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多状态Markov模型的我国老年人无失能期望寿命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无失能期望寿命(DFLE)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方法:利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长寿调查研究2011-2018年数据,采用多状态Markov模型和微观仿真法计算我国≥65岁老年人的期望寿命(LE)、DFLE、DFLE占比(DFLE/LE)及危险因素所致的DFLE损失,利用Bootstrap法估计95% CI。 结果:我国≥65岁老年人DFLE为14.27(95% CI:13.85~14.74)年,女性高于男性,经济状况较好者高于经济状况较差者;DFLE/LE为86.33%(95% CI:85.52%~87.18%),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未定期体检、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吸烟和压力分别造成男性0.74、0.41、0.62、0.12年和女性0.82、0.42、0.19、0.20年的DFLE损失。消除以上4种危险因素,可使我国男女性老年人的DFLE分别增长1.73年和1.45年。 结论:提高我国老年人DFLE应重点关注男性、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促进老年人定期体检和足量的蔬菜水果摄入、禁烟、缓解老年人压力等措施可提高我国老年人的DFL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山东省居民高盐饮食对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山东省居民归因高盐饮食相关疾病死亡和寿命损失。方法:利用2016年山东省与原卫生部联合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终末期评估调查获得的24 h尿钠和血压值,结合2016年全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按照比较风险评估理论,计算各类疾病归因分值(PAF)和因高盐饮食导致死亡,利用寿命表法计算归因期望寿命损失。结果:2016年山东省因高盐饮食导致死亡32 987人,占相关疾病死亡的11.74%,占全部死亡的4.95%。男性因高盐死亡比例(13.51%)高于女性(9.17%)。高盐饮食导致死亡的疾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90.82%),其次为胃癌(8.10%)和慢性肾病(1.08%)。城市居民PAF(13.87%)高于农村(10.87%)。高盐饮食导致山东省居民期望寿命减少0.58岁。高盐饮食所致不同疾病对期望寿命损失作用不同,缺血性心脏病位居首位,其次为脑出血和脑梗死。结论:山东省居民归因高盐饮食死亡的比例较高,心脑血管疾病是高盐饮食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高盐饮食严重影响山东省居民健康,还需加强减盐干预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爱在人间:暖箱与新生儿医学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的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为母婴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是一代代围产医护工作者终生奋斗的目标。然而在两个世纪以前,西方医学界对于新生儿健康的观念和认知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尤其在早产儿救护方面始终秉持着冷漠的态度,就连“早产儿”这个术语也是直到1870年才出现的 [1]。与今天的概念不同,当时的“早产儿”指“体弱者”,是早产和足月出生但体征虚弱的新生儿的统称 [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浙江省卫生健康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为推进卫生健康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并评估其进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卫生健康领域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根据浙江省出台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卫生健康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2021年7月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初始指标池,以会议形式展开专家头脑风暴确定指标体系,邀请19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权重法计算指标权重值。结果:构建的卫生健康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发展性指标、均衡性指标、普惠性指标和可持续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326 4、0.242 8、0.245 8和0.185 0。其中,发展性指标包含8个二级指标,人均健康期望寿命的权重最高;均衡性指标包含6个二级指标,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倍差的权重最高;普惠性指标包含6个二级指标,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的权重最高;可持续性指标包含10个二级指标,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权重最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为全国推进卫生健康领域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期望寿命相关指标的发展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期望寿命相关指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衡量人群总体健康水平或疾病负担的指标之一。随着长期随访的人群队列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此类指标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就期望寿命相关研究中较常采用的指标及其定义、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在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上海市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上海市居民健康状况,测算健康期望寿命,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相关因素,为卫生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18岁户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WHO在世界健康调查中使用的自评健康调查问卷,进行居民自评健康状况调查。应用CHOHT模型校正自评健康调查数据,获得人群自报伤残测度,结合上海市居民出生、死亡和人口资料编制人口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采用Sullivan法测算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结果:2017年上海市≥18岁成年人自评伤残测度为0.25,女性(0.28)高于男性(0.23);≥18岁成年人期望寿命为65.76岁,女性(68.22岁)高于男性(63.39岁);≥18岁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为47.99岁,男性(49.05岁)高于女性(47.14岁);健康期望寿命在期望寿命中的比例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18岁组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占期望寿命比例为72.97%,至85岁组仅为39.00%。结论:上海市成年人男性健康水平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健康期望寿命损失占期望寿命的比例越来越高。应重视提高女性、老龄等人群的生存质量,提升对影响居民寿命质量的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加强重点人群的长期照护及健康支持体系,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9年天津市居民吸烟归因死亡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019年吸烟对天津市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死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度天津市居民全死因病例进行分析,调整5岁年龄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后,分析吸烟导致不同性别不同疾病死亡的风险和归因死亡情况,不同年龄组吸烟归因死亡情况,以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2019年死亡总数为75 254例,男性42 201例(56.1%),男性死亡者中,有3 215例(9.9%)可归因于吸烟所致,其中吸烟引起肺癌的归因死亡2 157例(50.2%);吸烟者肺癌的死亡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075倍(95% CI:2.812~3.364);33 053例(43.9%)女性死亡者中,1 396例(5.8%)死亡是由于吸烟所致,其中吸烟引起肺癌的归因死亡744例(29.1%)。女性归因于吸烟的死亡人数最高的年龄组为75~<80岁年龄组,其次为70~<75和80~<85岁年龄组,男性归因于吸烟死亡比例最高的为55~<60岁年龄组,此外60~<65、45~<50、55~<60、65~<70岁年龄组吸烟所致死亡占比均>60%。2019年天津市全体居民归因于吸烟的死亡造成的期望寿命损失为1.13岁,其中男性损失1.15岁,女性损失0.57岁。去除由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的期望寿命为82.92岁,男性为80.77岁,女性为84.61岁。 结论:吸烟仍是导致居民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吸烟率是提升期望寿命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老年人群性健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人类期望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危机正在世界各地蔓延。性健康是中老年人群全面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0~60岁阶段处于生理变化(如女性经历更年期)和社会阶段变化(如工作状态和社会身份的变化)的过渡阶段。≥60岁中老年人群仍有性需求,然而关于该年龄段的性健康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探讨≥50岁中老年人群性健康相关话题,了解性健康在老龄化不同阶段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该人群的全面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健康期望寿命的指标定义和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健康期望寿命(HLE)将预期寿命与健康水平相结合,是各国衡量国民寿命长度和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本研究采用概括性综述梳理全球HLE的指标定义和测算方法以及实证研究,以期为决策者遴选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HLE指标和算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7个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7日;同时,手动检索综述性文献及其参考文献。纳入HLE指标及测算方法相关的系统评价和实证研究,提取并汇总研究地区、研究类型、研究人群、HLE指标、测算方法、测算数据源和近5年实证研究等内容,梳理HLE的指标定义演变、不同指标适用范围、定义健康的量表,以及HLE的测算方法,总结不同指标测算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研究遵循概括性综述规范实施步骤,文章撰写参考PRSIMA-ScR声明。结果:共纳入文献84篇,其中13篇综述评价,17篇为HLE指标定义的原始研究,10篇为指标测算方法的原始研究,44篇为近5年开展的实证研究。HLE的相关指标多达20种,定义健康的量表各有侧重;不同学者提出10种指标测算方法,根据指标的健康定义、是否设置权重和数据类型而不同。近5年最常用的指标是无残疾期望寿命和不区分具体类型的HLE。对于HLE的测算,横断面数据多使用沙利文法、纵向数据多采用多状态寿命表法。结论:HLE的定义和测算方法多样,尚无公认的最优方法。总结全球范围内的HLE概念、健康评价技术和测算方法以及实证研究,可为我国HLE指标测算的本土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健康期望寿命(HLE)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7个中英文数据库截至2022年5月7日收录的近三年相关文献。筛选纳入有关HLE影响因素的原始研究,影响因素包括疾病与伤害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学模型将疾病与伤害的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个人特质、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社会社区网络、生活和工作条件、宏观上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状态。梳理研究地区、HLE指标、研究人群、影响因素、数据来源和结果等内容,应用证据图谱对不同HLE指标和两个维度影响因素的报告文献频次进行可视化展示,并进一步提取四大权威医学英文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的实证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90篇文献,其中在中国开展的文献研究占28.9%(26篇)。报告疾病与伤害的文献53篇,全部涉及非传染性疾病,且占比最大(58.9%)。报告健康决定因素77篇,涉及生态学模型5个层次,所有文献会同时报告多层次。其中个人特质的文献数最多,共53篇(58.9%);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47篇(52.2%);社会社区网络10篇(11.1%);生活与工作条件35篇(38.9%);宏观上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状态8篇(8.9%)。提取四大权威医学英文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近三年发表的HLE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21篇,其中涉及非传染性疾病和个人特质的文献最多,分别有11篇(52.3%)和12篇(57.1%)。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伤残调整寿命年贡献的最主要因素,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为最易被改变因素。结论:近三年HLE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非传染性疾病与个人特质的研究;未来应当深入探讨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和职业环境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