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健康体检(管理)机构智慧化健康管理服务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山西省健康体检(管理)机构智慧化健康管理服务现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3年10月通过便利抽样向山西省11个地市300家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借助“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各健康体检(管理)机构2022年1—12月开展智慧健康管理服务情况。主要分为检前、检中、检后三个方面,包括6个维度,共21个条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97.3%。将292份问卷按照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四个地区划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山西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分布在全山西11个地市,三级健康体检(管理)机构56家(19.2%);政府办机构有178家(61.0%),社会办机构有114家(39.0%);开展智慧健康管理服务的有256家(87.7%);有智慧化管理服务系统的有229家(78.4%),开设智慧化健康管理门诊的健康体检(管理)机构有58家(19.9%);开展智慧化检后随访的健康体检(管理)机构有108家(37.0%)。智能导诊在晋北地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东南地区开展率分别为63.3%、59.6%、78.0%、85.2%( χ2=14.02, P<0.05),自助服务在晋北地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东南地区开展率分别为39.2%、52.3%、62.0%、37.0%( χ2=9.75, P<0.05)。 结论:山西省健康体检(管理)机构智慧化健康管理发展形势较好,服务规模持续壮大,但各地区间发展不均衡问题严峻。此外,通过信息化方式提供服务的机构开展比例不高,且智慧化管理门诊、智慧化检后随访、智慧化体检服务满意度调查开展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应用的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将医院门诊就诊业务和住院押金办理业务移植于微信公众平台,简化患者就诊流程,拓展医院服务模式.方法:使用数据库存储过程技术实现微信公众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网闸技术隔离内外网,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结果:患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完成预约挂号、智能导诊、微信支付、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缴纳住院押金等业务.结论: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应用的实现提高了数据利用率,保证了数据安全,且接口系统易于扩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门诊智能导诊服务系统应用效果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门诊智能导诊服务系统在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某三甲医院于2017年7月1日-2017年8月31日招募志愿者20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人.对比分析诊后检查等候时长和就诊满意度情况.通过等候时长和就诊满意度两组对比的方法来体现智能导诊服务系统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未使用门诊智能导诊服务系统,平均等候时长为47分钟,实验组使用门诊智能导诊服务系统平均检查等候时长23分钟,相比于对照组平均等候时长减少了20多分钟.经统计,实验组对就诊的满意度高达96%,高于对照组的87%.而且实验组对此服务系统的使用满意度高达97%.结论 门诊智能导诊服务系统为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检查规划,减轻了医护人员繁重的重复性工作,有效提高就诊效率和患者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疗机构互联网门诊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与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整合医院门诊系统,实现线上医患病情交互、检查预约申请、线下治疗问诊的医疗机构一体化门诊医疗业务.方法:设计基于互联网的移动端门诊系统,构建新型互联网医院门诊平台,实现从智能导诊、预约挂号、检查申请、检查预约、网上支付、检查与结果推送、患者电子病历整合、全程智能引导、自助打印服务、线上线下医患互动的一站式全程医疗服务模式.结果:实现基于"一码通"的医院系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并推动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生成、无纸无胶片化、处方终端确认、患者满意度调查等相关医疗业务.结论:通过建设在区域卫生信息主管部门监管下的医院互联网门诊系统,有助于实现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信息共享和自动生成患者健康档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智能导诊系统在门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智能导诊系统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8月实施前我院门诊患者诊前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在院时间、门诊满意度、再次就医意愿及护理质量评分资料,与2019年1-8月实施后应用智能导诊系统后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门诊实施智能导诊系统后,患者诊前平均等待时间和在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门诊满意度及再次就医意愿上升;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导诊系统可有效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诊疗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精益管理提升儿童专科医院智慧门诊服务水平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运用精益管理理念,借助信息技术,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方法 运用精益管理工具,评估门诊服务流程,以问题为导向,搭建智能导诊、智能诊前检验、智能候诊系统、院内导航为一体的儿童专科医院智慧门诊服务平台,评价及总结智慧门诊服务平台运行效果.结果 智慧门诊服务平台使用数由原来的8 040人次/月上升至20 374人次/月,使用率由6.4%上升至15.2%,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平均减少90.0 min,提高了门诊整体运作效率.结论 运用精益管理模式改进与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可有效提高门诊管理效率及患者就诊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服务蓝图理论的移动O2O门诊医疗服务流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门诊服务流程既涵盖线上环节也涵盖线下环节,患者就诊过程既包括人际互动也包括人机互动,已有的医疗服务流程亟须适应新情况重新加以定义、梳理和改进.文章运用服务蓝图理论,以温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分析移动O2O门诊服务流程中的患者行为、前台行为、后台行为、支持过程和有形证据,提出加强网络预约平台的整体规划和宣传力度,推广智慧导诊与在线客服功能,促进智能服务对特殊群体的普惠性,持续提升线下员工的服务质量,打造高效率的医技流程,发挥医院信息系统对就诊效率的支持作用等建议,以期为医院在新流程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体验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后疫情时代门诊综合预约诊疗体系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找到常态化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平衡点,对于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门诊MDT管理团队,从精细化的号源管理、精准化的智能导诊、多维度的预检分诊、契约化的习惯培养、统一化的检验检查预约、灵活化的"云门诊"预约和智能化的慢病随访系统等7大重点环节,系统性地构建了门诊综合预约诊疗体系.2017年-2020年,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逐年上升,并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90539.58,P<0.001);2020年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较2017年下降22.78%.未来,应进一步优化预约诊疗流程,延伸预约服务内容,探索诊疗模式创新,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人工智能的门诊患者导诊系统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进一步改善就医服务,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方法 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整合现有信息系统与资源,基于条件随机场等机器学习算法和知识图谱技术,构建门诊患者智能导诊系统.结果 实现了患者智能导诊、智能问询等功能,并取得一定成效.结论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就医流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患者就医满意度.如何提高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准确率和智能导诊使用率,仍需不断探索与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智慧医疗的O2O导诊模式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医疗的O2O导诊模式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O2O导诊模式实施前(2020年5-11月)患者(对照组)与实施后(2021年5-11月)患者(观察组),各1 000名.对照组实施由现场护士与导诊机器人共同分诊的线下导诊模式,观察组在线下导诊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线上导诊,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等待时间、分诊准确率和患者满意率的异同.结果 与O2O导诊模式实施前比较,实施后不同学历患者的分诊等待时间均显著缩短(P<0.001),分诊准确率提升(P<0.001),患者在流程便捷、智能导诊系统操作简单、护士服务态度、门诊健康教育的满意率均显著提高(P<0.001).结论 门诊预检分诊实施O2O导诊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分诊等待时间,提高分诊准确率和患者满意率,有利于优化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