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耳颗粒联合TEC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及血清HER2-ECD、TAP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联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及血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片段(HER2-ECD)、肿瘤异常蛋白(T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9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 n=47)、对照组( n=47)。对照组予以TEC新辅助化疗,观察组予以TEC新辅助化疗联合槐耳颗粒治疗,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前、治疗12周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8 +、CD4 +、CD4 +/CD8 +)、血清HER2-ECD、TAP水平,治疗后随访3年,对比两组治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血清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CD4 +、CD4 +/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血清HER2-ECD、TAP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槐耳颗粒联合TEC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可降低患者血清HER2-ECD、TAP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远期生存率,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槐耳颗粒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作用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对槐耳颗粒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所起作用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为临床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槐耳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系统评价的文献,运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PRISMA)声明、改良的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量表和推荐分级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系统工具进行评估.结果 最终纳入4篇文献,总样本量8 040例.在报告质量的27个条目中完全符合的比例分别为66.67%、62.96%、66.67%和70.37%.AMSTAR2量表显示4篇文献质量均为极低.GRADE系统工具评价显示中等质量证据9个,低等质量证据8个,极低质量证据18个.结论 目前槐耳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系统评价在报告完整性、方法学质量、结局指标的证据强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以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槐杞黄颗粒及其组成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糖尿病肾病(DKD)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针对DKD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有限.近年来,中成药物在DKD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槐杞黄颗粒是由槐耳、枸杞子、黄精等制成的中药制剂,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损伤、保护肾小球足细胞、抑制肾纤维化等机制,延缓DKD进展.槐耳可以通过抑制系膜细胞增生、调节免疫细胞活性、保护足细胞及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对DKD的治疗作用;枸杞及其活性成分如枸杞多糖则通过控制血糖、抗炎、抗氧化、抑制肾脏纤维化及保护足细胞等机制延缓DKD进展并改善肾功能;黄精及其有效成分能够有效缓解DKD的进展及肾损伤,其机制与抗炎、抗氧化应激、抑制肾小管纤维化及抑制铁死亡有关.明确槐杞黄颗粒及其组成药物治疗DKD的相关作用机制,对探索槐杞黄颗粒对DKD的作用靶点及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复方秦柏洗剂及土槐丹四物汤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观察复方秦柏洗剂及土槐丹四物汤对小鼠耳肿胀炎症及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影响,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雄性KM小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卡泊三醇软膏组、复方秦柏洗剂组、土槐丹四物汤组、复方秦柏洗剂+土槐丹四物汤组,每组各8只.空白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涂搽加灌胃,各给药组分别给予各自药物涂搽加灌胃,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外在其余各组小鼠右耳耳郭正反两面均匀涂抹20 μL二甲苯以建立耳肿胀炎症模型.观察耳肿胀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耳部皮肤皮损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测定耳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选取雌性KM小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卡泊三醇软膏组、复方秦柏洗剂组、土槐丹四物汤组、复方秦柏洗剂+土槐丹四物汤组,每组各8只,直接利用鼠尾鳞片表皮模型,空白组予生理盐水涂搽加灌胃,各给药组分别给予各自药物涂搽加灌胃,连续14 d.测定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细胞数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IL-6的含量;HE染色观察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细胞形成情况;免疫组化测定尾部皮肤组织中IL-17、IL-2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雄鼠的耳肿胀程度均减轻(P<0.01),雌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细胞均增多(P<0.01);复方秦柏洗剂+土槐丹四物汤组雄鼠血清中IL-17、IL-23和雌鼠血清中IFN-γ、IL-6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雄鼠耳组织中IFN-γ、IL-6和雌鼠尾部皮肤组织中IL-17、IL-23的表达也显著下降(P<0.01).与卡泊三醇软膏组比较,复方秦柏洗剂+土槐丹四物汤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秦柏洗剂联合土槐丹四物汤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IL-17、IL-23、IFN-γ、IL-6的表达抑制炎症和促进表皮正常分化,从而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脾虚型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PHC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支持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上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皆进行4周的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实施观察,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B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A组(80.00%)(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后均降低,且B组积分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8+、CD4+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8+、CD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提高,A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的CD8+水平低于A组,CD4+与CD4+/CD8+水平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AST、AL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和TBIL水平显著减少(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2%)高于A组(8.57%),但两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皮疹、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上升,且B组生活质量优于A组(P<0.05).结论 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PHC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槐耳颗粒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20 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2 组均行TACE,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持续治疗 30 d.比较 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 2 组治疗前后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88.33%,高于对照组 65.00%.观察组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 2 周、4 周,2 组KPS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2 周、4 周,2 组血清AFP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耳颗粒联合西药可明显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术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AFP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槐耳颗粒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肝细胞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数已失去手术机会,主要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姑息治疗.然而反复TACE会导致缺氧诱导因子1(HI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表达、肝损伤、免疫功能降低,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槐耳颗粒的引入有望改变这一现状.槐耳颗粒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与侵袭、阻断乙型肝炎-肝细胞癌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槐耳颗粒作为肝细胞癌辅助用药在多方面弥补TACE的不足之处,有效抑制HIF-1α及VEGF高表达、改善肝损伤、提高免疫力、增强化疗药效果并逆转耐药.槐耳颗粒与TACE联合治疗肝细胞癌优势显著,两者协同作用提高了抗肿瘤疗效及近、远期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真实世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槐耳颗粒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槐耳颗粒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共751例HCC患者入组,实验组行TACE联合槐耳颗粒治疗,对照组行TACE治疗.观察指标为PFS、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截止2017年6月,678例患者可评估,总体中位随访时间为282 d,实验组330例mPFS为381 d,对照组348例mPFS为237 d,Kaplan-Meier法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3).COX回归显示Child-Pugh分级和有无PVTT是HCC患者TACE术后肿瘤进展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随访期间3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以恶心、呕吐多见,均可自行缓解.结论:TACE联合槐耳颗粒治疗HC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槐耳颗粒配合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槐耳颗粒配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及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槐耳颗粒配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高血钙发生情况、血清钙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8(IL-8)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P<0.05);治疗后两组高血钙发生率及血清钙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血钙发生率2.1%显著低于对照组18.8%(P<0.01),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GF-1、IL-8和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槐耳颗粒配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治疗效果,降低IGF-1、血清钙、IL-8、CEA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槐耳清膏通过激活自噬抑制人肝癌细胞SK-HEP-1增殖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探讨槐耳清膏对人肝癌细胞SK-HEP-1自噬的影响及此影响在细胞增殖中发挥的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了槐耳清膏不同作用浓度以及不同作用时间下对人肝癌细胞SK-HEP-1增殖的影响.采用吖啶橙染色法检测了槐耳清膏给药对SK-HEP-1细胞中自噬溶酶体形成的作用.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槐耳清膏给药后SK-HEP-1细胞中自噬标志物LC3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此外,还借助免疫印迹法检测了槐耳清膏给药后SK-HEP-1细胞中LC3的表达情况.最后,该研究采用CCK-8法分析了槐耳清膏与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联合给药以及槐耳清膏单独给药对SK-HEP-1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槐耳清膏能够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SK-HEP-1的增殖,并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吖啶橙染色实验结果表明槐耳清膏能够明显促进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生成.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槐耳清膏给药作用后细胞内LC3绿色荧光颗粒数量和亮度明显增高,而且自噬标志蛋白LC3-Ⅱ的表达量也明显上升,这部分结果提示槐耳清膏能够明显激活SK-HEP-1细胞自噬的发生.此外,笔者还发现自噬被抑制后SK-HEP-1细胞对槐耳清膏给药的敏感性显著下调.因此,自噬活化参与了槐耳清膏对人肝癌细胞SK-HEP-1增殖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