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ICU 4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中药处方进行数据分析,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运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方法:将河北省中医院重症医疗队2021年1月7日至3月4日在河北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的确诊为新冠肺炎的48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既往史以及住院期间首诊和复诊的全部中药处方。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建立数据库,用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48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2.4±13.7)岁;病情普遍偏重,其中普通型17例、重型25例、危重型6例;大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共纳入有效处方146张,涉及方剂59首、中药115味。对146张处方进行使用频次(使用率)分析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常用方剂为清肺排毒汤(30次,20.55%)、宣白承气汤(10次,6.85%)、达原饮(10次,6.85%);常见中药为甘草(80次,54.79%)、茯苓(76次,52.05%)、石膏(70次,47.95%)、苦杏仁(70次,47.95%)、麻黄(57次,39.04%)、黄芩(56次,38.36%)、陈皮(53次,36.30%)、广藿香(50次,34.25%)、白术(50次,34.25%)、柴胡(43次,29.45%)。中药功效以清热解毒(129次)、清热泻火(129次)、利水渗湿(110次)为主;药性以温(509次)、平(287次)、寒(235次)为主;药味以辛(765次)、甘(654次)、苦(626次)为主;归经以肺(1 096次)、脾(785次)、胃(687次)为主。关联分析显示,共17对药物组合,其中支持度排在前3位的药对分别为苦杏仁-石膏(0.43)、麻黄-苦杏仁(0.38)、陈皮-茯苓(0.36)、麻黄-石膏(0.36)。聚类分析显示,共有3个聚类药物组合,分别为麻黄、苦杏仁、石膏,广藿香、茯苓、陈皮、白术,以及黄芩、炙甘草、枳实、泽泻、柴胡、生姜、桂枝;核心药物由茯苓、柴胡、陈皮、白术、广藿香、苦杏仁、黄芩、石膏、麻黄、甘草组成。结论:中老年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正虚毒损,病机演变迅捷,湿浊毒邪多闭肺困脾、枢机不利,甚者内陷营血、阴竭阳脱;治以化浊解毒为要、补气养阴为则,使邪去而正气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冠心病的中医认识与经方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冠心病为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疾病,我国约有1 140万例冠心病患者,其患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医学的一级、二级预防,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干预下,其病死率虽有下降,但仍存在阿司匹林等药物抵抗、继发性硝酸甘油失效、介入术后乏力胸闷焦虑、冠心病合并高出血风险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亟待解决的临床关键科学问题.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在病因上,包括外感寒邪、情志内伤、禀赋不足、体虚劳伤等,这与现代医学中的交感神经活性、双心疾病状态、家族病史、心血管多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病机上,包括气郁、痰浊、瘀血、火热、寒凝、正虚等证型.结合现代病理,气郁与焦虑抑郁状态等情志因素相关,痰浊与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瘀血与血液循环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火热与炎症反应相关,寒凝与免疫反应亢进相关,正虚与后期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年老体虚相关.在经方治疗策略上,气郁推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痰浊推荐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瘀血推荐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火热推荐小陷胸汤、三黄泻心汤,寒凝推荐枳实薤白桂枝汤,正虚推荐人参汤等.研究发现,在病机认识上,由于古今疾病谱变化以及体质差异,导致冠心病的核心病机从阳微阴弦的胸阳不振、"寒凝"为主,转变为"气郁""痰浊""痰瘀""火热"等,呈现出由寒到热,由虚到实的转变;在经方合方上,有规律可循,即某疾病的核心方证常固定性地与其他方证合方出现,这可能与疾病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发展变化相关;在现代药理成果的临床运用上,根据团队"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临证原则,大量经典名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有助于现代临床的"靶向"治疗;经方还有助于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介入术后焦虑,易合并高出血风险,冠脉临界病变的缺乏有效阻断、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进展等临床难题.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创新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进而推进经方治疗冠心病临证体系的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清中化湿类方的临床运用与证机辨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结合病案,辨析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与清中汤,连朴饮与加味连苏饮、凉膈散与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与大柴胡汤的证机异同.认为: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温胆汤皆辛开苦降,前者攻补兼施,后者重在化痰;小陷胸汤与清中汤均可治疗胃痛,前者涤痰理气,后者主胃中实热;连朴饮与加味连苏饮均可治疗胃气上逆,前者芳香化湿,后者寒热同调;使用凉膈散或甘露消毒丹时需辨清病位;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都能清泄肝胆,但适用的病情程度不同.临床运用清中化湿类方,当掌握各方的证机特点,使选方精准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综合方案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应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综合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组收治的157例AP患者(治疗组80例,对照组77例)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医辨证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对于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肝郁化火证、结胸里实证分别给予龙胆泻肝汤、柴芩承气汤、柴胡疏肝散、清胰陷胸汤加减,辅以针灸、外敷等,比较2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腹腔内压力(IAP)、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禁食时间、MCTSI、IAP、平均住院时间及总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血淀粉酶、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综合方案,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腹腔内压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论《伤寒论》之“痞”(上)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张仲景的书中“痞”“痞硬(硬满)”“结胸”三症状是不同的,仲景定义“痞”为“不痛”,典型的方证如第154条、第164条的小泻心汤方;“结胸”定义为“按之痛”,典型方证如第135条、第137条的大陷胸汤证;而在临床中还有很多时候,患者症状介于“痞”和“结胸”之间,有疼痛但是比较轻微,既不属于完全不痛的“心下痞、气痞”,又不属于疼痛明显的“结胸”,张仲景将其称为“痞硬”或“硬满”,两者意义相同,方证如第96条、第230条、第266条的柴胡汤证,第157条、第158条的生姜泻心汤证和甘草泻心汤证,第160条的旋复代赭汤证,第163条的桂枝人参汤证,第165条的大柴胡汤证,第166条的瓜蒂散证,第124条的抵当汤证.从仲景的行文可以看出三者关系为:痞→痞硬(硬满)→痞硬痛(结胸),由“但满不痛”到“痛不可近”是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由此推断半夏泻心汤当有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田合禄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之"太阳之为病"本义及证候诠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明晰"太阳之为病"的本义,并对太阳伤寒证候进行全面诠释.[方法]从五运六气角度出发,通过对《伤寒论》太阳伤寒条文的文献梳理对"太阳之为病"证候进行诠释.[结果]"太阳之为病"是讲感受太阳本气寒水为主的病,是狭义的伤寒病.寒邪为病,首先伤表为麻黄汤证,寒邪闭塞于表,阳气不得外散则有阳气怫郁于表证(麻黄桂枝各半汤等),阳气郁甚则发热甚或高热而有大青龙汤证.阳虚不化水液则有寒湿证(麻黄加术汤)、水气证(小青龙汤等)、水饮证(苓桂术甘汤等)、奔豚证(桂枝加桂汤等)、蓄水证(五苓散).重则阳虚阴盛而有桂枝甘草汤证、桂枝附子汤证、甘草附子汤证、甘草干姜汤证、干姜附子汤证、四逆汤证等.寒邪以胜相加则伤心,所以伤寒最多心病.心主盛阳、主神明、主血脉、主火,故有"自冒心、心悸"等心阳虚证,损伤心神的"烦躁不安"症,"脚挛急"的筋病,"心中懊憹"的心火内郁证,"心动悸"的复脉汤证以及"如狂或发狂"的蓄血证等.伤寒失治误治而邪陷于表之里胸胁则有柴胡汤证,以及陷胸汤证.[结论]"太阳之为病"是狭义的伤寒病.太阳伤寒证候有寒证、寒湿证、水饮病(包括蓄水证)、阳虚证、火郁证(心火内郁证、热中及面热证)、复脉汤证、蓄血证、柴胡汤证和陷胸汤证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伤寒论》论治口干
编辑人员丨2023/8/6
《伤寒论》认为口干的病机主要是津液输布失常或阴津亏损导致,津液输布失常主要与肺脾肾、三焦、少阳、肝等有关,而阴津亏损主要为燥热伤津或阴虚致燥,治疗上依据病机不同分而论之.津液输布失常者以小青龙汤散寒温肺化饮,五苓散化气布津,真武汤温阳利水,小柴胡汤疏理少阳气机,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少阳、温阳开结,茵陈蒿汤清热祛湿,大陷胸汤急下、泻热逐水,便津液气化布散功能恢复,津液自布;阴津亏损者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猪苓汤育阴润澡、清热利水,乌梅丸辛开苦降、寒热并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大承气汤急下存津,既去邪热又补养阴津,使阴津得充,渴得止.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可参照用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验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柴胡汤与小陷胸汤是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胆囊炎、肝炎、哮喘等疾病的有效方剂.报道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辨证属于少阳、阳明合病,痰瘀互结证,选用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临床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丁元庆从三阳论治痤疮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丁元庆认为痤疮属于阳证而好发于三阳经循行之处,三阳气机郁闭,郁而化热化火,火热内结是痤疮发病的病机关键,热结、瘀阻、滞毒于三阳经脉,外蒸而结于肌肤是痤疮的病理基础.临证从三阳论治,针对郁热、火热、湿热、毒热病机,太阳痤疮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翘荷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化裁;阳明痤疮用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桃核承气汤或茵陈蒿汤合桃核承气汤、三物白散或小陷胸汤、清胃散合升麻鳖甲汤化裁;少阳痤疮用柴胡陷胸汤、柴胡桂枝汤、桂枝茯苓丸合三物白散化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邦才运用经方治疗外感热病经验探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文章介绍王邦才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外感热病经验.王邦才教授在外感热病治疗上,融合伤寒、温病学说,中西合参.治疗春温邪热留恋气分,少阳阳明合病,用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之邪,清透阳明之热.风温肺热证,用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加味宣肺清热,化痰止咳.湿温,先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清化湿热,清肠止泻;再以益气生津,清化和胃以善后,配伍得当,胃肠邪热得清,则高热消退.王教授治外感热病,不拘寒温,病证双辨;经方时方,择善而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