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名方小陷胸汤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考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小陷胸汤是张仲景所创治疗结胸热实的传世经方,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作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未见小陷胸汤关键信息考证,限制了该方的制剂转化.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中华医典》等古籍数据库和知网等现代数据库,归纳整理关于小陷胸汤的方源方名、组成、药物基原、剂量、制法用法、古今主治功效等.共收集小陷胸汤相关古籍数据874条和现代临床研究606篇.考证显示,历代医家基本沿袭仲景《伤寒论》小陷胸汤之原貌,药物基原、剂量基本稳定.依据考证结果,建议该方煎服剂量与方法为"黄连13.8 g,半夏34.5 g,瓜蒌85 g.煎服方法为加水1200 mL,先放入瓜蒌,煎至600 mL,去滓,再入黄连、半夏,煎至400 mL,去滓,每日分3次温服".古代主治病证显示小陷胸汤善治"结胸证",也可用于治疗痰病、咳嗽、阳明腹实、麻疹等.小陷胸汤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五官系统、妇科系统、皮肤系统等疾病,但病机不离痰热互结.厘清小陷胸汤的发展脉络以及考证其关键信息,以为临床成方转化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小陷胸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小陷胸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筛选出小陷胸汤中3味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将选择的靶蛋白名称转化成Uniprot数据库的基因名称;通过GeneG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筛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基因;通过Venn在线软件得到药物与疾病的交集基因,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可视化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制作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利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验证前5名有效成分与前10名核心靶点间的分子对接;利用Bioconductor R软件进行靶点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得到小陷胸汤38个有效化学成分,187个靶点基因;疾病相关靶点基因511个;获得72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基因;核心靶点涉及AKT1、MMP9、IL1B、EGF等。GO功能分析得出1 095个生物学过程、24个细胞组成、61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分析发现111条相关信号通路。结论:该研究预测了小陷胸汤可通过AKT1、MMP9、IL1B、EGF等多靶点及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通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复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痰瘀同治法调控JNK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5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继续喂养3周后,将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拉氯胺组、化瘀组、化痰组、痰瘀同治组,每组6只。化痰组、化瘀组、痰瘀同治组分别灌胃小陷胸汤(4.05 g/kg)、血府逐瘀汤(7.02 g/kg)、抵当陷胸汤(8.10 g/kg),阿拉氯胺组灌胃阿拉氯胺(3 mg/kg)。连续灌药8周,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JNK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JNK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RS-1、p-Akt、NLRP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混乱,细胞肥大,纹理模糊,间质有炎性浸润,胶原纤维增多,出现局灶性坏死;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纤维化、炎性浸润状况,减少心肌胶原沉积。与模型组比较,痰瘀同治组JNK1、NLRP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 P<0.01),IRS-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升高( P<0.01),p-Akt蛋白表达升高( P<0.01)。 结论:痰瘀同治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且效果较单纯使用化痰法或化瘀法更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激活,下调JNK1、NLRP3蛋白,上调IRS-1、Akt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加味升陷汤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观察加味升陷汤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陷汤治疗.对比两组2周内胸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凝血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胸痛发作次数降低,胸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5),试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心纳素(ANP)、内皮素(ET)、胆固醇(TC)以及甘油三酯(TAG)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浆ANP、ET、TC以及TAG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升高,血小板最大聚焦率(MPAR)下降(P<0.05),且试验组PT、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PA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加味升陷汤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疗效显著,能调节凝血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黄连及其配伍在消渴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黄连味苦性寒,善泄善燥,是消渴病治疗中应用颇广的传统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可通过多条细胞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且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黄连单药使用即可对消渴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木香、葛根、人参、天花粉、黄芩、知母等相伍成药对,既可增强临床效果,又可防其苦寒败胃.黄连复方葛根芩连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则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发挥作用,达到降糖减脂、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总之黄连及其配伍可通过抑制糖异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等多重途径,标本兼治,实现降糖降脂、延缓糖尿病进展之功效.对黄连单药及其药对、复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以叙述,以期为消渴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冠心病的中医认识与经方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冠心病为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疾病,我国约有1 140万例冠心病患者,其患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医学的一级、二级预防,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干预下,其病死率虽有下降,但仍存在阿司匹林等药物抵抗、继发性硝酸甘油失效、介入术后乏力胸闷焦虑、冠心病合并高出血风险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亟待解决的临床关键科学问题.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在病因上,包括外感寒邪、情志内伤、禀赋不足、体虚劳伤等,这与现代医学中的交感神经活性、双心疾病状态、家族病史、心血管多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病机上,包括气郁、痰浊、瘀血、火热、寒凝、正虚等证型.结合现代病理,气郁与焦虑抑郁状态等情志因素相关,痰浊与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瘀血与血液循环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火热与炎症反应相关,寒凝与免疫反应亢进相关,正虚与后期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年老体虚相关.在经方治疗策略上,气郁推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痰浊推荐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瘀血推荐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火热推荐小陷胸汤、三黄泻心汤,寒凝推荐枳实薤白桂枝汤,正虚推荐人参汤等.研究发现,在病机认识上,由于古今疾病谱变化以及体质差异,导致冠心病的核心病机从阳微阴弦的胸阳不振、"寒凝"为主,转变为"气郁""痰浊""痰瘀""火热"等,呈现出由寒到热,由虚到实的转变;在经方合方上,有规律可循,即某疾病的核心方证常固定性地与其他方证合方出现,这可能与疾病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发展变化相关;在现代药理成果的临床运用上,根据团队"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临证原则,大量经典名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有助于现代临床的"靶向"治疗;经方还有助于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介入术后焦虑,易合并高出血风险,冠脉临界病变的缺乏有效阻断、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进展等临床难题.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创新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进而推进经方治疗冠心病临证体系的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梅国强应用"一方二法"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整理《伤寒论》中"一方二法"的运用,通过改变药味、药量、剂型、服法等途径灵活用方.以小陷胸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温胆汤、二妙散等方为例,结合典型病案,归纳总结梅老应用"一方二法""一方多法"的经验,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提升临床思辨能力,实现更精准有效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辛开苦降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理论探讨及临证辨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痰浊、痰热、瘀血是ACS主要证候要素,"痰热痰瘀-痹阻心脉"是ACS病机改变,其中"痰热结胸"是基本病机,"痰瘀热结"为复合病机.辛开苦降法指用辛味药物辛散气结、苦味药物清泄里热的治法,功效清热化痰、升清降浊.基于辛开苦降理论组方的经典方剂(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泻心汤类、小陷胸汤类、黄连温胆汤类、杏仁滑石汤、越鞠丸等)针对ACS痰热结胸病机,方证相应,切中肯綮.痰易致瘀,痰瘀痼结,辛开苦降法配伍凉血活血、扶阳活血、滋阴补肾活血法,针对ACS痰瘀热结复合病机,为中医药治疗ACS提供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小陷胸汤合丹参饮加味结合西医常规对稳定型心绞痛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压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小陷胸汤合丹参饮加味结合西医常规方案在稳定型心绞痛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中医证候积分与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5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 60 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 60 例予以小陷胸汤合丹参饮加味治疗,4 周后对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水平及心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是86.7%,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是 93.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 71.7%与 80.0%(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为(82±4)mmHg,收缩压为(130±5)mmHg,分别低于对照组的(87±4)mmHg与(138±5)mmHg(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短于对照组,而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S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陷胸汤合丹参饮加味结合西医常规方案在稳定型心绞痛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而且可以改善血压水平,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胡筱娟经验方三黄化糖饮治疗痰热互结型2型糖尿病临证辨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三黄化糖饮处方来源于《伤寒论》,由陕西省名中医胡筱娟主任医师在小陷胸汤及葛根芩连汤基础上组建而成.该方剂主要用于痰热互结证型的2 型糖尿病患者.三黄化糖饮在我院内分泌科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本文通过病因、病机、处方分析、典型案例逐步探讨三黄化糖饮治疗痰热互结型2 型糖尿病的广泛适应性,为名中医传承工作积累资料,并将诊疗思路与应用经验与同道分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