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患者感染性角膜溃疡诊疗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41岁,因左眼视物不清2年伴耳鸣1个月余,于2021年4月19日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眼科就诊,眼科检查:左眼视力0.08,矫正视力0.8;双眼眼压均为1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瞳孔正圆,瞳孔直径约5 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右眼瞳孔正圆,瞳孔直径约3 mm,直接对光反射灵敏,余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双眼视野检查示可见生理盲点,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光敏感度正常。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头颅CT检查后诊断为头颈部腺样囊性癌,行肿瘤次全切除术及放射治疗。术后6个月,患者因左眼视物不清伴分泌物增多及左耳胀痛2周,再次就诊。眼科检查:左眼视力指数20 cm;眼压19 mmHg,球结膜中度充血,角膜中央可见4 mm×4 mm溃疡,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前房可见积脓,眼后段结构窥不清(图1)。激光扫描角膜共焦显微镜示病灶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图2)。结膜囊分泌物培养未见细菌及真菌生长。角膜知觉检查显示左眼角膜知觉反射迟钝。耳鼻喉科医师会诊诊断为左中耳炎。临床诊断为左眼感染性角膜溃疡,左眼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左中耳炎。给予氧氟沙星眼膏(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1次/2 h点眼,头孢曲松钠3.0g 1次/d静脉滴注。治疗5 d后,患者眼部及耳部症状明显减轻,左眼角膜溃疡范围缩小至3 mm×3 mm(图3A、B),前房积脓消失。停用全身抗感染药物,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1次/2 h点眼并佩戴角膜绷带镜。持续治疗5 d后检查发现左眼角膜上皮缺损持续不愈,予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1:1约0.2 ml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后行左眼角膜羊膜覆盖术。术中将羊膜覆盖全角膜,于角膜缘进行间断缝合。术后1 d,羊膜贴敷紧密,角膜缘无渗出及分泌物(图4A)。术后1周羊膜贴敷紧密、无溶解,拆除缝线(图4B)。术后2周羊膜仍覆盖角膜,未见溶解迹象(图4C)。术后1个月检查发现溃疡病灶愈合并呈片状云翳,球结膜中度充血,角膜缘上方可见一新发1.5 mm×1.5 mm角膜溃疡灶,前房下方积脓(图4D);压迫泪囊区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自下泪小点溢出,泪囊区皮肤无红肿和压痛;结膜囊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综合诊断为左眼泪囊炎、左眼感染性角膜溃疡、左眼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左中耳炎。给予全身头孢曲松钠3.0 g 1次/d静脉滴注,局部氧氟沙星眼膏、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1次/2 h点眼抗感染治疗,治疗5 d后行左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1年角膜溃疡已形成角膜云翳(图5),泪道冲洗通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伴眼球震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49岁,于2020年2月12日因双眼红、右眼视物变暗,夜间急诊就诊于我院眼科,当时诊断为双眼结膜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治疗。2月14日自觉双眼视力下降、视物变暗,再次就诊我院眼科。当时眼部查体:裸眼视力(UCVA)右眼0.12,左眼0.1,矫正视力右眼+3.0=0.9,左眼+3.0=0.8。双眼结膜轻度充血,其余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彩照见图1,当时就诊医师认为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双眼结膜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4次点双眼治疗,4 d后自觉视力好转,继续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2月22日患者出现头痛,头皮针刺感,自行口服羊角片,布洛芬胶囊对症治疗。2月24日自觉头痛及头皮针刺感加重,不能触摸头皮,当时患者就诊神经内科行头部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患者继续间断口服布洛芬胶囊对症治疗。3月2日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再次就诊我院眼科,UCVA:双眼0.1,矫正视力:右眼+3.0 D=0.2,左眼+3.0 D=0.12。双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下方灰白色的角膜后沉积物(Keratic precipitate,KP),前房清,瞳孔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呈颗粒样混浊(见图2),眼底:右眼视盘边界不清,视盘周围线状出血,视网膜动静脉大致正常,后极部视网膜局部水肿,黄斑区反光消失。左眼视盘边界不清,视网膜动静脉大致正常,后极部视网膜局部水肿,黄斑区反光消失。辅助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见图3)提示:双眼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呈波浪样改变。双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见图4)提示:双眼视盘区毛细血管扩张,晚期视盘周围荧光素渗漏,荧光增强,后极部局部视网膜可见针尖样高荧光。根据患者双眼全葡萄膜炎和头痛的症状和体征,初步诊断为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S)。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60 mg/次,1次/日,晨起口服。3月4日患者晨起后出现眩晕、耳鸣、恶心、无呕吐、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收入眼科住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眼病史,偶有吸烟、饮酒。否认糖尿病史、屈光不正史。全身情况:秃发,未发现白发和皮肤改变。眼部查体:UCVA:右眼0.1,左眼0.1,矫正视力:右眼+1.5 D=0.2,左眼+1.5 D=0.12,右眼眼压16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5 mmHg。眼前节及后节同2 d前查体情况。眼球运动检查:第一眼位时双眼水平震颤,向左侧注视时水平震颤较第一眼位时加重,向右侧注视时水平震颤较轻。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轻度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左侧上颌窦、筛窦、蝶窦炎(见图5)。化验:血常规正常,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阴性,肝肾功能正常,血糖正常,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钾离子3.47 mmol/L,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抗"O"正常,血沉正常,抗核抗体谱均阴性,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IgG阳性,抗巨细胞病毒IgG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睑术后眼睑痉挛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31岁,因"双眼上睑重睑术后间断性睁眼困难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患者2017年10月在整形医院行双眼上睑重睑术,术后1周随眼睑肿胀消退后出现双眼睁眼困难、频繁眨眼伴上睑内侧牵扯感,自行按压眉弓内侧后能缓解或自行缓解,缓解后睁眼自如,无不适。病情反复发作,发作及缓解无规律。患者于2018年12月曾到外院眼科完善干眼相关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人工泪液局部治疗,但效果不佳;在外院神经内科就诊并完善肌电图、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未见异常及Tension试验阴性。诊断为焦虑症,给予抗焦虑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于2019年9月因间断性睁眼困难伴眼睑牵拉痛及流泪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体健,否认神经系统性疾病史和家族遗传病史,且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眼部检查示:视力:右眼为1.0,左眼1.0;眼压右眼13.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1.5 mmHg。病情缓解时:双眼上睑遮盖上角膜缘下约2 mm,开睑自如,眼睑闭合完整,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眼底正常。病情发作时:双眼上睑遮盖上角膜缘下约4 mm,开睑困难,眼睑闭合完整,频繁眨眼。双眼泪道冲洗通畅。辅助检查示:右眼泪液分泌试验为13 mm,左眼为15 mm;右眼泪膜破裂时间为10 s,左眼12 s;头颅及眼眶MR、肌电图未见异常;Tension试验显示阴性。诊断:双眼重睑术后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P)。治疗方案:痉挛发作时使用表面麻醉剂丙美卡因(Alcon,15 ml/支)无缓解;A型肉毒杆菌毒素(兰州生物制品,100单位/支),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至25 μ/mL,安多福(0.5%PVP-I消毒液,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消毒双眼(范围上至发际线、外至耳前、下至鼻翼),1 ml皮肤注射器和4.5号针头抽取稀释后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先行右眼轮匝肌注射,对上下眼睑中内1/3、中外1/3距睑缘3 mm处及距外眦5 mm处的颞侧皮下眼轮匝肌共5处进行注射,每点注射0.1 ml;同法进行左眼轮匝肌注射。注射后第2天患者诉牵扯感已明显缓解,睁眼自然,痉挛强度分级为0级,定期观察随访1年未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伴双眼角巩膜炎诊疗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62岁,于2020年12月15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门诊,主诉双眼眼红伴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患者就诊前1个月内曾于外院诊断为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葡萄膜炎,先后给予双眼阿昔洛韦滴眼液每2 h 1次,可乐必妥滴眼液4次/d,氧氟沙星眼膏每晚1次,普南扑灵滴眼液3次/d,0.1%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d,美开朗滴眼液2次/d,阿法根滴眼液2次/d,他氟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等药物治疗,但眼部症状仍进行性加重。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史,否认发热、咳嗽、游走性关节痛、皮疹等全身症状。就诊当日进行眼科专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为0.4,左眼为0.8,眼压右眼为15.1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33.3 mmHg,双眼球结膜重度弥漫性充血,右眼角膜透明,左眼颞侧角膜上皮假树枝样浸润(图1),角膜荧光素染色提示双眼角膜上皮弥漫性脱落,KP(+),前房清,前房中深,瞳孔正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混浊,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视盘界清、色淡红,杯盘比约0.3,视网膜及黄斑未见明显异常。角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发现,右眼角膜上皮及上皮下见朗格汉斯细胞浸润,上皮下神经丛稀疏、断续;内皮面见条索状高反射结构附着,内皮层见散在小片状暗区(图2);左眼角膜上皮细胞水肿,疱样改变,片状缺损,伴朗格汉斯细胞浸润,上皮下神经缺失,浅层基质水肿;内皮面见条索状高反射结构附着,内皮层见散在小片状暗区(图3)。辅助检查:血液沉降35 mm/h,类风湿因子58 U/ml,超敏C反应蛋白8.030 mg/L,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呈阳性,蛋白酶3-ANCA呈阳性,抗核抗体初筛实验(IIF法)呈1∶32阳性,HX荧光模型呈核颗粒型。根据临床表现,拟诊断为双眼免疫性角巩膜炎,给予患者双眼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4次/d、0.1%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d。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科入院后出现皮疹和关节炎,结合角巩膜炎症状和实验室相关检查后最终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患者于2020年12月29日来我院复诊,行眼科专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为0.7,左眼为0.9,眼压右眼为11.2 mmHg,左眼为16 mmHg;双眼球结膜充血大幅好转,角膜透明(图4),KP(-),余眼部情况同前。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复查发现:双眼角膜上皮下神经丛缺失,伴少量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双眼角膜基质未见明显异常;双眼角膜内皮偶见赘疣结构,内皮细胞形态欠均一,左眼角膜内皮面散在点状高反射结构附着(图5)。综合患者眼部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风湿科会诊意见修正诊断为双眼ANCA相关性角巩膜炎,眼部治疗维持原方案,同时给予患者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全身症状好转。患者于2021年3月2日行肾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为:寡免疫复合物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pauci-immune 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PICGN)(图6)。复查免疫指标胞质型ANCA阴性,蛋白酶3-ANCA 3.9 U/ml;9日后检查血液沉降17 mm/h,超敏C反应蛋白2.94 mg/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扶正托脓散内调外治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正虚湿蕴证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观察扶正托脓散内调外治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正虚湿蕴证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40 例CSOM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70 例、对照组70 例,研究期间 2 组各脱落 4 例,最终纳入研究 132 例,治疗组 66 例、对照组 66 例.治疗组采用扶正托脓散内调外治.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观察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IL-8、IL-33、PAF、TNF-α)水平变化、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8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耳流脓、听力下降、耳鸣、鼓膜穿孔、肉芽组织等症状积分下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痛积分 2 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 组患者IL-8、IL-33、PAF、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后 2组治疗有效患者复发率分别为治疗组 4.61%、对照组 28.5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心、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未出现异常改变.结论 扶正托脓散内调外治对CSOM正虚湿蕴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采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监利县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5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6例)和治疗组(7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6滴/次,保持患耳朝上5 min,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细菌清除率、炎性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84%,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1.84%,明显高于治疗组的2.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2.37%、92.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和IL-1β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炎性指标水平降低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47%、3.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兔细菌性角膜病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 究 准 分 子 激 光 治 疗 性 角 膜 切 削 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对兔眼细菌性角膜溃疡愈合的影响,并探讨该方法用于临床上治疗细菌性角膜病变的可能性.方法:24只新西兰大耳兔48眼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功制作细菌性角膜溃疡模型.接种细菌后1~2d溃疡明显形成,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术前行双眼前节裂隙灯检查,双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并测量角膜溃疡中央深度.接种3d后所有实验兔右眼行PTK手术,左眼不予以处理作为对照眼.术后3、7d再行裂隙灯检查,并行OCT检查测量角膜溃疡中央厚度.术后7d处死实验兔,摘除双眼眼球取角膜组织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经裂隙灯观察,随时间推移两组兔眼角膜溃疡均有愈合倾向,表现为溃疡面积缩小和表面变平坦光滑.观察组术前测量角膜溃疡深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6,P=0.484).观察组术后3、7d角膜溃疡厚度与对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K能有效治疗兔眼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促进溃疡创面愈合,这可能为PTK应用于临床治疗患者细菌性角膜病变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周围性面瘫"为首发症状的听神经瘤1例临床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60岁,主因"右侧口眼歪斜2 d"于2017年1月30日于针灸科门诊初诊.病史:2017年1 月 28 日乘坐公交车毗邻窗户,吹风受凉后出现右侧口眼歪斜,右眼无法完全闭合,右侧口角鼓腮时漏气,休息后未见好转,遂至针灸科就诊.既往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消化道溃疡等病史.体格检查:内科查体(-).神经系统:右侧额纹消失,右侧抬眉受限,右侧闭目不全,右鼻唇沟变浅,味觉正常,听觉正常,外耳道(-),右乳突区疼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诊断:右侧面神经炎.治疗予醋酸泼尼松30 mg,晨起8:00顿服,连续3 d;第4天减为20 mg,晨 起8:00顿服,连续3 d;第7天减为10 mg,晨起8:00顿服,连续3 d.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日2次滴眼,预防球结膜感染.口服甲钴胺500 μg,每日3次,连续7 d.中药汤剂以疏风清热为法,予荆防败毒饮加减,药物组成:荆芥10 g、防风10 g、前胡10 g、枳壳10 g、桔梗10 g、板蓝根10 g、茯苓15 g、薄荷6 g、生甘草10 g,水煎剂(200 mL,口服)每日2次,连续7 d.针灸予针刺乳突区、面部穴位,局部取穴:头窍阴、完骨、牵正、攒竹、颧髎、迎香、地仓;远端取穴:合谷、列缺.2017年2月9日复诊:病情未见明显变化,醋酸泼尼松已足疗程停用;继续给予甲钴胺营养神经;中药汤剂改为以活血通络为法,予牵正散加减,药物组成:白僵蚕6 g、白附子6 g、全蝎1 g、防风10 g、茯苓10 g、炒白术10g、生甘草15 g,水煎剂(200 mL,口服),每日2次,连续7 d.针刺取穴、方法同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伴眼部损害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64岁,四肢、耳廓皮损20年,右眼红、痒伴流泪5年,累及左眼2年.患者20年前四肢、耳廓皮肤出现红斑、结节,伴疼痛,皮损逐渐加重,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等多家医院,曾用左氧氟沙星及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剂量不详),余治疗药物不详,病情好转,停药后复发.其后患者用多种中药等治疗,皮损无好转.患者曾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皮肤病理活检,诊断为持久性隆起性红斑,建议应用氨苯砜治疗.因门诊缺药,给予雷公藤及其他药物口服(不详),皮损减轻,但仍反复发作.5年前患者皮损再次加重,同时右眼出现视物模糊,伴有眼红、痒、流泪等症状,于外院眼科就诊,给予地塞米松滴眼液、硫酸软骨素滴眼液滴右眼,上述症状略有好转,2年前患者皮损加重并累及左眼眼睑皮肤,左眼亦出现上述症状,就诊于我院眼科,诊断为角膜溃疡,给予氧氟沙星眼膏、氟米龙滴眼液滴双眼,症状仍反复发作,近期患者视力明显下降,就诊于我院眼科,收入院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成年人淋球菌性尿道炎合并结膜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女性,21岁.主诉右眼红肿、伴有大量黄绿色脓性分泌物3天,首诊于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近期有非婚性生活史,尿道口出现少量脓性分泌物10天左右.平时有不洗手即佩戴隐形眼镜的习惯.查体: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见革兰阴性双球菌.眼科查体:裂隙灯检查见右眼结膜充血、水肿伴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其中右眼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及水肿严重,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图1),左眼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双眼角膜透明,视力无影响.查体见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右眼结膜囊分泌物涂片行吉姆萨染色,同时将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床旁取材后即刻接种于血培养基和巧克力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置于CO2环境下培养.涂片镜下见到大量革兰阴性双球菌,见吞噬现象(图2),细菌培养48小时后可见中等大小、似水滴状凸起、光滑湿润、透明的菌落,涂片革兰染色为阴性双球菌(图3A).生化反应:氧化酶(+),触媒(+),经质谱(法国梅里埃,VITEK MS)鉴定为淋病奈瑟菌(图3B).患者行妇科检查见阴性双球菌,结合眼部涂片及质谱鉴定为淋球菌.诊断:淋球菌性尿道炎合并结膜炎.治疗:患者属于过敏体质,自述对头孢类药物过敏,使用克林霉素和甲硝唑联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一小时一次,溴芬酸钠滴眼液和氧氟沙星眼膏早晚各一次.第二天结膜囊脓性分泌物开始减少,3周后眼部红肿消失,分泌物消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