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颌无牙患者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侧貌软组织的轮廓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上颌无牙患者在种植修复前与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侧貌软组织轮廓变化,调查患者术后容貌满意度.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上颌种植即刻修复患者24例,收集患者修复前后病史、正侧位定位片,术前使用便携式三维面扫仪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设计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行种植手术治疗.使用Dolphin Imaging 11.95软件分别对上颌无牙状态、种植即刻修复后状态下的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组织角度测量,分析患者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前后角度变化,包括鼻唇角、prn'-sn'-ul'(Ls)、鼻尖角、全面突角、Z角、H角,以及线距测量项目,包括上唇距E线距离.术后使用电话问卷调查患者容貌满意度.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即刻过渡义齿前,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鼻唇角、上唇距E线距离均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女性患者的Z角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进行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男性、女性患者鼻唇角、上唇距E线距离与标准值无统计学差异;男性患者H角,女性患者鼻尖角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男性与女性患者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鼻唇角、H角、上唇距E线距离与美貌人群标准值无统计学差异,全面突角、Z角与美貌人群标准值具有统计学差异.完成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相比种植治疗上颌无牙状态,患者的鼻唇角、Z角、H角均有显著变化.患者对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术后容貌满意度高.结论: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患者侧貌软组织轮廓即刻得到明显改善,侧貌软组织基本恢复到正常人水平,甚至部分达到美貌人群标准.进行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时,需结合患者主观美学诉求和个体情况,优化修复体功能和形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指压合谷穴治疗全口义齿初戴者恶心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指压合谷穴治疗全口义齿初戴者恶心的效果,寻找更好地减轻全口义齿初戴者恶心的方法。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全口义齿初戴者4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采用指压合谷治疗,分别于戴义齿前和三餐饭前按压合谷穴3 min;对照组20例,采用自己适应法治疗。两组于戴义齿后3 d、7 d、14 d复诊,记录无恶心例数、吞咽功能正常例数、咀嚼效率,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戴义齿3 d、7 d无恶心分别为85.71%(18/21)、95.24%(20/21),均高于对照组的45.00%(9/20)、65.00%(13/20)(χ 2=5.58、4.19,均 P < 0.05);两组戴义齿14 d无恶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戴义齿3 d吞咽功能正常率为57.14%(12/21),高于对照组的15.00%(3/20)(χ 2=8.16, P < 0.01);两组戴义齿7 d、14 d吞咽功能正常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观察组戴义齿3 d、7 d咀嚼效率分别为(42.03±5.02)%、(50.34±5.05)%,均高于对照组的(37.00±4.00)%、(47.13±4.0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1,1.65,均 P < 0.05);两组戴义齿14 d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指压合谷穴用于减轻全口义齿初戴者恶心的临床疗效好,可缩短全口义齿初戴者的适应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修复中虚拟患者的构建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虚拟患者在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和口腔颌面外科等学科中的应用逐步增多。虽然不同学科关注口腔虚拟患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口腔虚拟患者在辅助预测疗效和制订治疗计划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三维图像和数据的来源、配准的方法和方式均可影响口腔虚拟患者的构建精度和呈现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团队研究、临床应用经验以及国内外其他团队的研究,论述口腔修复中虚拟患者的构建数据来源、构建方法及临床应用,为口腔虚拟患者在口腔修复中的规范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并进一步展望口腔虚拟患者的未来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济发展加速地区老年口腔健康共富模式的建设和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创建基层老年口腔健康共富的省县乡村四级网络架构,初步评估此模式在经济发展加速地区高龄老人口腔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6月人口调查获取的浙江省经济发展加速地区中革命老区武义县的高龄(≥85岁)抗美援朝老同志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省县乡村四级网络医疗服务模式矩阵,建立数字化口腔健康档案,为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老人提供入户口腔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回访时,记录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以及义齿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结果:共54名抗美援朝老人被纳入基层老年口腔服务试点范围,接受入户口腔治疗的患者治疗后3个月复查的OHIP-14总分为(3.27±3.00)分,显著低于治疗前[(32.82±7.15)分]( Z=-2.94, P=0.003);生理性疼痛、功能限制、心理不适、心理障碍和生理障碍等各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义齿满意度调查5个维度总分为(48.64±1.21)分,满意率达到100%(11/11)。 结论:省县乡村四级网络架构模式在提升经济发展加速地区高龄老人口腔疾病防治水平中取得了较好的初步应用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病因特点和临床治疗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17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的发病因素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7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63.6±9.6)岁(43~82岁)。对其原发疾病、发病因素、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随访至少1年,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原发疾病为恶性肿瘤者12例,骨质疏松5例;诱因为拔牙者11例,自发4例,不良可摘义齿2例;发病部位位于上颌骨6例,下颌骨10例,上、下颌骨同时累及1例。17例患者均使用抗坏死类药物,其中单独皮下注射地舒单抗1例,静脉使用双膦酸盐16例,其中5例患者同时口服抑制血管生成药物;给药时间为(10.1±3.9)个月(3~18个月)。手术治疗17例,15例患者的创口一期愈合,2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再次出现颌骨暴露,行第二次手术治疗后创口愈合。结论:拔牙为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最常见诱因,下颌骨多于上颌骨,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腓骨瓣修复上颌骨肿瘤切除后缺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腓骨瓣修复上颌骨肿瘤切除后缺损并行种植义齿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上颌骨良性肿瘤患者资料。术前采用数字化技术模拟肿瘤切除和腓骨重建,打印模型并制作导板,同时在模型上预成形钛板和手工塑形个性化钛网,术中根据截骨导板切除病变组织,依据手术计划和塑形导板引导腓骨塑形,使用游离腓骨瓣联合个性化预成形钛网重建上颌骨缺损。骨移植后6~9个月置入Straumann种植体,种植后3~4个月进行上部烤瓷冠修复,以恢复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术后对面部外形、咀嚼功能和种植体周围炎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36岁。其中骨化纤维瘤3例,成釉细胞瘤7例,牙源性黏液瘤2例。根据James Brown分类法,Ⅱb型4例,Ⅱc型3例,Ⅱd型3例,Ⅲb型2例。12例患者的肿瘤切除和腓骨重建手术过程顺利,游离腓骨瓣全部成活,患者颌面部对称,种植修复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和吞咽功能恢复正常。种植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开口度2.8~3.3 cm,未见明显种植体周围炎。结论: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腓骨瓣修复上颌骨肿瘤切除后缺损并进行种植义齿修复,不仅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而且能重建患者的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的循证基础、设计方案及临床关键问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多项大样本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牙列缺失采用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比常规全口义齿能提高义齿的固位与稳定,并可提供更高的咀嚼效率;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的设计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解剖条件、牙槽骨吸收程度、颌间距离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种植体数目、分布及上部附着体。在覆盖义齿的临床操作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覆盖义齿,在适当的时机戴入上部附着体,并合理选择适用的印模技术、颌位关系记录、试牙排牙及戴牙方法,才能保证修复效果的长期稳定。本文对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意义、治疗设计、临床操作流程中的关键步骤与义齿戴入后的复查与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225例患者的长期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追踪随访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评价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并分析修复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行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的273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修复颌位、对颌牙列情况、种植体数目、直径、长度、基台高度、基台角度,对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术后并发症进行归纳和评估,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临时修复体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随访225例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男性126例,女性99例,年龄为(57.3±11.0)岁,共计288个颌位,1 260枚种植体,随访时间(5.04±3.08)年。种植体1年累积存留率为98.0%(1 235/1 260)。48枚种植体出现脱落或折断而失败,分布于27例患者的28个单颌中,其中上颌39枚,下颌9枚,上颌种植体失败风险[7.2%(39/541)]显著高于下颌[1.3%(9/719)]( P<0.01)。第1和5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分别为(0.7±0.2)和(1.1±0.3) mm。即刻修复体戴用期间53.3%(120/225)的患者发生机械并发症,其中44例(45个单颌)发生修复螺丝或基台松动,2例(2个单颌)修复螺丝或基台折断,99例(112个单颌)人工牙或基托折裂。即刻修复体戴用6~8个月内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大,更换终末修复体后发生概率变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前牙区使用17°角度基台与修复体机械并发症显著相关(风险比=1.797, P=0.002)。 结论: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治疗长期临床效果可预测;临时修复体机械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前牙区17°角度基台的使用可能增加螺丝或基台松动的风险,全牙弓种植即刻修复患者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义齿满意度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追踪观察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1至12年后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以及义齿满意度。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73例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无牙颌或潜在无牙颌患者(治疗组)和31例未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无牙颌或潜在无牙颌患者(非治疗组)。采用口腔健康影响量表-20(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20,OHIP-20)和视觉模拟量表评价患者OHRQoL和义齿满意度,其中满意度包括稳固、美观、咀嚼、言语、易清洁和总体的方面。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统计。 结果:治疗组患者年龄为(57.5±11.1)岁(31~79岁),随访时间为(5.5±2.9)年(1~12年),种植体累积存留率为97.6%(450/461),修复体累积存留率为93.3%(98/105),1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0.8±0.4)mm,5年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1.2±0.6)mm。治疗组患者OHIP-20总分[5(7)分]显著低于非治疗组患者[(32.9±12.6)分]( Z=7.454, P<0.001)。治疗组患者义齿总体满意度为95.0(10.0)分,其中咀嚼[100.0(7.5)分]、稳固[100.0(10.0)分]和美观[100.0(10.0)分]评分较高,易清洁[85.0(25.0)分]和言语[100.0(12.5)分评分较低。随观察时间的延长,治疗组患者的OHIP-20总分先下降,随后在波动中长期保持稳定。 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可长期对患者OHRQoL产生积极影响,从功能上有效恢复咀嚼、言语作用,从心理、社会功能上提供给患者有力的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美学修复中瓷贴面技术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瓷贴面修复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为规范临床行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订口腔美学修复中瓷贴面技术专家共识,详细阐述瓷贴面修复治疗中的材料选择、临床适应证、牙体预备要求和瓷贴面粘接流程等内容;对如何获得坚固耐用的瓷贴面修复效果,预防修复后并发症以及如何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诊疗体验等提出专家建议;并结合口腔美学专业特色提出以美学设计为导向,强调局部与整体美学结合,联合多学科进行瓷贴面修复的理念,为制作符合口腔美学内涵的成功瓷贴面修复体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