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学龄前儿童留守状况、视屏时间与自闭症行为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农村学龄前儿童的留守状况、视屏时间和自闭症行为的关联。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安徽省26所农村幼儿园3 636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做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调查表、自编留守状况调查表、自编视屏时间调查表、克兰西自闭症行为调查量表。使用EpiData 3.2和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自闭症行为阳性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农村学龄前儿童的留守状态、视屏时间(screen time,ST)和自闭症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自闭症行为风险总体增加36%;与视屏时间≤ 1 h/ d的儿童相比,1 h/d < ST ≤2 h/d儿童的自闭症行为风险增加40%,ST > 2 h/d儿童的自闭症行为风险增加85%;与ST ≤1 h/d的非留守儿童相比,1 h/d < ST ≤ 2 h/d留守儿童的自闭症行为风险增加了97%,ST>2 h/d留守儿童的自闭症行为风险增加了159%。结论:留守状态与每日视屏时间过度均可增加农村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风险;两者共同作用时,该风险效应进一步增强。为降低农村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风险,非留守儿童应将其每日视屏时间控制在2 h以内,留守儿童控制在1 h以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学生童年期创伤与心理健康: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医学生童年期创伤与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388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童年期创伤发生率为30.8%,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生源地、有无留守经历和心理治疗(咨询)求助史的医学生童年期创伤、心理弹性和SCL-90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6.96,P<0.05);童年期创伤与心理弹性得分呈负相关(r=-0.31,P<0.05),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r=0.38,P<0.05),心理弹性在童年期创伤与心理健康之间有中介作用(β=0.10,P<0.05).结论 童年期创伤经历越多的医学生,心理弹性越弱,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医学生童年期创伤对心理健康有直接预测作用,且受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调节,须重点关注农村地区、非独生子女、有留守和心理治疗(咨询)求助经历的医学生,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我国中小学生智力水平分布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分析我国14个省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现状和分布特点,为促进我国中小学生智力健康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中的3 348名中小学生,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对3 348名中小学生智力水平进行测评.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探讨影响中小学生智力的多种因素.结果 3 348名中小学生的总智商(full scale intelligence quotient,FSIQ)得分中位数为101分,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中等、临界及以下分别占8.12%、87.04%、4.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的可能性是农村中小学生的1.533倍(OR=1.533,95%CI:1.115~2.107,P=0.009);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的可能性分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的3.183倍(OR=3.183)和1.893倍(OR=1.893);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的可能性是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中小学生的2.279倍(OR=2.279).位于城市地区(OR=0.376)、中部地区(OR=0.476)、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205)均是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临界及以下的保护因素(均P<0.05),留守状态是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临界及以下的危险因素(OR=1.934,P=0.007).结论 我国中小学生智力位于中等水平的占比较大,农村、西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和留守状态是中小学生智力水平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多关注农村、西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和留守状态中小学生的智力发育情况,全面促进我国中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欠发达地区一年级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饮食行为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了解我国欠发达地区小学一年级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饮食行为,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儿童健康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东中西部5省6县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598例,非留守儿童306例,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饮食行为情况.结果 留守儿童水果、白开水及膨化食品摄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蛋白质、奶类、肉类、新鲜蔬菜及每天吃早餐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留守儿童存在更多饮食不规律的情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都有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等,应加强欠发达地区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饮食行为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杭州市钱塘区农村地区儿童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探讨杭州市钱塘区农村地区儿童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农村地区儿童骨折的发生.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从杭州市钱塘区农村地区人群中抽取4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过去1年骨折的发生情况、年龄、性别、家庭关怀度、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否频繁饮用碳酸饮料及是否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将可能的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农村地区儿童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400例儿童中发生不同类型骨折的儿童共53例,占比13.25%.发生组患儿频繁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留守儿童、家庭关怀度、合并小儿肥胖症、伴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未发生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频繁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留守儿童、家庭关怀度低、合并小儿肥胖症及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农村地区儿童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留守儿童、合并小儿肥胖症、家庭关怀度低、伴功能性消化不良、频繁饮用含糖碳酸饮料是农村地区儿童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类儿童应加强儿童的家庭关怀,指导儿童合理饮食,节制其含糖碳酸饮料的摄入,并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督促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留守困境与儿童心理适应:压力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考察留守困境对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以及压力与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007名农村儿童进行调查,以其中2302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余样本为对照组仅参与心理适应的比较分析.结果:(1)留守/曾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水平均低于非留守儿童;(2)控制性别、学段的作用后,留守困境对留守儿童心理适应有负向预测作用(β=-0.64,P<0.001);压力与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其中均可以单独起中介作用,并通过"压力→个人成长主动性"路径发挥链式中介作用.个人成长主动性也可以对压力的后半段中介路径起负向调节作用.结论:留守困境是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重大风险因素,其影响部分通过诱发压力和损耗个人成长主动性来实现.提升个人成长主动性,可减轻留守困境下压力对儿童心理适应的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留守儿童课后服务模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课题背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孤独、焦虑、抑郁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和专家提出让教师灵活利用课后服务模式这一契机,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课后服务模式是伴随着"双减政策"出现的一种教学服务模式,其最初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课后辅导,包括课后作业辅导、心理辅导、社交活动等多个方面,通过课后服务模式,能够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信心、减少孤独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农村中学生多重伤害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针对潮汕地区农村中学生的多重伤害(poly-victimization,PV)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为早期识别和预防中学生多重伤害的发生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0-2021年在潮汕农村地区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7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4 133名中学生,其中PV的发生率为17.76%(734/4 133).使用Logistic回归来选择预测变量并建立模型,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F1值和校准曲线来评估模型的效果.结果 预测模型AUC为0.847,准确度为76.03%、精确度为39.17%、召回率为29.73%、F1值为48.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守经历(OR=1.80,95%CI:1.48,2.24)、男生(OR=1.51,95%CI:1.24,1.85)、身体患病或残疾(OR= 1.67,95%CI:1.14,2.43)、经常接触色情书籍视频(OR=1.89,95%CI:0.93,3.71)、最近一年留级(OR=1.73)、无亲密伙伴(OR=1.57,95%CI:1.20,2.03)、经常的自伤意图(OR=3.27,95%CI:1.34,6.52)和自伤行为(OR=0.94,95%CI:0.35,2.95)、同伴不良行为(OR=2.17,95%CI:1.69,2.73)、家庭成员酗酒(OR=1.54,95%CI:1.15,1.99)、看护人监禁史(OR=1.67,95%CI:1.02,1.64)、旁观过校园欺凌(OR=2.37,95%CI:1.92,2.84)、周围环境不安全(OR=1.64,95%CI:1.35,1.99)、采用发泄(OR=1.18,95%CI:0.95,1.38)和忍耐(OR=1.20,95%CI:0.98,1.37)的应对方式、心理弹性中的情绪控制(OR=0.79,95%CI:0.65,1.21)和家庭支持(OR=0.79,95%CI:0.65,1.21)是重要的预测变量.结论 构建的中学生多重伤害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可用于预测学校和社区中中学生发生多重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疏附县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溺水认知及高危行为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关于溺水的认知和高危行为水平,为开展农村儿童防溺水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12月随机抽取2个乡镇,对乡镇内所有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全部班级进行学生溺水状况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溺水高危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中小学生14 543人,发放问卷14 543份,回收问卷14 543份.留守儿童在溺水方面的高危行为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x2=8.00,P<0.05).留守儿童中性格内向的比率高于非留守儿童(x2=100.250,P<0.001),与家长(x2=24.420,P<0.001)和同学(x2=35.420,P<0.001)相处情况比非留守儿童差.学校附近有开放性水域[比值比(OR)=1.218,95%置信区间(CI):1.088~1.364]、家附近有开放性水域(OR=1.893,95%CI:1.704~2.102)、性格内向、较强的好奇心(OR=1.187,95%CI:1.048~1.345)、和同学相处较差(OR=2.596,95%CI:2.142~3.146)、和家人相处较差(OR=1.913,95%CI:1.575~2.323)、更高的游泳水平(P<0.001)是溺水高危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需每年加强对中小学生溺水预防知识和急救培训,充分发挥防溺水学校教育和监护人监督作用,尤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防溺水伤害监护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我调节疲劳、抑郁情绪与短视频使用的交叉滞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究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我调节疲劳、抑郁情绪与短视频使用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 自我调节疲劳量表、抑郁量表、短视频使用强度量表对259名初中留守儿童进行为期16周两阶段的纵向追踪调查.结果:①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我调节疲劳与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T1:r=0.69,P<0.01;T2:r=0.70,P<0.01);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抑郁情绪与短视频使用呈显著正相关(T1:r=0.24,P<0.01;T2:r=0.34,P<0.01);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我调节疲劳与短视频使用呈显著正相关(T1:r=0.33,P<0.01;T2:r=0.40,P<0.01).②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我调节疲劳与短视频使用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③控制了前测自我调节疲劳与短视频使用后,前测抑郁情绪显著正向预测后测自我调节疲劳(β=0.16,P<0.05);在控制了前测自我调节疲劳与抑郁情绪后,前测短视频使用显著正向预测后测抑郁情绪(β=0.29,P<0.001).结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我调节疲劳、抑郁情绪与短视频使用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对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短视频使用与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