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30 kg/m 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50):鼻导管吸氧组(C组)和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组(T组)。C组经鼻导管吸纯氧8 L/min,T组连接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装置吸纯氧30 L/min。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丙泊酚1.5~2.5 mg/kg后,C组经鼻导管吸纯氧8 L/min,T组氧流量调整为70 L/min,随后开始胃镜操作。根据患者体征如呼吸加深、心率增快,甚至体动等,每次静脉注射丙泊酚0.2~0.5 mg/kg。记录胃镜检查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和苏醒时间;记录T组术后5 min内和30 min内与通气相关不良事件(气道损伤和气压伤)发生情况。记录胃镜检查过程中与缺氧相关不良事件(亚临床呼吸抑制、缺氧和严重缺氧)发生情况和不良事件处理措施(增加通气氧流量、开放气道、面罩辅助通气和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使用情况。记录患者、操作者和麻醉医生的主观满意度评分。记录胃镜检查过程中体动、呕吐、反流、支气管痉挛和呛咳等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T组胃镜检查时间缩短,丙泊酚用量增加,亚临床呼吸抑制和缺氧发生率降低,开放气道使用率及面罩通气使用率降低,体动和呛咳发生率降低( P<0.05)。T组术后未见与通气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论: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辐射合并减压暴露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效应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辐射暴露对快速上浮脱险致大鼠减压病急性肺损伤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53只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10只)、单纯减压组(10只)、4 Gy照射+减压组(11只)、6 Gy照射+减压组(11只)以及8 Gy照射+减压组(11只)。照射组大鼠先进行4、6、8 Gy不同剂量 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空白对照组及单纯减压组大鼠在相同环境下不进行照射;照射结束后1 h各减压组再进行减压处理实验(57 m停留45 min后,37 s快速减压至大气压),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肺湿干重比、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以及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相关分子水平的变化。各组大鼠死亡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其他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死亡数量和肺湿干重比均增加,6 Gy照射+减压组和8 Gy照射+减压组大鼠肺湿干重比显著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096,LSD- t=2.758、2.959;均 P< 0.05);各实验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其中6 Gy照射+减压组和8 Gy照射+减压组更为显著;各实验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680~78.270,均 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5.720、51.370,均 P<0.01)。与单纯减压组比较,4 Gy照射+减压组和8 Gy照射+减压组大鼠死亡数量增加,但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7.925, P>0.05);各照射组大鼠肺湿干重比虽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 t=0.901、1.818、2.020,均 P>0.05);各照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其中8 Gy照射+减压组损伤程度最重;各照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氧化应激相关分子(SOD、GSH-Px、MDA)均变化显著(LSD- t=3.081~8.265,均 P<0.01),其中6 Gy照射+减压组变化最为显著。 结论:辐射会加重快速上浮脱险造成的肺组织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表现为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加重及死亡率增加,从而增加快速上浮脱险致减压病发生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潜水员肺气压伤并发脑动脉气栓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气压伤是指肺内压过高或过低于外界气压时造成肺组织和血管撕裂,以致气体进入血管和邻近组织而引起的包括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多见于使用轻潜水装具潜水逃生或潜艇艇员水下出艇,通常使用减压舱、选择不低于0.5 MPa(表压)加压治疗方案治疗。2019年1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1例轻潜水装具作业、水底不当逃生引起的肺气压伤并发脑动脉气栓症患者,使用空气加压氧舱设备及0.12 MPa(表压)吸氧加压治疗方案,7 d后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服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中毒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干粉灭火剂中毒在临床中十分少见,有文献报道吸入干粉灭火剂可表现为呼吸道化学性腐蚀、吸入性肺炎 [1,2],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 [3,4],甚至出现气压伤、窒息 [5],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导致死亡 [6,7]。相较于干粉灭火剂吸入,口服更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严重后果 [2]。近期本院收治了一例口服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中毒患者,现结合该病例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口服干粉灭火剂中毒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病情演化及预后,为临床提供救治经验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清醒俯卧位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清醒俯卧位是控制COVID-19病情进展的重要救治方法 [1]。俯卧位通过促进重力依赖区肺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降低呼吸驱动、减少气压伤等机制改善氧合,降低病死率 [2,3]。清醒俯卧位被纳入相关指南,广泛用于非气管插管COVID-19患者的救治 [4,5]。但清醒俯卧位对COVID-19患者预后影响存在争议。既往meta分析显示清醒俯卧位可以显著降低COVID-19患者病死率 [6]。近期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显示清醒俯卧位显著降低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新冠感染患者治疗失败率 [7]。但Alhazzani等 [8]RCT研究显示清醒俯卧位并未降低吸氧体积分数≥40%或需要无创机械通气COVID-19患者的60 d病死率。因此本研究对接受清醒俯卧位治疗的RCT进行分析,明确清醒俯卧位对COVID-19患者预后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感染患者肺脏保护的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脏保护在腹腔感染(IAI)患者的医治过程中非常重要。本文重点分享IAI患者肺脏保护的管理策略。在实施IAI个体化呼吸保护时,良好的温湿化和胸腔物理治疗、必需的营养支持、严格的气囊管理、保持高卧体位、减轻镇痛镇静的持续时间和深度,有利于保持有效的咳嗽能力和预防隐性吸入。同时,需要预防呼吸机相关机械通气的损伤,做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潮气量、限制平台压力、膈肌保护和右心保护性策略。在进行个体化呼吸功能状态的评估和监测时,对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IAI患者可以使用呼吸力学指标包括气道阻力、呼吸系统顺应性、最大吸气压(MIP)和气道闭合压(P0.1);未行机械通气治疗的IAI患者可以使用床旁简易肺功能指标,包括吸气和呼气的用力肺活量、吸气和呼气峰值流速、最大吸气压力和吐气压力以及1 s量和1 s率等。在肺康复中,实施"湿、翻、拍、咳、扩、吹、动"七字原则的肺脏保护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引流管窦道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辅助无麻醉胰腺坏死清除术12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12例感染坏死性胰腺炎行经皮肾镜胰腺坏死清除术后经引流管窦道行无麻醉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UPLS)辅助胰腺坏死清除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在首次手术后留置胰腺坏死腔引流管,1~2周后在无麻醉下经引流管窦道行UPLS辅助胰腺坏死清除。其中2例患者接受2次手术,6例接受3次手术,4例接受4次及以上手术。12例患者均能耐受无麻醉手术,无出血、肠漏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5 min(15~36 mim),平均住院时间82 d(60~105 d)。随访6~30个月,无复发及死亡。本研究结果显示无麻醉经引流管窦道UPLS辅助胰腺坏死清除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清创效率高,可反复进行,特别适合麻醉耐受不佳的患者,是对标准肾镜清创术的改良和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间歇充气加压泵最佳治疗时间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间歇充气加压泵(IPC)治疗时间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每组35例。试验1组IPC治疗时间为30 min/次,2次/d;试验2组IPC治疗时间为40 min/次,2次/d;试验3组IPC治疗时间为1 h/次,2次/d。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DVT、下肢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3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3组下肢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为22.9%(8/35),明显高于试验1组的2.9%(1/35)和试验2组的5.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6.248、4.200, P<0.05)。治疗2周后,试验1组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为(5.32 ± 1.82)g/L、(0.71 ± 0.38)mg/L,试验2组为(4.15 ± 1.82)g/L、(0.39 ± 0.13)mg/L,试验3组为(3.75 ± 1.46)g/L、(0.33 ± 0.14)mg/L,试验2组、试验3组Fbg、D-D明显低于试验1组( t值为2.131~3.977, P<0.05),但试验2组和试验3组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40 min/次、2次/d的IPC治疗时间可以明显改善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且不增加下肢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驱动压导向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驱动压导向的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驱动压导向组(各20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第1次PEEP设置结束后4 min(T1)、第2次PEEP设置结束后4 min、1 h、2 h(T2-4)和腹腔关闭后1 min(T5)吸气压、肺顺应性、PEEP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 2),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 2)和死腔/潮气量比值。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驱动压导向组术中各时刻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和PaO 2均增高( P<0.05),驱动压、死腔/潮气量比值、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和PaCO 2均降低( P<0.05),两组患者吸气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驱动压导向组和对照组患者吸气压和驱动压T2~T4时较T1时升高(均 P<0.05),肺顺应性降低(均 P<0.05);T5时两组吸气压升高(均 P<0.05),对照组肺顺应性降低( P<0.05)、驱动压增高( P<0.05),驱动压导向组肺顺应性和驱动压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2~T5时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和Pa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3~T5时死腔/潮气量比值和PaCO 2增加(均 P<0.05);对照组T3~T5时A-aDO 2较T1时增大( P<0.05),驱动压导向组患者T4时较T1时增大( P<0.05)。 结论: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可减少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老年患者肺不张的发生,改善术中呼吸力学状态和气体交换,降低潜在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风险,更充分发挥PEEP的肺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机械通气下腹腔高压对肝脏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制备机械通气腹腔高压动物(猪)模型,观察机械通气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动物肝脏细胞学及酶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实验猪6只,全麻后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呼吸模式为:容量控制通气(VCV),设定潮气量(VT)10 mL/kg,呼吸频率(RR)16次/min,吸入氧浓度(FiO 2)0.40,呼气末正压(PEEP) 5 cmH 2O(1 cmH 2O=0.098 kPa)。采用水囊叠加加压法制备腹腔高压动物模型,通过向加压水囊注入生理盐水模拟腹腔增压过程,每注入50 mL生理盐水测压1次。于术前和术后4 h内每隔1 h经耳缘静脉采血5 mL,行肝脏酶学检查;4 h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 结果:6只猪均成功制模,动物的RR、心率(HR)均维持平稳,实验过程中无一只发生气压伤或死亡。腹腔高压动物模型中腹腔压力与腹腔增容量呈正相关关系( r2=0.839 6, P=0.003 7)。术前和术后1、2、3、4 h各间点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时间延长,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术后1 h较术前明显升高(U/L:46.84±8.57比23.35±5.14, P<0.05),术后2、3、4 h均较术前明显降低(U/L:16.33±3.58、14.54±3.35、15.44±3.21比23.35±5.14,均 P<0.05);γ-谷氨酰转移酶(GGT)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仅术后1 h较术前明显升高(U/L:101.20±17.79比51.34±9.13, P<0.05),其余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可见肝组织汇管区小叶间静脉扩张淤血,小叶间胆管扩张,小胆管增生;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大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胞质淡染,部分细胞呈气球样变,可见点状坏死。 结论:机械通气下腹腔高压可使肝脏出现明显的酶学改变和细胞学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