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首钢水钢医院接受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返回随机数(RAND)函数法随机分为四组,并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分别是氨氯地平组(A组,70例)、贝那普利组(B组,70例)、单片复方制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组(C组,71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组(D组,69例)。观察相关疗效指标(血压达标率、血压值变化)和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结果:C组和D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91.5%(65/71)和89.9%(62/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4, P=0.143),但均高于A组和B组的77.1%(54/70)和74.3%(52/70)(χ 2=5.68、4.86, P=0.004、0.012)。治疗前,四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后,四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 P < 0.05),且以C组和D组的治疗后血压降低幅度较大( t=4.35、5.12、7.25、5.86,均 P < 0.05)。同时,C组治疗后收缩压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舒张压低于D组( t=6.01, P < 0.05)。四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现降低趋势(均 P < 0.05)。B组和D组治疗后分别出现15例和10例干咳患者,较A组和C组(1例和3例)显著增加(χ 2=4.25、5.04,均 P < 0.05)。A组、B组和C组的治疗依从性分别是72.9%(51/70)、71.4%(50/70)、74.6%(53/71),均高于D组的46.4%(32/69)(χ 2=4.68、5.24、4.98,均 P < 0.05)。 结论:复方制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单片药物及两药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达标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金秋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及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DBP、SBP[(88.74±4.26)mmHg、(125.47±6.23)mmHg](1 mm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95.71±4.55)mmHg、(134.28±6.10)mmHg]( t=7.07、7.82,均 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ET-1)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02、4.96,均 P < 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44.04±3.26)mm,低于对照组的(48.58±3.19)mm( t=6.96, P < 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2.07±4.11)mm,低于对照组的(60.12±4.30)mm( t=9.47, P < 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54.08±3.06)%,高于对照组的(47.50±3.22)%( t=10.36, P < 0.001);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5.53、12.48、13.45,均 P < 0.001)。 结论: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可促使其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中老年尿毒症肾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复方制剂治疗尿毒症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肾性高血压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和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复方制剂治疗(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压值、24 h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变异性(24 h DBPV、24 h SBPV)、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019、0.322、0.106、0.027,均 P>0.05);治疗2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 SBPV、24 h DBPV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2.38±9.16)mmHg比(142.27±9.17)mmHg,(80.17±5.05)mmHg比(85.67±6.49)mmHg,(9.23±1.45)mmHg比(11.77±1.68)mmHg,(7.02±0.69)mmHg比(8.79±0.81)mmHg, t=4.179、3.663、9.111、6.269,均 P<0.05]。两组BUN、S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198、0.301、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66%(8/30)比20.00% (6/30),χ 2=0.373, P>0.05]。 结论: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复合制剂对于尿毒症肾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更明显,能降低血压变异性,临床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六味安神胶囊联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R2B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六味安神胶囊联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3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痰热壅盛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及常规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安神胶囊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NR2B蛋白表达量、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66/69),对照组为75.36%(52/69),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SBP、DBP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17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HAMA评分和HAMD-17项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NR2B蛋白表达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NR2B蛋白表达量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DA、NE、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DA、NE、5-HT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0%(2/69),对照组为5.80%(4/6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安神胶囊联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可有效减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痰热壅盛证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血压,抑制NR2B蛋白过度表达,纠正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且联合治疗未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及处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数据,对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和日均费用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另外随机抽取2016年门诊高血压处方1 020张,分析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近3年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度及销售金额均呈增长趋势,居前2位的始终是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复方制剂增幅明显;DDDs复合年均增长率最高的药物是氨氯地平贝那普利(82.9%),其次为氯沙坦钾氢氯噻嗪(78.2%).日均费用趋于平稳.1 020张处方分析的结果与近3年用药分析的结果基本相符,替米沙坦、氨氯地平、氯沙坦钾和非洛地平等部分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偏大.联合用药以二联为主,占高血压处方总数的26.57%,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占比0.2%.结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仅少部分存在处方用量偏大、联合用药不合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联合通脉养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联合通脉养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抚顺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联合通脉养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和血压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以及中医症候等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素-l(ET-l)、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1、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NO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T-1、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DD、LVESD较治疗前均降低,6 min步行距离延长(P<0.05);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痛、眩晕、心悸、胸闷、汗出的患者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5%和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联合通脉养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在平稳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对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及自主神经症状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