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术前MRI特征及定量参数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患者淋巴血管侵犯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开发基于术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的66例患者作为训练组,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的75例患者作为验证组.评估病灶MRI特征(肿块形状、边缘、内部强化形式、瘤周水肿等)及测量ADC.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LVI阳性组和LVI阴性组间影像学特征和瘤内、瘤周ADC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差异.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与LVI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LVI的列线图模型.结果 LVI阳性组和LVI阴性组间在肿瘤大小、Ki-67表达以及淋巴结转移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肿块形态[P=0.014,优势比(odds ratio,OR)=0.142(0.030~0.679)]、内部强化形式[P=0.046,OR=0.157(0.025~0.965)]、肿瘤最大径[P=0.037,OR=4.372(1.093~17.488)]、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DWI)边缘征[P=0.024,OR=0.193(0.047~0.803)]及瘤周瘤内ADC比值[P=0.010,OR=1.056(1.013~1.101)]是LVI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MRI特征和瘤周瘤内ADC比值的综合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67、0.872,特异度分别为88.6%、84.6%,精确度分别为74.2%、69.7%.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结论 基于术前MRI影像特征及ADC的列线图评估乳腺癌LVI状态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在指导手术、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等方面的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材料受试形式对材料细胞毒性测试结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琼脂扩散法细胞毒性试验中材料受试形式对材料细胞毒性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制备光固化复合树脂、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磷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的固体试样及浸提液,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此5种材料凝固即刻和24 h的固体试样及其浸提液的细胞毒性.结果:细胞毒性由重到轻依次为:①以材料浸提液为试样时,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重度) >磷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中度) >光固化复合树脂(轻度);②以凝固24 h为受试样品时,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重度) >磷酸锌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轻度);③以即刻凝固为受试样品时,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重度) >磷酸锌水门汀(中度) >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轻度).结论:3种受试形式对轻、重度细胞毒性材料的测定结果无影响,而对中度细胞毒性材料的测定结果有影响,其中浸提液测出相对较高的细胞毒性,而试样凝固24 h的细胞毒性则小于即刻凝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0例新生儿吸纳入组行常规MRI和SWI扫描,受试者按照早产儿和足月儿及有/无高胆红素血症分为4组,每组30例.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MRI和SWI图像,记录检测的出血病例数和出血灶数目;分析不同部位颅内出血在SWI上的表现.结果:①MRI和SWI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SWI优于常规MRI (P<0.05).②脑出血病例43例,其中足月儿16例,早产儿27例,由常规MRI和/或SWI确诊;高胆红素患儿29例,对照新生儿14例.在发生率上早产儿和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高胆红素血症和对照新生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43例脑出血患儿中,14例新生儿为颅内脑外出血(8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为硬膜下出血,1例为硬膜下出血合并小脑出血),14例均在MRI和SWI图像中显示.脑外出血的检出阳性病例数比较,MRI和SWI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④SWI图像上,29例新生儿存在脑内出血,其中10例常规MRI未发现出血病灶.新生儿脑内出血包括小脑出血、大脑出血和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其中实质出血以微出血(直径<10mm)为表现形式,SWI在检出数目上明显优于常规MRI,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对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检出数目与常规MR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⑤43例颅内出血病例SWI检出数目122个,包括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19个(15.6%)、大脑实质内出血43个(35.2%)、小脑出血46个(37.7%)、硬膜下出血6个(4.9%)和蛛网膜下腔出血8个(6.6%).常规MRI检出数目78个,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本研究中早产儿生发基质-脑室出血较足月儿多见,大脑实质出血和小脑出血早产儿和足月儿均可发生,硬膜下出血足月儿多见,蛛网膜下腔出血早产儿多见.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发病率较非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早产儿发病率较足月儿高,对于这一类新生儿宜行SWI检查早期发现出血灶.SWI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阳性率较MRI高;对实质内出血灶的检出数目和显示清晰度方面均优于常规MRI.联合SWI和常规MRI序列能够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检出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人言语声"语音训练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调感知能力干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多人言语声"语音训练法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调感知能力康复训练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16例3~7岁双耳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并单侧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其中干预组8例,平均年龄为5.99±0.63岁,听觉年龄为4.36±0.86岁;对照组8例,平均年龄为5.95±0.49岁,听觉年龄为3.77±1.27岁.使用"多人言语声"语音训练方法对干预组儿童进行声调感知训练,以个训的形式分五次完成对10位发音人共600个语音样本的声调识别训练,语音训练周期为一个月.对照组儿童不进行干预训练.采用自编声调测试材料,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结束3个月后对两组儿童进行声调感知能力测试,比较两组声调识别正确率反正强变换转化为的RAU值.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声调感知表现无显著差异(P=0.71);所有受试儿童二声-三声平均分辨正确率的RAU值为47.11,显著低于其他声调配对(P<0.05).语音训练干预后,干预组声调分辨正确率(101.34±10.14)显著高于对照组(86.02±20.4)(P=0.02);干预结束三个月后两组儿童声调分辨差异呈现边缘性显著(P=0.088).结论 二声和三声相较其他声调配对更难分辨;使用"多人言语声"语音训练方法可以短时间内有效提升人工耳蜗术后儿童声调感知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加快伦理审查效率实践及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根据临床试验研究者、申办方在提交项目伦理申请材料及伦理审查过程中,希望加快伦理审查效率的实际需求,探讨了在临床试验项目,尤其是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过程中,加快伦理审查效率的关键环节,分享了本院伦理审查过程中创新的、适合中医院实际情况的改革策略.具体包括统一各中心伦理递交审查材料清单、简化便捷伦理审查流程,通过电子化系统管理伦理受理、送审、审查、决定传达及归档的全过程,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伦理审查工作程序,完善各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沟通交流机制,不断优化伦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流程,逐步提高临床研究项目伦理审查的整体效率,更加全面系统的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及安全.同时,本文也分享了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接受中心伦理审查,科学性审查前置,重视伦理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加强伦理委员会的主审制、预审制,注重伦理会议审查的要点,依托于电子化信息系统等具体实际方式,逐步提高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效率和伦理审查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MRI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和验证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来预测乳腺癌较小体积的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23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及T2脂肪抑制序列提取ALN纹理特征,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组(n=168)和测试组(n=70),线性回归和LASSO回归用于特征筛选.结合影像组学和MRI影像学特征中的独立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列线图形式表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性能.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并绘制校准曲线来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像组学标签评分(radiomics score,Rad-score)、短长轴比及ADC值为鉴别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Rad-score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0R=1.413,P<0.001),训练组和测试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67、0.887;列线图由MRI影像学和影像组学特征组成,该模型显示出良好的校准和区分能力,AUC在训练集中为0.972(95%CI:0.950~0.994),在测试集中为0.938(95%CI:0.882~0.993).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结论 基于MRI影像组学列线图可用于乳腺癌ALN转移的术前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Kaiser评分的乳腺MRI肿块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Kaiser评分的乳腺肿块诊断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用于诊断预测乳腺MRI中肿块的恶性风险.材料与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及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行术前乳腺DCE-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病灶分别为199个(来自于199名患者)、86个(来自于81名患者,其中5名患者有2个病灶),以天心阁院区数据为训练集,马王堆院区数据为验证集.收集的影像参数包括:乳腺纤维腺体类型、背景实质强化(面积、对称性)、病灶大小、肿块特征(形状、边缘、内部强化特征)、DCE-MRI时间-信号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乳腺水肿情况、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征、附属影像特征(包括:乳头回缩、乳头侵犯、皮肤回缩、皮肤增厚、皮肤侵犯、腋窝淋巴结增大、胸肌侵犯、胸壁侵犯、结构扭曲),并基于Kaiser评分流程图给出Kaiser评分;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是否伴疼痛、是否可触及肿块、皮肤红肿情况、乳头溢液情况、是否伴橘皮样外观及酒窝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预测变量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预测模型构建,并以列线图的形式呈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DeLong检验、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用于比较基于Kaiser评分的乳腺肿块诊断预测模型(以下简称"乳腺肿块诊断模型")和Kaiser评分的诊断性能;绘制校准曲线以评估乳腺诊断模型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用于评价二者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LASSO回归显示"年龄""MIP征"及"附属影像特征"是Kaiser评分所用指标之外的有效预测因素;在训练集中,乳腺肿块诊断模型及Kaiser评分的AUC分别为0.944、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验证集中,乳腺肿块诊断模型及Kaiser评分的AUC分别为0.941、0.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Long检验及NRI、IDI显示乳腺肿块诊断模型较Kaiser评分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性能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显示乳腺肿块诊断模型的校准度良好;DCA表明乳腺肿块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基于Kaiser评分的乳腺肿块诊断模型可被用于乳腺肿块恶性概率的术前预测,并且其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性能优于经典Kaiser评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