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胶铋联合铝碳酸镁对小肠黏膜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小肠黏膜损伤患者应用果胶铋联合铝碳酸镁对其小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省台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所致小肠黏膜损伤患者80例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片,观察组口服铝碳酸镁片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两组治疗21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指标、肠道菌群及胃功能,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小肠通过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肠道菌群、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R(PGⅠ/PGⅡ比值)、胃肠道症状评分、小肠通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AO、D-LA明显低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DAO、D-LA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明显高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GⅠ、PGⅡ、PGR明显低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GⅠ、PGⅡ、PGR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小肠通过时间长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胃肠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小肠通过时间长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 2=8.658, P=0.003)。 结论:小肠黏膜损伤患者采用果胶铋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可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市大江东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钠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428, P<0.01);治疗后,观察组胃动素、胃泌素、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数、中性黏液面积百分数分别为(255.22±36.29)ng/L、(142.19±9.86)μg/L、(46.29±5.27)%、(55.29±6.82)%,均优于对照组的(281.73±30.84)ng/L、(114.58±8.35)μg/L、(35.69±4.38)%、(36.75±5.2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582、31.125、12.785、21.745,均 P<0.05);观察组腹痛、嗳气、反酸、腹胀积分分别为(1.46±0.52)分、(0.35±0.05)分、(0.49±0.13)分、(1.38±0.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8±0.41)分、(1.46±0.71)分、(1.28±0.54)分、(2.65±0.48)分( t=1.836、1.485、1.023、1.258,均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低于对照组的30.0%(15/50)(χ 2=14.258, P<0.01)。 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钠治疗胃溃疡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三联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铝碳酸镁、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消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胃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水平的差异,以及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57/6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50/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3, P<0.05)。两组患者综合症状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推移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前(9.6±2.2)分、治疗2周(5.5±1.5)分、治疗4周(4.3±1.2)分、治疗6周(3.1±0.8)分,对照组治疗前(9.4±2.5)分、治疗2周(7.2±1.3)分、治疗4周(6.6±1.4)分、治疗6周(4.5±1.0)分],且观察组综合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组间=23.54, P<0.05; F组内=87.62, P<0.05; F交互=8.47,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液VEGF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429.4±128.5)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380.3±137.2) ng/L( t=2.02,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液EGF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658.1±164.0)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83.5±135.1) ng/L( t=2.72,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7%(4/60)、对照组8.3%(5/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2, P>0.05)。 结论:铝碳酸镁、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黏膜的再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对比分析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2022 年 5 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6 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雷贝拉唑组(53 例)和奥美拉唑组(53 例),雷贝拉唑组患者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应用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奥美拉唑组患者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呕血、便血、上腹部疼痛及发热症状评分与缓解时间以及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雷贝拉唑组患者症状评分以及血清GAS、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t=8.149、5.684、7.257、7.515,P均<0.001),PGⅠ/PGⅡ值明显大于奥美拉唑组(t=5.146,P<0.001).雷贝拉唑组患者呕血、便血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奥美拉唑组(t=3.789,P<0.001),上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及发热缓解时间与奥美拉唑组无明显差异(t=1.511、0.865,P=0.134、0.389).治疗期间,雷贝拉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与奥美拉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9.43%无明显差异(χ2=0.121,P=0.727).结论 与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相比,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更能快速缓解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抑制胃肠激素及胃消化液的分泌,且不良反应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养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 80 例BR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胃颗粒.2 组疗程均为 8 周.观察 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32(IL-3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治疗后,2 组脘腹痞满、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恶心欲吐、大便稀溏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 5 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EGF、IL-32、TGF-β1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NO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EGF、IL-32、TGF-β1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50%,与对照组 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BRG疗效确切,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炎症水平,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铝碳酸镁咀嚼片及铝碳酸镁颗粒动态抑酸曲线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建立铝碳酸镁制剂动态抑酸曲线的检测方法,评价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体外抗酸性能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第三法装置,转速为150 r·min-1,以水-0.1 mol·L-1盐酸溶液(30:70)100 mL为初始介质,介质温度为37.0℃;取6个制剂单位的样品,分别投入溶出杯中,开启搅拌,并用恒流泵以1.0 mL·min-1的流速加入0.1 mol·L-1盐酸溶液;同时用pH计记录杯内溶液pH值的变化.结果 获得铝碳酸镁制剂的pH-时间变化曲线,以pH值达3.0时间、最大pH值和维持pH值3.0~5.0时间三项指标综合评价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相似性.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控性好,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生产工艺产品抗酸行为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产品的内在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摩罗丹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探讨摩罗丹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 128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64例.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片,1 片/次,3 次/d,餐后1~2 h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摩罗丹,16 丸/次,3 次/d,饭前用温开水送服.两组疗程均为 3 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慢性胃炎量表(QLICD-CG)评分及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和PGⅠ与PGⅡ比值(PGR).并比较治疗前和 1 年胃镜随访时两组胃固有腺体萎缩程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 93.75%,较对照组81.25%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主、次症积分及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QLICD-CG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和QLICD-CG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17、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G-17、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年随访时,两组胃固有腺体萎缩程度均显著减轻(P<0.05);且 1 年随访时,治疗组胃固有腺体萎缩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摩罗丹联合铝碳酸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确切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消减,改善胃黏膜萎缩程度及功能状态,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镁加铝咀嚼片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症状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镁加铝咀嚼片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就诊的132例酸相关性疾病患者,分成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68例.试验组患者嚼服镁加铝咀嚼片和铝碳酸镁咀嚼模拟片,对照组患者嚼服铝碳酸镁咀嚼片和镁加铝咀嚼模拟片,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各症状的完全缓解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总有效率为73.4%(47/64),高于对照组的55.9%(3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65,P=0.023);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周的总有效率为85.9%(55/64),对照组为79.4%(54/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6,P=0.263).治疗后1周,试验组反酸的完全缓解率为50.8%(32/63),高于对照组的27.7%(1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73,P=0.011);试验组上腹痛的完全缓解率为70.8%(34/48),高于对照组的48.1%(2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99,P=0.027).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3/64)和2.9%(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镁加铝咀嚼片较铝碳酸镁咀嚼片能更迅速地缓解酸相关性疾病的症状,尤其是反酸和上腹痛,并且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泮托拉唑与吗丁啉和铝碳酸镁三联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吗丁啉、铝碳酸镁三联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病患者126例,按照完全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吗丁啉、铝碳酸镁三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相关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率较对照组高,而观察组上腹疼痛、上腹不适以及头晕、恶心呕吐、腹胀、嗳气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并且观察组烧灼反酸、胸骨后疼痛以及咽部异物感等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P<0.05).结论 泮托拉唑、吗丁啉、铝碳酸镁三联疗法对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并出血患者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并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胃溃疡并出血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8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腹痛、嗳气、腹胀、呕血/便血症状积分均比对照组少,各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5%)比对照组(85.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和随访期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并出血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