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海高压氧环境下氧中毒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由于航海环境的高风险性,海员在航海中会面临诸多危险,并可能患上各类疾病。其中氧中毒就是在航海高压氧环境下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氧中毒会对人体诸多器官、组织、细胞、活性物质和酶等产生影响和危害并表现出相应症状,对海员履行正常工作及保持身体健康都有较大威胁。预防氧中毒的关键在于对氧中毒机制的研究,诸多因素互相影响使得氧中毒机制更为复杂多变。加强对氧中毒的研究和认知,是保护航海人员生命健康的重要途径。作者对氧中毒的临床症状、发生机制及近年来航海环境氧中毒的预防治疗措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现役男性海员高尿酸血症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现役海员血尿酸水平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省海岛地区某三甲医院体检的538名现役男性海员,采集实验室指标、腹部及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结果、人体测量学指标,并进行行为习惯问卷调查。使用单因素χ 2检验、Pearson相关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现役男性海员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现役男性海员血尿酸平均水平为(361.63±74.39)μ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7.66%。脂肪肝或肝内脂肪( OR=3.448, 95% CI为2.064~5.763, P<0.01)、血肌酐水平( OR=1.075, 95% CI为1.046~1.105, P<0.01)是现役男性海员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平均日饮水量≥2 L( OR=0.331, 95% CI为0.154~0.711, P<0.01)、平均每日水果蔬菜摄入量≥500 g ( OR=0.509, 95% CI为0.308~0.842, P<0.0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OR=0.538, 95% CI为0.327~0.885, P<0.05)、中等以上劳动强度( OR=0.583, 95% CI为0.350~0.972, P<0.05)则是现役男性海员高尿酸血症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在进行海员健康宣教时,要指导其通过多饮水、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保持适当的劳动强度、控制脂肪肝发生率或肝内脂肪等方式降低自身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进而提高海员的整体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长期海上作业人员中医体质与疲劳关系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长期海上作业人员疲劳发生率及中医体质与疲劳发生的相关性,为制定相关体质调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应用中医体质量表和改良疲劳评定量表,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的方法,对425名在海上作业50 d的男性海员进行疲劳与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平和质人数最多,占49.18%;偏颇体质前三位分别是气虚质(11.29%)、阳虚质(9.41%)及痰湿质(9.18%)。总体疲劳发生率为16.71%。平和质人群疲劳发生率最低(0.96%),偏颇体质中气郁质人群疲劳发生率最高(58.33%),其次为气虚质(45.83%),基于疲劳得分平均秩次的统计分析显示,平和质人群疲劳得分明显低于偏颇体质( P<0.05)。 结论:平和质、气虚质和阳虚质是长期海上作业人员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医体质与疲劳产生具有一定相关性,气郁、气虚体质人群更容易出现疲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森田疗法结合阅读疗法对潜艇海员心理异常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 探讨森田疗法与阅读疗法结合对海员疗养期间心理异常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 2022 年 2-8 月在武警武汉特勤疗养中心疗养的 143 例海员为治疗对象.根据海员的心理治疗意愿,将海员分为对照组(35 例)、森田疗法组(37 例)、阅读疗法组(34 例)和结合组(37 例).对照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等常规心理治疗,森田疗法组增加森田疗法治疗干预,阅读疗法组增加阅读疗法治疗干预,结合组采取常规疗法、森田疗法和阅读疗法结合的方法,治疗时间为 1 个月.比较治疗前后 4 组汉密尔顿焦虑症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HAMD)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比较海员对心理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 各组治疗后HAMA、HAMD、SR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森田疗法组和阅读疗法组HAMA、HAMD、S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合组HAMA、HAMD、SRSS评分低于对照组、森田疗法组和阅读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海员对心理治疗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海员疗养期间,采取森田疗法结合阅读疗法进行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心理异常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福建省2021年3月—2022年2月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及复阳者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2021年3月—2022年2月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与复阳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卡收集福建省2020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信息,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获取本土暴发疫情中的个案传播关系.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Delta变异株感染者的三间分布特征和潜伏期,运用R软件的"R0"、"EpiEstim"包拟合暴发疫情中感染者的代间隔(SI)并估算实时再生数(Rt);分析复阳的发生率及其核酸检测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复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在福建省的流行时间大致为2021年3月—2022年2月,呈持续散在输入和本土局部暴发态势.输入性感染者以海员及长途驾驶员(28.99%)、学生(15.94%)以及商业服务人员(14.49%)为主,由厦门入境的感染者最多,主要来自东南亚和日本、美国、英国等地;本土疫情主要发生在莆田和厦门的学校和工厂,传播速度快,实时再生数(Rt)的最大值达7.35,代间隔(SI)服从Gamma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28和2.06,中位潜伏期为6.50d.复阳发生率为37.98%,本土感染者发生复阳的风险是输入性感染者的2.68倍(95%CI=1.45~4.95),病程为15~30d的感染者发生复阳的风险是病程为45d以上感染者的4.12倍(95%CI:1.18~14.34).结论 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在福建省的流行时间大致为2021年3月—2022年2月,呈持续散在输入和本土局部暴发态势,输入性疫情防控压力较大,但暴发疫情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Delta变异株感染者复阳发生率为37.98%,病程可能是复阳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长远航海员皮肤共生微生物宏基因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海上长远航作业环境对作业人员皮肤共生微生物的影响,以及皮肤共生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集长远航作业人员作业前后脐周微生物样本,经16S rRNA V4区段扩增并测序和全宏基因组鸟枪法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结构、种类和微生物代谢功能改变;采集长远航作业与岸基作业人员外周血,进行血常规分析.结果 海上航行105 d后,长远航作业者脐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减小;硬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降低;葡萄球菌属相对丰度升高,而棒状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相对丰度显著增高.功能基因分析提示,长远航作业后期脐周微生物感染相关基因表达升高.与岸基作业人员相比,长远航作业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异常升高人员的比例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周皮肤共生微生物可能反映海上长远航作业者的健康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海员心理健康量表编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编制适合中国海员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海员访谈和专家评估,构建《中国海员心理健康量表》(MHSCS)的量表维度,编订量表条目;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1309名海员为被测对象,采用量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预测,构建初始量表;采用区分度分析、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频数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构建正式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MHSCS包含11个维度109个条目.总量表与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38~0.982,重测信度为0.806~0.922;量表各维度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6~0.860,P<0.0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良好(χ2/df=2.93,规范拟合指数为0.950,非规范拟合指数为0.970,增量拟合指数为0.970,相对拟合指数为0.950,比较拟合指数为0.970,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67).结论 MHSCS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要求,可作为中国海员心理健康测试评估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远洋渔业船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远洋渔业船员远航期间心理状况的变化,为进一步综合调查和制定心理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RSS睡眠问卷、李超平教授修订的MBI-GS职业倦怠量表及应付方式量表分别于航行前3d、航行3个月、6个月及航行后7d时,对远洋渔业船员进行重复性横断面团体问卷抽样调查和分析,并与我国成人常模进行比较,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远洋渔业船员航行前3d SCL-90量表评分与我国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航3个月后,远洋渔业船员群体心理状况明显低落,其10项因子和SCI-90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出航前3d和返航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航行6个月时较3个月时评分进一步提高(P<0.05).远洋渔业船员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觉醒不足、睡眠不足、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恶梦夜惊、服药情况及睡眠状况总分等项目评分明显低于成人常模和远洋海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远航3个月后,远洋渔业船员群体职业倦怠量表3个维度及倦怠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出航前3d和返航后7d(P<0.01),且在航行6个月时较3个月时倦怠评分进一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个应对方式项目中,远洋渔业船员仅仅烟酒解脱方式比成人常模高,其他的应对方式得分均低于成人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远洋渔业船员的心理状态在远航3个月后明显低落,在6个月时进一步加深.远洋渔业船员群体远航期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上落水人员体温过低症干预与救治技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冷水浸泡导致体温过低症是危及海上落水人员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调查统计,在各种海上遇难中,约 30%的伤亡源自坠海的低体温症[1]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因落水而亡的海员和其他人员达 3 万多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冻死的. 由于水的导热系数约为空气的 20 倍,人体落水后体温下降很快. 当人体中心体温(直肠温度)降到 35 ℃以下时,就会发生冻僵,即体温过低症. 人体在受冻初期,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是增强的,只有在体温降低阶段各种功能才逐渐衰退. 当人体中心体温降到 34.5 ℃时,机体便逐渐失去各种代偿调节机能,进入机能衰竭期;当中心体温降到 32 ℃时,寒颤停止,呈木僵状态,出现意识丧失;当中心体温降到26 ℃,机体对各种刺激失去反应;当中心体温降到 18 ℃时人就会死亡[2-4]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海员职业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编制适用于中国海员这一特殊职业群体的应激源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和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初始条目,选取531名海员进行初测并形成正式量表;另选取422名海员进行正式施测,对正式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度检验;选取48名海员进行重测;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完成效标效度检验.结果:量表包含职业环境、健康、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婚恋和职业发展6个因子52个条目,可解释总变异的62.0%.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模型拟合良好(x2/df=2.28,CFI =0.94,IFI =0.93,NFI=0.91,TLI=0.92,RMSEA=0.06).总量表及各因子和SCL-90得分均呈正相关(r=0.37 ~0.67,均P<0.01);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 ~0.97,分半信度为0.73 ~0.91,重测信度为0.82 ~0.91.结论:初步完成了中国海员职业应激源评估的维度构建与量表编制工作,且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