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蓝根多糖作为疫苗佐剂的初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板蓝根是清热解毒的常用中药,临床常用于治疗病毒及细菌感染,其多糖是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板蓝根多糖具有显著的佐剂作用,并且不良反应少,有望成为未来疫苗佐剂的较佳选择。本文介绍了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结构与组成的研究进展,并对板蓝根多糖的佐剂机制和作为疫苗佐剂的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为未来新型多糖佐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板蓝根多糖体内抗肿瘤作用与免疫功能调节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主要探讨板蓝根多糖(RIP)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建立S180小鼠移植瘤和腹水瘤模型,以环磷酰胺(CTX)为阳性对照药,观察RIP对其的影响.连续给药12 d后,测定移植瘤小鼠的瘤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和胸腺、脾脏指数;检测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和NK细胞杀伤活性以及血清中的TNF-α、INF-γ、IL-2水平;并对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和细胞周期分析;对进行相同给药周期的腹水瘤小鼠继续正常饲养,记录各组小鼠自然死亡的时间.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RIP均可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其100 mg/kg和50 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4%,38.5%;各剂量组移植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所提高,还能刺激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及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升高血清中TNF-c、INF-γ和IL-2的含量,其50 mg/kg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移植瘤组织HE染色观察可见各给药组肿瘤组织坏死面积呈不同比例增大,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给药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变化.由此提示,RIP能够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对荷瘤小鼠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板蓝根多糖IIP-A-1和IIP-2作为疫苗佐剂的免疫原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板蓝根中均一多糖IIP-A-1和IIP-2作为疫苗佐剂的免疫原性.方法 ① 分别用钥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载体蛋白,与IIP-A-1和IIP-2分别偶联,制备免疫抗原KLH-IIP-A-1和KLH-IIP-2及检测抗原BSA-IIP-A-1和BSA-IIP-2.KLH-IIP-A-1和KLH-IIP-2(每只家兔300μg)分别与弗氏佐剂(每只0.65 mL)联用,皮内注射免疫家兔2次,间隔28 d;第2次免疫后14 d,分别用KLH,BSA和BSA-IIP-A-1或BSA-IIP-25 mg·L-1包被酶联反应板,ELISA检测家兔血清中抗IIP-A-1和IIP-2抗体.②IIP-A-1和IIP-2(每只500μg)分别im免疫小鼠3次,每次间隔28 d;每次免疫后14 d,用BSA-IIP-A-1或BSA-IIP-25 mg·L-1包被酶联反应板,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IIP-A-1或IIP-2抗体.③IIP-A-1和IIP-2为佐剂(每只200μg),分别配伍口蹄疫病毒灭活疫苗(Aftosa,每只2μg)im免疫小鼠2次;IIP-2(每只200μg)配伍H1N1病毒裂解疫苗(每只3μg)im免疫3次,配伍乙肝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每只2μg)im免疫小鼠2次;每次间隔28 d.末次免疫后14 d,用KLH-IIP-A-1或KLH-IIP-22 mg·L-1包被酶联反应板,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IIP-A-1或IIP-2抗体.结果 ①KLH-IIP-A-1和KLH-IIP-2分别与弗氏佐剂联用免疫家兔2次,可产生抗KLH,IIP-A-1或IIP-2抗体,抗KLH滴度≥1:50000,抗IIP-A-1抗体滴度≥1:20000,抗IIP-2抗体滴度≥1:100000.②IIP-A-1和IIP-2分别单独肌注免疫小鼠3次,仅检测出抗IIP-2 IgG1抗体,滴度为1:1000.③IIP-A-1作为佐剂配伍Aftosa疫苗免疫小鼠后,未检测出抗IIP-A-1 IgG1抗体.IIP-2作为佐剂分别配伍H1N1和Aftosa疫苗免疫小鼠后,均可检测出抗IIP-2 IgG1抗体,滴度均为1:400;配伍HBsAg抗原免疫小鼠后,检测出低水平的抗IIP-2 IgG1抗体,滴度为1:100.结论 作为半抗原,板蓝根多糖IIP-A-1和IIP-2连接KLH后,可刺激家兔产生高滴度的抗IIP-A-1和IIP-2抗体.作为佐剂,IIP-A-1无免疫原性;IIP-2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分别与Aftosa疫苗、H1N1病毒裂解疫苗和HbsAg配伍免疫小鼠,均产生抗IIP-2 IgG1型抗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板蓝根多糖通过TLR4-NF-κB通路对结核大鼠肺部炎症影响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板蓝根多糖通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 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对结核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机制.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对照组 、模型组 、板蓝根多糖组.通过尾静脉注射H37RV结核分枝杆菌建模,在感染的第2天板蓝根多糖组大鼠接受板蓝根多糖灌胃干预.检测和比较各组小鼠血清炎性因子以及肺组织TLR4-NF-κB通路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肺组织中感染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并且成团聚集在细胞外,板蓝根多糖组的CFU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核分歧杆菌数量少于模型组(P<0.05),主要分布于结核结节和巨细胞中.模型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板蓝根多糖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质1β(IL-1β)、白细胞介素质6(IL-6)、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及炎性因子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板蓝根多糖组肺组织中TLR4、NF-κB、IL-1β 、IL-6、IFN-γ 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板蓝根多糖组肺组织中TLR4、NF-κB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板蓝根多糖可以通过调节TLR4-NF-κB通路减轻结核分歧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过程中成分含量的变化及菌质抗炎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槐耳—板蓝根固体双向发酵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发酵菌质抗炎活性.方法 应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高效液相法测定槐耳—板蓝根固体双向发酵物中多糖、核苷类成分及(R,S)-告依春的含量;采用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4-二磺基苯)-2H-四唑单钠盐,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菌质提取物对RAW 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用硝酸还原酶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结果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双向发酵菌质中鸟苷的含量呈现不规律的变化;水溶性多糖成分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发酵30天的菌质含量达到最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29.48 mg/g;腺苷、尿苷及告依春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菌质提取物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结论 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后,发酵体系中具有抗炎、抗肿瘤作用的多糖和肌苷含量都逐渐升高;此外,发酵菌质还具备良好的抗炎活性.因此,双向发酵作为一种新型中药炮制技术,不仅可以增强药效,而且还能扩大药用范围,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板蓝根多糖促进NKG2D配体表达增强NK细胞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板蓝根多糖(RIP)影响NK细胞对食管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蛋白CyclinD1、p21和p27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NKG2D配体MICA、MICB、ULBP1和ULBP2的表达,钙黄绿素释放法(CARE-LASS)检测NK细胞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率.结果:RIP可促进NK-92细胞增殖,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且具有显著剂量依赖性.食管癌可促进NK细胞中TNF-α和IFN-γ的表达.RIP可促进食管癌细胞Eca-109中NKG2D配体MICA、MICB、ULBP1和ULBP2的表达,促进与食管癌细胞联合作用后NK细胞中TNF-α和IFN-γ表达,提高NK-92细胞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RIP通过提高食管癌Eca-109细胞中NKG2D配体表达,促进NK-92细胞中TNF-α和IFN-γ表达,增强NK-92细胞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药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Δ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为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的新药研发和hRSV感染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药""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效成分""复方""Chinese medicine""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Active ingredient""Compound"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2年8月-2020年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抗hRSV中药有效成分、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6篇,其中有效文献56篇.有抗hRSV药理作用的中药成分有黄芩苷、荭草苷、大黄素、大蒜多糖、绿原酸、甘草酸等,单味中药有桑白皮、虎杖、板蓝根、甘草、夏枯草、黄芩、金银花等,中药复方有银翘散、扶正解毒化瘀方、定喘汤、清气解毒方、苏黄止咳胶囊、清肺口服液、连花清瘟颗粒、金欣口服液、柴葛口服液、金振口服液等.其相关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在体内外直接抑制hRSV活性,降低病毒滴度,减轻炎症反应;或通过抑制hRSV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及炎症细胞因子、关键蛋白的表达,影响hRSV的生物学过程;或通过代谢途径,调节hRSV感染后导致的代谢紊乱;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减轻气道炎症,减少神经源性介质等.目前,抗hRSV中药及其复方有效成分的复杂性以及有效成分对潜在作用靶点研究的局限性均极大程度地制约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研究者应利用现代技术优化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以促进中药的合理利用与研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板蓝根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为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代表性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目前,采用色谱等技术已从板蓝根中分离出近200种化合物,主要包括核苷类、木脂素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多糖类及其他.该文对板蓝根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离和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为进一步开展板蓝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板蓝根多糖对单纯疱疹病毒-2型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板蓝根多糖(isatis root polysaccharide,IRPS)对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2,HSV-2)DNA疫苗(pgD)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水煎醇沉法提取IRPS,苯酚-硫酸法测定含量,计算产率.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PBS对照组、pgD疫苗组(100 μg)、pgD+IRPS组(100 μg+ 150 μg)、pKan+IRPS组(100 μg+ 150 μg)、IRPS组(150 μg),每组8只,均经小鼠后腿肌肉注射,100μL/只,初次免疫后2周,加强免疫1次.末次免疫2周后,经眼球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HSV-2特异性IgG水平及IgG1、IgG2a亚型抗体滴度;无菌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MTS法检测脾脏T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IFNγ和IL-10的含量.结果 IRPS含量约8.745 mg,产率为87.45%.pgD+ IRPS组小鼠血清中IgG水平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01),IgG1和IgG2a的滴度、IgG2a/IgG1比值、脾脏T细胞增殖能力、IFNγ和IL-10的含量均显著高于pgD疫苗组(P<0.05).结论 IRPS作为疫苗佐剂可显著增强HSV-2 DNA疫苗的免疫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虎杖解毒颗粒抗病毒的药效物质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虎杖解毒颗粒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虎杖""抗病毒""冠状病毒机制"等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虎杖解毒颗粒抗病毒的药效物质、抗冠状病毒的药效物质、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药效物质,并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虎杖解毒颗粒抗病毒的药效物质包括板蓝根多糖、大黄素、野鸢尾苷元等53个成分,抗冠状病毒的药效物质包括白藜芦醇、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89个成分,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药效物质包括白藜芦醇、青蒿素、大黄素等19个成分.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作用机制包括促进Ⅰ型干扰素抗病毒、抑制NF-κB、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 虎杖解毒颗粒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和抗冠状病毒的机制可能与促进Ⅰ型干扰素抗病毒,以及抑制NF-κB,ERK/MAPK,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但需通过相关试验进行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