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4年6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布了更新版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该指南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提供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诊治的最新推荐意见,涵盖急性期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二级预防抗血小板治疗等多个方面.本文深入剖析这些关键推荐,结合AIS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本文旨在清晰呈现AIS的最新诊治规范,为临床医师提供实用的指导,以更好地服务AIS患者,改善其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变迁及辅助管理技术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超过70%的子宫颈癌是由HPV16、18引起.当前,我国宫颈癌筛查指南要求,HPV16/18型感染的妇女转诊阴道镜检查.然而,临床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不践行指南建议、阴道镜质控不过关、随访策略执行不满意等,使得部分高风险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本文比较了国内外指南的异同,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指南中关于HPV16/18型感染患者临床管理方式的变化;重点分析对于HPV16/18型感染患者,采用风险评估的技术进行辅助管理的必要性.展望未来,对HPV16/18感染者的精准筛查和分流管理模式,将有助于防止大部分宫颈癌的发生,是宫颈癌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脏骤停后高质量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2024)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全球成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的年发病率在10万人中为30.0~97.1例[1].我国OHCA患者每年超过百万,但出院存活率和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的比例极低[2].CA后脑损伤是导致患者死亡和长期残疾的关键因素[3].目标温度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是当前国际指南中唯一被推荐的具有神经保护效果的干预措施[4].尽管目标温度的选择在TTM治疗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但最新的证据表明,高质量的TTM治疗对于改善CA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浅谈中药临床应用的发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其临床应用不仅历史悠久,且疗效十分显著,即便在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中药依然以其独特魅力和显著疗效,在医疗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份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传统医学,在《实用中药临床手册(第二版)》中得到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与传承,该书详尽地总结了中药的理论知识,并融入了现代药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全面而实用的中药应用指南,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药的特性和应用,并掌握最新的治疗方法和配伍方案,从而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英文标准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术语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疾病负担沉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是亟待解决的疾病问题之一,但目前我国尚未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统一术语.《中英文标准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术语中国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国际临床指南、本领域国际权威共识等内容,基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分型、并发症等10个类别扩增中英文术语,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术语的制定提供标准化的建议和指导,以推动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信息形成统一共识,促进其与国际接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的盲法腋静脉穿刺("两点两线"法)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在心脏植入装置植入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通过与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对照研究,探讨新的盲法腋静脉穿刺技术("两点两线"法)在心脏植入装置植入手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根据《2013 ESC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植入指征入选接受心脏植入装置植入患者(年龄≥18岁),分为腋静脉组与锁骨下静脉组,分别采用新的盲法腋静脉穿刺法("两点两线"法)和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建立血管通路并置入起搏导线.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盲法腋静脉穿刺法首先确定沿肌间沟走行的A线,再确定与之平行的B线,最后在B线上确定穿刺点,在操作过程中记录腋静脉穿刺进针角度α、β.结果 共纳入90例患者,其中男性50例,年龄(74.61±12.29)岁,其中腋静脉组45例,锁骨下静脉组45例.两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3.3%和95.6%;两组穿刺成功所需次数分别为(1.35±0.66)次和(1.30±0.64)次,两组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分别为(44.5±15.8)s和(46.1±15.3)s,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和6.7%,两组间成功率、穿刺成功所需次数、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腋静脉穿刺进针角度α为(25.79±3.95)°,进针角度β为(65.02±9.14)°.结论 新的盲法腋静脉穿刺法("两点两线"法)在心脏植入装置植入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力衰竭结构性介入治疗进展迅速,未来可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最后的共同结果,因病患人群数量巨大、整体预后不良而被称作是"心血管病学最后的战场".心衰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危险因素较多,不同病因的心衰病理生理进程存在着很大差异.药物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心衰治疗的基石,以"新四联"药物为代表改变了心衰药物治疗的格局,并更新了指南建议[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4 CSCO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晚期部分)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过去一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多个临床研究报道更新了研究结果,晚期NSCLC治疗迎来了更多治疗选择、更优疗效及安全性.基于2023年3月-2024年2月的证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更新指南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该版针对晚期部分的更新包括:EGFR敏感突变、EGFR20号外显子插入、ALK融合、ROS1融合、BRAF V600突变、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RET融合、HER2突变的治疗部分,以及无驱动基因晚期NSCLC免疫单药治疗及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部分.本文将对2024年CSCO NSCLC诊疗指南中有关晚期治疗的这些更新进行详细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是由产脲酶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上尿路结石,治疗的核心目标是消除结石和病原微生物、保护肾功能和减少复发.为规范上尿路感染性结石的诊疗,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与炎症学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激光学组共同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结合国内外相关疾病诊治的临床经验,编写了本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3年国际癌症报告联盟软组织肿瘤规范化报告数据集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组织形态、分子特征复杂多样,病理诊断极具挑战性[1-3].目前已有临床指南强调准确报告的重要性,病理要素在个体和群体层面肿瘤治疗中的核心作用日趋显著.标准化和结构化病理报告对于患者管理、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