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红外光免疫治疗(NIR-PIT)利用光敏剂耦合单克隆抗体的共轭物与相关性抗原结合,当近红外光照射到肿瘤区域时,共轭物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发生结构变化通过物理应激方式介导肿瘤细胞或肿瘤相关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这种治疗方式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局部破坏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鉴于NIR-PIT疗法的高疗效、低毒性的特点,NIR-PIT在多种肿瘤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疗法。目前,多项Ⅰ/Ⅱ期关于NIR-PIT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PIT的疗效令人鼓舞,毒性反应可接受。已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进行Ⅲ期临床试验评估该治疗模式疗效。本综述文章对NIR-PIT抗肿瘤作用机制、可选的治疗靶点、在各肿瘤的研究进展、NIR的选择与递送,以及面临的挑战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利拉鲁肽对棕榈酸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对棕榈酸(PA)所致H9C2大鼠心肌细胞脂毒性损伤的干预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在不同浓度的PA(0、50、100、150、200、300 μmol/L)和不同时间(6、12、24h)的条件下分别刺激H9C2大鼠心肌细胞(n=3),建立心肌细胞的脂毒性损伤模型,使用CCK8检测确定使H9C2细胞脂毒性损伤较大、细胞存活数最多的刺激条件.将成功建立模型的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CON+Lira(1 000 nmol/L)组、CON+PA(150 μmol/L)组和 PA(150 μmol/L)+Lira(1 000 nmol/L)组进行油红O染色(n=3),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以明确PA(150 μmol/L)对心肌细胞有无脂毒性.将H9C2细胞根据不同的PA浓度(0、50、100、150、200、300 μmol/L)分为 6 个组(CON、PA1、PA2、PA3、PA4 和 PA5)(n=3),按照不同的 Lira 浓度分为 6 组:CON 组、PA 组(150 μmol/L)、CON+Lira3(1 000 nmol/L)组、PA(150 μmol/L)+Lira1(100 nmol/L)组、PA(150 μmol/L)+Lira2(500 nmol/L)组和PA(150 μmol/L)+Lira3(1 000 nmol/L)组(n=3),用蛋白印迹测定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及其与PA、Lira浓度的关系.结果:使用CCK8检测并最终确定PA为150 μmol/L、刺激12 h的条件下,H9C2细胞的脂毒性损伤较大、细胞存活数最多.与CON组相比,PA组(150 μmol/L)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脂滴明显增加(t=34.53,P<0.05),经lira预处理后脂滴明显减少(t=19.07,P<0.05);与CON组相比,随着PA浓度的增加,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F=12.32、3.307,均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F=7.618,P<0.05);与 PA 刺激组(150 μmol/L)相比,lira 预处理可以使 Bcl-2 蛋白表达明显增加(F=7.104,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F=12.32、7.104,均P<0.05).结论:浓度为150 μmol/L的PA刺激H9C2心肌细胞12 h后可造成心肌细胞脂毒性损伤模型,lira可以改善甚至逆转PA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脂毒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玻璃体切除术相关视神经病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玻璃体切除术发明至今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目前在眼科的应用指征涵盖了大部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尽管随着设备的革新和技术的进步,玻璃体切除术的手术风险已经降至很低,但仍有一些并发症难以避免,意外或原因不明的视功能下降时有发生.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可发生于术后即刻或数周至数月,会引起不可逆的视觉损伤.致病原因大致可分为术中视神经损伤和术后继发损伤.术中视神经损伤包括机械性损伤、染料毒性及眼内压影响,术后继发损伤包括眼内压升高、硅油毒性及氧化应激等微环境改变对视神经的损伤.文章将对玻璃体切除术相关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常见原因及相关管理做一综述,以期引起眼科医生们对于此类疾病的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莲心碱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减轻体外胰腺腺泡细胞急性炎症反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莲心碱(liensinine,LSN)对雨蛙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胰腺腺泡细胞AR42J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0 μmol/L LSN组和40 μmol/L LSN组.模型组加入雨蛙素刺激造模;20 μmol/L LSN组和40 μmol/L LSN组加入LSN预处理12 h,再加入雨蛙素刺激造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水平,采用淀粉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淀粉酶含量,采用Calcein AM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损伤,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C3-Ⅱ/LC3-Ⅰ比率和Beclin-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p6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20 μmol/L LSN组和40 μmol/L LSN组LC3-Ⅱ/LC3-I比率和Beclin-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 p62 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 20 μmol/L LSN 组比较,40 μmol/L LSN 组 LC3-Ⅱ/LC3-Ⅰ 比率和 Beclin-1 蛋白水平显著减少(P<0.05),而p6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 β、IL-6和TNF-α分泌水平显著增加(P<0.01),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LDH活性显著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20 μmol/L LSN组和40 μmol/L LSN组IL-1 β、IL-6和TNF-α分泌水平显著降低(P<0.05),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与20 μmol/L LSN组比较,40 μmol/L LSN组IL-1β、IL-6和TNF-α分泌水平显著减少(P<0.05),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LDH活性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莲心碱可有效保护雨蛙素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自噬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治疗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以多粘菌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对碳青霉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和铜绿假单胞菌(CRPA)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临床上合理应用多粘菌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使用多粘菌素治疗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2例使用多粘菌素联合抗感染治疗,28例有效,1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66.7%。多粘菌素B的治疗有效率(72.4%)高于多粘菌素E(5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多粘菌素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影响疗效,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在14 d内更改为多粘菌素,治疗有效率为73.3%(30/42),优于2周后再更改治疗方案的有效率50%(21/42)(P<0.05);CRPA的清除率较高,CRKP、CRAB细菌清除率较低;能显著降低炎症指标CRP和PCT(P<0.05);多粘菌素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肾毒性,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16.7%,多粘菌素E肾毒性发生率38.5%高于多粘菌素B 6.9%。结论:以多粘菌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CRAB、CRKP和CRPA细菌感染有效,且多粘菌素B的疗效优于多粘菌素E。多粘菌素主要不良反应是肾毒性,多粘菌素E肾毒性发生率高于多粘菌素B。使用期间应加强对肾功能的监测,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肾功能损伤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芪参还五胶囊通过抑制心肌坏死性凋亡改善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芪参还五胶囊改善吡柔比星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并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 12周龄雄性C57BU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芪参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吡柔比星造模,取材前称量体重并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结构和功能,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氨基端前脑钠素(NT-proBNP)含量;HE染色评价小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RT-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焦亡相关基因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mRNA水平;Weston blotting检测焦亡相关蛋白NLRP3、GSDMD、Cleaved-Caspase1和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磷酸化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MLKL)、磷酸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HMGB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精神状态萎靡,体重下降(P<0.05),射血分数(LVEF)下降(P<0.05),血清cTnI和NT-proBNP水平升高(P<0.05),心肌损伤评分升高(P<0.05),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芪参还五胶囊可以改善小鼠精神状态,增加体重(P<0.05),升高LVEF(P<0.05),降低血清中cTnI和NT-proBNP水平,改善心肌损伤(P<0.05),降低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5组间焦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芪参还五胶囊可以改善吡柔比星造成的小鼠急性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酸代谢与脂质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脂质肾毒性假说将脂质代谢紊乱引入了肾脏病的研究领域.作为脂质的重要组分,脂肪酸在病理状态下可异位沉积于肾脏各类细胞,参与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发生和进展.肾小管上皮细胞(TEC)脂肪酸异常代谢的机制及其功能改变与肾损伤紧密关联.该文通过总结TEC脂肪酸代谢与AKI、CKD的关系,阐述了脂肪酸代谢紊乱导致TEC损伤的具体机制,并探讨了基于调节脂肪酸代谢紊乱改善肾脏损伤的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硫辛酸对全氟辛酸所致大鼠生殖毒性效应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成年雄性大鼠经全氟辛酸(PFOS)染毒后,硫辛酸(LA)对大鼠生殖毒性效应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A对照组、PFOS染毒组、低剂量LA组、高剂量LA组.各分组处理如下:正常对照组给予玉米油,LA对照组给予100 mg/kg LA,PFOS染毒组给予10 mg/kg PFOS,低剂量 LA 组给予 10 mg/kg PFOS+50 mg/kg LA,高剂量 LA 组给予 10 mg/kg PFOS+100 mg/kg LA.采用灌胃法连续给药28 d,成模后精确测定大鼠体质量并麻醉处死大鼠.检测大鼠体质量、睾丸质量、附睾质量、睾丸及附睾脏器系数、精子计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睾丸组织结构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PFOS染毒组、低剂量LA组、高剂量LA组大鼠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和LA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OS染毒组、低剂量LA组大鼠附睾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和LA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OS染毒组、低剂量LA组、高剂量LA组大鼠睾丸脏器系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和LA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OS染毒组、高剂量LA组大鼠附睾脏器系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对照组大鼠附睾质量、睾丸脏器系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PFOS染毒处理后,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形态结构不完整,间质细胞数量减少,紧密连接结构破坏,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生精上皮空泡化改变.结论 PFOS可导致大鼠生殖系统损伤,LA干预对PFOS所致的生殖毒性效应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补肾活血方对脂多糖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BSHXF)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及凋亡的影响,探讨BSHXF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空白血清及BSHXF含药血清.采用LPS诱导C28/I2人正常软骨细胞,构建软骨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LPS模型组、LPS+BSHXF组,空白组以含10%空白血清的培养基培养,LPS模型组以含10μmol·L-1 LPS和10%空白血清培养基培养,LPS+BSHXF组以含10 μmol·L-1 LPS和10%含药血清培养基培养.各组均干预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LDH法检测细胞毒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IL-6、iNOS和COX2的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9、Bcl-2、Bax的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IκBα、IκBα、p-p65、p65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LPS模型组软骨细胞活力降低,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升高,IL-6、iNOS和COX2的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Cleaved-Caspase-9及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p-IκBα/IκBα、p-p65/p65比值升高.与LPS模型组相比,LPS+BSHXF组软骨细胞活力增加,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降低,IL-6、iNOS和COX2的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Cleaved-Caspase-9、Bax 蛋白表达降低,Bcl-2 蛋白表达升高,p-IκBα/IκBα、p-p65/p65 比值降低.结论 BSHXF可提升LPS诱导的损伤软骨细胞的活性,减轻LPS对软骨细胞的毒性,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发挥软骨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压氧疗在抗肿瘤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压氧疗在抗肿瘤治疗中通过克服肿瘤缺氧微环境、改善其氧合状态及常与放化疗结合展现显著的抗肿瘤效果.本文综述高压氧疗辅助抗肿瘤治疗的应用,不仅增敏其放化疗效果,缓解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而且与光动力疗法、纳米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率.高压氧疗在抗肿瘤治疗毒性管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改善癌性皮肤损伤、降低保乳术后皮瓣缺损率等.未来,关于高压氧疗在不同类别、恶性程度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仍需进一步深入,以探索其最大疗效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