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和骨密度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评估骨质疏松与骨密度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因果关系.方法 暴露包括骨质疏松、全身骨密度、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足跟骨密度、前臂骨密度,结局为GERD.筛选与暴露强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为工具变量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作为主要方法,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 法作为补充,评估暴露与结局的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 IVW法表明遗传预测的骨质疏松是GERD的危险因素(P=0.005,OR=35.687,95%CI:3.009~423.194),全身骨密度(P=1.57×10-5,OR=0.910,95%CI:0.872~0.950)和腰椎骨密度(P=0.005,OR=0.917,95%CI:0.863~0.974)的增加是GERD的保护因素,而股骨颈骨密度、前臂骨密度、足跟骨密度与GERD不存在因果关系.异质性检验表明足跟骨密度与GERD之间存在异质性,但不影响随机效应IVW法得出的因果关系的结论,其余暴露与GERD不存在异质性.MR-Egger-intercept表明无水平多效性.留一法表明分析结果稳健.结论 骨质疏松是GERD的危险因素,全身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的增加是GERD的保护因素.这提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进行GERD的早期筛查及诊治,本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疾病,其中以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多见.目前LSS治疗方法较多,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保守治疗包括牵引、针灸、口服药物等,手术治疗包括减压术、融合术、棘突间撑开系统置入术等.临床上各种LSS治疗方式疗效确切,但常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况,这与治疗前对患者状况评估和治疗方式选择有关.该文就LSS治疗方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可视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手术镇痛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超声可视下竖脊肌平面(ESP)阻滞和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在胸腔镜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余姚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均为Ⅰ~Ⅱ级。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超声可视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组(对照组,30例)和超声可视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前行超声可视下胸椎竖脊肌平面阻滞,观察组患者于术前行超声可视下前锯肌平面阻滞,15 min后测定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范围,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镇痛。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1、6、12、24 h的伤口情况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在15 min后测阻滞平面可达T 3~T 7脊神经支配节段,观察组测神经阻滞平面为T 2~T 9脊神经管理节段,两组术后1 h和6 h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18、24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术后恶心、皮肤瘙痒和头晕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胸腔镜术后的镇痛中,与竖脊肌平面阻滞相比,前锯肌平面阻滞可发挥更好的镇痛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第582例 胸痛—主动脉瘤周围占位—胸椎破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79岁,以双侧肋缘下持续疼痛起病、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提示胸主动脉瘤伴周围软组织密度占位。初步诊断为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壁间血肿可能,但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症状未改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提示主动脉瘤周围占位18F-脱氧葡萄糖(FDG)代谢增高,炎症指标升高,患者进一步被诊断为血管炎可能;但加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的治疗后,患者主动脉瘤周围占位却逐渐扩大、包绕胸椎。胸椎骨质破坏的发现带来新的线索,经过胸椎穿刺活检标本的病原学高通量测序,最终确诊患者为慢性Q热感染(累及主动脉瘤和胸椎)。多西环素联合羟氯喹治疗有效控制炎症,但未能逆转慢性Q热血管感染这一凶险疾病的不良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内固定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无内固定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无内固定OLIF治疗的13例腰椎融合术后ASD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疗效采用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通过对比术前、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影像学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使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术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疼痛或无力。随访时间为(17.7±8.3)个月(8~33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分别为(6.2±1.0)分和(2.0±1.1)分, P<0.001]和腿痛VAS[分别为(7.0±1.9)分和(1.0±0.9)分, P<0.001]均降低;ODI亦明显降低[分别为28.0±7.5和10.8±4.0, P<0.001]。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由术前的(9±2)mm增至(12±2)mm( P<0.001),中央椎管横截面积(CSA)由术前的(85±26)mm 2增至(132±24)mm 2( P<0.01),椎间孔高度由术前的(17±2)mm增至(21±3)mm( P<0.05),椎间孔CSA由术前的(95±25)mm 2增至(155±36)mm 2 ( P<0.001)。13例患者中,2例发生Ⅰ度椎间融合器沉降。 结论:应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的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明治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三明治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手术疗效及预后的特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8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手术治疗的160例"三明治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80例、女80例,年龄(35.5±14.6)岁(范围5~77岁)。重点观察指标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合并畸形、手术入路选择、后路固定节段、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影像学指标包括寰齿间距、齿突超Chamberlain线距离、延髓脊髓角。结果:"三明治型"寰枢椎脱位的症状包括四肢无力、麻木和笨拙(67.5%,108/160),步态不稳(30.0%,48/160)和眩晕(20.0%,32/160)。其中130例(81.3%,130/160)合并脊髓病,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为(13.5±2.5)分(范围4~16分);20例(12.5%)出现颅神经病变。影像学检查显示延脊髓压迫130例(81.3%),脊髓空洞症37例(23.1%),Chiari畸形30例(18.8%)。90例患者接受CTA检查,结果显示55例患者(61.0%)存在椎动脉畸形,5例患者(6.0%)存在颈内动脉内聚迂曲。术式包括后路枕颈融合术(可复位脱位,145例)、前路经口咽松解联合后路融合(不可复位脱位,15例)。160例中57例(35.6%)采用备用术式,即不对称的组合式固定。随访时间为(50.5±22.4)个月(范围24~120个月)。152例患者(95.0%)获得坚强骨性融合;6例患者(3.8%)术后影像学未见明显骨性融合,但动力位X线片未见明显寰枢椎不稳;2例患者(1.2%)出现内固定松动,脱位复发。脊髓病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5.1±1.8)分(范围5~17分),改善率为42.9%±33.3%。术后9例(5.6%)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4例脱位复发症状加重、2例螺钉松动、2例吞咽困难和1例切口感染。结论:"三明治型"寰枢椎脱位是寰枢椎脱位的一个亚型,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即发病年龄小,合并脊髓病比例高、病情程度重、预后较差;常合并严重的骨畸形和血管畸形,术中常需使用组合式固定,因此术前需规划备用技术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院前预测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大血管闭塞性卒中(LVO)的院前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六安市人民医院、发病24 h内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 8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定的有无大血管闭塞为参照标准,分为有大动脉闭塞组及无大动脉闭塞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疾病史、生活史、用药史)、NIHSS的各单项评分、入院时的血压值,并将筛选出来的因素与一些常用的预测LVO的量表进行比较。结果: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761例,均发病在24 h内,NIHSS评分 ≥ 8分;大血管闭塞组228例,非大血管闭塞组533例。两组中的房颤[比值比( OR)5.230,95%可信区间(95% CI)3.400~8.043, P < 0.001]、收缩压(SBP)≤ 170?mmHg( OR 5.181,95% CI 3.327~8.068, P < 0.001)的比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房颤、收缩压 ≤ 170?mmHg与LVO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相较于常见前路枕颈融合内固定装置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性能差异。方法:选取1名28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枕颈部CT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包括正常模型、单纯人工椎体(异形钛笼+斜坡螺钉)内固定模型、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在枕骨上表面施加50 N载荷和1.5 N·m扭矩,使模型产生屈伸、侧弯及旋转运动。比较各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内固定应力峰值及颅骨应力峰值的分布。结果: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正常模型活动度分别为18.65°、15.35°、9.82°、34.68°;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模型分别为3.20°、3.63°、2.94°、3.92°;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为0.40°、0.50°、0.35°、0.89°;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为0.27°、0.33°、0.13°、0.30°。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相较于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模型,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活动度分别减少87.5%、86.2%、88.1%、77.3%,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减少91.5%、90.1%、95.6%、92.3%。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的应力峰值分别为52.3 MPa、51.9 MPa、52.6 MPa;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分别为100.1 MPa、158.1 MPa、170.6 MPa;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分别为114.2 MPa、62.9 MPa、132.9 MPa。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时的颅骨应力峰值分别为52.9 MPa、50.9 MPa、62.3 MPa;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时分别为19.7 MPa、55.9 MPa、38.3 MPa;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时分别为37.8 MPa、15.0 MPa、16.3 MPa,舌下神经管附近骨质应力远小于颅骨应力峰值,接近于0 MPa。结论:在异形钛笼前方加用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能提升枕颈融合的稳定性,未见明显应力集中,并且对颅骨及舌下神经管影响较小,是上颈椎不稳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前路内固定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早期识别和处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产科急症,其早期识别、进入重症医学科前的紧急干预和产科处理是产科医生需要重视及关注的临床问题。妊娠和产褥期生理性变化使得脓毒症临床特征不易被识别。对于可能的脓毒症,可使用简单的床边筛查工具进行早期识别。如果脓毒症筛查呈阳性,怀疑或存在感染证据时,无论是否发热,需进一步评估器官损伤的证据进行脓毒症诊断。识别脓毒症后的1 h内启动集束化治疗:疑似或确诊脓毒症的孕产妇,应尽早进行细菌培养(血液、尿液、呼吸道及其他部位体液)和血清乳酸水平测定;最好在1 h内给予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建议在脓毒症并发低血压或器官灌注不足时尽早给予1~2 L晶体溶液进行液体复苏;尽管进行了液体复苏,但仍伴有持续低血压和/或灌注不足,建议使用血管升压药物以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1 mmHg=0.133 kPa),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药物。当怀疑或确诊脓毒症时,应积极寻找感染病灶,有效控制感染源。不建议仅以脓毒症为唯一指征而立即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应依据产科指征,根据孕周、母体及胎儿情况进行个体化综合考虑。若明确存在宫内感染,应立即终止妊娠。剖宫产通常需要全身麻醉;施行椎管内麻醉是相对禁忌。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的诊疗应在遵循指南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重庆奉节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的TOLF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评估预后效果,将疗效评判为"差""可"的患者纳入不良组(35例),将疗效评判为"良""优"的患者纳入优良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行TOLF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最后验证模型的效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硬膜囊骨、T 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椎管面积残余率、术后脑脊液漏、病程是TOLF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P<0.05)。预测模型: P = 1/(e ^- Y), Y = 2.419 + 2.726 ×合并硬膜囊骨+ 3.735 × T 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 3.616 ×椎管面积残余率+ 1.949 ×术后脑脊液漏+ 2.137 ×病程,曲线下面积为0.632,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75.7%,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的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82.93%。 结论:合并硬膜囊骨、T 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椎管面积残余率、术后脑脊液漏、病程是TOLF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由上述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对TOLF手术预后不良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