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卒中后抑郁筛查工具的概括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评估工具进行概括性评价。方法: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依据概括性评价理论框架,提取相关信息,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44篇,20篇为评估工具的开发,24篇为评估工具的信度、效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检验。结论:目前已有针对PSD患者的特异性评估工具,但缺乏信度和效度检验,未来应增强对特异性评估工具的检验。选择非特异性评估工具时,应选择敏感性高的评估工具。评估结果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在选择评估工具时要综合评估工具的使用条件、评估者和患者自身条件等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健康期望寿命的指标定义和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健康期望寿命(HLE)将预期寿命与健康水平相结合,是各国衡量国民寿命长度和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本研究采用概括性综述梳理全球HLE的指标定义和测算方法以及实证研究,以期为决策者遴选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HLE指标和算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7个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7日;同时,手动检索综述性文献及其参考文献。纳入HLE指标及测算方法相关的系统评价和实证研究,提取并汇总研究地区、研究类型、研究人群、HLE指标、测算方法、测算数据源和近5年实证研究等内容,梳理HLE的指标定义演变、不同指标适用范围、定义健康的量表,以及HLE的测算方法,总结不同指标测算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研究遵循概括性综述规范实施步骤,文章撰写参考PRSIMA-ScR声明。结果:共纳入文献84篇,其中13篇综述评价,17篇为HLE指标定义的原始研究,10篇为指标测算方法的原始研究,44篇为近5年开展的实证研究。HLE的相关指标多达20种,定义健康的量表各有侧重;不同学者提出10种指标测算方法,根据指标的健康定义、是否设置权重和数据类型而不同。近5年最常用的指标是无残疾期望寿命和不区分具体类型的HLE。对于HLE的测算,横断面数据多使用沙利文法、纵向数据多采用多状态寿命表法。结论:HLE的定义和测算方法多样,尚无公认的最优方法。总结全球范围内的HLE概念、健康评价技术和测算方法以及实证研究,可为我国HLE指标测算的本土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女性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感受中性别差异现况及改善措施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通过概括性综述的方法梳理不同国家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感受中性别差异相关研究的现况。对检索出的目前相关研究主题进行梳理,针对该领域研究整合出三类主题,包括性别差异的内因、外界条件以及负面影响。改善建议或措施则包括薪酬平等、能力加强和赋权、增加职业灵活性、指导研究或培训项目、提供导师、确保制度公平与透明以及减少无意识的性别偏见。目前国际上医务人员性别差异性研究已有相当数量,但是缺乏干预评价高质量研究,我国也缺乏卫生服务人员的性别角度研究等。当前研究中有些结论已能为我国稳定医师队伍、提高医生工作绩效提供启发性建议,但证据产出政策推荐的确定性还需要深入的系统综述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孤独症谱系障碍队列研究进展的概括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队列研究现状,探讨基于真实世界数据(RWD)构建ASD专病队列的可行性。方法:检索、筛选主要中英文数据库中截至2022年12月发表的ASD队列研究,归纳ASD队列研究特点。结果:共纳入ASD队列研究1 702篇,我国仅有60项(3.53%)。筛选出ASD相关队列163个,其中55.83%为出生队列,28.22%为ASD专病队列,4.91%为ASD高危人群队列;多数队列利用医院注册登记等RWD或开展社区现场调查获取研究对象信息,并通过量表或临床诊断确认ASD患者。研究内容包括ASD发生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ASD共病模式研究及ASD对自身其他健康状况和对子代健康影响的研究。结论:目前发达国家ASD队列研究全面丰富,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RWD为ASD专病队列构建提供了数据基础,也带来了研究的新机遇,但仍需开展病例验证等工作保证队列建设的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针灸干预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研究的概括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对针灸干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临床研究进行概括性评价,全面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针灸干预MCI的重点临床研究方向及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及WHO ICTRP、Clinical Trials等实验注册平台进行系统检索,收集针灸干预MCI的临床原始研究、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SRs)和(或)Meta分析(Meta analyses,MAs),语言限制为中英文,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7月27日.对纳入文献从年度发表趋势、中医辨证分型、针灸干预方案、结局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借助AMASTAR 2对SRs/MA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气泡图等构建证据图谱.结果 最终纳入临床原始研究108篇、SRs/MAs 9篇.纳入的临床原始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2006-2022年文献发表量大体呈上升趋势;中医辨证分型纷繁复杂,以肾精亏虚证居多(占25.25%);特殊针灸干预方案作为干预措施最为常见;结局指标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为主.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纳入SRs/MAs均存在至少2项关键条目不符合的情况,方法学质量等级均评为极低.结论 当前针灸干预MCI发展前景良好,值得深入研究,但仍存在临床研究类型单一、中医辨证缺乏统一标准、结局指标报告仍需进一步规范等问题.此外,现有SRs/MAs证据质量普遍不高,针灸干预MCI临床有效性、安全性等尚需更深入的研究以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疾病增强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hRSV) 是一种可以引起严重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 易感人群为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目前尚无针对RSV的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20世纪60年代, 用RSV的福尔马林全病毒灭活疫苗 (FI-RSV) 免疫的婴幼儿发生了免疫后RSV疾病增强的症状, 其特征为免疫后当再次发生天然感染时会引起高热、支气管肺炎和哮喘, 从而引发了更高的住院率, 并最终导致两名FI-RSV免疫接种后感染RSV的幼童死亡.增强的RSV疾病 (Enhanced RSV disease, ERD) 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周围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过量的单核细胞浸润以及非保护性抗体应答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等免疫反应.近年来, RSV研究领域正发生着重大变化, 许多具有新颖设计的候选疫苗正在纷纷进入临床试验, 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对ERD发生机制和临床特征的理解和分析.本文提供了对ERD发生机制的概括性描述, 并对ERD作为新型候选疫苗的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了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胡品质的影响因素及“辨状论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前胡的品质评价要素包括基原、产地、采收、“雄雌”等.历代正品前胡的来源均为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以安徽、浙江一带所产前胡为道地,并只采收立冬时未抽薹开花的“雌前胡”.前胡的“辨状论质”包括了“蚯蚓头”“皮色黑”“金镶白玉嵌”“质软糯”“气香浓”等特征.“辨状论质”不仅是形、色、气、质等要素的概括性总结,也是前胡品质评价要素的评判依据,体现了历代本草学家经验鉴别的智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对我国疫苗经济学评价研究的概括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疾病致死率,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健康水平,是公共卫生领域中性价比最高的用于降低传染性疾病负担的有效干预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复杂的疫苗生产工艺和对于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方面严格的注册及监管要求,导致疫苗开发及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因此在疫苗成本效益方面存在一些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公共卫生系统涉及面越来越广,如何有的放矢地制订卫生政策,合理安排公共卫生资源是政策制定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循证中医药实践中患者价值观及偏好研究的概括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中医药领域患者价值观及偏好的研究现状.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3月4日,并手工检索近10年出版的循证医学专著.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地区、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类型、中医药干预措施、研究对象疾病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百分比表示.结果 共纳入116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3篇,英文文献93篇.研究内容包括患者的治疗意愿、就医意愿、治疗满意度、自我管理、临床决策、以患者为中心6类.包括中药、针灸等4种中医药干预措施,纳入研究对象以不限定疾病类型的患者群体为主.设计类型包含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及混合研究设计.已有研究将患者价值观及偏好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如改良临床研究设计、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核心指标集的形成等.结论 中医药患者价值观及偏好在临床研究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目前以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意愿为主要研究内容,多采用横断面研究及定性研究.现有研究对患者价值观及偏好的概念较为模糊,缺少科学研究测评工具,尚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运用循证方法 ,概括性得出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现状.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纳入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相关文献.采用多样本均数标准差合并、单组率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整合.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14项研究,其中4项进行均数标准差合并,10项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结果 显示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得分较低,尤其是社会健康水平;74.0%的农村留守老人日常生活可完全自理,27.0%2 w内患过疾病,93.0%患有1种或以上慢性病,按照慢性病病种分类,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高血压、泌尿系统疾病、痛风、骨关节炎、高血脂、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颈腰椎疾病、糖尿病和白内障.结论 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水平较低,应在主客观相结合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借鉴其慢性病患病率做好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及健康教育,探索构建适用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