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及手术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分型中的诊断价值及PHPV不同分型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PHPV 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随访2~3年。依据术后BCVA分为视力改善组与视力无改善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PHPV分型的诊断准确度,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混合型PHPV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单因素分析不同分型的手术效果。结果:31眼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前节型4眼,混合型20眼,后节型7眼;2眼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后节型者,术中诊断为混合型;1眼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为混合型者,术中诊断为后节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PHPV分型的准确度为90.32%(28/31),诊断混合型PHPV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47%、90.90%、93.54%。13眼术后BCVA改善,18眼无改善;经术中证实,术后前节型4眼均有不同程度BCVA改善,混合型8眼BCVA改善,后节型1眼BCVA改善,单因素分析显示前节型与后节型、混合型的术后视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0、0.036)。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PHPV的分型诊断中有重要价值,PHPV不同分型视力结果不同,依据不同分型尽早手术治疗是挽救视力并进一步改善视力的重要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眼玻璃体动脉残留合并单眼玻璃体积血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32岁.因左眼突然视物模糊ld于2016年2月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除屈光不正外无其他病史;否认外伤史.家族中无近亲结婚史、类似病史.其母亲否认孕期患病及用药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3,-2.0 D矫正1.0;左眼视力0.1,不能矫正.双眼眼压正常.双眼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右眼玻璃体腔可见与视盘相连的半透明条索状组织,随眼球转动而飘动(图1A);左眼玻璃体明显混浊,可见大量血细胞漂浮,下方红色血凝块沉积,隐约可见视盘(图1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牵牛花综合征合并永存原始玻璃体眼B型超声图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牵牛花综合征合并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MGS+PHPV)患眼的B型超声表现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MGS+PHPV患者42例50眼的超声形态学表现.结果 B型超声检出88% (44/50) MGS特征性视盘深凹,检出66% (31/47) PHPV病变,包括前部型2例、后部型2例、混合型27例,分别以晶状体后囊膜回声改变、视盘前增殖以及晶状体与视盘间条索为主要表现.36% (18/50)患眼检出视网膜脱离.单眼MGS+ PHPV者,其患眼轴长显著短于对侧健眼(P=0.000 4).结论 MGS合并PHPV并非罕见,传统B型超声对其视盘及玻璃体病变具良好诊断价值,但易漏诊前部PHPV及较细玻璃体增生条索.PHPV后部增殖和MGS胶质增生可导致漏诊MGS视盘改变.超声探查应充分考虑MGS合并PHPV的潜在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基因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基因特点.方法 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诊断为FEVR 976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资料信息.依据患者及其父母的眼底表现进行分类,分析FEVR患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表现及眼底特征.探讨患者与父母眼底表现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对比每类表现患者不同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伴有其他眼部异常表现的FEVR患者共有43例(4.4%,43/976),其中有早产史患儿17例,视网膜色素变性3例,牵牛花综合征3例,反向Drag-Disc病变4例,上睑下垂3例,黄斑前膜2例,脉络膜新生血管2例,Coats-like患者2例,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例,脉络膜缺损1例,小视盘1例,视盘血管炎1例,外伤性玻璃体积血1例,类眼眶蜂窝织炎1例,类葡萄膜炎反应1例.43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经基因检测确诊FEVR,其中LRP5基因突变位点16个,TSPAN12基因突变位点4个,KIF11基因突变位点3个,ZNF408基因突变位点3个,NDP基因突变位点2个,FZD4基因突变位点2个.有3例患者父母双方基因突变均阳性,1例父母均有ZNF408基因突变,1例父母均有LRP5基因突变,1例父母分别为NDP及ZNF408基因突变,还有1例为母源的LRP5双位点基因突变,未检测到FEVR相关基因变异15例.最常见FEVR基因突变位点为LRP5,占53.3%.结论 FEVR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具有多样性;LRP5为FEVR基因突变最常见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眼弓蛔虫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眼弓蛔虫病(O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曾在外院误诊的OT患者11例(11只眼)进行研究。其中,男性7例(7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年龄4~47岁,平均年龄(21.4±13.8)岁。采集患者病史,收集临床表现,就诊过程,影像学检查结果,眼内液检测结果。年龄和眼压以 ±s描述。职业、居住地、猫狗接触史、主诉、既往病史、视力、眼部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眼内液检测结果、诊断及鉴别诊断采用例数(眼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诊断是否有修正。结果:11例均为单眼患病。其中,18岁以下者6例(6只眼),占54.55%(6/11);18岁以上者5例(5只眼),占45.45%(5/11)。有玻璃体混浊者11例(11只眼),占100.00%(11/11);玻璃体机化分层者7例(7只眼),占63.64%(7/11);玻璃体增殖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者4例(4只眼),占36.36%(4/11)。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显示前部玻璃体混浊者4例(4只眼),占36.36%(4/11);睫状体后有异常高回声者3例(3只眼),占27.27%(3/11),提示周边肉芽肿形成。B型超声检查玻璃体可见异常回声者9例(9只眼),占81.82%(9/11)。其中,表现为特异性的条索状或带状分层回声者5例(5只眼),占45.45%(5/11);表现为点团状回声者4例(4只眼),占36.36%(4/11)。B型超声显示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者6例(6只眼),占54.55%(6/1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视盘着染、荧光素渗漏及视网膜血管显著渗漏者6例(6只眼),占54.55%(6/11)。其中,表现出视网膜毛细血管"羊齿蕨样"渗漏者3例(3只眼),占27.27%(3/1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显示显著黄斑水肿者3例(3只眼),占27.27%(3/11)。首诊外院误诊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者4例(4只眼),占36.36%(4/11);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者2例(2只眼),占18.18%(2/11);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者2例(2只眼),占18.18%(2/11);视网膜母细胞瘤者1例(1只眼),占9.09%(1/11);黄斑水肿者1例(1只眼),占9.09%(1/9);Coat′s病伴新生血管型青光眼者1例(1只眼),占9.09%(1/11)。眼内液弓蛔虫免疫球蛋白(Ig)G均远高于3U者7例(7只眼),占63.64%(7/11)。11例(11只眼)OT分型为典型者9例(9只眼),占81.82%(9/11)。其中,后极部肉芽肿型2例(2只眼),占18.18%(2/11);周边肉芽肿型4例(4只眼),占36.36%(4/11);眼内炎型3例(3只眼),占27.27%(3/11)。OT分型为非典型者2例(2只眼),占18.18%(2/11)。随访6个月以上,临床诊断无修正。结论:OT多为单眼发病,儿童和成人均可患病。O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有后极部和(或)周边肉芽肿、眼内炎及玻璃体视网膜增殖等典型表现,B型超声和UBM检查可辅助诊断。也可仅表现为全葡萄膜炎或中间葡萄膜炎,伴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毛细血管"羊齿蕨样"渗漏等非典型改变。眼内液弓蛔虫抗体检测对OT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