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蓝根多糖作为疫苗佐剂的初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板蓝根是清热解毒的常用中药,临床常用于治疗病毒及细菌感染,其多糖是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板蓝根多糖具有显著的佐剂作用,并且不良反应少,有望成为未来疫苗佐剂的较佳选择。本文介绍了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结构与组成的研究进展,并对板蓝根多糖的佐剂机制和作为疫苗佐剂的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为未来新型多糖佐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UPLC-MS/MS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复方板蓝根颗粒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及腮腺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阐明复方板蓝根颗粒中的血中移行成分,探究其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技术对复方板蓝根颗粒中的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复方板蓝根颗粒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中起调控作用的靶点及通路。结果:共鉴定出9个入血成分,其中8个是原型成分,分别为蔗糖、邻氨基苯甲酸、尿苷、腺苷、鸟苷、表告依春、吲哚-3-乙腈-2-S-β-D-吡喃葡萄糖苷、水杨酸。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复方板蓝根颗粒成分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IL-17等信号通路治疗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结论:复方板蓝根颗粒的9个入血成分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IL-17等信号通路治疗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索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自建库来至2024年3月25日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收录的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分析符合筛选标准的复方中药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等;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筛选出核心药对和药物组合.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451首,涉及685味中药,总用药频率4469次.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金银花、炙甘草、连翘、黄芩、板蓝根、薄荷等;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为主,归经多归肺经;核心药物组合有金银花-连翘-炙甘草、连翘-牛蒡子-金银花等,得到了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核心药对及常见药物组合.结论 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多用苦寒之品,治则以清热解毒为主,兼顾疏散风热、解表散寒、化湿醒脾、益气固表等治法,核心药对及药物组合的挖掘为更好地治疗流行性感冒及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抗病毒颗粒现代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抗病毒颗粒由经典名方"白虎汤""清瘟败毒饮""菖蒲郁金汤"加减化裁而成,由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在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等方面疗效显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的治疗.然而,抗病毒颗粒的现代研究较为薄弱,系统性不强,亟待采用现代评价手段"说明白讲清楚"抗病毒颗粒疗效及其起效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抗病毒颗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现代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以期为抗病毒颗粒的二次开发与大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比较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化学成分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比较板蓝根Isatidis Radix和大青叶 Isatidis Folium 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 Accliam 120 C18 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Thermo Fisher),以 0.1%甲酸的乙腈溶液-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mL/min,柱温为40 ℃,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以PeakView 1.2质谱分析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通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精确质荷比、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等信息,结合对照品、参考文献和Massbank等数据库共鉴定或指认出板蓝根和大青叶的71个共有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木脂素、含硫化合物、有机酸等类化合物;板蓝根特有成分6个,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类等;大青叶特有成分2个,均为生物碱类.结论 该方法能够系统、快速地比较分析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Carma算法和复杂网络探讨王应麟治疗小儿咳嗽处方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基于Carma算法和复杂网络探讨王应麟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处方规律.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5月王教授门诊以咳嗽为主诉的患儿处方,采用Carma算法和复杂网络分析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主方,探索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病例420人次,平均年龄6.5岁,其中男158例、女262例,涉及处方420首,中药97味,药物总频次为4 665,使用频次>20的药物37味.将Carma算法分析出的药物组合与临床验证,发现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常用两药组合为茯苓-橘红、玄参-白茅根、前胡-白前、紫苏子-紫菀、防风-路路通;三药组合为紫苏子-紫菀-葶苈子、茯苓-藿香-橘红、辛夷-防风-路路通;四药组合为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茯苓-南沙参-橘红-玄参;五药组合为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南沙参、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藿香;六药组合为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南沙参-枇杷叶、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南沙参-板蓝根、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藿香-防风、枇杷叶-紫苏子-紫菀-葶苈子-前胡-白前、北沙参-净山楂-百部-百合-川贝母-麦冬.复杂网络分析发现核心药物有南沙参、茯苓、橘红、玄参、白茅根、枇杷叶、浙贝母、板蓝根、前胡、白前、百部、天竺黄、藿香.多尺度骨干网络分析出5首核心处方.结论 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根据病史、症状、病位不同,处方不同,新病多从邪实考虑,以痰热为主,多以泻肺化痰取效;痰热渐退,余邪未清,以清除余邪、补益气阴为主;久病则以益气养阴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谢晶日教授从"虚毒瘀"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特色心悟
编辑人员丨2024/7/6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谢晶日教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总的病机为正气亏虚,湿热疫毒之邪滞于肝脾,病久湿热瘀毒互结,终致肝脾肾虚损.病位及病性方面,谢师指出慢性乙型肝炎初起责之于肝,继则累及脾、肾、胆、胃等,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方面,谢师针对该病"虚毒瘀"的病机分别提出了"健运脾胃,顾护根本""清热解毒,兼重除湿""活血祛瘀,缓通肝络"的特色治法;用药方面,寒温并举,苦甘齐施,辛散气血,肝脾同调;常用药物有柴胡、黄芪、白术、太子参、陈皮、鸡内金、连翘、板蓝根、田基黄、水飞蓟、泽泻、猪苓、三棱、莪术、延胡索、川芎等,其辨证思路清晰,选方加减灵活,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根肿菌侵染下菘蓝生物碱合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6
为探究根肿菌胁迫对菘蓝生物碱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对根肿菌侵染后0、7、14、21 d的菘蓝进行病情形态分级、组织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接菌后0、7、14、21 d菘蓝根部分别发展为0级、1级、3级、5级的肿根,并且7 d是皮层入侵的关键时间点.(2)接种根肿菌14 d后,菘蓝叶内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并随着接菌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代谢组学一共检测到161种生物碱,其中吲哚类生物碱数量较多;与未接菌相比,菘蓝接菌后7、14、21 d分别存在16种、17种、39种差异代谢物且各组差异代谢物多富集在生物碱和氨基酸代谢通路.(4)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未接菌相比,菘蓝接菌后7、14、21 d分别存在2 439个、256个、6 437个差异表达基因,这3组共同富集到11个生物碱相关的代谢通路;与未接菌相比,接菌后7、14、21 d有9个基因(编码4种酶THS、TAT、YUCCA、ALDH)表达量均上升.该研究结果揭示了芸薹根肿菌与菘蓝之间的互作机制,探究了芸薹根肿菌对吲哚生物碱合成及其关键酶基因的影响,为后期菘蓝根肿病抗性基因及生物碱次生代谢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不同产地板蓝根主要活性成分与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板蓝根Isatidis Radix主要活性成分与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对板蓝根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建立板蓝根的指纹图谱,测定板蓝根中胞苷、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应用Origin软件对板蓝根主要指标成分与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建立了 16批板蓝根的HPLC指纹图谱,指认了 5个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58~0.998,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5个指标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板蓝根主要活性成分胞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尿苷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P<0.05),腺苷含量与含水量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板蓝根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与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pH、含水量、有效磷、速效钾是影响板蓝根药材质量的主控因子.为进一步探讨板蓝根适宜的土壤环境和提升其质量标准提供一定依据,为板蓝根药材的标准化种植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 结合信息熵赋值法,以喷干粉得粉率及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药液温度、进液速度和药液相对密度进行考察,筛选出关键工艺参数(CPPs),再运用中心点复合设计(Center Point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对筛出的CPPs进行优化,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并加以验证.结果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显示,药液相对密度和进液速度为该研究的关键工艺参数.CCD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模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拟项不显著(P>0.05),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构建的CPPs优化设计空间为药液相对密度1.05-1.08,进液速度30%-40%.结论 基于QbD理念建立的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可提高其工艺的稳定性,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