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炭疽疫苗、戊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杜贝病毒、盖勒尤卜病毒、蒂亚福拉病毒等三种内罗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可检测杜贝病毒(dugbe virus,DUGV)、盖勒尤卜病毒(qalyub virus,QALV)和蒂亚福拉病毒(thiafora virus,TFAV)等三种内罗病毒基因组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收集、整理,比对、分析在公共数据库发布的三种病毒基因组S节段核苷酸序列,确定检测靶标,利用生物信息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优化检测程序,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制备的模拟样本、其他病毒感染标本、病毒株和正常人血标本比较评价所建方法的检测限、特异性、重复性特征。结果: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均可有效扩增检测病毒靶标RNA,检测限分别为160 copies/μL,20 copies/μL和10 copies/μL,检测科萨努尔森林病病毒、乙型流感病毒BV和BY型、甲型流感病毒H3N2、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和塔西那病毒样本无非特异性扩增,三种内罗病毒相互间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分析显示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DUGV、QALV和TFAV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可用于相关临床样本、媒介、宿主动物标本以及进出口物品筛查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炭疽疫苗、戊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阿瓦朗病毒和休斯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可以检测阿瓦朗病毒(Avalon virus,AVAV)和休斯病毒(Hughes virus,HUGV)两种内罗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收集、整理、比对、分析在公共数据库发布的两种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确定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优化检测程序,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制备的模拟样本、其他病毒感染标本、病毒株和正常人血标本比较评价所建方法的检测限、特异性、重复性特征。结果: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有效扩增检测AVAV和HUGA靶标RNA,检测限分别约为20拷贝/μl和70拷贝/μl,检测科萨努尔森林病毒、乙型流感病毒BV和BY型、甲型流感病毒H3N2、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内罗毕羊病毒和塔西那病毒样本无非特异性扩增,两种内罗病毒相互间无交叉反应,重复性比较分析显示变异系数小于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AVAV和HUG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检测和媒介生物、宿主动物标本筛查,便于病原的快速识别和疾病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法快速检测基孔肯雅病毒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高灵敏度检测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的逆转录-酶促重组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RT-ERA)的基因检测技术方法。方法:以CHIKV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P1)基因的保守序列为靶标,根据RT-ERA反应原理设计、合成荧光探针及对应引物,以pUC18为载体构建靶标质粒并在体外转录后作为阳性对照品,将阳性对照品倍比稀释后筛选出扩增效率最高的探针引物组合。利用筛选的探针引物组合,对不同拷贝数的CHIKV进行荧光RT-ERA法扩增,评价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再分别以森林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新布尼亚病毒的RNA为模板进行荧光RT-ERA法扩增,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在40 ℃恒温条件下,利用荧光RT-ERA法10 min内可以完成CHIKV核酸扩增,该方法最低检出限可达10拷贝/μL,且当CHIKV核酸扩增为阳性时,其他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一种可用于检测CHIKV NSP1基因的荧光RT-ERA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限低且特异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快速检测乙型脑炎病毒滴度的荧光灶试验方法的建立、验证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快速荧光灶试验(fluorescence focus assay,FFA)滴定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的方法,验证该法替代病毒蚀斑法测定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简称乙脑减毒活疫苗)滴度的可行性并将该法作初步应用。方法:利用原核表达方式构建JEV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重组体系,以纯化所得的JEV-NS1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NS1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快速FFA测定JEV滴度的方法。通过与病毒蚀斑法作比对分析,对其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耐用性进行验证。用经验证后的FFA检测28批乙脑减毒活疫苗,分析其应用于生产的可行性。结果: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JEV可产生特异性荧光灶反应,与其他病毒(森林脑炎病毒、黄热病毒、人柯萨奇病毒A2型和A4型)无交叉反应;FFA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乙脑减毒活疫苗的质控要求;与蚀斑法比较,FFA检测结果更趋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FFA通过方法学验证,可应用于乙脑减毒活疫苗成品的滴度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森林脑炎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森林脑炎是经硬蜱叮咬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为黄病毒科中蜱传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死率较高,实验室检测对此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森林脑炎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及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森林脑炎实验室检测主要为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分子生物学检测。森林脑炎病毒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特异性IgG抗体可作为与其他疾病鉴别的"金标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测血清和/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血清血凝抑制试验或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均有助于早期诊断。分子技术检测方法发展迅速,代谢组学、数字PCR、基质金属蛋白酶亦应用于森林脑炎的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标准修订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26
根据我国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卫生标准、规范和法规性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修订.主要修改内容有:增加接触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溴丙烷、碘甲烷、环氧乙烷、氯乙酸、铟及其化合物、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β-萘胺、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硬金属粉尘、毛沸石粉尘、低温、激光、森林脑炎病毒、伯氏疏螺旋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作业人员,以及刮研作业和井下工人长期蹲跪姿、爬行、侧卧、肩扛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内容;增加了接触砷、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丙烯酰胺作业人员的应急健康检查;接触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光气、一甲胺、有机氟、硫酸二甲酯作业人员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OME)从推荐性改为强制性,并相应增加离岗时OME;删除结核病、肝炎病防治作业的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删除OME结论中的复查项,规范复查/补充检查要求;删除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OME中的选检项目,保留应急健康检查中的选检项目;增加补充检查项目;增加资料性附录《OME总结报告编制指南》等.修订后的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多重PCR结合核酸侵入反应及纳米金显色技术检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原体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一种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原体多重PCR结合核酸侵入反应及纳米金显色的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几种重要的脑炎脑膜炎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和尼帕病毒)保守区基因设计引物,进行多重PCR反应、核酸侵入反应及纳米金显色反应,对多种脑炎脑膜炎病毒同时进行检测,以森林脑炎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登革病毒4种病原核酸评价其检测特异性,以体外转录的病毒RNA或扩增的PCR片段评价其检测敏感性,并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建立了一种脑炎脑膜炎病毒多重PCR结合核酸侵入反应及纳米金显色的检测技术.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特异的检测目的病原体,且与森林脑炎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登革病毒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对不同靶标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3拷贝/μL,临床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论 建立的脑炎脑膜炎病毒多重PCR结合核酸侵入反应及纳米金显色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特异性及灵敏度,检测通量高,肉眼即可观察结果,在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疆昌吉地区啮齿类动物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掌握昌吉地区啮齿类动物种类组成、区系分布及其宿主作用.方法 采用鼠夹、鼠笼、挖洞和人工捕获,种类鉴定、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昌吉地区啮齿类动物现已知8科25属35种;2市5县均有分布,动物地理区别均属西部荒漠区、天山山地亚区;其中灰旱獭为昌吉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山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储存宿主;同时也是森林脑炎病毒的保菌宿主.结论 种类和区系分布调查为昌吉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