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男科行精液检查的102例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无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将有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根据曲张程度分为I度曲张组(35例)、Ⅱ度曲张组(25例)和Ⅲ度曲张组(18例)。比较各组体重指数(BMI)、血清性激素水平及精液异常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Ⅰ度曲张组比较,Ⅲ度曲张组的BMI较低( P<0.05),阴茎长度较短( P<0.05);四组的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Ⅲ度曲张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升高( P<0.05);与对照组比较,Ⅲ度曲张组的泌乳素(PRL)水平升高( P<0.05),而T水平降低( P<0.05)。与对照组比较,Ⅰ、Ⅱ、Ⅲ度曲张组的精液液化异常、精子活力降低的比例升高( P<0.05),Ⅱ和Ⅲ度曲张组的精液pH异常、精子计数减少、畸形精子的比例升高( P<0.05)。同时随着精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增加其比例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结论:Ⅲ度精索静脉曲张的青少年患者可能同时伴有体重较轻和外生殖器发育较差的状况,随病变的发展,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及精液异常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46,X,t(Y;4)(p10;p10)致男性不育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男,37岁,身高170 cm。因婚后未避孕6年未育来我院生殖中心就诊。自述身体状况良好,不吸烟,无酗酒史,无有毒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家系中无遗传病,父母非近亲结婚。查体睾丸体积正常,输精管正常,左右精索静脉正常。精液检查:精液量2.4 mL(参考值≥1.5 mL),灰白色,液化时间30 min,酸碱度7.7(参考值7.2~8.0),精子存活率30%(参考值>58%),精子浓度0.1×10 9/L(参考值≥15×10 9/L),精子总数0.4×10 6/次(参考值≥39×10 6/次),精子总活力0(参考值≥40%),不活动100.0%。生殖激素检测未见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DOR患者获晚熟卵母细胞行L-RICSI-ET后健康活产1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8/10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6 岁,2012 年早期自然流产后未避孕未孕3+年,于2020 年5 月14 日来我科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周期不规则,周期28~90 d,经期4~5d,量正常,行阴道B超检查提示基础窦卵泡共 4 枚,抗苗勒管激素(AMH)0. 42 ng/ml,自诉2017 年在外院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予以促排卵治疗1 个周期,有优势卵泡发育及排卵,指导同房,未孕. 男方于2020 年7 月查精液示:精液量4 ml,30 min完全液化,浓度 17. 01 × 106/ml,精子总数 68. 05 × 106,向前运动精子(PR) 22. 28%,非向前运动精子(NP)7. 92%,正常精子百分比1. 89%. 2020 年7 月复查精液仍提示弱畸精子症. 初步诊断为继发性不孕,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男方弱畸精子症. 患者要求行夫精人工授精 1 个周期,未孕. 考虑女方卵巢储备功能差,年龄较大,建议行试管婴儿助孕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自拟中药促液化方治疗精液液化不良60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精液液化不良又称为精液不液化,是临床中引起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病是指精液射出体外后,于室温或37℃水浴箱内,超过60 min仍不能液化的现象.精液液化不良会影响精子的释放作用,降低精子的活力和活率,干扰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最终导致男性不育的发生[1].西医通常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等导致精液不液化的病因进行治疗,以抗炎和抗氧化为主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9 852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9 852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参数,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温州市中医院的9 852例男性不育患者,分析精液参数包括精液外观、精液量、黏稠度、凝集度、液化时间、pH值、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PR)+非前向运动精子(NP)]、PR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按检测年份、患者年龄、禁欲天数进行分组,分析精液常规指标,并与同期本院体检已生育男性673名(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感染状况、生活习惯和职业特点等因素对精液参数的影响.结果 不育组精液异常率结果从高到低依次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PR、黏稠度、pH值、液化时间、精子总活动率、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液量和凝集度.不育组的pH值、液化时间、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总活动率、PR、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18-2022年不同检测年份的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和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分组中,随着患者年龄增长,精子总数、精子总活动率和PR随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不同禁欲天数分组中,患者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动率、精子总数和P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前列腺炎、解脲脲原体感染、吸烟、饮酒、温热以及刺激气味环境与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总活动率、PR和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有关;久坐与精子总活动率、PR和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有关.结论 2018-2022年男性不育患者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禁欲天数、泌尿生殖道感染(前列腺炎、解脲脲原体感染)、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久坐)和职业暴露(温热、刺激气味环境)可能是影响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精液不液化不育的中医论治
编辑人员丨2024/4/6
精液不液化症是近年来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常见病理原因之一.笔者基于《黄帝内经》中"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体系探析精液不液化的基本病机,认为精液不液化的主要发病责之于肾之阴阳失衡,元阳亏虚,气化功能不足.在其治疗中我们应准确把握和调和阴阳平衡、温阳化气的基本治疗原则,善用阴中求阳之法,在温阳时佐以滋阴,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海南不同民族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分析海南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状况,为海南地区不育男性患者在诊断与治疗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男性不育患者1 682例的临床资料.按民族分为少数民族组(367例)和汉族组(1 315例).比较两组间患者年龄、精液质量指标(精液量、精液液化时间异常率、精子浓度、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精子异常类型发生率.结果 两组中患者年龄、精液量、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无精子症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少数民族组精液液化时间异常率(10.40%)、畸形精子症的发生率(29.70%)均高于汉族组(6.60%、27.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组精子浓度66 × 106/mL、精子活动率(49.38±15.85)%、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44.54±15.67)%、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3.86±2.02)%均显著低于汉族组的 73 × 106/mL、(55.16±12.67)%、(48.85±12.73)%和(4.90± 2.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南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不育男性在精液质量方面存在差异性,少数民族患者的整体精液质量水平低于汉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男性生殖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生育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吸烟对不育症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究吸烟对不育症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360 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吸烟进行分组:吸烟组(n=190)和未吸烟组(n=170,N组),其中吸烟组按照吸烟量分为A组(≤10 支/d组,n=63)、B组(11~20 支/d组,n=80)、C组(>20 支/d组,n=47).观察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各组患者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浓度、活动力、DNA碎片率以及正常形态率.结果 吸烟组和未吸烟组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活动力、正常形态率以及DNA碎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患者精液量、精子活动力以及正常形态率低于未吸烟组,DNA碎片率、精液液化时间高于未吸烟组.且随着吸烟量增加,精子活动力以及正常形态率下降,精液液化时间、DNA碎片率增加;吸烟组和未吸烟组精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量不同的 3 个组精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吸烟对精液量、精子活性、正常形态率、精子活动力、液化时间及DNA碎片化等精子质量参数造成负面影响,大量吸烟影响尤为明显.应该加强全面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吸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低离心力对正常及不液化精液精子形态分析结果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低离心力对正常精液与不液化精液精子形态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生殖中心进行精液常规检查与精子形态学检查的1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6例为精液常规检查正常患者,43例为精液不液化患者.比较126例正常精液采用直接涂片与两种不同低离心力下离心处理所得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差异;比较43例不液化精液采用促液化后直接涂片与离心处理所得精子形态学结果差异.结果 正常精液标本340xg离心10 min所得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9.39±0.50)%]较直接涂片法[(11.08±0.41)%]显著降低,所得精子中段异常率[(62.05±1.44)%]较直接涂片法[(57.17±0.82)%]显著增加;151×g离心10 min所得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9.41± 0.57)%]亦较直接涂片法显著降低,所得精子中段异常率[(60.95±1.17)%]亦较直接涂片法显著增加.对于不液化精液标本,340×g离心10 min所得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9.61±0.60)%]与促液化后直接涂片法[(11.10±0.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得精子中段异常率[(60.21±1.51)%]与促液化后直接涂片法[(57.36±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低离心力均对精子形态学造成影响.离心力对不液化精液无显著影响.检查精子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中应参考男性精液性质决定是否离心以及离心力大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精子浮游板优选效果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比较精子浮游板与临床常用的密度梯度离心结合上游法(简称梯度上游法)在人类精子优选效果上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中心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样本,在排除无精子症、重度少弱精子症和精液体积小于2mL者后,纳入50例研究者.精液液化后分别用精子浮游板和梯度上游法对等体积的相同精液进行优化处理,回收相同体积的精子并检测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MSC)、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回收率和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比较两种不同处理方法间的差异.结果 与优选前的原精液组相比,浮游板组和梯度上游组优化处理后的精子浓度[(16.08±13.39)×106/mL、(8.88±8.06)× 106/mL vs(60.05±27.21)× 106/mL]、TMSC[(7.41±6.14)×106、(3.98±3.57)× 106 vs(22.24±13.74)× 106]和 DFI[(2.20±3.44)%、(5.20±10.79)%vs(26.38±13.92)%]均显著下降,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91.67±4.75)%、(87.86±7.90)%vs(40.21±16.83)%]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9.58±5.08)%、(7.72±4.01)%vs(3.58±2.06)%]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较于梯度上游组,浮游板组优选后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TMSC和精子回收率[(30.74±13.70)%vs(17.09±9.20)%]更高,而 DFI 更低,操作耗时也更短[(32.38±1.01)min vs(60.08±2.06)min],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密度梯度离心结合上游的方法相比,精子浮游板操作更加简便、耗时更短、制备效果也更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