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深度学习生成的磁共振图像的临床验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该研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生成算法,从磁共振图像的矢状位T1WI和T2WI序列生成伪矢状位STIR序列.以真实采集的STIR序列为金标准,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评价生成序列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果.主观方面,由两位医师对图像进行评分.客观方面,选取5种组织的感兴趣区域,计算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来衡量图像质量.此外,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和相关系数来分析生成的STIR与金标准图像的相关性;使用Bland-Altman图分析像素值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学习生成的STIR序列在图像质量和临床诊断上与金标准一致甚至超越金标准,且能够缩短扫描时间,提高影像扫描效率,因此具有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征(VTE)的发生率。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24日收录的关于OSAS患者VTE发生率的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及评价。采用Stata 1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18 34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OSAS患者VTE发生率为2.4%[95%置信区间(1.3%,3.7%)]。进一步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OSAS患者VT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6.912,P = 0.021)。结论:不同种族OSAS患者VTE发生率有所差异,临床上应高度重视OSAS高危人群,及时进行识别、预防VTE,以降低院内OSAS患者出现致死性肺栓塞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意义 基于国际案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为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中国知网检索文献,按照纳排标准筛选国际健康科技产业影响力较高的机构进一步分析.结果/结论 共筛选纳入7个国家8个相关健康科技产业或团队的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基于其带来的便利与优势,为探索完善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2 例结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试验组和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每组各 51 例患者.收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在自护能力、负性情绪、社会适应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估表项目包括自我护理概念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健康知识水平评分[(28.89±5.17)分、(40.56±7.56)分、56.14±8.61)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20.49±3.11)分、(33.45±5.28)分、48.08±6.56)分](P<0.05).试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11.15±2.65)分、(13.54±2.98 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7.19±3.89)分、(18.65±4.16)分](P<0.05).试验组患者的造口者适应量表项目包括社会心理适应评分和社会生活适应评分[(62.56±6.09)分、(29.77±3.18)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45.17±5.14)分、(20.11±3.98)分](P<0.05).试验组患者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的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70.65±14.17)分比(91.47±10.23)分,P<0.05].结论 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改善结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更快地适应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蒲公英Taraxaci Herba是我国药食同源中药材之一.蒲公英化学成分类型丰富,药理作用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中富含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糖类、甾醇类、脂肪酸类、色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保肝利胆、抑菌、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重作用功效.通过文献汇总,对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整理总结,并运用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核心理念,围绕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成分与药性和药效的关系以及化学成分可测性四个角度,并结合分子对接模拟分析方法,对蒲公英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归纳出咖啡酸、绿原酸、芦丁、槲皮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多糖等成分可作为蒲公英主要的质量标志物的候选成分,为完善蒲公英质量标准提供依据,以期为蒲公英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以及后续的深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关于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时间跨度为1994年1月1日-2023年10月18日的CNKI和WOS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和Excel软件从文献发表量、期刊、国家、机构、作者、引文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725篇中文文献和328篇英文文献,平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英文发文最多的期刊分别是《针刺研究》和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发文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中英文发文最多的机构分别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发文最多的团队是陈立典-陶静团队.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分子机制和细胞死亡机制.其中,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自噬和氧化应激是重点领域.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近年的研究热点以联合疗法和细胞焦亡为主.结论:目前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网络以及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和操作准则;侧重于基础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国内外合作,完善治疗方案和操作标准,拓宽研究领域,推动临床转化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3年5月就诊于医院且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隔药灸组单纯使用隔药灸治疗,中药组单纯服用经痛汤治疗.3组患者均于每次月经前7 d开始治疗,其中隔药灸组连续治疗7 d,中药组连续治疗14 d,试验组方法同前两组联合,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量表及计算各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各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症状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隔药灸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5%,28/29)明显高于中药组(84.3%,25/30)及隔药灸组(70.0%,21/30).结论 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较单纯隔药灸或单纯服用经痛汤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仍不十分明确,本文拟探讨PT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PTC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2022年1-9月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收集符合条件的病例资料,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分析PT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所有临床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70.37%(76/1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及肿瘤最大径≥0.5 cm与BRAFV600E基因突变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肿瘤最大径≥0.5 cm是BRAFV600E突变的危险因素,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是BRAFV600E突变的保护因素.结论 BRAFV600E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BRAFV600E检测结果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部分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BRAFV600E检测结果对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山药产地加工本草考证和现代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山药为药食同源类大宗中药材品种,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在临床和日常保健中均有广泛应用.产地加工是山药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环节,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山药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等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传统工艺发展和实践经验积累,山药产地加工技术愈发成熟,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地加工工艺.但由于山药品种、产地和用途差异性的影响,目前山药产地加工缺乏标准化指导,制约了山药规范化生产,亟需寻求科学合理的产地加工方法.为此,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记载,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对山药产地加工技术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为山药的规范化生产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ASTM F2131-02标准试验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体外生物活性检测方法的优化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优化基于ASTM F2131-02标准试验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体外生物活性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在美国试验材料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ASTM)建立方法的基础上,对检测细胞株(W-20-17及C2C12细胞)、rhBMP-2稀释方式(2及3倍系列稀释)、细胞培养时间(24、36、48、72h)、细胞冷冻温度(-20及-80 ℃)进行优化,并验证优化方法的特异性、中间精密性、线性及耐用性.应用优化方法检测不同厂家来源rhBMP-2的比活性.结果 确定采用C2C12细胞作为检测细胞;最佳rhBMP-2稀释方式为2倍系列稀释;最佳细胞培养时间为48 h;最佳细胞冷冻温度为-80 ℃.rhBMP-2样品中加入杂蛋白(牛血清白蛋白)时,C2C12细胞可特异性响应其中的rhBMP-2诱导作用;2名实验员于2个时间点共12次检测结果的CV为11.7%;rhBMP-2样品的理论效价在70%~142%范围内与实测效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直线回归方程为:y=0.983 1 x-0.010 3,R2为0.996 4;采用4、11、21代次C2C12细胞检测rhBMP-2比活性的CV为5.2%.采用优化方法重复2次测定不同厂家来源rhBMP-2样品比活性的CV为1.3%~7.5%.结论 优化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中间精密性、线性及耐用性,可用于rhBMP-2体外生物活性的检测,为其研究、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