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谵妄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谵妄是一种急性、波动性的大脑机能障碍的状态,其特征是意识改变,注意力集中、维持或转移的能力降低,可导致认知或感知障碍,幻觉的出现以及睡眠-觉醒障碍,无法用预先存在、已发生或发展中的疾病更好地解释。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有效识别与评估是儿童谵妄防治的前提基础,儿童谵妄防治临床实践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跟进式家庭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状况、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跟进式家庭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状况、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跟进式家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睡眠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生活质量及总康复效果。结果:干预5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入睡等待时间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布氏运动功能评分(Brunnstrom)和简式Fugl-Meyer(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生理机能和情绪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跟进式家庭护理有利于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总体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高,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老年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随年龄呈进行性衰退,导致免疫状态及诊治过程复杂多变,而规范化的诊疗推荐意见尚不完善。本文主要介绍老年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疗效、安全性等现状,以期对老年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疾病治疗与身体机能受损相伴随,衰弱现象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十分普遍,且与其多种不良健康结局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其预后。本文综述了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与不良健康结局相关性及干预方式,指出医护人员应尽早识别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衰弱状态,并做出早期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波热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预后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事件与预后。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晚期胃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微波热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与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χ 2=5.000, P<0.05)。研究组治疗后肿瘤直径低于对照组[(2.30±0.20)cm比(2.66±0.23)cm, t=7.470, 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χ 2=4.020, P<0.05)。研究组患者生理机能[(74.17±5.23)分]、躯体疼痛[(73.07±5.49)分]、一般健康[(75.13±5.50)分]、精神状态[(75.16±3.27)分]与社会功能[(75.49±3.24)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62.55±5.70)分、(63.24±6.37)分、(65.72±5.30)分、(63.05±2.49)分、(65.34±4.59)分]( t=9.500、7.393、7.791、18.634、11.425,均 P<0.05)。 结论:临床采用微波热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胃癌患者,降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具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炎症性肠病患者精神心理和生命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问卷筛查IBD患者精神心理疾病和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探讨焦虑、抑郁对IBD患者生命质量和疾病的影响,指导IBD的治疗。方法:采用互联网问卷方法于2019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对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171例IB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纳入136例(IBD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等与IBD组相匹配的121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IBD组使用IBD临床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健康对照组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GAD-7、PHQ-9、SF-36。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BD组中,男87例(64.0%),女49例(36.0%);UC 25例(18.4%),CD 111例(81.6%);年龄为32岁(26岁,40岁)。健康对照组中,男68名(56.2%),女53名(43.8%);年龄为32岁(26岁,37岁)。UC和CD患者中焦虑发生率分别为64.0%(16/25)和64.9%(72/111),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2.0%(18/25)和58.6%(65/111),UC、CD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情感职能( OR=0.965,95% CI 0.937~0.994, P=0.017)、精神健康( OR=0.940,95% CI 0.896~0.985, P=0.010)可能是抑郁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生理机能( OR=1.040, 95% CI 1.010~2.730, P=0.022)是抑郁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程长短与生命质量无关( P>0.05)。疾病活动状态与生命质量无关,但与生理机能相关( r=0.15, P=0.046),即缓解期IBD患者的生理机能得分高于活动期IBD患者。抑郁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 r=-0.55, P<0.01),且呈线性关系( r=-19.429,截距为744.455, P<0.01)。焦虑与生命质量不相关( P>0.05);抑郁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均呈负相关( r=-0.234、-0.358、-0.454、-0.449、-0.566、-0.485、-0.441、-0.597、-0.193, P均<0.05)。 结论:IBD患者容易发生焦虑和抑郁,抑郁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对IBD患者进行精神心理疾病的筛查和干预非常重要,尤其是合并抑郁的IBD患者。控制IBD疾病活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能对改善焦虑、抑郁有效,IBD疾病本身的治疗是IBD精神心理治疗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出院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出院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二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两组干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出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Barthel指数(BI)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心理状态[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管理水平,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BI评分[(64.38±5.31)分]高于对照组[(53.23±5.67)分],而NIHSS评分[(5.13±0.78)分]低于对照组[(6.87±0.56)分]( t=9.078、11.461,均 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SAS评分[(37.86±3.79)分]和SDS评分[(38.97±3.27)分]均低于对照组[(43.37±4.35)分、(45.29±3.53)分]( t=6.040、8.307,均 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健康知识[(51.73±5.06)分]、自护责任感[(26.56±2.94)分]、自护技能[(37.64±3.80)分]和自我概念[(22.14±3.78)分]均高于对照组[(40.76±4.32)分、(21.63±3.12)分、(31.02±2.97)分、(16.82±3.25)分]( t=10.428、7.273、8.681、6.750,均 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生理机能[(68.97±5.13)分]、一般健康状况[(69.36±6.31)分]、精神健康[(70.64±6.21)分]和社会功能[(72.34±6.23)分]均高于对照组[(59.83±4.86)分、(56.38±4.25)分、(58.32±5.36)分、(61.25±4.78)分]( t=8.180、10.791、9.499、8,.932,均 P<0.05)。 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出院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宫颈环扎与双胎早产防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早产是双胎妊娠最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宫颈环扎术是近年来双胎早产预防措施的研究热点,其在双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应用价值存在一定的争议。此外,感染(炎症)状态与双胎宫颈环扎术后的妊娠结局也密切相关。研究推荐对于宫颈长度≤15 mm或宫颈扩张的双胎妊娠孕妇行宫颈环扎术,暂不推荐对于宫颈长度15~25 mm和以病史为指征的双胎妊娠患者行宫颈环扎术。双胎宫颈环扎术前评估羊膜腔内感染或炎症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究,但需排除抗生素使用对手术治疗效果评价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危险因素控制及预后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电话随访的形式开展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危险因素控制及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行PCI术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干预,经不同干预后比较两组PCI术后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预后质量。结果:出院时,两组PCI术后危险因素BP、FBG、LDL-C、BMI、戒烟及运动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后1年,干预组BP、FBG、LDL-C、BMI、戒烟及运动6个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较出院时比较均显著提高,对照组BP、FBG、戒烟及运动4个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较出院时明显提高,但LDL-C、BMI较出院时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两组出院后1年BP、FBG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出院后1年的预防行为、康复知识评分较出院时均明显提高,干预组预防行为、康复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精神状态、精力状况、情感职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及社会职能)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组在合理饮食、规律运动、遵医用药及定期复诊方面的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实施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1年危险因素控制率,加强了患者对相关康复知识的学习,使患者自愿采取相关预防行为,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从而改善预后,是一种冠心病PCI术后康复过程中的一重要护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骨化三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对高转运骨营养不良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对高转运骨营养不良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诊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注射液治疗,共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38/40)比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11,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血磷及骨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对照组[(391.74 ± 28.69)ng/L比(468.50 ± 30.52)、(1.02 ± 0.16)mmol/L比(1.63 ± 0.21)mmol/L、(70.59 ± 4.15)U/L比(73.64 ± 4.09)U/L],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2.05 ± 0.13)mmol/L比(1.93 ± 0.1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给予骨化三醇治疗,可改善高转运骨营养不良及贫血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