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人核查清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上机前使用自制的双人核查清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老年重症医学科2016年1—5月实施的CRRT 200例次作为对照组;2016年6 —12月实施的CRRT 200例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科室既往的流程规范实施CRRT质量控制,观察组在既往流程规范基础上,使用双人核查清单进行CRRT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CRRT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两组上机需花费的时间、CRRT治疗时间,以及使用双人核查清单前后医护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双人核查清单后CRRT上机前、上机过程中、上机后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上机所需时间(10.84±3.34)min、CRRT治疗时间(20.88±6.45)h,均优于对照组[(18.38±6.44)min、(18.48±7.5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医生对护士CRRT技术操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使用双人核查清单进行CRRT质量控制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机前使用双人核查清单后,大大降低CRRT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了上机需花费的时间,延长了CRRT治疗时间,提高了医护满意度,从而保证了CRRT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药物重整为基础的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药学监护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以药物重整为基础的围手术期药学监护服务模式,为促进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本院2017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全部肿瘤患者的择期手术病历2057例,统计患者基础疾病用药和既往化疗用药情况,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指南、文献,整理所涉及药物的围手术期药物重整核查要点,建立择期手术的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药学监护流程.结果 在2057例择期手术肿瘤患者中,术前因基础疾病长期使用的药物共13类,接受的抗肿瘤治疗药物7类.根据药品说明书、指南及文献,明确以上药物在围手术期的药物重整核查要点.参照药物重整基本步骤与核查要点,建立以药物重整为基础的围手术期药学监护流程,即获取完整用药史、整理治疗药物清单、分析和分享治疗药物清单、围手术期药学监护和出院药物重整.结论 以药物重整为基础的药学监护模式,能为围手术期肿瘤患者提供标准化的监护流程,提高药学监护质量,保障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护理查对制度表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院内感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护理查对制度表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应用护理查对制度,了解不规范的查对行为,并对存在的问题制作护理查对质量核查清单,由一级控制员进行监督及核查,比较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前后腹部外科护理质量情况、患者院内感染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后腹部外科整体护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风险管理、文书整理、查对制度等方面护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腹部外科患者院内感染、查对不规范、医疗纠纷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查对制度表能有效提高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例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合并气胸患者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了1例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合并气胸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体外膜式氧合治疗转运时应用外院准备清单及转运核查单,保障转运安全;体外膜式氧合治疗运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氧疗策略,通过间断俯卧位通气促进分泌物引流,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通气交替使用促进气胸伤口愈合及肺复张,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多种胸部物理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保障拔管后的有效痰液引流;做好用药注意事项交接及不良反应监测.患者住院44d,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全分娩核查清单的修订及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修订安全分娩核查清单, 确保母婴安全.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分娩的852例产妇为对照组, 按常规进行围生期护理.2018年10月分娩的886例产妇为观察组, 在常规围生期护理的基础上, 应用修订的安全分娩核查清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感染、阴道助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但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修订的安全分娩核查清单的应用, 有助于降低阴道助产及母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确保母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多学科安全核查体系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促进医院精细化安全管理内涵的持续提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经过回顾性数据分析与专家德尔菲法,确定医疗安全重点核查环节,并设计9项多学科安全核查清单.清单内容涵盖患者身份确认、病史、术前准备、物资查对、药物使用、医技检查、应急处理等方面.由多学科表单构成的整套安全核查体系在院本部与集团医院推广应用,并在实践中持续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层医院手术患者转运交接规范化管理实践与成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基层医院手术患者转运交接规范化管理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成立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小组,对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现况调查,根据柏拉图分析和80/20法则得出术前转运交接中需改进的重点问题,完善手术转运交接措施,加强对手术相关制度培训、引进患者转运交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手术前准备核查清单、制定SBAR手术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及建立手术转运交接督查考核机制.通过一年半规范化的管理实践,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单项核查落实率由55.3% ~93.3%提升到92.9% ~100.0%,手术转运交接类不良事件发生由2016年0.26% 下降到2017年0.08%,接手术患者平均时间由2016年(18.3±2.4)min减少到2017年(15.9±2.1)min,送手术患者的平均时间由2016年(12.1±3.0)min减少到2017年(9.7±2.4)mi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WHO安全分娩核查表的实施及在安全分娩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1990-2015年全世界约有1070万妇女因妊娠相关因素死亡.仅2013年,全球有289 000名孕产妇在妊娠期及围分娩期死亡,280万名新生儿在出生后28d内死亡.无法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这些可避免的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随着核查清单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其可将必要的任务及项目整合在一起,以此来弥补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帮助医务人员减少临床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核查单在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核查单预防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入住重症医学科且留置尿管的患者92例,以1—6月入院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7—12月入院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ICU常规留置导尿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核查单管理的留置导尿护理,比较2组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结果 2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留置导尿期间,开展基于核查单管理的护理可提升护士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依从性,有效减少尿管留置时间和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急救场景的移动智能核查清单系统及其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相比住院、ICU等医疗场景,脑卒中急救场景中面临的患者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智能核查清单是一种信息辅助工具,能够在疾病诊疗的关键环节动态生成患者个体化的核查内容.现有的智能核查清单系统大都需要医护人员在固定的工作站进行核查,这种核查方式难以适应脑卒中急救场景具有的时间紧迫、人员位置频繁移动、工作压力大和负荷重等特点.因此,有必要针对脑卒中急救场景中面临的患者安全问题及其特殊性设计一种智能核查清单系统.方法 通过调研、讨论确定在脑卒中急救场景下智能核查清单系统的需求;基于Drools开源规则引擎,设计了一种将临床规则与应用程序分离的系统架构;采用基于模板的方法动态生成清单内容,实现系统的灵活配置、快速部署.结果 针对脑卒中急救场景,实现了一种医疗人员能够在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核查的智能核查清单系统;与临床专家合作,设计了静脉溶栓核查清单并进行初步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结论 移动智能核查清单系统可动态生成患者个体化的核查内容,为解决脑卒中急救场景中的患者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