑组织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和ZO-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均 P < 0.05)。随着脓毒症的病程发展,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持续降低。脓毒症7 d的大鼠脑组织中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ZO-1的表达量最低,并且明显低于脓毒症4 d、脓毒症1 d以及假手术组的大鼠(均 P < 0.05)。 结论:脓毒症可诱导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并且脓毒症持续的时间越久,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病理和超声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不同超声特征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评价病理疑似癌与单纯超声高度疑似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67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787个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资料,包括甲状腺超声特征(回声、边界、形态、纵横比、钙化)、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是否二次手术)、恢复情况(是否出现副损伤,包括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引流量)、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类型、送检标本内是否有甲状旁腺、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等。比较病理疑似癌和单纯超声高度疑似癌患者清扫中央组淋巴结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787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316个(40.2%),其中乳头状癌308个;良性结节471个(59.8%)。恶性结节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和微钙化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90.5%(286/316)比38.9%(183/471)、52.5% (166/316)比11.5%(54/471)、53.8%(170/316)比11.5%(54/471)、30.4%(96/316)比5.5%(26/471)和65.5%(207/316)比8.7%(4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甲状腺结节符合病理疑似癌诊断26例,清扫中央组淋巴结患者(17例)与未清扫中央组淋巴结患者(9例)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和石蜡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清扫中央组淋巴结患者石蜡病理均证实为恶性。甲状腺结节符合单纯超声高度癌诊断57例,清扫中央组淋巴结患者(23例)与未清扫中央组淋巴结患者(34例)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发生饮水呛咳和声音嘶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清扫中央组淋巴结患者标本可见甲状旁腺率和石蜡病理证实恶性率明显高于未清扫中央组淋巴结患者[39.1%(9/23)比2.9%(1/34)和30.4%(7/23)比8.8%(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 结论:甲状腺超声特征均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建议病理疑似癌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单纯超声高度疑似癌患者仅在高度怀疑转移时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性切除全腹腔镜Overlap吻合与腹腔镜辅助端侧吻合的短期安全性比较: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性切除后全腹腔镜Overlap吻合与腹腔镜辅助端侧吻合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其中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7月收治89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36例和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治14例,共计139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分析。全组男性107例(77.0%),女性32例(23.0%);年龄(62.5±9.3)岁。48例行全腹腔镜Overlap吻合(Overlap吻合组),91例行腹腔镜辅助端侧吻合(端侧吻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信息、病理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Overlap吻合组与端侧吻合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Overlap吻合组与端侧吻合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7.2±60.1)min比(262.8±70.6)min, t=0.370, P=0.712],但Overlap吻合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100(50,100)ml比100(50,175)ml, Z=2.776, P=0.005]。与端侧吻合组比较,Overlap吻合组可获得更长的肿瘤距离上切缘[(1.7±1.0)cm比(1.3±0.9)cm, t=2.487, P=0.014],更长的肿瘤距离下切缘[(9.5±2.9)cm比(7.9±3.5)cm, t=2.667, P=0.009]。与端侧吻合组比较,Overlap吻合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早[1.0(1.0,2.0)d比2.0(1.0,3.0)d, Z=3.117, P=0.002],首次饮水时间更早[(4.7±2.6)d比(6.2±3.0)d, t=2.851, P=0.005],首次进食时间更早[(6.0±2.7)d和(7.1±3.0)d, t=2.170, 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住院费用较高[(113 105.5±37 766.3)元比(97 250.2±27 746.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 t=2.818, P=0.006)。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总数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Overlap吻合组与端侧吻合组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2.9%(11/48)和19.8%(18/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7, P=0.831);进一步比较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Z=0.406, P=0.685)。 结论:全腹腔镜Overlap吻合和腹腔镜辅助端侧吻合均可用于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根治手术,全腹腔镜Overlap吻合可获得更好的上切缘和下切缘,更有利于术后恢复;但端侧吻合费用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勾头缩喉吞咽法在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呛咳和吞咽功能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勾头缩喉吞咽法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呛咳和吞咽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吞咽时头颈部处于正常习惯姿势,观察组采用勾头缩喉法进行吞咽训练,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1周内的进食情况,进食干预1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M.D.Anderson消化道症状调查量表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和消化道症状之间的差异。结果:进食干预1周后,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为3.39%(2/59),对照组为14.52%(9/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53, P=0.033);进食干预1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 Z值为6.07, P=0.014),消化道症状和症状生活干扰程度评分为(2.57 ± 0.81)、(1.76 ± 0.8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5 ± 1.54)、(2.18 ± 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7.56、-2.17, P<0.01或0.05)。 结论:勾头缩喉吞咽法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降低呛咳发生率,同时有助于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