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冷冻消融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冷冻消融技术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例行冷冻消融治疗的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3.1(57.3~85.0)岁,初诊Gleason评分6分5例,7分8例,≥8分8例。初诊临床分期:cT 2期13例;cT 3期8例。放疗前基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35.3(6.4~78.5) ng/ml,放疗后PSA最低值为1.8ng/ml;中位随访8(3~12)个月后均因PSA持续升高就诊。盆腔MRI及PSMA SPECT检查提示前列腺癌原发灶复发。21例均行挽救性内分泌治疗,冷冻消融术前PSA 4.1(1.8~14.4)ng/ml。术前检查综合评估,患者仅原发灶复发,未见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采用氩气-氦气低温手术治疗系统,针对复发病灶留置1~3根冷冻针,采用两个冷热循环进行冷冻消融。术后继续应用内分泌治疗。观察不良反应,以及PSA进展、原发灶复发或转移等预后指标。 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评估前列腺体积中位值为42.0(23.0~85.0)ml。21例中术后2例出现尿潴留,1例尿路感染,2例排尿后出现组织脱落。11例术后2~3个月PSA快速下降,下降至中位最低值0.400(0.003~2.800)ng/ml。冷冻消融术后中位随访18(6~51)个月,1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前列腺局部仍有弥散受限或PSMA摄取增高;4例出现PSA进展,PSA进展时间中位值13(4~36)个月;16例疾病控制良好。无复发转移病例。PSA进展患者较疾病控制良好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更大[69.2(59.2~85.0)ml与38.7(23.0~48.7)ml, P<0.001],冷冻消融术前PSA更高[9.8(6.4~14.4)ng/ml与2.0(1.8~13.8) ng/ml, P=0.021]。 结论:前列腺冷冻消融可延缓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后原发肿瘤复发后的进展,尿潴留、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不高,可作为根治性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的一种局部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饱和潜水居住舱外循环式环境控制设备系统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介绍了500 m水深、6人饱和潜水居住舱外循环式环境控制设备系统循环风量、制冷和制热量的计算思路,制冷机组、循环风机、磁耦合传动装置、冷热交换器组件等的设计选型要求,以及该系统制冷、制热等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为大深度饱和潜水居住舱外循环式环境控制设备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0-甲基丙烯酰氧癸二氢磷酸酯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耐久性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探讨10-甲基丙烯酰氧癸二氢磷酸酯(10-MDP)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耐久性,为氧化锆粘接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找10-MDP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所需数据。根据不同的老化方式(水储存老化、冷热循环老化、冷热循环+水储存老化)、10-MDP不同应用方法[用于底涂剂和(或)粘接剂和(或)树脂水门汀]以及10-MDP结合其他表面处理(氧化铝喷砂、摩擦化学硅涂层、酸蚀、激光蚀刻、等离子体处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类,并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评价指标为氧化锆-树脂的粘接强度。结果:系统评价共纳入72篇文献,其中68篇文献纳入荟萃分析。老化可显著降低氧化锆-树脂的粘接强度[ P<0.001;均数差( MD):5.58;95% CI:5.11~6.05],10-MDP不同应用方法未对氧化锆-树脂老化后粘接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P>0.05),10-MDP结合其他表面处理时氧化锆-树脂老化后粘接强度显著优于10-MDP单独处理( P<0.001; MD:10.17;95% CI:8.20~12.14)。 结论:10-MDP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强度在水储存或冷热循环老化后显著下降,应用10-MDP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表面处理可显著提高氧化锆-树脂老化后粘接强度,而10-MDP不同应用方法不影响氧化锆-树脂的粘接耐久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初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后充填体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方法:选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无龋人上颌前磨牙56颗(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制备Ⅴ类洞,分为2组(每组28颗)。实验组用预处理剂(Tooth primer)和新型自固化树脂(Bondfill SB)充填,对照组用自酸蚀粘接剂(Scotchbond Universal)和光固化复合树脂(Z100)充填。充填后样本牙进行疲劳实验:机械循环加载(49 N、1 Hz频率120万次)和冷热循环加载(5和55 ℃的水中分别浸泡1 min,共3 000次),模拟口腔环境的咀嚼负荷和温度变化。疲劳实验前后样本牙浸入50%氨化硝酸银溶液并还原银离子。用扫描电镜检测分析充填体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和内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用透射电镜观察牙本质界面超微结构。结果:扫描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实验组牙本质表面边缘间隙较对照组小。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釉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0.67±0.15)μm]显著小于实验组[(33.54±10.27)μm]( P<0.05)。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釉质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55.08±15.20)%]显著大于实验组[(25.15±12.47)%]( P<0.05)。疲劳实验后实验组充填体表面和内部更易观察到内聚破坏。透射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本质界面比实验组有更多的银沉淀物;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实验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和充填体内部。 结论:充填Ⅴ类洞时本项研究所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釉质界面有较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而新型自固化复合树脂在牙本质界面有良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硅锆浆料涂层对氧化锆陶瓷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硅锆涂层对氧化锆陶瓷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以期为氧化锆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40个预烧结氧化锆瓷片根据伪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喷砂组和5个涂层组(每组20个),并进行相应处理。空白组无涂层直接烧结,喷砂组无涂层烧结后喷砂,涂层2∶1组、1∶1组、1∶2组、1∶3组和1∶4组分别按硅锆摩尔比为2∶1、1∶1、1∶2、1∶3和1∶4涂布涂层后烧结。氧化锆瓷片表面经氢氟酸酸蚀和硅烷偶联剂处理后,使用树脂水门汀粘接瓷片与预成复合树脂柱,制作粘接试件。粘接试件分为两个亚组,一亚组试件置于37 ℃水浴24 h(冷热循环前),另一亚组试件经5和55 ℃冷热循环5 000次;测试各组试件剪切强度,即粘接强度,观察并记录各组试件破坏模式,另按上述方法各涂层组制作1个瓷片用于扫描电镜观察酸蚀后表面形貌并测量涂层厚度。结果:冷热循环前,涂层1∶1组粘接强度最大[(41.69±6.28)MPa],显著大于其余各组( P<0.05);涂层1∶2组粘接强度其次,除与涂层2∶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P>0.05),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喷砂组、涂层2∶1组和1∶3组粘接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显著大于空白组和涂层1∶4组( P<0.05);空白组粘接强度显著大于涂层1∶4组( P<0.05)。冷热循环后,涂层2∶1组、1∶1组、1∶2组粘接强度[分别为(24.13±5.50)、(22.28±4.40)和(23.11±4.80)M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显著大于其余各组( P<0.05);喷砂组和涂层1∶3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显著大于空白组和涂层1∶4组( P<0.05);空白组与涂层1∶4组粘接强度下降至几乎为0 MP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扫描电镜示各涂层组表面酸蚀后形成程度不一的粗糙表面,涂层厚度在30 μm以内。 结论:硅锆浆料涂层可影响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其中硅锆配比为1∶1的浆料可使氧化锆获得较高且稳定的粘接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功能成分底涂剂对氧化锆耐久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比较含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10-metracryloyloxdecyl dyhidrogen phosphate,10-MDP)和硅烷的混合型底涂剂与MDP单一功能成分型底涂剂对氧化锆初期及耐久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氧化锆标准试件84个,随机分成4组(n=21),分别使用含10-MDP的Z-Prime Plus(ZP)、含硅烷偶联剂的Monobond-S(MS)、含MDP和硅烷偶联剂的混合型底涂剂Clearfil Ceramic Primer(CCP)、及不使用底涂剂(空白)处理试件表面,再用不含MDP的Duo-Link(DUO)树脂水门汀与氧化锆粘接,形成ZP、MS、CCP及空白对照组共4组粘接试件.每组粘接试件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n=7),分别进行3个时间点的老化实验,包括37 ℃恒温水浴24h、30 d、30d加3 000个5~55 ℃冷热循环(30d/TC).用计算机控制万能材料实验机测定剪切粘接强度值,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并分析断裂试样的粘接界面破坏模式,2-way ANOV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ZP、MS、CCP三组在3个时间点获得的粘接强度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1);从24h到30 d,三组粘接强度值均显著增高(P<0.05);从30 d到 30 d/TC,三组粘接强度值均显著下降(P<0.01),并降至基线(24 h)以下水平(30 d/TC vs.24h,P<0.01).混合型底涂剂CCP在所有时间点的粘接强度值均高于单一功能成分型底涂剂ZP、MS(P<0.01).在单一功能成分底涂剂中,ZP在30 d时的粘接强度高于MS(P=0.029),在30 d/TC时却低于MS(P=0.037).从30 d到30 d/TC,ZP的粘接强度衰减百分率明显高于MS(82.43%vs.64.90%).结论 含MDP和硅烷的混合型底涂剂与氧化锆陶瓷的粘接强度优于单一功能成分型底涂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2016-2021年合肥市极端气温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时间序列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合肥市极端气温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及不同人群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收集合肥市2016-2021年逐日气象资料、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据.采用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评估极端气温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以及对循环系统主要疾病死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以日均气温中位数(17.7 ℃)为对照,计算极端气温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 合肥市极端气温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具有显著影响.极端低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滞后时间长,lag4时达到最大,RR(95%CI)为1.067(1.039,1.095),且不同人群的死亡风险均明显增加.极端高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在当天达到最大,RR(95%CI)为1.088(1.020,1.160),持续时间短;≥65岁、女性和脑血管病患者也均在当 日效应最大,且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其他人群无明显影响.极端气温对不同人群的冷效应均高于热效应,低温对<65岁人群的死亡风险明显高于≥65岁人群,热效应则相反;女性冷效应和热效应均高于男性;脑血管病人群冷效应和热效应也均高于缺血性心脏病人群.结论 合肥市极端气温可能增加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冷效应影响更大,不同人群对冷热效应的敏感性有差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两种复合树脂与牙本质剪切粘接强度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在离体牙牙本质上涂布粘接剂后分别予以声波技术充填Sonicfill树脂及分层充填P60树脂,评估应用两种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的剪切粘接强度.方法 选择因牙周病拔除的磨牙40颗,制成40个牙本质试件,随机分为2组.A组为Sonicfill树脂组,B组为P60树脂组.每组涂布粘接剂后,A组采用声波技术充填树脂,B组采用分层技术充填树脂.经过循环温度为5℃及55℃的冷热循环疲劳试验,每个循环为3 min,共循环500次后,测试2组的剪切粘接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结果 A组的SBS为(10.32±1.13)MPa,B组的SBS为(8.43±0.98)MPa,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声波技术的Sonic-fill树脂充填体相比采用分层充填的P60树脂拥有更高的剪切粘接强度.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使用声波充填技术不亚于传统分层充填树脂,且临床操作时间更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5种流体树脂与牙釉质粘接性能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通过比较 Beautifil Flow Plus F00、FiltekTM Z350 XT、SDR、Tetric? N-Flows、Constic 5 种流体树脂与牙釉质的粘接性能,为流体树脂的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因正畸拔除的成人离体前磨牙50颗,将离体牙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为F00组、Z350组、SDR组、Tetric组、Constic组,每组之间互为平行对照组.每颗离体牙颊侧中1/3磨除厚度为0.5 mm牙釉质,以直径为3 mm的圆形形态作为粘接面,每种树脂制作直径和长度均为3 mm圆柱形树脂试件10个,与预备好的牙釉质面进行粘接,自凝树脂进行包埋.将试件进行3 000次冷热循环交替实验和37℃恒温水浴24 h实验后,进行剪切强度测试,记录数据;切断的粘接界面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 F00组的剪切强度为(18.39±2.93)MPa、Z350组的剪切强度(11.03 ±1.55)MPa、SDR 组的剪切强度为(12.77±1.55)MPa、Tetric 组的剪切强度为(15.25±1.88)MPa、Constic 组的剪切强度为(12.79 ±2.78)MPa,对所得数据进行ANOVA检验和SNK检验后得出,F00组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其他4组(Z350组、SDR组、Tetric组、Constic 组)(P<0.05);Tetric 组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其余 3 组(Z350 组、SDR 组、Constic 组)(P<0.05);Z350 组、SDR 组、Constic组3组之间的剪切强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5种流体树脂中Beautifil Flow Plus F00流体树脂粘接性能最高,Tetric? N-Flow流体树脂次之,FiltekTM Z350 XT、SDR、Constic这3种流体树脂粘接性能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3种粘接剂分别粘接金属托槽至抛光及上釉锆瓷的粘接强度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研究3种粘接剂对抛光及上釉锆瓷与正畸金属托槽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用2种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和 Prime&Bond Universal(PBU),以 TransbondTM MIP(TM)为对照分别将抛光组、上釉组锆瓷与上颌中切牙金属托槽粘接,试样共6组(n=20).水浴或水浴+冷热循环储存后测试全部试件剪切粘接强度(SBS),分析断裂形态以及粘接剂残留指数(ARI).结果:粘接剂(P<0.001)和储存条件(P<0.001)显著影响锆瓷与托槽的剪切粘接强度;抛光或上釉(P=0.09)组间无统计学差异.SBU在各组中都表现出较强的粘接强度和较低的ARI,3种粘接剂间的ARI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粘接金属托槽与抛光及上釉锆瓷时,SBU较PBU和TM有更好的粘接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