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诊智能导诊服务系统应用效果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门诊智能导诊服务系统在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某三甲医院于2017年7月1日-2017年8月31日招募志愿者20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人.对比分析诊后检查等候时长和就诊满意度情况.通过等候时长和就诊满意度两组对比的方法来体现智能导诊服务系统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未使用门诊智能导诊服务系统,平均等候时长为47分钟,实验组使用门诊智能导诊服务系统平均检查等候时长23分钟,相比于对照组平均等候时长减少了20多分钟.经统计,实验组对就诊的满意度高达96%,高于对照组的87%.而且实验组对此服务系统的使用满意度高达97%.结论 门诊智能导诊服务系统为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检查规划,减轻了医护人员繁重的重复性工作,有效提高就诊效率和患者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液成分输注临床路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血液成分输注临床路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血液科2019年1月-12月511例住院输血患者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进行应用效果比较分析;并对医护人员和路径管理人员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路径组在输血治疗全过程用时、等候输血医嘱执行时长、医嘱执行到取血时长、例均输血费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路径组平均住院日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路径组输血记录规范合格率、用血合理性评估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输血申请单填写合格率、输血知情同意书签订合格率、输血感染筛查检查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医护人员和路径管理人员对血液成分输注临床路径内容完整性、流程合理性、诊疗规范性、实用性以及与病种临床路径兼容性满意度较高;认为对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质量有积极作用,对医护原有工作模式、工作量影响有限,对缩短住院日无贡献.结论 《血液成分输注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18)》科学、合理,实用性强,易推广.应用本路径可以规范输血诊疗,优化流程,节约诊疗时间与输血费用,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地级市三甲综合医院门诊医技检查流程的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解决门诊病人检查难的问题,优化改善门诊检查流程,方便患者、提升其就医体验.方法 本文深入剖析门诊检查的流程现状,发现痛点;借鉴流程优化、业务重组及诊间预约的理念和方法,并对比行业内的做法,提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一站式"检查智能预约平台,构建出一套门诊检查的全新流程.结果 该平台的应用,患者至少少排队2次,检查等候平均时长缩短至13 min,检查爽约率降至4.8%,检查科室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从而解决检查全流程各个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论 "一站式"检查智能预约平台的搭建,能真正实现让患者"看病少排队""检查少跑腿",在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医院服务品质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权重加乘的检查精准预约一体化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采用信息技术解决患者检查需多次往返医院、多次排队,检查设备资源分配不均及整体使用率低,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方法:采用权重加乘算法,依据设备工作时长设置号源,根据设备使用效率和项目检查难度合理分配检查资源,使设备资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结果:构建了一套分时段精准预约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检查预约模式,简化了医疗流程,优化了医院资源配置.结论:提高了检查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了预约窗口人员数量,减少了患者跑医院和排队次数以及检查等候时间,切实提升了便民惠民服务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