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窦气化停滞的影像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分析蝶窦气化停滞的影像学特征,为其与蝶骨区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完成鼻窦CT检查的患者350例,其中男性183例,女性167例,年龄18~73岁。收集影像学资料,并对蝶骨体的CT及MRI特征进行观察。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蝶窦气化停滞的出现率为2.0%(7/350),分别出现在翼突、斜坡区及蝶骨体。CT表现为发生在蝶骨体可气化的正常解剖区域内的非扩张性混合密度病变(7/7);区域内均有脂肪及软组织密度(7/7);区域内部分具有内部曲线钙化(3/7);颅底孔道结构未受影响(7/7)。MRI表现为明确的非扩张性病变,其中包含脂肪信号,且所有病变均未显示髓质扩张和皮质破坏。结论:蝶窦气化停滞是一种正常的解剖变异,当在蝶窦的可气化区域遇到具有清晰骨性边界、内部含脂肪成分的非扩张性病变时,应考虑蝶窦气化停滞的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蝶窦气化停滞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蝶窦气化停滞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并与蝶骨区骨、软骨源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蝶窦气化停滞和20例蝶骨区骨源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包括发生部位、大小、密度、有无膨胀、钙化、骨皮质改变,MRI信号、抑脂后信号改变、强化程度、邻近结构改变等,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蝶窦气化停滞多见于蝶骨体(4例)、翼突(3例)和多部位受累(6例).停滞区域以混合密度为主,最长径为0.8~4.1 cm,钙化7例,无膨胀性改变13例,骨皮质完整13例;MRI T1WI高信号11例,等信号2例,T2WI高信号10例,等信号3例,抑脂后信号减低13例,无明显强化10例,轻微强化3例.邻近结构无改变13例.结论 蝶窦气化停滞是少见解剖变异,以混合密度为主,骨皮质完整,无膨胀性改变,MRI抑脂信号减低,无明显强化有助于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血浊理论探讨氧化应激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及中医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心肌纤维化以细胞外基质病理性重构为主要特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一定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脏腑气化失常,精微积聚停滞,血浊内生,导致疾病发生,血浊理论被广泛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血浊作为特殊的致病因素与病理产物,在心肌纤维化氧化应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心脾气虚,血浊伏脉,心血不畅,无力维持心肌细胞氧化还原系统平衡,为病起之本.血浊蓄积,痰瘀互结,心脉壅塞,代谢产物积累为病进之渐.浊久蕴毒,心体胀大,心神涣散,细胞外基质重构为病重之势.治疗早期以扶正运脾、降浊复清为主,中期以化痰逐瘀、祛浊留清为要,晚期以解毒化浊、和脉复清为重.遵循病机特点运用中药干预,可以抑制氧化应激,避免细胞外基质病理性重构,改善心肌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从"痰瘀毒"病机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从《灵枢》相关论述出发,论述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同时在系统阐述"痰""瘀""毒"病机基础上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机理,并列举相关临床案例.[结果]从恶性肿瘤的病机来看,"痰瘀互结"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成形性病机,"毒"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恶性属性病机,可以总结为"无痰瘀,不成形"和"无毒邪,不恶性".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原理可以与恶性肿瘤"痰瘀毒"病机相对应,总结为化痰祛瘀解毒法.所举2则案例,案例1患者为前列腺癌术后出现小便不利,因患者久为痰瘀之体,手术之后,络脉更损,痰瘀停滞,气化不利,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化痰祛瘀解毒加通淋利尿之品而愈;案例2患者为肾癌晚期肿瘤病灶破溃而出现全程尿血,因患者痰瘀毒胶结不化,久而蕴热,损脉破络,致使肾络受伤,迫血外溢,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和犀角地黄汤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而收功.[结论]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方并在肿瘤临床上加以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浅析五苓散理法对针刺临床的指导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将脏腑、经络、气化三者融为一体,三者相互影响,为指导针刺选穴处方提供了理论基础.五苓散在临床中的使用十分广泛,历代医家将其病位定为膀胱、三焦、脾胃,归纳其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三焦水路不通及脾胃运化失常,三者直指水液代谢失常的核心病机.从五苓散的药物组成及核心病机中总结出五苓散的治法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培土制水,可用以指导针刺选穴处方.处方有二,其一以经络辨证为主,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取太溪、飞扬、天柱、大椎、脾俞、胃俞、次髎、会阳、委阳等穴;另一以脏腑辨证为主,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取通谷、攒竹、后溪、阳池、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足三里、复溜等穴.太阳病病情尚轻浅,用针宜细、针刺宜浅、留针时间宜短;若重在激发经脉阳气,用针宜补;若重在去停滞水饮,用针宜泻;病情急,针刺频率宜多;病情缓,针刺频率宜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闫慧敏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肺疾病,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发生时可危及患儿生命.闫慧敏教授认为气机升降失常是SMPP发生的根本病机,掌握气机变化规律,尽早开展治疗,能够预防其发生,并进行有效治疗.闫教授从肺失宣发肃降、三焦气化不利、痰热阻遏气机、脾胃升降功能失常等多个角度进行辨证施治,使气机升降有序.肺失宣肃,自拟麻杏肃降汤宣肺降气.气化不利,水湿停滞,方选三仁汤开上焦肺气.邪热壅盛,痰阻气道,治以清热宣肺、通腑泻下,予千金苇茎汤合大承气汤化裁.脾胃升降失常,方用半夏泻心汤化裁调理脾胃,升清降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三焦膜性管道论探讨肺癌复发转移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肺癌是我国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治疗为主,复发转移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为主.三焦膜性管道论认为三焦是人体器官的包膜、淋巴、间质组织等组成的膜性四通管状通道,上下流通连接心肺等五脏六腑,内外流通连接卫表肌腠皮肤筋骨,为气与水液运行的通道,具有调控水液和气机运行、气化产生护卫精微的作用.本文基于三焦膜性管道论,认为三焦膜性管道为肺癌复发转移的通道,三焦郁滞促进癌毒停滞,癌毒随痰饮瘀血停滞于三焦膜性管道中运行布散内伏,通过三焦膜性管道流于全身各处,从而形成机体各处的转移灶,并总结其基本病机为三焦郁滞、正虚伏毒,治疗以疏利三焦、扶正抗癌为原则,重在"通、化、调","通"即通畅三焦气机,"化"即恢复三焦气化功能,"调"即调理脏腑气血、解毒抑癌,为中医学防治肺癌复发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谭新华教授治疗精液不液化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谭新华教授认为,精液不液化的基本病机包括阴阳失衡、气化失司,肾气亏虚、邪气停滞,情志失宜、肝郁精凝;在治疗上病证结合,并将精液不液化分为阴虚火旺、肾阳不足、痰瘀阻滞、肝郁气滞四型;用药精巧,酌加健脾助运、活血祛瘀之品,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升降三焦气机在肿瘤化湿治法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湿邪作为肿瘤病的核心病机,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结合花宝金教授经验,对"三焦"概念重新梳理,阐述了三焦作为"一腔之大腑",是湿邪停滞的主要部位;论证了条畅三焦气机升降,尤其是调中焦升降的"升降相因"用药法是达到"三焦气化,气化则湿化"的根本,并提出三焦气分和血分同调是肿瘤化湿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对传统祛湿法的有益补充,而且更加明确了调理三焦以化湿的具体方法,是肿瘤病化湿法的又一重要拓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三焦论治结节病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文章探讨了三焦郁滞为结节病发病关键.通过三焦膜性管道理论分析三焦为涵盖各类脏腑器官体腔的包膜及淋巴间质组织,具有运行水液元气、调畅气机气化、化生护卫精微等作用.探讨三焦郁滞、气机气化不利导致水液停滞、痰瘀结聚为结节病的重要病机.提出通、化、调三法以通利三焦郁滞、恢复三焦的气机气化功能、调燮诸脏精气联络周身三焦气血阴阳等治法,可有效运用于结节病的治疗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