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抗炎药物治疗冠心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抗炎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进一步明确冠心病抗炎治疗的理想靶点.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抗炎药物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篇文献,涉及65 892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抗炎治疗的病人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较低[RR=0.87,95%Cl(0.79,0.96),尸=0.005],亚组分析提示,白细胞介素(IL)-1拮抗剂[RR=0.87,95%Cl(0.79,0.95),P=0.002]及秋水仙碱[RR=0.61,95%CI(0.48,0.79),P=0.000 1]降低 了病人 MACE 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炎药物对病人全因死亡率没有影响.两组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5,95%Cl(0.83,1.10),P>0.05],亚组分析提示,IL-1拮抗剂降低了冠心病病人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RR=0.12,95%Cl(0.02,0.94),P=0.04].不良反应方面,甲氨蝶呤增加了病人感染的风险[RR=1.13,95%Cl(1.03,1.24),P=0.01]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RR=1.23,95%Cl(1.07,1.43),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抗炎治疗能够减少冠心病病人MACE的发生,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IL-1/IL-6炎症通路可作为理想的治疗靶点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ndin基因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indin基因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re-Lop系统构建Mindin基因巨噬细胞内特异性敲除小鼠,将小鼠分为C57/B6野生型小鼠假手术组(Sham组,10只)、C57/B6小鼠手术组(Surgery组,10只)、C57/B6小鼠手术组+Mindin重组蛋白干预组[Surgery(WT)+Mindin组,10只]和Mindin-/-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手术组[Surgery(Mindin-/-)组,10只]。通过夹闭肺门法构建肺IRI模型,观察该基因敲除及重组蛋白干预后,对肺IRI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相关炎症因子IL1β、IL-18、TNF-α、高迁移速率蛋白B1(HMGB1)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Gasdermin-D蛋白(GSDMD)、整合素β4(Integrin β4)的影响。同时,对小鼠巨噬细胞J774A细胞系进行干预,检测不同缺氧复氧分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Mindin重组蛋白组和缺氧复氧+Mindin siRNA组)中NLRP3、GSDMD及Integrin β4蛋白的表达,及不同Mindin重组蛋白分组(重组蛋白组、Mindin重组蛋白+Vehicle组和Mindin重组蛋白+Integrin β4敲除组)中NLRP3、GSDMD蛋白的表达。使用独立样本 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Mindin基因在巨噬细胞内特异性敲除小鼠。Surgery(Mindin-/-)组与Surgery组相比,小鼠肺水肿减轻;炎症因子IL1β、IL-18、TNF-α、HMGB1的释放均减少(2.73±0.19比5.81±0.61,6.52±0.63比11.03±0.34,2.18±0.14比4.76±0.20,14.57±0.33比8.76±0.8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NLRP3、GSDMD、Integrin β4分泌均下调(2.07±0.27比4.91±0.22,2.78±0.37比5.78±0.29,3.04±0.75比7.71±0.34),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Surgery(WT)+Mindin重组蛋白组与Surgery组比较,上述相关指标结果均出现上调,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小鼠巨噬细胞J774A细胞系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Mindin siRNA组和缺氧复氧+Mindin重组蛋白组NLRP3、GSDMD及Integrin β4蛋白分别为1.00±0.36比0.41±0.06比4.13±0.23、1.00±0.17比0.34±0.16比6.32±0.46和1.00±0.11比0.28±0.07比3.53±0.17。与缺氧复氧组比较,缺氧复氧+Mindin重组蛋白组上述参数均上调,而缺氧复氧+Mindin siRNA组均下调,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Mindin重组蛋白组、Mindin重组蛋白+Vehicle组、Mindin重组蛋白+Integrin β4敲除组中NLRP3和GSDMD蛋白分别为1.00±0.07比1.13±0.11比0.51±0.14和1.00±0.09比0.87±0.16比0.37±0.12。Mindin重组蛋白+Integrin β4敲除组上述参数较Mindin重组蛋白组及Mindin重组蛋白+Vehicle组均下调,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在肺IRI过程中Mindin敲除能够减轻IRI,Mindin基因可能通过激活整合素Integrin β4,进而促进相关炎症因子、NLRP3、GSDMD焦亡蛋白的表达,加重细胞焦亡从而促进肺IRI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LRP3炎性小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及利拉鲁肽对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及利拉鲁肽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NAFLD患者(N组)和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C组)各39例,收集其一般资料,测定血清中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水平,分析2组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 n=10)和高脂饮食组(HF组, n=20),分别给予普通和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将HF组随机分为HF组( n=10)和利拉鲁肽组(100 L组, n=10),分别给予0.5 ml/kg灭菌等渗盐水和100 g/kg利拉鲁肽2次/d皮下注射。4周后检测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中NLRP3炎性小体及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或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N组和C组年龄、性别、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N组的收缩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肌酐、碱性磷酸酶(ALP)、NLRP3、IL-1β、IL-18、甘油三酯、血尿酸、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白细胞计数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总胆红素则低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LRP3与收缩压、BMI、空腹血糖、血肌酐、IL-1β、IL-18、甘油三酯、血尿酸、GGT、ALT、AST呈正相关,但与总胆红素和HDL-Ch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NC组相比,HF组体质量、肝脏质量、血清生化指标(甘油三酯、AST、ALT)、肝脏中NLRP3炎性小体及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经利拉鲁肽治疗后,与HF组相比,100 L组各指标均明显下降。 结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NAFLD患者炎症相关指标、体质量、血脂和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变,大鼠模型上的研究结果也与此一致;对NAFLD大鼠的利拉鲁肽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NFALD,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LRP3来改善肝脏的炎症及脂肪变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纳米氧化锌对大鼠中性粒细胞缺氧和焦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ZnO-NPs)可否通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对中性粒细胞缺氧和焦亡产生影响,分析细胞焦亡在ZnO-NPs诱发呼吸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于2022年10月,采集SPF级成年健康SD大鼠腹主动脉血,分离并原代培养中性粒细胞,将不同浓度的ZnO-NPs溶液(0、5、10、20 μg/ml)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同时设缺氧(5% O 2)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氧和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表达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和各浓度ZnO-NPs组中性粒细胞缺氧和ROS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细胞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LDH活力和IL-1β含量均明显升高( P<0.05)。与缺氧组比较,5 μg/ml、10 μg/ml ZnO-NPs组中性粒细胞缺氧和ROS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细胞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LDH活力和IL-1β含量均明显下降( P<0.05)。20 μg/ml ZnO-NPs组与缺氧组中性粒细胞缺氧、ROS水平、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以及LDH活力和IL-1β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ZnO-NPs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从而诱发中性粒细胞焦亡,可能与ROS和缺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LRP3炎症小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世界卫生组织报告COPD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在影响患者运动耐受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然而,目前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有限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参与先天免疫和炎症反应,过度活化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NLRP3炎症小体在COP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成为COPD新的治疗靶点。本文通过梳理NLRP3炎症小体相关通路,总结了NLRP3炎症小体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提示NLRP3可作为COPD治疗的重要潜在靶点,为COPD的治疗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LRP3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小胶质细胞焦亡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小胶质细胞焦亡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4只,6~8周龄,体质量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6):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组(SAE组)和脓毒症相关性脑病+NLRP3抑制剂MCC950组(SAE+MCC950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模型。SAE+MCC950组小鼠造模后1 h时腹腔注射MCC950 20 mg/kg,余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后1 d时行旷场实验,记录站立次数和中央区停留时间;造模后2~3 d行新物体识别实验,记录探索指数。造模后3 d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脑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计数NLRP3与小胶质细胞特异性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共表达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caspase-1活性、IL-1β和IL-18含量。 结果:与Sham组比较,SAE组和SAE+MCC950组站立次数减少,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探索指数降低,海马NLRP3表达上调,NLRP3 +-Iba-1 +细胞计数增加,caspase-1活性、IL-1β和IL-18含量升高( P<0.05);与SAE组比较,SAE+MCC950组站立次数增多,中央区停留时间延长,探索指数升高,NLRP3表达下调,NLRP3 +-Iba-1 +细胞计数减少,caspase-1活性、IL-1β和IL-18含量降低( P<0.05)。 结论:NLRP3参与了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生,与其介导小胶质细胞焦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LRP3炎症小体:SARS-CoV-2治疗的重要靶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SARS-CoV-2是引起COVID-19大流行的病原体,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在重型COVID-19病例中,病毒感染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多器官炎症反应过度直至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最近研究显示,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containing pyrin domain 3, 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是SARS-CoV-2致病的重要机制,SARS-CoV-2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NLRP3炎症小体,从而诱发大量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本文综述了SARS-CoV-2感染激活NLRP3炎性小体及其分子机制,并总结靶向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研究进展,为治疗SARS-CoV-2感染提供新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F-κB/NLRP3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脂质沉积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脂质沉积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对照组,并将20只同龄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S组与硼替佐米(BTZ)组,每组10只。予AS组和BTZ组小鼠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BTZ组小鼠给予50 μg/kg BTZ腹腔注射(2次/周,持续4周),AS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持续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于干预12周后测量其体质量及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并予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组织病理形态及脂质沉积状况,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组织中NF-κB、NLRP3的阳性表达,予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和Atg12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干预12周后,AS组和BTZ组小鼠的体质量,TC、LDL含量,病变程度及脂质沉积占比,NF-κB、NLRP3阳性表达及P6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TZ组小鼠这些指标均明显低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S组和BTZ组小鼠的HDL含量、Beclin-1和Atg1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TZ组小鼠这些指标均明显高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抑制NF-κB/NLRP3通路可通过调节血脂含量以减少脂质沉积,并介导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以促进自噬发生,从而起到抑制AS进程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谷甾醇通过STAT3信号通路治疗尿路感染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谷甾醇治疗尿路感染(UTI)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木通活性成分并筛选出谷甾醇作为研究对象,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诱导人尿路上皮细胞(SV-HUC-1)建立体外尿路感染模型组,分别设对照组、模型+谷甾醇组和对照+谷甾醇组;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UTI相关的疾病靶点,并与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采用细胞增殖检测实验(CCK8)检测四组细胞的活力。采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 、gasdermin D-N端(GSDMD-N)、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磷酸化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的含量。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分析,选择谷甾醇作为研究药物,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NLRP3、DSDMD-N、Caspase-1和P-STAT3蛋白表达增加,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18的含量增加(均 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谷甾醇组的NLRP3、DSDMD-N、Caspase-1和P-STAT3蛋白表达降低,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18的含量降低(均 P<0.05)。 结论:谷甾醇可通过抑制STAT3信号转导减弱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和细胞焦亡,对治疗UTI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下调微RNA-223靶向NLRP3炎症小体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足细胞焦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RNA(microRNA,miRNA)-223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X蛋白(HBV X protein,HBx)诱导的HBV相关性肾炎(HBV-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足细胞焦亡中的潜在功能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人肾足细胞中过表达 HBx基因来模拟HBV-GN的发病机制。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焦亡相关蛋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223的下游靶标;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焦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足细胞损伤标志物Desmin和Nephrin的表达;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足细胞细胞核的形态和数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Caspase-1活性。将足细胞分为以下9组: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空质粒组(转染空质粒)、HBx过表达组(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HBx过表达+miRNA-223 mimic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和miRNA-223模拟物)、HBx过表达+miRNA-223 inhibitor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和miRNA-223抑制剂)、HBx过表达+miRNA-223 mimic+NLRP3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miRNA-223模拟物和NLRP3过表达质粒)、HBx过表达+miRNA-223 mimic+NLRP3 siRNA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miRNA-223模拟物和NLRP3 siRNA)、HBx过表达+miRNA-223 inhibitor+NLRP3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miRNA-223抑制剂和NLRP3过表达质粒)、HBx过表达+miRNA-223 inhibitor+NLRP3 siRNA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miRNA-223抑制剂和NLRP3 siRNA)。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Bx过表达组miRNA-223表达较低( P < 0.05)。TUNEL染色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敲低NLRP3减弱HBx过表达引起的足细胞损伤和焦亡( P < 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NLRP3是miRNA-223的下游靶点之一。功能回复实验证明,NLRP3过表达削弱了miRNA-223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P < 0.05)。miRNA-223 mimic和NLRP3 siRNA的共同加入使HBx过表达诱导升高的NLRP3炎症小体及炎性因子表达下降,焦亡细胞数量减少(均 P < 0.05);而同时引入miRNA-223 inhibitor和NLRP3过表达质粒则使足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和炎性因子的表达上调,Caspase-1活性升高,焦亡细胞数量增加(均 P < 0.05)。 结论:HBx可能通过下调miRNA-223靶向NLRP3炎症小体促进HBV-GN足细胞焦亡。miRNA-223有望成为治疗HBV-GN的潜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