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压-Z型-转动肌内注射法在氟维司群注射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按压-Z型-转动(PZT)肌内注射法在氟维司群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22年8—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门诊注射室进行氟维司群双侧肌内注射的患者63例。观察时间为纳入本研究后的2个治疗周期,第1个治疗周期注射前采用抛硬币的形式随机决定采用传统肌内注射法和PZT肌内注射法中的一种进行双侧注射,28 d后采用另外一种注射方法,每种注射方法总注射次数为126次。观察2种注射方法注射后药液外渗率及7 d内注射部位局部反应情况,以及患者注射后疼痛和注射后7 d患者满意度。结果:PZT肌内注射法药液外渗率为1.59%(2/126),低于传统肌内注射法的7.14%(9/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6, P<0.05);PZT肌内注射法轻、中度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7%(5/126)和1.59%(2/126),低于传统肌内注射法的11.11%(14/126)和5.56%(7/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6, P<0.05);PZT肌内注射法患者疼痛评分为(2.08 ± 0.85)分,低于传统肌内注射法(5.03 ± 1.06)分,PZT肌内注射法患者满意度评分为(23.68 ± 1.64)分,高于传统肌内注射法(20.10 ± 2.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7.24、9.16,均 P<0.01)。 结论:PZT肌内注射法可有效降低氟维司群注射药液外渗及轻、中度局部反应发生率、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Luminal型乳腺癌的治疗难点和应对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Luminal型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型,约占乳腺癌的60%以上,其治疗难点在于内分泌治疗耐药和远期复发。针对内分泌治疗耐药,应根据不同的通路机制从多角度入手,可用高剂量氟维司群抑制雌激素受体通路,或加用各类靶向药物阻断非雌激素受体通路。为降低Luminal型乳腺癌远期复发的风险,则应建立复发预测模型,延长高危复发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时限,加用卵巢去势或血管生成抑制剂。以Luminal型乳腺癌治疗难点指导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回归临床应用,最终优化临床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阿吡利塞致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58岁既往无糖尿病的女性患者因乳腺癌Ⅳ期经治无效自愿入组阿吡利塞(alpelisib)联合氟维司群Ⅲ期临床试验。治疗方案为阿吡利塞片300 mg口服、1次/d,氟维司群注射液500 mg肌内注射、1次/月。1个月后,患者相继出现食欲差、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动脉血pH 7.1,随机血糖>34.7 mmol/L,血清肌酐210 μmol/L,血钾3.00 mmol/L,血钠129 mmol/L,尿酮体(++)。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静脉补充胰岛素、补液、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5 d后患者症状好转,但血糖控制欠佳,考虑患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阿吡利塞有关。阿吡利塞剂量减半,加用口服降糖药,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患者血糖控制尚可,尿酮体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吡咯替尼治疗曲妥珠单抗耐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吡咯替尼治疗曲妥珠单抗耐药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2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均为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耐药,接受以吡咯替尼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其中联合氟维司群治疗1例,联合化疗16例,联合曲妥珠单抗及化疗4例,联合曲妥珠单抗1例。评估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2例患者中,2例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5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率(ORR)为27.3%(6/22),疾病控制率(DCR)为95.4%(21/22)。13例原发曲妥珠单抗耐药患者中,1例CR,2例PR,9例SD,ORR为23.1%(3/13),DCR为92.3%(12/13)。9例继发性曲妥珠单抗耐药患者中,1例CR,2例PR,6例SD,ORR为33.3%(3/9),DCR为100.0%(9/9)。14例三线及以上治疗患者中,2例CR,2例PR,9例SD,ORR为28.6%(4/14),DCR为92.6%(13/14)。8例脑转移患者中,2例PR,5例SD,ORR为25.0%(2/8),DCR为87.5%(7/8)。所有患者均出现了腹泻,其中1~2级17例(77.3%),3级5例(22.7%)。4例吡咯替尼下调为320 mg,无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患者。结论:对于曲妥珠单抗耐药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耐药,吡咯替尼均具有较高的DCR;在三线及以上治疗、脑转移患者中,也具有较高的DCR,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剂量的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既往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治疗疾病进展或治疗后肿瘤复发的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49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按治疗的不同剂量分为低剂量组21例和高剂量组28例。低剂量组患者每28天给予氟维司群深部肌肉注射,250 mg/次。高剂量组患者第1、15、29天给予氟维司群500 mg,分两侧臀部深部肌肉注射;此后每28天给予氟维司群500 mg,分两侧臀部深部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2个治疗周期后的临床效果、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反应。结果: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9.5%(2/21)、52.4%(11/21),高剂量组分别为10.7%(3/28)、53.6%(15/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20, P=0.89;χ 2=0.010, P=0.930)。低剂量组患者中位PFS为5.1个月,高剂量组为6.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401, P=0.04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剂量的氟维司群治疗既往接受AI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优于低剂量治疗方案,且不增加新的安全性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DK4/6抑制剂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CDK4/6抑制剂为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管理模式带来革新。全球上市的CDK4/6抑制剂包括哌柏西利、Ribociclib和阿贝西利。对于HR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CDK4/6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或氟维司群一线或二线及以上治疗均可大幅度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不良反应可控。鉴于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刚开始起步,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了CDK4/6抑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系统性介绍CDK4/6抑制剂的药理学特征、用药监测以及不良事件管理等,以期加深临床肿瘤医师对CDK4/6抑制剂药物的认知,推进临床决策的精准性,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药联合阿贝西利及内分泌药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联合阿贝西利及内分泌药物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及在不良反应影响下服用阿贝西利剂量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接受中医药联合阿贝西利及内分泌治疗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并提取阿贝西利随机Ⅲ期临床研究MONARCH 2、MONARCH 3中的东亚人群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医药暴露队列分为中医药+阿贝西利+氟维司群组(EXP 1)20例、中医药+阿贝西利+芳香化酶抑制剂(AI)组(EXP 2)22例;MONARCH 2、3中的东亚人群为非暴露队列,分为阿贝西利+氟维司群组(NEXP 1)146例、阿贝西利+AI组(NEXP 2)102例。对2队列进行安全性分析,并统计患者在不良反应影响下服用阿贝西利减量、终止的情况。结果:① EXP 1组与NEXP 1组患者CTCAE等级任意级别、2级( χ 2值分别为8.11、4.59),以及EXP 2组与NEXP 2组患者CTCAE等级任意级别( χ 2=18.57)患者腹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EXP 1组与NEXP 1组CTCAE等级≥2级患者腹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6, P=0.02)。暴露队列CTCAE等级≥3级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EXP 1组为5例(27.78%)、EXP 2组为2例(13.33%)]低于非暴露队列[NEXP 1组为65例(44.52%)、NEXP 2组为30例(29.41%)]。暴露队列患者GPT、GOT、SCr升高情况较非暴露队列减少。②暴露队列患者较非暴露队列,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首次发生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缩短。③暴露队列患者受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SCr升高所致服用阿贝西利减量、停药的情况较非暴露队列患者减少。 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阿贝西利及内分泌药物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安全性良好,可有效预防与治疗阿贝西利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减少不良反应导致的减量停药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更正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刊2023年第10期第834页《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2023版)》一文表2中氟维司群注射液芙仕得5 ml∶0.25 mg生产厂家艾伯维医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更正为斐特制药有限公司,特此更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哌柏西利胶囊与氟维司群注射液联用致心力衰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68岁乳腺癌伴肺部转移女性患者给予氟维司群注射液(氟维司群)0.5 g肌内注射、第1天;哌柏西利胶囊(哌柏西利)75 mg口服、1次/d,连用21 d、停7 d;28 d为1个周期。患者用药前实验室检查示脑利钠肽811.3 ng/L,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第7个周期治疗期间,患者爬楼后出现呼吸困难,伴胸痛、胸闷、心悸;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4 001 ng/L;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5%,左心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降低;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考虑可能为哌柏西利与氟维司群联合治疗导致的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停用2药,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托拉塞米、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40 d后,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症状有所好转;实验室检查示NT-proBNP 4 345 ng/L,超声心动图示LVEF 26%,冠状动脉造影示未见狭窄。排除冠状动脉病变,初步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置入术,继续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24 d后,患者NT-proBNP降至2 321 ng/L,LVEF 25%,心功能Ⅰ~Ⅱ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已位居世界首位,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病人预后较差.以往,治疗的药物主要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和氟维司群.近几年,开启了内分泌联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治疗时代.不同CDK4/6抑制剂其相关不良事件有所不同,需评估病人身体状况而制定治疗方案,但普遍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依维莫司、阿培利司、西达本胺等都是二线治疗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