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疼痛管理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近 2013 年—2023 年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疼痛管理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护理管理者及研究人员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知网以"虚拟现实"和"疼痛"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年发文量、发表国家、机构、作者、共被引期刊和关键词聚类.检索时间为 2013 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结果 共 2 503 篇英文文献和 328 篇中文文献纳入分析,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中文发文于 2014 年和 2020 年呈现两次发文高峰,各国机构和学者有一定的合作;Pain为文献共被引期刊最多的杂志.中英文文献获得 8 个聚类:康复、虚拟筛选、分散注意力、生活质量、手术、幻肢痛、社会性疼痛、虚拟现实.中英文 4 个研究热点:VR技术在疼痛管理中的现状、应用效果及康复、VR技术创新和个性化心理健康干预.结论 在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疼痛管理中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各国机构的学者合作交流还需提升.国内相关研究在起步较晚,学者可基于VR技术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开展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性研究,并进行相应的疗效评价.重点关注研究对象康复的效果,以及探索更加智能化及创新的技术手段及其作用机制,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疼痛护理及注意力分散干预法对多发伤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及注意力分散干预法对多发伤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长征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疼痛护理及注意力分散干预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分别为(12.59±2.54)分、(14.14±3.6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各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伤口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应用疼痛护理及注意力分散干预法针对干预多发伤患者,能够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儿术前非药物抗焦虑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儿在术前经常出现严重的焦虑和痛苦,这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考虑到应用镇静药物来缓解术前焦虑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及影响术后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向非药物干预来减轻患儿的术前焦虑水平。文章对目前所采取的主要的几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加强术前准备教育、分散患儿注意力、家长陪伴诱导及音乐疗法、催眠等的现阶段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寻找减轻小儿术前焦虑、推动小儿舒适化医疗发展的可能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疼痛管理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疼痛、心理困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疼痛、心理困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东方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疼痛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入组第1天和干预1个月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评估患者的抑郁自评表(SDS)、焦虑自评表(SAS)心理状态;采用中文版癌症患者心理困扰筛查工具评估患者的心理困扰情况,采用中文版疼痛应对方式问卷评估患者的疼痛应对方式及采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STO22)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两组患者NRS得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1个月,两组患者的厄运感、祈祷、逃避疼痛得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分散注意力、忽视疼痛、勇敢面对得分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1个月,观察组心理困扰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SDS、SAS、心理困扰得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者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1个月,两组患者除外观因子外QLQ-STO22各因子及总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除外观因子外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中采取疼痛管理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癌痛,此法通过减缓患者负性情绪、平衡心理状态,破除患者心理困扰,引导其积极面对疼痛并且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所致呃逆原因分析及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CT angiography,CTA)检查所致呃逆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后20例呃逆患者发生呃逆的原因,建立呃逆评估表,根据评估表,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3例1级呃逆患者通过分散注意力、运用深吸气后屏气方法后,6h呃逆症状得到缓解;11例2级呃逆患者,在1级呃逆的处理方法上,协同弯腰喝水以及按压劳宫穴方法后,10h呃逆症状得到有效缓解;6例3级呃逆患者采用肌内注射胃复安,3h后呃逆症状发生的频率较前减轻.结论 呃逆发生原因包括心理因素、禁食及环境温度、药物和输液因素,针对原因按呃逆分级护理,可促进患者呃逆症状改善,减轻患者的痛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术前认知行为干预与术后分散注意力法提高MPCNL患者导尿管耐受性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术前认知行为干预与术后分散注意力法提高MPCNL患者导尿管耐受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泌尿科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MPCN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PCNL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前认知行为干预和术后分散注意力法.比较两组患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情况以及术后1 d和3 d对导尿管的舒适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麻醉苏醒期躁动0级为5例,1级为17例,2级为24例,3级为14例;观察组患者中躁动0级为10例,1级为48例,2级为2例,3级为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麻醉苏醒期的躁动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d舒适度I级为6例,II级为24例,III级为22例,IV级为8例;术后3 d舒适度I级为18例,II级为22例,III级为18例,IV级为2例,3 d后患者整体舒适度有所提升.观察组术后1d舒适度I级为36例,II级为14例,III级为10例,IV级为0例;术后3 d舒适度I级为55例,II级为5例,III级为0例,IV级为0例,3 d后患者整体舒适度提升显著.观察组患者术后1 d和3 d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认知行为干预与术后分散注意力法能够显著提高MPCNL患者导尿管耐受性及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虚拟现实技术对胃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对胃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胃镜检查常规要求完成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要求基础上增加VR技术进行分散注意力干预,分别在胃镜检查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前后的心理状态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前各心理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后躯体化、焦虑及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胃镜检查前(P<0.05),胃镜检查后观察组躯体化、焦虑及恐惧因子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R技术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胃镜检查中的躯体化、焦虑及恐怖等不良心理反应,提高胃镜检查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防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苏醒期谵妄(ED)最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是小儿麻醉医师较棘手的临床问题.ED持续时间虽短,却增加了小儿身心伤害的风险,而且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医疗费用.诱发ED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及用药、疼痛刺激等.在麻醉用药方面,丙泊酚作为单一麻醉剂时发生ED的风险最低.目前防治小儿ED的措施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措施.常用药物主要有右美托咪定、芬太尼、氯胺酮、可乐定、丙泊酚等,非药物干预包括适合年龄的术前教育、以家庭为中心的术前准备、麻醉诱导时父母陪伴、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等.药物与非药物干预措施联合,可以更好地防治小儿ED的发生,这将成为未来防治小儿ED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虚拟现实技术减轻成人烧伤病人创面换药操作性疼痛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成人烧伤病人换药期间对创面操作性疼痛辅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的112例烧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所有病人换药前常规进行创面水疗,由指定医师根据换药规范操作实施创面换药.试验组病人在换药前5 m in使用虚拟现实系统分散病人注意力,对照组病人听音乐分散注意力.比较两组病人换药期间的3个疼痛主观评分.[结果]试验组换药中最痛得分为(5.0±1.8)分,疼痛关注时间为(3.7±1.9)min,疼痛不适得分为(4.3±2.0)分,对照组最痛得分为(7.7±1.7)分,疼痛关注时间为(7.5±1.8)min,疼痛不适得分为(6.6±1.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成人烧伤病人换药操作性疼痛,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日间手术焦虑情绪管理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儿童日间手术焦虑情绪管理的文献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儿童日间手术患儿焦虑情绪评估及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儿童日间手术焦虑情绪评估、焦虑现状及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儿童日间手术焦虑情绪主要使用量表进行评估,焦虑情绪广泛存在且影响患儿健康,可使用药物干预、围术期信息支持、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患儿焦虑情绪.结论 可将以上方法应用于国内日间手术患儿,针对国内医疗现状,探寻更加客观的儿童焦虑评估工具和适合我国医疗环境的儿童焦虑情绪管理方式是未来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