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员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队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质,为提高队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2名在职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员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量表(16PF)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质特点,经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队员与常模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PF结果的比较。 结果:应急队员的SCL-90多个因子和阳性项目均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7~-2.04, P<0.05),筛选阳性率占21.15%,出现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等阳性症状。队员人格特质表现为高聪慧性、稳定性,低敏感性、怀疑性等。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卡特尔16PF多因素与SCL-90多因子显著相关( r=-0.569~0.627, P<0.05)。 结论: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员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常人。遴选队员和进行心理干预时应考虑队员的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人格特质等心理健康相关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涉氚事故的医学应急与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氚的辐射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涉氚事故的医学应急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涉及面广、社会影响范围大的工作。我国核与辐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突发事件应急有完善的应急制度与救援管理方案。笔者结合氚放射事故发生的特点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对涉氚事故的医学应急三级救援体系、涉氚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管理及心理援助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涉氚事故的医学应急与管理提供建设性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洗消方式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时,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核应急医学救援刻不容缓,尤其是在海上对污染伤员进行集约高效的洗消,尽最大限度减少对伤员的伤害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多年参与海上各种舰船的核应急医学救援演习活动,总结了海上核事故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危害和相关救援环节,梳理了核应急医学救援洗消去污的原则与方法、特点难点,并积极探讨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洗消的处置方式,努力提高海上核应急医疗救援及洗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4-2016年湖北省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分析湖北省核和辐射卫生应急相关机构的职责分工、能力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与建设做准备.方法 对湖北省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及指定医院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调查,并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33家省市级卫生机构.各机构均无核和辐射应急专项经费,且设备和药品储备不足;26.7%的机构尚未编写本级预案.2014-2016年,14家(42.4%)机构参加核和辐射应急培训,4家(12.1%)机构参加演练,3家(9.1%)开展过宣传教育.受调查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中,相关应急人员高级职称和高等学历人数比例较低;现场辐射水平检测开展率为64.6%;表面污染检测开展率为45.5%;过量受照人员的剂量估算工作开展率为54.5%;卫生应急人员剂量监测开展率为45.5%.受调查的指定医院中,相关科室及人员配备不足;伤员救治、伤员去污洗消工作开展率为100%;过量受照人员的医学跟踪工作开展率为45.5%.结论 湖北省各有关卫生机构应重点加强核和辐射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部门应急预案,加大设备、药品与资金投入,定期组织应急培训与演练,做好相关的宣传活动,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规模伤亡事件研究不应忽视应急压力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重大突发事件往往造成大规模伤亡事件(mass casualty incidents,MCI),伤员数目与救治所需资源严重失衡[1].如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37.4万多人受伤,6.9万多人死亡,1.7万多人失踪[2].MCI伤亡分布、伤类和伤情复杂,致死率和致残率高[3].在中国,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能力是当前国家关注的重大课题,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国际社会也很早认识到,大规模灾难的国家医疗紧急应对及其应急准备的重要性[4].但从2006年美国卡特琳娜飓风到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核辐射灾害的应急救援结局表明,即使发达国家,其应急准备及紧急救援也并不令人满意.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但不可否认,当前的国家医疗应急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还不能全面、全过程地有效满足未来突发事件应急的需求[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人员能力考评要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研究提出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人员能力考评要点,为有针对性地提高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系统分析法,梳理核与辐射事故相关法规、标准和预案,并结合以往多次开展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演练的经验,分析形成核与辐射事故中不同专业领域卫生应急人员的职责任务和能力要求.结果 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人员能力考评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现场处置能力和伤员的现场抢救能力等方面的考评.不同专业和职责的应急人员需掌握和提高的能力要点不同.结论 能力考评是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人员能力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加强能力考核很有必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标准化伤员概念在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模拟训练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标准化伤员越来越普遍地用于卫勤分队战伤救治模拟训练中,对提升卫勤人员战时救治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当前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模拟训练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标准化伤员作为"卫勤蓝军"引入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模拟训练中,经实践检验,运用标准化伤员进行应急救援模拟训练,可有效提升机动卫勤分队批量伤员救治的效率和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内外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组织体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回顾,发现关于核与辐射事件的概念、分类、分级以及应急救治体系等概念界定不统一,文章围绕这些不足问题,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分析;论述美军核武器事故的组织指挥体系,阐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勤保障的行动要点,为我国救治体系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核应急情境下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较一般事故,有其特殊的危害结果及心理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核应急情境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报道及研究,从人群心理危机表现及分类、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处置要点、心理健康的评估和对策、儿童及孕妇的特殊处理、团体心理干预工作的注意要点,总结梳理关于核应急情境下,得到广泛认可并经实际采用确证有效的经验策略,对我国核应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性胃肠道辐射损伤中医学模型的建立方法与适用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开展突发核事件导致急性胃肠道辐射伤的中医学理论及防治研究,探索急性胃肠道辐射损伤适宜模型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特点和适用性.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16、12、8Gy 3个剂量组及对照组各20只.以60Co-y射线对各照射组进行单次全身照射,观察大鼠的进食、排便等生存状况,以及照射后第5天存活大鼠胃肠道组织学变化.结果:8Gy组照射后短期烦躁,随后精神略差,镜下观察小肠黏膜出现绒毛短突等;12Gy组出现鼻周红赤、亢奋、便干,照射后第3天出现水样便,拒食,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糜烂、坏死、部分剥脱,多发出血灶,两周大鼠存活率20%;16Gy组出现亢奋、争抢饮水、便于,第3天出现血水样便,拒食水,精神淡漠,毛发枯少,大量死亡,镜下观察小肠黏膜广泛坏死、剥脱,绒毛萎缩、短秃及多发出血灶,9d内全部死亡、运用中医望诊观察,各组均不同程度呈现热毒致病的特点和动态演变过程.结论:以60Co-γ为放射源,单次全身照射大鼠,源皮距3m,剂量率90.65cG y/min,剂量12Gy,可成功制备适宜开展中医学理论及防治研究的急性胃肠辐射损伤模型,适用于进行其中医病因病机、证候演变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