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战伤院前急救训练中标准化伤员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将标准化伤员(standardized wounded soldier, SWS)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应用于我海军部队和海军院校,以检验其有效性。方法:培训15个海军部队的30名战士担任基础级SWS,培训1所海军院校的6名学员担任专业级SWS。将指标体系转换为理论试卷和调查问卷2个部分进行验证。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救护员、课程导师及SWS 3类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试卷的信度和区分度较好,难度适中。调查问卷整体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学员担任的专业级SWS总体评价优于战士扮演的基础级SWS。结论:SWS分级评价指标体系适宜可行,为合理评价SWS模拟质量、提高我军实战化训练效果提供了依据,有利于SWS在军事医学模拟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液成分制备辅助机器人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血浆等血液成分广泛应用于临床输血治疗中,主要作用为补充血浆蛋白、凝血因子和扩充血容量等[1-3]。当突发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时,及时输注血浆、冷沉淀、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可有效改善伤员预后,降低危重伤员的病死率[4]。血浆一般通过特定的制备程序从献血者捐献的全血中分离后,放入速冻机快速冻成固体以延长保存期,速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血浆的质量[5-8]。当前血浆速冻的运输和存取过程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其劳动强度大且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不利于制备质量稳定的血浆制品,间接影响了患者的输血疗效[9-10]。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医疗等行业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1-13]。浙江省血液中心将机器人技术成功应用于血浆速冻的运输和存取过程,设计开发了成分制备辅助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现将设计和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烧伤伤情的标准化伤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 构建基于烧伤伤情的标准化伤员(standardized wounded soldier,SWS)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规范地评价和筛选SWS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况调研、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等方法,以胜任力为理论基础并遵循SMART(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ound)原则,初步拟定基于烧伤伤情的SWS胜任力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和变异系数对各级指标进行修改与完善,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判断其逻辑性.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6和0.891,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182和0.217,指标一致性比率(consistent ratio,CR)<0.1.最终构建的基于烧伤伤情的SWS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43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基于烧伤伤情的SWS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较为全面、针对性强、可靠性较好,可以为基于烧伤伤情的SWS评价和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烧伤救援能力培训中标准化伤员胜任力要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了解烧伤救援能力培训项目的组训者对烧伤标准化伤员的能力需求,为未来烧伤标准化伤员的选拔、评价和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 年 4-5 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 15 名烧伤救援能力培训项目的组训者进行半结构访谈,通过Colaizzi 7 步法分析和整理访谈资料.结果 受访者对烧伤标准化伤员的胜任力要素需求可归纳为 3 个主题和 9 个亚主题:理论知识(医学知识、烧伤专科知识、标准化伤员基本知识);技能(表演能力、评估能力、反馈能力);综合素质(职业素养、身体素质、性格特征).结论 研究烧伤标准化伤员的胜任力要素,可能有助于未来对烧伤标准化伤员的招募、评价和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混合模拟训练模式在战创伤训练中的应用和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 90%的战斗相关性死亡发生于伤员到达医疗设施之前[1].研究[2]显示,早期对创伤患者实施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对军队医疗人员提供专业的战创伤救治培训十分必要.鉴于战场环境的特殊性和不可重现性,国内外一般采用模拟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美国空军严重肺损伤伤员空运后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美国空军急性肺损伤救援队(Acute Lung Rescue Team,ALRT)开展严重肺损伤(severe lung injury,SLI)伤员空运后送的情况,为我军提供参考借鉴. 资料来源与选择 该领域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 资料引用 国内外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科技报告28篇. 资料综合 ALRT人员的技能、团队培训及装备应用是保证后送成功率的关键.ALRT由1至2名重症监护专业医师,l至2名重症监护护士及1至2名经验丰富的心肺技师组成救治单元,能够针对急性呼吸衰竭、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的SLI伤员施行侵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和高级机械通气管理.SLI后送干预技术包括:伤员用氧管理、活动性出血处置、密闭组织腔室空气监测、机械通气技术应用、药物干预以及适应证评估.ALRT制订了体外气体交换系统纳入与排除指标. 结论 ALRT已经借助多种模式成功地将SLI伤员运送出战场并得以救治.ALRT的建制带动了标准化CCATT的培训和装备改进,进而提升了空运后送的能力.但高度专业化人员与先进设备的低频率使用,使ALRT维持永久备战状态面临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军校学员参加标准化伤员培训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军校学员在标准化伤员培训项目中的学习体验,为合理设置战伤救治训练中标准化伤员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在某军医大学参加标准化伤员培训的9名在校学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对标准化伤员的认知和主要收获;对培训安排的看法;对培训的整体感受和建议.结论 有必要优化模块设置,尝试多元化培训形式,建立综合考核模式,增设反馈模块,以期培养出适应军队战伤救治训练需求的高质量综合型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军队卫勤演练中运用学员标准化伤员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卫勤演练中运用学员担任标准化伤员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演练前制定标准化伤员实施方案和伤情卡,做好人员安排和物资准备;演练后指导教员使用自制问卷对标准化伤员进行评价;召开座谈会.结果 指导教员认为标准化伤员表演真实、认真负责;大部分学员喜爱这种训练方式.结论 运用标准化伤员提供提升救护技能及人文关怀的机会,但还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专业对话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标准化伤员概念在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模拟训练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标准化伤员越来越普遍地用于卫勤分队战伤救治模拟训练中,对提升卫勤人员战时救治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当前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模拟训练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标准化伤员作为"卫勤蓝军"引入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模拟训练中,经实践检验,运用标准化伤员进行应急救援模拟训练,可有效提升机动卫勤分队批量伤员救治的效率和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数据化医疗救护分队训练信息系统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适应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需要,提高医疗救护分队处理战伤的应急能力.采用系统分析、建模技术等方法,按照"系统分析-数据标准化-模型构建-集成信息平台"的思路,研制"数字化医疗救护分队训练信息系统"系统,包括指挥作业、分类作业、医护作业、医技作业4个功能模块,用于医疗救护分队伤员的救治训练,提升医疗救护分队在演习训练中的信息化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