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肌力和表面肌电的腰腹部训练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徒手和利用简单器械(沙袋、杠铃片、罗马椅等)增强飞行员腰腹部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方法:采用“飞燕”、卷腹、仰卧摆腿、“罗马椅”等训练方法,对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每次持续1.0~1.5 h,每周3次,每4周进阶,为期3个月的腰腹肌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最大等长静力性肌力测试方法测量志愿者腰腹部力量,记录前屈、后伸、左旋转和右旋转方向的峰值肌力力矩,10 s力矩当量和后伸,左右旋转方向竖脊肌肌电。采用多台阶耐力测试方法测试志愿者腰腹部耐力,记录前屈和后伸方向总力矩当量、耐力时间和后伸方向竖脊肌肌电。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自身对照 t检验。 结果:8名志愿者经3个月系统训练,前屈、后伸、左旋转和右旋转方向的峰值肌力力矩分别增长24.99%、27.55%、82.00%和47.76%,10 s力矩当量分别增长26.05%、29.43%、85.64%和84.59%,与训练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32~20.45, P<0.05);后伸方向左、右竖脊肌平均肌电幅值分别增长73.73%和101.21%,与训练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30、9.81, P<0.01),其余2个方向的竖脊肌平均肌电幅值增长不显著。训练后在10 s力矩当量显著增加的前提下,3个方向竖脊肌肌电中位频率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前屈和后伸方向总力矩当量与训练前相比,分别增长36.28%、5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4、1.13, P<0.05)。在测试总负荷上升的前提下,前屈和后伸方向耐力时间和后伸方向最后一个台阶肌电中位频率值无明显变化。 结论:利用徒手和简单器械进行腰腹部核心肌肉力量训练也可取得明显效果,训练后志愿者各方向肌力和耐力均显著增加,肌肉抗疲劳能力增强。该训练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开展,可在飞行部队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技能模拟训练的临床效果转化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当前医学模拟教育中模拟技能训练向实际临床操作能力转化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并进行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2006至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783篇与模拟技能训练向临床能力转化相关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V(5.7.R5)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以揭示转化效果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发文量和引文量均随年份呈幂指数增长趋势;美国、加拿大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多伦多大学医学中心贡献了最多的研究;美国西北大学的McGaghie教授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发现,模拟技能训练转化包括操作技能与非操作技能两个方面;高频被引文献揭示了该领域及研究的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主要为虚拟现实模拟器的改进,儿科、护理、急诊学科模拟训练的临床应用结果,以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设计。结论:国际上针对模拟技能训练的临床效果转化研究正在快速发展。以内镜技术、腔镜等微创外科技术为代表的操作性技能的转化为研究热点方向,以交流技能、团队合作为主的非操作性技能及小儿急救技能、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效果为研究前沿。虽然多数技能模拟训练研究数量少,效果并不明确,但未来仍需更多随机对照研究确定模拟训练向临床能力转化的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2021年)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呼吸康复是CRD长期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基于全面患者评估、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适用于常见的CRD和其他的一些呼吸相关疾病导致的慢性呼吸道症状或者类似综合征,需排除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不稳定心绞痛等。采用量表分析、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评定是呼吸康复的重要环节。呼吸康复技术包括不依赖设备的运动训练、手法排痰和体位引流、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自主引流,依赖设备的呼气正压/振荡呼气正压治疗、高频胸壁振荡。同时,可通过应用呼吸支持技术如氧疗、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以及辅助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措施,保证上述康复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呼吸康复重要组成部分,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或主观整体评价量表进行CRD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推荐以增强骨骼肌力量,从而改善呼吸肌力为目标。此外,通过对CR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自我管理教育和日常生活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合并症,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目前,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技术的普及为呼吸康复的施展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现代战伤救治的新概念和新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战伤救治是军事医学的核心内容。武器的发展、战争模式的改变及卫勤的需要使得战伤救治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代战伤多是全域环境下混合战争造成的损伤。外军特别是美军通过局部战争和相关军事行动,实施或完善了不少有关战伤救治技术和卫勤对策,提出战伤救治相关新概念和新策略,对未来作战条件下我国战伤救治体系建设、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战伤救治体系极具参考价值。为此,笔者从整体健康、自救互救训练及救援力量前伸和新技术在战伤救治中的应用两方面阐述现代战伤救治新概念和新策略,为构建未来作战条件下具有我国特色的战伤救治体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普拉提训练课程对大学女生身体素质提升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女生形态、心肺功能、平衡能力及灵活性指标的影响。方法:40个大学女生按实验目的分为常规体育课程组(CK组)及普拉提训练课程组(PM组),PM组训练强度为每周2次时间为60~80 min的普拉提训练,训练持续16 w,训练前后测定形态、心肺功能、平衡能力及灵活性指标。结果: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普拉提训练课程能够显著影响大学女生心肺功能、灵活性及身体平衡能力。通过前后测试指标比较分析,PM组前测和后测数据有显著差异,其中大学女生体重显著下降1.09%( t=2.709; P=0.014),大腿围显著下降0.34%( t=2.554, P=0.019),腰围显著下降0.99%( t=4.223, P=0.000)、腰部皮褶厚度显著下降4.25%( t=4.908, P=0.000)、腹部皮褶显著下降1.54%( t=5.329, P=0.000)。PM组心肺功能呈现显著提升,其中肺活量显著增加27.05%( t=-26.544, P=0.000),最大吸氧量显著增加4.89%( t=-10.141, P=0.000),每搏输出量显著增加4.23%( t=-15.143, P=0.000),心率显著下降3.06%( t=4.886, P=0.000);PM组的柔韧性指标也呈现显著变化,坐位体前屈显著上升47.04%( t=-30.368, P=0.000),仰卧起坐次数显著增加45.70%( t=-17.512, P=0.000),Romberg显著提升达91.41%( t=-11.451, P=0.000),功能性伸展显著提升6.55%( t=-6.128, P=0.000)。 结论:普拉提运动能有效提升大学女生心肺功能、平衡能力及机体灵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身抗阻力核心力量训练对飞行人员非特异性腰痛治疗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全身抗阻力锻炼(total resistance exercise,TRX)的核心力量训练对飞行人员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进行疗养的患NLBP的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进行4周TRX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4周传统核心训练。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受试者的腰腹屈、伸肌群的肌力特点进行测定,并比较训练前后及两组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差异。结果:共纳入受试者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为直升机飞行人员。训练后两组受试者VAS评分均低于训练前( t=22.01、17.15, P均<0.001),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5, P<0.001)。训练后两组受试者ODI评分均低于训练前( t=32.05、27.45, P均<0.001),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5, P<0.001)。训练后试验组受试者腰腹屈、伸肌群相对峰力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5、2.41、2.04、3.31, P=0.026、0.037、0.047、0.005)。 结论:TRX核心力量训练可显著提高NLBP飞行人员腰腹屈、伸肌群的肌肉力量,可作为预防飞行人员NLBP的训练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强度功能性训练对心代谢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种疾病,由5个相互关联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组成,已被证明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病风险.本研究评估了高强度功能性训练(HIFT)在减轻全面MetS负担方面的疗效.研究对象为60名不常运动的成年人,年龄介于35至65岁之间,且至少有3个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12周的渐进式HIFT训练包括四组训练,每组包括四个功能性训练动作,RPE≥7,分别来自以下4个类别:有氧运动,下肢力量,上肢力量和躯干/核心力量.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组,每周完成 1 次(HIFT1)、2 次(HIFT2)或 3 次(HIFT3)55 分钟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前沿外科手术队护理技术现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索军队护理人员前沿外科手术队(forward surgical team,FST)护理技术的掌握现况,为制定FST护理核心技术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2023-02/2023-05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4所军队三甲医院718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与护理技术测评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卫勤训练方式以线下理论培训最多(71.73%),卫勤任务类型以单位组织卫勤演练为主(72.14%),参加过的机动卫勤力量类型以野战医疗所(30.08%)、野战医疗队(29.53%)为主,卫勤任务中组室训练类型以其他组室(32.45%)、重伤救治组(26.46%)为主,94.57%的人员希望增加卫勤方面的培训.718名军队护理人员对FST护理技术中的通用技术模块掌握程度条目均分、培训需求条目均分最高,特殊技术模块掌握程度条目均分、培训需求条目均分最低.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对通用技术和急救技术的掌握程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工作年限、人员类别的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对损伤控制技术和特殊技术的培训需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ST护理技术掌握程度与培训需求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军队护理人员对FST护理技术整体掌握程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对技术条目的培训需求意愿强烈,应构建完善的FST护理技术培训体系,着重加强损伤控制技术和特殊技术模块知识的培训,为培训一专多能的FST护理队员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功能性训练在医疗健康领域研究的新趋势与新动态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功能性训练近些年在国内较为流行,但主要应用于运动训练领域,在医疗健康等方面研究及应用还存在不足.目的:通过对国际功能性训练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思想动态、前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更加全面且深入的探索和解析,为体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导出2012-2022年功能性训练有关健康的2 206篇高质量文献作为分析对象,结合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利用Citespace V分析软件对关键词、学科类别、高被引文献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功能性训练在健康领域研究的发文量不断上升,美国发文量较多,影响力较大;中国发文量也较多,但影响力和研究深度欠缺;②提高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和认知能力是主要热点,其次是预防运动员运动损伤和促进恢复;③未来会加大对青少年、残疾人等群体的研究,对运动员预防损伤和促进恢复会持续增多;④国内学者关于功能性训练对普通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的有关研究甚少,应更多向提高普通群众身心健康方面聚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经颅直流电刺激提升足核心系统功能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近些年来,诸如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在内的神经生物力学增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包括改善并提升足核心系统的功能表现,并进一步应用于足踝运动医学领域.本综述主要围绕经颅直流电刺激提升足核心系统功能的研究进行回顾,归纳tDCS在足踝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现有研究表明,tDCS能够显著降低足底振动觉和触觉阈值、增强足趾夹紧力和足内在肌力量、降低踝关节选择反应时、增加踝关节运动范围等;tDCS能够缓解足部疼痛,联合功能训练能有效提升慢性踝关节不稳人群足踝功能表现.上述研究结果提示该技术具有提升足核心系统功能表现的巨大潜力,尤其是针对足踝损伤人群.未来研究仍需深入探索tDCS改善足核心系统的功能表现的可能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