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退素D1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消退素D1(RvD1)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雌性MRL/lpr小鼠(SLE小鼠模型,12只)和ICR小鼠(健康对照小鼠,6只),将MRL/lpr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磷酸缓冲溶液(PBS)组和RvD1组(每组各6只),尾静脉分别注射0.2 ml PBS和5 μg/kg RvD1,8周后检测PBS组和RvD1组小鼠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尿蛋白和滤泡辅助T细胞(Tfh)比例。处死小鼠后分离PBS组小鼠脾脏CD4 +T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CD4 +T细胞+二甲基亚砜(DMSO)(A组)、CD4 +T细胞+RvD1(B组)、初始CD4 +T细胞+DMSO(C组)、初始CD4 +T细胞+RvD1(D组),检测各组细胞E26转录因子1(ETS1)mRNA的表达水平和Tfh比例和分化情况。将miR-338-3p抑制剂与PBS组脾脏CD4 +T细胞或初始CD4 +T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ETS1 mRNA的表达水平和Tfh的分化情况。用shRNA-circ_0006779慢病毒或空载慢病毒感染ICR组小鼠的脾脏CD4 +T细胞,检测各组细胞miR-338-3p mRNA、ETS1 mRNA的水平和Tfh的分化情况(细胞实验的筛孔数均为5)。 结果:RvD1组小鼠脾脏CD4 +T细胞ETS1 mRNA表达量高于PBS组(1.00±0.33比0.34±0.13, P=0.014);RvD1组小鼠脾重、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尿蛋白水平、Tfh细胞比例均低于PBS组(均 P<0.05)。RvD1与CD4 +T细胞体外共培养结果发现:B组CD4 +T细胞ETS1 mRNA表达量高于A组(1.00±0.08比0.25±0.05, P<0.001)、Tfh比例低于A组(16.06%±3.06%比21.76%±3.42%, P=0.020);RvD1与初始CD4 +T细胞体外共培养结果发现:D组初始CD4 +T ETS1 mRNA表达量高于C组(1.00±0.25比0.21±0.16, P<0.001)、Tfh分化程度低于C组(8.81%±1.01%比12.60%±1.86%, P=0.011)。与不加miR-338-3p抑制剂相比,miR-338-3p抑制剂可以增加PBS组CD4 +T细胞ETS1 mRNA表达量(1.00±0.24比0.10±0.01, P<0.001),降低Tfh细胞分化程度(9.56%±1.53%比13.60%±1.32%, P<0.001);与空载慢病毒组相比,shRNA-circ_0006779慢病毒可以增加ICR组CD4 +T细胞miR-338-3p水平(1.00±0.22比1.38±0.21, P=0.002),降低ETS1 mRNA水平(0.76±0.13比1.00±0.14, P=0.005),提高Tfh细胞分化程度(4.00%±0.65%比1.68%±0.60%, P<0.001)。 结论:RvD1通过circ_0006779/miRNA-3384-3p/ETS1轴抑制Tfh细胞分化,治疗小鼠的SL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试论"治疮不离脾"的理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5/11
中医学中"疮"的范围较广,皮肤病中常见的湿疮、粉刺、疖肿、疔疮等,均可纳入该范围.程宏斌教授在临床上针对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这些狭义疮病,基于"治疮不忘湿"的核心思想,提出了"治疮不离脾".程教授通过对湿邪产生的关键--脾的调理,清除体内湿邪,恢复脾的运化功能,治疗顽固性疮病,如湿疮、囊肿性痤疮、单纯疱疹等,取得了较好的近、远期疗效.本文从临床常见疮病入手,通过列举常用治法和方药,深入分析"治疮不离脾"的理论与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内分泌失调及代谢障碍导致的排卵功能异常,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且呈高度多样化,是引起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育龄期女性患病率为5%~10%,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能与游离状态的雄激素结合运输,阻止雄激素发挥生物活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有趋化单核细胞的作用,会诱发炎症反应,促进胰岛素抵抗[2].克罗米芬是一线促排卵药,广泛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但有研究显示,部分患者体内存在克罗米芬抵抗,导致服药后出现高排卵低受孕[3].近年来中医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颇具成效,可通过补肾健脾、化痰祛湿的方式缓解痤疮、月经量少等症状,用以促进患者月经恢复正常[4].加味芎归二陈汤出自《丹溪心法》,主要用于痰湿引起的月经不调,有化痰、补肾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并分析其对SHBG、MCP-1及子宫内膜受容性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疏肝健脾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痤疮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门诊治疗的36例甲亢合并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8例.两组在根据患者甲亢病情抗甲状腺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维生素B1,治疗组加用疏肝健脾法,对比治疗8周后两组的痤疮的疗效及对甲状腺功能改善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痤疮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m)、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T3、FT4和TSH均改善(P<0.05),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疏肝健脾法可改善甲亢合并痤疮患者的皮损,且不影响患者甲状腺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虽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已取得临床疗效,但其免疫调节的内源性功能及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MRL/lpr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干细胞移植组尾静脉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另取12只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结论:①分离MRL/lpr小鼠脂肪组织获得的细胞具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特性;②模型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和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干细胞移植组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和抗双链DNA抗体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P<0.05);③模型对照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干细胞移植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④模型对照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的脾脏树突状细胞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P<0.01);⑤模型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的Th2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的Th1比例和Th1/Th2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P<0.05);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和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4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比较,干细胞移植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和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水平升高,白细胞介素4水平降低(P<0.05).结果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通过提高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比例、促进辅助性T细胞亚型的转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芩苷对狼疮鼠肾炎的治疗作用和对滤泡辅助T细胞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狼疮鼠肾炎的治疗作用和对滤泡辅助T(Tfh)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8只12周龄雌性狼疮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只.黄芩苷组腹腔注射200 mg/kg黄芩苷每日1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治疗结束时,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含量,处死小鼠,取出脾脏称重,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fh细胞比例;取出肾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肾脏损伤情况.从上述对照组狼疮鼠脾脏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选幼稚性CD4+T细胞,分3组培养,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诱导组加入10 μg/L IL-21、IL-6和3μg/L抗CD3及CD28抗体培养5d,干预组在诱导组基础上同时加入40 μmol/L黄芩苷体外培养5d.用50 μg/L佛波酯、750 μg/L离子霉素和20 mg/L布雷非德菌素A刺激在上述体系中培养的部分幼稚CD4+T细胞5h.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XCR5+PD-1+细胞和CD4+IL-21+细胞比例.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通过方差分析和Student 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黄芩苷治疗能有效改善狼疮鼠肾脏损伤,黄芩苷组尿蛋白含量(1 416±171) μg/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2 623±278) μg/24 h,P=0.022],脾脏中Tfh细胞的比例也低于对照组(12.6%±2.3%比40.2%±1.1%,P=0.005).体外黄芩苷能抑制Tfh细胞分化,干预组CD4+ CXCR5 +PD-1+Tfh细胞比例(13.3%±0.8%)低于诱导组(17.6%±0.9%,P=0.04),CD4+IL-21+细胞比例(1.0%±0.4%)亦低于诱导组(2.7%±0.2%,P< 0.01).结论 黄芩苷治疗能有效改善狼疮肾炎的损伤,可能与抑制Tfh细胞分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MMSCs输注对MRL/lpr狼疮鼠血液系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MSCs) 输注对MRL/lpr狼疮鼠造血的影响, 为BMMSCs输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的血液系统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的BMMSCs并对MRL/lpr狼疮鼠进行静脉输注, 同时以PBS为对照.分为对照 (C57BL/6) 组、狼疮鼠 (MRL/lpr) 组、BMMSCs输注组1 (MRL/lpr鼠12周注射BMMSCs) 、PBS对照组1 (MRL/lpr鼠12周注射PBS) 、BMMSCs输注组2 (MRL/lpr鼠12、16周两次注射BMMSCs) 、PBS对照组2 (MRL/lpr鼠12、16周两次注射PBS) .在20周末取小鼠的外周血进行血细胞计数, 后4组取骨髓及脾脏进行流式细胞术和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形成试验 (CFU) 检测分析输注组和对照组骨髓及脾脏各系细胞比例.结果:与C57BL/6小鼠相比, 狼疮鼠外周血红细胞计数[ (9.3±0.8) ×1012个/L vs. (10.5±0.8) ×1012个/L, n=5, P <0.001]、血红蛋白[ (138.1±11.6) g/L vs. (156.4±11.0) g/L, n=5, P <0.001]和血小板计数[ (695.3±136.2) ×109个/L vs. (844.1±180.8) ×109个/L, n=5, P<0.05]降低, 与PBS对照组相比, BMMSCs输注组MRL/lpr狼疮鼠血小板数量改善[ (795.0±75.7) ×109个/L vs. (593.4±123.4) ×109个/L, n=5, P <0.05], 骨髓中干细胞 (n=5, P <0.001) 和成熟T细胞比例减少 (n=5, P <0.05), 髓系比例增加 (n=5, P <0.01), pre-B数量有所改善 (n=5, P <0.05), 脾脏内干细胞比例上升 (n=5, P <0.05), 成熟T细胞比例下降 (n=5, P <0.05) .结论:BMMSCs输注对狼疮鼠外周血、骨髓及脾脏不同系造血细胞有影响, 其对狼疮鼠的血液系统损伤有治疗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疮疡论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溃疡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形成的“人工溃疡”具有“高龄低酸”的特点,在其恢复过程中往往出现狭窄、复发等并发症.中医认为余毒未清、气血不足为ESD术后溃疡病机特点,基于ESD术后溃疡与中医学疮疡两者临床特征相似、病机特点相通,提出ESD术后溃疡应从疮疡立论,总以消、散、补为法.消法包括清除余毒、化瘀止血,适用于术后2周的创面形成期;散法包括疏肝理气、活血通络,适用于术后8周左右的创面愈合期;补法包括健脾益气、养血生肌,适用于ESD术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或者溃疡难愈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紫癜为首发皮疹的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者女,42岁.因全身瘀点、瘀斑20d,双手水肿性红斑、水疱5d,于2018年2月以“过敏性紫癜”入院治疗.患者入院20d前依次于双足、双小腿、双大腿、躯干、双臂出现针尖至绿豆大瘀点、瘀斑,皮疹颜色鲜红,无痒痛感,无消化道及关节症状,当地医院给予口服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不详),部分皮疹消退后反复,部分瘀点瘀斑逐渐离心性扩大呈环状,中央消退.入院前5d双手出现水肿性红斑,呈虹膜样形状,中央见绿豆大水疱,尼氏征阴性,伴瘙痒.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光敏感、无口腔溃疡、无脱发、无腹痛、无关节肿痛,无乏力,患者4个月前发现脾肿大;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7个月;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10个月;贫血病史4年.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明代医家薛己辨证论治口疮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明代医家薛己认为口疮发病是"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立论虽重视温补脾肾,仍不离辨证施治之则.或先清后补,或先和后补,或先补气血后补肾,分病程,遣药组方,注重情志内因和善后调养,充分体现中医治疗的灵活多变.通过对薛己经验探析,结合临床应用体会,以期对同道有所启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