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治疗过程中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铋剂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胃溃疡患者初次根除治疗中对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开滦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219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为 13C或 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且从未进行Hp根除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利用Excel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B、C组,A组为对照组(73例)给予14 d铋剂四联方案(艾普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组(73例)在A组方案治疗第2周开始同时服用7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C组(73例)在A组方案基础上同时服用14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所有治疗结束后复查 13C或 14C-尿素呼气试验及胃镜,比较3组在Hp根除、溃疡愈合及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分割χ 2检验。 结果:3组根除率分别为90.8%(59/65)、91.2%(62/68)和91.0%(6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1, P=0.997);3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8%(61/65)、94.1%(64/68)和95.5%(64/67),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16);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4%(15/70)、7.1%(5/70)和7.0%(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21, P=0.010),且B组、C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χ 2=5.83, P=0.016;C组与A组比较:χ 2=5.99, P=0.014)。 结论:14 d及后半疗程7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铋剂四联疗法在Hp阳性胃溃疡患者初次根除治疗中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并不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且对胃溃疡愈合无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根除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致过敏性休克和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34岁女性患者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接受含艾司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的根除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治疗前患者体检结果除 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外,其他检查项目均正常。用药第6天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停药后恢复正常。3 d后患者再次服用呋喃唑酮约20 min后出现眩晕、黑朦、呕吐、手足抽搐伴寒颤、意识不清、高热、肌肉酸痛、乏力、全身皮肤充血伴皮疹,血压76/34 mmHg(1 mm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36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96 U/L,考虑为过敏性休克、药物性肝损伤。考虑过敏性休克与呋喃唑酮有关,肝损伤可能与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呋喃唑酮有关。立即予升压、降温、抗过敏、保肝等对症治疗。10 d后,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体温36.3 ℃,血压126/75 mmHg,ALT 59 U/L、AST 38 U/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含呋喃唑酮及四环素四联疗法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含呋喃唑酮、四环素的四联疗法在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中辅助应用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34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为初次根除Hp失败的慢性胃炎患者,利用Excel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B、C组,A组(116例)给予14 d艾普拉唑、果胶铋、呋喃唑酮、四环素方案治疗;B组(116例)在A组方案基础上同时服用14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C组(116例)在A组方案治疗第二周开始同时服用7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根除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 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3组的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3组按意向性治疗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0.2%、84.5%和82.3%,按符合方案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8.6%、90.7%和89.7%,3组两种分析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意向性治疗分析:χ 2=0.755 P=0.685,按符合方案分析:χ 2=0.271 P=0.873);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4%、6.3%和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561, P=0.023),且B组显著低于A组(χ 2 =5.570, 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4.362, P=0.037)。 结论:14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含呋喃唑酮、四环素的四联疗法补救根除Hp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不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果胶铋联合铝碳酸镁对小肠黏膜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小肠黏膜损伤患者应用果胶铋联合铝碳酸镁对其小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省台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所致小肠黏膜损伤患者80例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片,观察组口服铝碳酸镁片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两组治疗21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指标、肠道菌群及胃功能,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小肠通过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肠道菌群、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R(PGⅠ/PGⅡ比值)、胃肠道症状评分、小肠通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AO、D-LA明显低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DAO、D-LA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明显高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GⅠ、PGⅡ、PGR明显低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GⅠ、PGⅡ、PGR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小肠通过时间长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胃肠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小肠通过时间长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 2=8.658, P=0.003)。 结论:小肠黏膜损伤患者采用果胶铋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可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干预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四联药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以及巩固治疗在消化性溃疡(P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对比分析,本研究纳入2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由十堰市人民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白河分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艾司奥美拉唑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四联药物根除Hp治疗以及巩固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微信平台给予患者艾司奥美拉唑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四联药物根除Hp治疗以及巩固治疗。比较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2例)患者整体治愈率、Hp转阴率、治疗前后疾病知识评分变化、治疗依从性、治疗前后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WHO QOL-BREF)量表评分变化、患者对本次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2.39%)高于对照组(80.00%)( P<0.05)。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95.65%)高于对照组(80.0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WHO QOL-BREF评分相当(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WHO QOL-BREF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疾病知识评分、WHO QOL-BREF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94.57%)高于对照组(77.78%)( P<0.05),治疗满意率(92.39%)高于对照组(75.56%)( P<0.05)。 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四联药物根除Hp治疗以及巩固治疗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患者治愈率、Hp转阴率,患者治疗依从性好,疾病知识掌握好,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满意率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铋剂四联序贯荆花胃康胶丸治疗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铋剂四联疗法序贯荆花胃康胶丸对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初治患者的 H. pylori根除率和症状改善作用。 方法:纳入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就诊于全国16家医疗中心的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 H. pylori感染初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药方案为传统铋剂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果胶铋胶囊,疗程14 d)序贯荆花胃康胶丸(疗程30 d),疗程共44 d。对照组给药方案为铋剂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果胶铋胶囊,疗程14 d)。主要观察指标为 H. pylori根除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后1个月消化不良症状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共纳入患者1 054例,其中试验组522例,年龄53(26,73)岁,男224例(42.91%),女298例(57.09%);对照组532例,年龄46(22,71)岁,男221例(41.54%),女311例(58.46%)。基于PP分析发现,试验组 H. pylori根除率高于对照组(93.85%比87.88%, P=0.001)。分析1 054例患者发现, H. pylori根除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消化不良总分[4(4,7)比15(10,22), P<0.001]、中上腹痛[1(1,4)比4(1,8), P<0.001]、餐后饱胀不适感[1(1,4)比4(4,9), P<0.001]、早饱[1(1,1)比4(1,4), P<0.001]、中上腹烧灼感[1(1,1)比1(1,4), P<0.001]均降低。同样地,试验组、对照组、根除成功组、根除失败组中消化不良在治疗后均得到改善( P<0.001)。此外 H. pylori根除成功组消化不良总分[4(4,7)比7(4,10), P<0.001]、中上腹痛[1(1,2)比1(1,4), P<0.001]和餐后饱胀不适感[1(1,3)比1(1,4), P=0.002]相较于根除失败组均降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比0.38%, P=0.09)。 结论:相较于传统铋剂四联疗法,铋剂四联疗法序贯荆花胃康胶丸可提高 H. pylori根除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H. pylori根除治疗可以缓解 H. pylori阳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伏诺拉生二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治中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富马酸伏诺拉生片(VPZ)联合阿莫西林胶囊10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依从性以及效益.方法 将2021年10月-2023年2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确诊的150例Hp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实验组给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疗程均为10d.比较2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性和成本效果比值.结果 实验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7例,共脱落12例,最终实验组70例,对照组68例.根据方案(PP)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43%(64/70)和83.82%(57/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根据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33%(64/75)和76.00%(5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9%(3/70)和14.71%(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依从性分别为97.14%(68/70)和88.24%(6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值分别为2.22和3.64.结论 与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2种抗生素及铋剂相比,富马酸伏诺拉生片联合1种抗生素用于根治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及效益较高且依从性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富马酸伏诺拉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价探讨富马酸伏诺拉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CAG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取清淡饮食,忌辛辣和酸性食物,戒烟忌酒,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等,两组患者均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胃黏膜保护剂胶体果胶铋胶囊;此外对照组服用传统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组患者服用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00%(49/50)]高于对照组[76.00%(38/50)](χ2=10.698,P=0.001),观察组HP根除率[90.00%(45/50)]高于对照组[74.00%(37/50)](χ2=4.336,P=0.037).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Ⅰ/PG 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G 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GⅠ、PGⅠ/PG 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GⅠ:(6.91±1.58)ng·mL-1,(5.43±1.91)ng·mL-1;PG Ⅰ/PG Ⅱ:(6.91±1.58),(5.43±1.91)](t=4.115,4.222,均P<0.05),PG 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胃动力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胃电节律和胃运动节律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马酸伏诺拉生能够改善CAG患者胃肠道黏膜功能,增强胃动力水平,还具有抗炎作用,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伏诺拉生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优化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的用药方案.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医院体检中心或门诊发现感染HP且胃镜检查无溃疡及其他胃黏膜病变的患者 312 例,根据根除方案用药的不同分为质子泵抑制剂(PPI)四联组(124 例)、伏诺拉生(VPZ)四联组(84 例)、VPZ二联组(97 例).PPI四联组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 20 mg、每日 2 次(bid)]+阿莫西林胶囊(每次 1 g、bid)+克拉霉素缓释胶囊(每次 500 mg、bid)+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 200 mg、每日 3 次(tid)];VPZ四联组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每次 20 mg、bid)+阿莫西林胶囊(每次 1 g、bid)+克拉霉素缓释胶囊(每次 500 mg、bid)+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 200 mg、tid);VPZ二联组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每次 20 mg、bid)+阿莫西林胶囊(每次 1 g、tid).3 组均为口服给药,疗程均为 14 d.结果 PPI四联组、VPZ四联组及VPZ二联组HP根除成功率分别为 85.48%,90.48%,88.66%,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仅VPZ四联组根除效果满意(根除率>90%);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5.32%,16.67%,7.7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无溃疡及胃黏膜病变人群的HP根除治疗中,含VPZ四联疗法的根除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稍高于传统的含PPI四联疗法;VZP(联合高剂量阿莫西林)二联疗法HP根除成功率虽略高于PPI四联疗法,但仍欠满意.未来还需更多临床研究优化,以获得更理想的根除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病证结合"理念组方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研究以"病证结合"理念组方形成的中西药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6 月经石家庄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 14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70 例.对照组口服由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组成的四联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方.2 w为一疗程.对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78.57%,高于对照组的 67.16%(P<0.05);2 组胃痛、胃胀、嗳气等中医证候积分均得以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92.86%,优于对照组的77.6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 5.71%,低于对照组的 21.43%(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以"病证结合"理念指导组方所形成的中西药联合根除方案,可取得一定效果,有助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