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Cr:YSGG激光与差异性冲洗剂预处理离体牙桩道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研究Er,Cr:YSGG激光与差异性冲洗剂预处理离体牙桩道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效果.方法 采集因正畸需求拔除的单根前磨牙 120 颗开展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A、B、C、D、E、F组,每组 20 颗.所有离体牙均实施体外根管治疗以及桩道预备,随后A、B、C组均开展非激光离体牙桩道预处理,D、E、F组均开展激光离体牙桩道预处理.A、D 组冲洗剂选择蒸馏水,B、E 组冲洗剂选择 1%次氯酸钠(NaCLO)联合 17%乙二胺四乙酸(EDTA),C、F组冲洗剂选择EDTA联合MTAD.比较 6 组纤维桩粘接强度、电镜微孔隙面积,桩道内电镜检查结果,根管壁牙本质表面钙磷含量.结果 D组纤维桩拉伸强度以及电镜微孔隙面积高于A组,E组纤维桩拉伸强度以及电镜微孔隙面积高于B组,F组纤维桩拉伸强度以及电镜微孔隙面积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C组纤维桩粘接强度、电镜微孔隙面积呈逐渐提升趋势(P<0.05);D、E、F组纤维桩粘接强度、电镜微孔隙面积亦呈逐渐提升趋势(P<0.05).A组牙本质表面存在明显碎屑,且牙本质小管被彻底堵塞;B组牙本质表面存在少量碎屑,牙本质小管少数被堵塞;C组牙本质表明存在明显碎屑,且牙本质小管部分被堵塞;D组牙本质表面存在明显碎屑,牙本质小管堵塞明显;E组牙本质表面少量碎屑,牙本质小管无堵塞;F组牙本质表面存在少量碎屑,牙本质小管存在部分堵塞.D、E、F组钙、磷含量均高于A、B、C组(P<0.05).结论 Er,Cr:YSGG激光联合冲洗剂预处理离体牙桩道可显著提高纤维桩粘接强度,且冲洗剂选用EDTA联合MTAD的效果最为理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Nd∶YAG激光根管清理对纤维桩粘接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利用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进行根管清理,探讨其对纤维桩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36颗完整离体单根管牙,统一截冠后进行根管预备,依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d-Ⅰ期组及Nd-Ⅰ+Ⅱ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根管预备,Nd-Ⅰ期组与Nd-Ⅰ+Ⅱ期组采用Nd∶YAG激光处理根管,其余同对照组.各组行根管充填,随后对照组及Nd-Ⅰ期组行常规桩道预备,Nd-Ⅰ+Ⅱ期组桩道预备后再次进行Nd∶YAG激光处理,扫描电镜下观察处理后根管牙本质表面形貌.3组样本经纤维桩粘接后制备1.0 mm厚的横切薄片,行推出实验并记录各组样本的纤维桩剪切粘接强度,并通过扫面电镜观察粘接界面.结果:Nd∶YAG激光可有效去除根管内玷污层,促进牙本质小管开放.Nd-Ⅰ期组及Nd-Ⅰ+Ⅱ期组进入牙本质小管内的树脂突的数目和深度优于对照组,桩剪切粘接强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Nd-Ⅰ期组及Nd-Ⅰ+Ⅱ期组桩粘接强度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Nd∶YAG激光清理根管,可取得较好的牙本质清洁效果,有利于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单尖充填及即刻桩道预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常用冷侧压法和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法充填根管.近年来,出现了与镍钛器械匹配的牙胶尖,根管封闭剂性能也不断提高,操作简便、副损伤小的单尖充填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在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大面积缺损的残根、残冠,通常需采用桩核冠修复以恢复患牙的功能和外形.桩冠修复中的桩道预备过程对根管封闭性有着一定影响,从而可影响到患牙的远期效果,而即刻桩道预备相较传统的延迟预备,在该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文章总结了单尖充填的特点和即刻桩道预备的优势,进一步提出单尖法充填后即刻桩道预备的观点并介绍其研究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冷热循环影响不同粘接系统与纤维桩粘接强度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冷热循环对不同粘接系统在不同桩道深度中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2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常规根管充填并桩道预备后,选用全酸蚀+树脂粘接水门汀(A组)和自酸蚀+树脂粘接水门汀(B组)分别完成纤维桩粘接;每组又分为2个亚组(n=8),分别进行人工唾液存储24h(A0组、B0组),5℃-55℃冷热循环处理5000次(A1组、B1组);采用万能试验机分别测量各组在根上、根中和根尖部的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结果:在根上部,A1组粘接强度(10.02±1.07MPa)大于B1组(8.62±1.12MPa)(P<0.05);根中部和根下部,粘接强度B1组(7.98±0.47MPa,9.13±1.12MPa)大于A1组(2.98±0.76MPa,2.14±0.36MPa)(P< 0.05).冷热循环处理后,无论根上、根中和根下组,A0组大于A1组(P<0.05);B0组大于B1组(P<0.05).扫描电镜显示,A、B组粘接界面均可见树脂突和混合层结构,且B组混合层形态更加连续、致密.结论:桩道深度的增加会降低全酸蚀组的粘接强度,冷热循环会降低两种系统的粘接强度,但自酸蚀粘接系统相对全酸蚀粘接系统更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粘接系统下树脂水门汀厚度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在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不同粘接系统下,不同厚度的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粘接性能的影响,为纤维桩在临床操作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颗因正畸拔除的单根管前磨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随机的分为全酸蚀组(A组)和自酸蚀组(B组)两组.每组再分别按1.2mm(1组),1.4mm(2组),1.6mm(3组),1.8mm(4组)的直径平均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桩道预备.分别记为A1,B1,A2,B2,A3,B3,A4,B4组.用通用型树脂粘接剂和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将直径为1.1mm的纤维桩与预备好的实验牙进行粘接.片切成厚度为1.5mm的试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件表面及材料粘接处进行观察,利用薄片推出实验测试粘接强度,测试完成后在20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件的破坏模式.结果:全酸蚀1.4mm组(A2组)的粘接强度最高,自酸蚀1.8mm组(B4组)的粘接强度最低(P<0.05);两组试件中牙本质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的破坏模式(DR破坏模式)为主要的破坏模式.结论:树脂水门汀应用全酸蚀技术时粘接强度优于应用自酸蚀技术,且随着树脂水门汀的厚度增加粘接强度先增强后降低,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箍效应时不同黏结材料对扁圆形根管旁路充填后采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的黏结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兼顾了铸造桩核良好的密合性和玻璃纤维材料适宜的弹性模量,如何为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选择一种在无箍效应作用下合理的黏结系统,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目的:比较3种黏结材料在无箍效应时,对扁圆形根管旁路充填后采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的黏结效果.方法:将90颗离体人下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截冠后统一工作长度为14 mm,每组30颗,在根管手术显微镜下运用ProTaper Next镍钛系统进行根管旁路预备,统一采用热垂直加压充填技术进行根管旁路充填;使用1-4#Pesso钻去除根管内牙胶预备桩道,预备深度为9 mm,均不预备牙本质肩领,采用CAD/CAM技术制作一体化纤维桩核,3组分别运用KetacTM Cem Easymix玻璃离子、ONE-STEP PLUS通用型光固化黏结剂及RelyXTM Unicem 2自混自黏结树脂水门汀将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黏结于桩道内,采用万用力学测量仪分析3种黏结材料对CAD/CAM一体化纤维桩的黏结效果.结果与结论:ONE-STEP PLUS通用型光固化黏结剂组、RelyXTM Unicem 2自混自黏结树脂水门汀组修复体的脱位力、微拉伸强度强于KetacTM Cem Easymix玻璃离子组(P<0.05);RelyXTM Unicem 2自混自黏结树脂水门汀组修复体的脱位力、微拉伸强度略高于ONE-STEP PLUS通用型光固化黏结剂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在无箍效应时,应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进行扁圆形根管旁路充填后的牙体修复,以RelyXTM Unicem 2自混自黏结树脂进行修复能获得较为良好的黏结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粘接系统及不同类型LED光固化灯对新型氧化锆材料与牙本质粘接强度影响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不同粘接系统及不同类型LED光固化灯对新型氧化锆材料与牙本质进行粘接后, 比较其剪切强度的大小, 为新材料修复体的临床适应证及粘接系统、固化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按统一标准选择60颗离体上颌切牙制作研究模型, 预备桩道, CAD/CAM扫描制作"玉瓷"氧化锆桩核, 随机分成6组, 分别采用3种粘接系统 (Panavia F、Multilink N、NX3-Nexus) 及2种型号的LED灯 (普通型、VALO型) 进行粘接和固化, 然后将模型水平切割成1.0 mm的薄片, 进行薄片推出实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各组剪切强度大小.结果 使用普通型LED灯固化的Panavia F的剪切强度优于Multilink N和NX3-Nexus (P<0.05);使用VALO型LED灯固化的Panavia F也比其他两种粘接系统的剪切强度高 (P<0.05).同种粘接系统使用普通型和VALO型LED灯固化的剪切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不同型号的LED灯固化后, Panavia F的粘接强度均优于Multilink N和NX3-Nexus;使用VALO型LED灯固化后的粘接强度与普通型LED灯的无显著差异, 但可大幅度减少椅旁操作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简化乙醇湿粘结技术和不同的桩道冲洗对纤维桩粘结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简化乙醇湿粘接技术结合桩道内不同溶剂处理对纤维桩粘接性能的影响,为纤维桩粘结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2颗单根管离体牙,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冠方2 mm处截去牙冠后模拟常规的根管治疗和桩道预备.完成后根据桩道冲洗剂的不同随机分成4组:A:蒸馏水组(对照组);B:5%次氯酸钠溶液组;C:17%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溶液组;D:5%次氯酸钠溶液+17%EDTA溶液组.根据水湿粘结和简化乙醇湿粘结的不同,每组随机分2个亚组.将离体牙切片后进行推出实验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并对断裂状态计数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可以不同程度地去除玷污层.粘结强度测试结果:C组>B组>D组>A组,简化乙醇组>水湿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5%次氯酸钠溶液和17%EDTA溶液组合对去除桩道内玷污层效果显著;简化乙醇湿粘接技术对本实验中纤维桩粘结的微推出强度有所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方法处理桩道玷污层后对纤维桩核粘接效果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蒸馏水、5.25%NaClO溶液、17%EDTA凝胶与超声联合应用处理桩道后,对于纤维桩核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 取36颗无龋坏人新鲜单根前磨牙.常规方法根充并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6颗.A组:蒸馏水+常规冲洗;B组:5.25%次氯酸钠溶液+常规冲洗;C组:17%EDTA凝胶+常规冲洗;A1组:蒸馏水+超声荡洗;B1组:5.25%次氯酸钠溶液+超声荡洗;C1组:17%EDTA凝胶+超声荡洗组;用薄片推出实验进行微推出强度的测试.结果 A组、B组和C组样本的破裂模式以牙本质-粘接剂界面破坏为主,而A1组、B1组和C1组以混合破坏为主.超声荡洗桩道内壁与常规冲洗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显示A组与A1组、B组与B1组、C组与C1组粘接强度比较,同种药物作用下,使用超声荡洗后的纤维桩的微推出强度显著高于常规冲洗组,且C1组效果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超声荡洗可以增强玷污层的去除能力并有效的增强纤维桩粘接强度,不同方法对于桩核预备后根管内玷污层的去除及粘结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乙醇湿粘接技术对纤维桩在根管内的粘接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本研究评价乙醇湿粘接技术的两种方式(简化处理程序,标准处理程序)对纤维桩在根管内粘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2颗单根管离体人牙,于釉牙骨质界处截除牙冠后对根管进行常规根管治疗和桩道预备,根据粘接处理方式不同分为3组(n=14):A:以商品粘接剂All-Bond 3作为传统的水湿粘接的对照组;B:简化步骤的乙醇湿粘接组:99.9乙醇(30sec,3次)进行根管内牙本质脱水,实验性疏水粘接树脂系统进行粘接;C:标准步骤的乙醇湿粘接,浓度递增的乙醇(50%,70%,80%,90%)处理30s,99.9%乙醇(30sec,3次)进行牙本质脱水,其余步骤同组B.Duo-link进行根管内纤维桩粘接.各实验组根据是否进行冷热循坏(浸泡在人工唾液中24h或冷热循环10000次)随机分为2组,观察评价各组的微推出粘接强度、粘接界面以及纳米渗漏并统计学分析a=0.05.结果:就粘接方式而言,标准乙醇湿粘接的粘接强度均值高于水湿粘接法,但无论老化前后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老化后简化乙醇湿粘接显著低于标准步骤的乙醇湿粘接法(P<0.05).就冷热循环对粘接强度的影响而言,A、B、C三组老化后粘接强度较老化前均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醇湿粘接技术对于纤维桩在根管内的粘接相较于传统水湿法粘接技术并无显著优势;不同程序(简化脱水和标准脱水)的乙醇湿粘接技术在根管内的粘接效果在冷热循环后具有显著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