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trom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4(lncRNA SNHG14)、微小 RNA-145-5p(miR-145-5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弋矶山医院 2020 年 10 月~2023 年10 月就诊的110 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两组各55 例.对照组给予Brunnstrom技术运动疗法,观察组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下肢部分(FMA-LE)及总分]、下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神经损伤康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神经因子[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NGF)及miRNA相关指标(lncRNA SNHG14、miR-145-5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FMA-LE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MA-UE、FMA-LE及总分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MAS、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MAS、NIHSS评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BP、lncRNA SNHG14 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MBP、lncRNA SNHG14 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GF、miR-145-5p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NGF、miR-145-5p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加速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康复,降低下肢肌张力,改善血清神经因子、lncRNA SNHG14、miR-145-5p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LncRNASNHG6调控miR-26a/EZH2对前列腺肿瘤干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6(SNHG6)对前列腺肿瘤干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流式分选技术从前列腺肿瘤细胞PC-3中分选出CD44 +CD24 -肿瘤干细胞和非CD44 +CD24 -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细胞中SNHG6和微小RNA(miR)-26a表达,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NHG6、miR-26a和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miR-26a模拟物对EZH2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与非CD44 + CD24 -细胞比较,SNHG6在CD44 +CD24 -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与NC-siRNA组[(1.00±0.06)%、(96.85±6.48)%、(0.72±0.06)%、(0.43±0.03)%、(5.32±0.15)%、(0.35±0.03)]比较,SNHG6-siRNA组细胞中SNHG6表达水平(0.25±0.03)、细胞增殖活力(75.36±5.1)%和细胞中Ki67(0.38±0.03)、Bcl-2蛋白(0.21±0.02)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miR-26a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13.83±2.36)%和Bax蛋白(0.48±0.03)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细胞对顺铂化疗敏感性明显增强( P<0.05);miR-26a是SNHG6的靶基因,而EZH2是miR-26a的靶基因,miR-26a模拟物可使EZH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结论:SNHG6在前列腺肿瘤干细胞中表达上调,干扰其表达可抑制肿瘤干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增强肿瘤干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iR-26a/EZH2轴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2靶向作用于微小RNA-27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轴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2(SNHG22)靶向作用于微小RNA(miR)-27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30例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癌及癌旁组织中SNHG22和miR-27a-3p的表达变化;将SNHG22过表达质粒和miR-27a-3p模拟物(mimics)分别转染至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利用细胞侵袭实验观察两者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SNHG22和miR-27a-3p的关系及miR-27a-3p的下游靶基因。将miR-27a-3p mimics、miRNA阴性对照(miR-NC)分别与SNHG22共转染后,观察上调miR-27a-3p表达对过表达SNHG22的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SNHG22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3.184±1.8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295±0.659, t=5.395, P<0.05);miR-27a-3p的表达水平(0.547±0.414)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521±0.845, t=5.623, P<0.05);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SNHG22组侵袭细胞数(406.500±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172.000±14.142, t=67.000, P<0.05),而转染miR-27a-3p mimics转染组侵袭细胞数(139.000±19.789)明显低于对照组(391.000±21.213, t=252.000, 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表明,miR-27a-3p可与SNHG22结合降低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0.415±0.054比1.014±0.106, t=16.360, P<0.05),而miR-27a-3p可与IGF-1的3’端非编码区(3’UTR)结合降低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0.367±0.049比1.015±0.021, t=12.860, P<0.05);挽救实验结果表明SNHG22+miR-27a-3p mimics组侵袭细胞数(186.500±14.849)明显低于SNHG22+miR-NC组细胞(345.000±24.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380, P<0.05)。 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SNHG22可通过靶向作用于miR-27a-3p/IGF-1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降结肠EB病毒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EB病毒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类型,发生于结肠罕见。患者女,30岁,产后8个月体检发现降结肠带蒂息肉样肿物。肿瘤大小2.8 cm×2.0 cm×1.9 cm,切面灰白色,质地韧。镜下观察:大量混杂炎性细胞背景中可见卵圆形、梭形肿瘤细胞或分散分布,或束状、旋涡状排列;肿瘤细胞界限不清,细胞质淡染,轻度嗜酸,细胞核具有异型性,部分呈空泡状,可见明显的小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滤泡树突状细胞标志物CD21、CD23、CD35、D2-40、SSTR2a,且EB病毒编码的RNA原位杂交阳性。病理诊断:EB病毒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敲减长链非编码RNA SNHG12对裸鼠人肾透明细胞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2(SNHG12)对裸鼠人肾透明细胞癌(ccRCC)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泌尿外科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经肾癌根治术患者的ccRCC及癌旁肾组织标本各11例,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NHG12的表达;构建敲减SNHG12慢病毒,获得稳定表达敲减SNHG12慢病毒的786-0细胞株(si-SNHG12组)及稳定表达阴性慢病毒的786-0细胞株(NC组);选取对数生长期的si-SNHG12组和NC组的786-0细胞株建立裸鼠人ccRCC移植瘤模型,21 d后分离肿瘤组织,测量肿瘤的重量和体积,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ccRCC组织(5.925±4.380)中SNHG1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肾组织(1.011±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21, P<0.01);获得稳定表达敲减SNHG12慢病毒及稳定表达阴性慢病毒的786-0细胞株:si-SNHG12组(0.296±0.007)中SNHG1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NC组(1.000±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290, P<0.01);si-SNHG12组(0.171±0.030)的移植瘤体重显著小于NC组(0.461±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368, P<0.01)。si-SNHG12组(288.460±37.609)的移植瘤体积显著小于NC组(731.212±14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312, P<0.01)。 结论:敲减SNHG12能够抑制裸鼠人肾透明细胞癌移植瘤的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浆母细胞型骨髓瘤并CD3反常表达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42岁。5年前外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ⅢA(IgA-LAM型),化疗后4个月余,因发现左腰背部肿物入院。入院后行肿物穿刺活检,镜下见胞质丰富的肿瘤细胞弥漫密集,浸润性生长,侵及周围脂肪组织。肿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嗜碱性或嗜双色性,核深染、圆形偏向一侧,部分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未见坏死及核碎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呈:CD3、CD38、CD138、CD56、MUM1、Lambda阳性,Ki-67阳性指数达90%,CD20、Kappa、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阴性。诊断为高级别浆细胞肿瘤;结合多发性骨髓瘤病史,考虑浆母细胞型骨髓瘤并反常表达CD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12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2至2018年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切除后,病理HE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及基因重排证实为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并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病例1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完善补充相关检查并获得随访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为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男性8例,女性4例(男女比2∶1),中位年龄54岁;发病部位:空肠4例,回肠5例(其中1例侵及乙状结肠),十二指肠、回盲部和直肠各1例;镜下观察:11例肿瘤细胞形态单一,中等大小,核圆形,深染;1例肿瘤细胞呈多形性,核大,深染,可见多核及巨核,异型性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及核碎裂易见;淋巴结转移1例。免疫组织化学:CD3(12/12)、CD8(11/12)、CD43(11/12)、CD56(11/12)、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12/12)均阳性,CD5(12/12)、颗粒酶B(9/12)、穿孔素(7/12)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约60%~90%,2例患者出现了CD20(B细胞标志物)反常阳性表达,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阴性(12/12)。全外显子测序:高频的突变基因为JAK3(3/4)、TP53(3/4)、SETD2(2/4)、STAT5A(2/4)、STAT5B(2/4);基因拷贝数变异主要有:3例患者均出现1q、7q、9q获得,以及7p、8p缺失。KEGG富集信号通路主要有: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结论: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结外肠道淋巴瘤,临床表现及组织形态学多样,难与NK/T细胞淋巴瘤、肠病相关T、惰性T等肠道T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基因检测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伴B细胞增生或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伴B细胞增生或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诊断的8例AITL伴B细胞增生或肿瘤病例,分别为AITL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例及AITL伴B细胞增生7例,对其临床与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及基因重排检测。结果:8例AITL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52~61岁,平均年龄为58岁;取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镜下均可见淋巴结结构破坏,但组织学形态不一;部分病例具Burkitt样形态,肿瘤细胞胞体中等大,核略不规则;部分病例核仁明显,局部伴高内皮小静脉增生,伴有滤泡树突细胞(FDC)网架增生并破坏;肿瘤细胞起源于生发中心辅助T细胞,表达2个以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肿瘤组织周围尚可见呈结节状或弥漫片状增殖的B细胞,初诊时易被考虑为B细胞淋巴瘤。8例AITL病例的T细胞受体(TCR)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中5例伴有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重排阳性,8例中有7例行C-MYC基因断裂检测,均为阴性。8例中有6例免疫母细胞样B细胞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在AITL伴DLBCL病例中,肿瘤性B细胞C-MYC呈阳性表达(阳性率>40%),而AITL伴B细胞增生的7例中,增生性B细胞C-MYC为阴性(阳性率<40%)。结论:AITL伴B细胞增生或肿瘤的病理形态不典型,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容易误诊、漏诊。C-MYC或可作为鉴别B细胞增生与肿瘤的可行性指标,为复合性淋巴瘤的诊断和研究提供简便可行的免疫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6-甲基腺苷修饰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修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NSCLC患者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共包含1 037例原发肺癌组织样本和108例癌旁组织样本。分析参与m6A修饰过程的调控蛋白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WGCNA)算法识别与m6A调控因子存在共表达关系的信使RNA(mRNA)和非编码RNA(ncRNA)并根据RNA的表达模式对NSCLC患者进行共识聚类。采用 t检验比较聚类亚组间m6A甲基化丰度的差异,采用 χ2检验比较组间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20个m6A调控因子,肿瘤组织中15个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YTH结构域蛋白1(YTHDC1)、YTH结构域结合蛋白1-3(YTHDF1-3)、异质核核糖蛋白A2B1(HNRNPA2B1)和HNRNPC、ALK B同源物5(ALKBH5)等],3个调控因子显著下调[M0ETTL14、含锌指CCCH结构域蛋白13(Zc3h13)、脂肪和肥胖相关蛋白(FT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YTHDC2和METTL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WGCNA算法识别出454个与调控因子存在共表达关系的mRNAs和400个ncRNAs[325个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23个微小RNAs(miRNAs)、28个核仁小RNAs(snoRNAs)、24个核内小RNAs(snRNAs)]。根据854个RNAs的表达模式进行共识聚类,将NSCLC患者分为2个聚类亚组(聚类1和聚类2)。WT1相关蛋白WTAP( t=14.322, P<0.01)和HNRNPC( t=15.424, P<0.01)等11个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在聚类1中均显著上调,其他9个调节因子在聚类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类1患者具有较高的m6A甲基化丰度。聚类1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38.16%(292/765)明显高于聚类2组的22.27%(55/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9.487, P<0.01)。 结论:通过m6A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有助于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8通过靶向微小RNA-224-3p调控肾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以及顺铂敏感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8(lncRNA SNHG8)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NHG8和微小RNA(miR)-224-3p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裂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蛋白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和顺铂半数抑制浓度(IC 50);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SNHG8和miR-224-3p的靶向关系。两组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肾癌细胞系ACHN、786-O和A498中SNHG8高表达(1.05±0.09比4.58±0.47、6.19±0.52、5.37±0.48, t=22.130、29.219、26.538, P<0.05),miR-224-3p低表达(1.02±0.08比0.53±0.07、0.41±0.06、0.47±0.08, t=13.829、18.300、14.584, P<0.05)。与si-con组相比,si-SNHG8组,肾癌细胞786-O中MMP-2、Ki-67、MDR1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69.86±6.37)%比(96.42±9.26)%, t=7.089, P<0.05],迁移和侵袭数[(175.64±12.20)个比(292.70±20.45)个、(92.81±8.38)个比(147.24±15.93)个, t=14.748、9.072, P<0.05]降低,凋亡率升高[(19.48±2.28)%比(4.28±0.64)%, t=19.256, P<0.05],顺铂IC 50值降低(1.47±0.14比7.81±0.22, t=19.454, P<0.05)。过表达miR-224-3p后,肾癌细胞786-O中MMP-2、Ki-67、MDR1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67.36±8.65)%比(98.24±9.53)%, t=7.198, P<0.05],迁移和侵袭数[(155.81±16.67)个比(274.73±28.61)个、(72.96±8.35)个比(156.61±14.28)个, t=10.774、15.170, P<0.05]降低,凋亡率升高[(18.49±2.28)%比(4.67±0.63)%, t=17.527, P<0.05],顺铂IC 50值降低(1.79±0.15比6.72±0.26, t=49.273, P<0.05)。 结论:沉默SNHG8可抑制肾癌细胞786-O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miR-224-3p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