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关怀护理联合森田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联合森田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存在焦虑状态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5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人文关怀护理联合森田疗法;比较患者干预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不同因素与是否焦虑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 结果: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8例,年龄(61.8±16.3)(29~88)岁,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44.0±11.1)分低于干预前(51.9±8.5)分( t=5.395, P<0.001);患者是否焦虑与其年龄( r=0.305)、就业状况( r=0.270)以及婚姻状况( r=0.397)相关(均 P<0.05),患者对干预治疗措施及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分别为45.6%和87.7%( χ2=5.720, P<0.05)。 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后,可以使焦虑状态患者心理明显改善,有利于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调神针刺法联合森田疗法治疗躯体型障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调神针刺法联合森田疗法治疗躯体型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66例躯体型障碍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奇偶分成法分为2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森田疗法,观察组开展调神针刺法与森田疗法联合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躯体障碍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 2=6.519, P=0.011);治疗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调神针刺法与森田疗法联合用于躯体型障碍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躯体障碍程度,该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躯体型障碍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和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患者人格特征与临床症状,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评分:组内不同时点间内外向维度评分[研究组:入组时:(46.14±10.99)分;5周末:(50.43±8.86)分;8周末:(53.86±7.08)分; F=6.291, P=0.003;对照组:入组时:(45.29±8.99)分;5周末:(48.29±8.31)分;8周末:(50.29±7.57)分; F=3.211, P=0.044]、神经质维度评分[研究组:入组时:(60.14±5.49)分;5周末:(53.29±4.53)分;8周末:(50.57±4.33)分; F=36.809, P<0.001;对照组:入组时:(60.29±6.18)分;5周末:(55.86±6.00)分;8周末:(53.14±5.30); F=13.353,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点两组间神经质维度评分(5周末: F=4.095, P=0.047,8周末: F=4.940, 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组8周后两组间内外向E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157, P=0.045)。精神质维度评分在组内不同时点和组间同一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组内不同时点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入组时:(32.00±4.04)分;5周末:(15.23±5.01)分;8周末:(9.31±3.15)分; F=282.376, P<0.001;对照组:入组时:(31.91±4.59)分;5周末:(17.86±5.11)分;8周末:(11.17±3.64); F=195.019, P<0.001],同一时点两组间评分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5周末: F=4.724, P=0.033;8周末: F=5.205, P=0.026)。(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组内不同时点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入组时:(18.69±8.87)分;5周末:(10.34±5.34)分;8周末:(7.97±2.98); F=28.679, P<0.001;对照组:入组时:(18.60±8.02)分;5周末:(13.31±6.35)分;8周末:(10.37±4.86)分; F=14.241, P<0.001],同一时点两组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周末: F=4.161, P=0.045;8周末: F=8.315, P=005)。(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提示,森田疗法( β=-0.312, t=-2.360, P=0.022)、内外向人格特质( β=-0.334, t=-2.355, P=0.022)是HAMA的影响因素。 结论:相比接受单纯常规治疗,给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可通过增强患者外向性人格特征进而减轻焦虑症状,同时亦能改善其抑郁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血清因子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rTMS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森田疗法。观察患者护理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AQI)量表、精神护理康复量表(NO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表皮生长因子(EGF)、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及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及NO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MBP、EGF含量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血清NGF-β含量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森田疗法结合rTMS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与血清MBP、EGF、NGF-β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教育表单联合森田疗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并发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表单联合森田疗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并发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2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表单联合森田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并发症、健康教育效果及康复效果的变化。结果: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表单联合森田疗法后,干预组的术后负性情绪显著优于常规组,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干预组的康复效果、健康教育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表单联合森田疗法干预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而使术后康复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故值得临床于应用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下的森田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下的森田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感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根据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下的森田疗法在该院实施时间,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患者47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患者48例纳入观察组,给予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下的森田疗法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si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自我效能感〔一般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社会支持感〔感知社会支持量表(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MSPSS)〕、精神状态〔杨氏狂躁评定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结果:干预3个月后,患者完成分类数、GSES评分、MSPSS评分及GQOLI-74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部分WCST评分(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总错误数)、YMRS评分和HAM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下的森田疗法能够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感,改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营养干预配合森田疗法对恶性食管狭窄患者食管内支架后心理韧性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配合森田疗法对恶性食管狭窄患者食管内支架后心理韧性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62例恶性食管狭窄支架后的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单独干预,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营养干预与森田疗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的心理韧性(CD-RISC量表)、Herth希望量表(HHI)及主综合性营养评估量表(SGA)、体质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坚韧、乐观、自强三个指标评分与总分、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3个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韧性各项指标评分与总分、希望水平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实验组所有指标变化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GA量表评分与BMI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SGA量表评分与BMI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营养干预配合森田疗法确可改善恶性食管狭窄患者食管内支架后的心理韧性及营养状态,于其病情转归有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森田疗法的实质与创新:中国式森田疗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经典森田疗法在医学理论与操作上,已经贯穿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学观与诊疗行为。但百年来对森田疗法的研究逐渐受到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也极大地影响了森田疗法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进一步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挖掘森田疗法的实质,并对其理论和操作加以创新势在必行。笔者在经典森田疗法的基础上,倡导诊疗思维与行为变革,推行中国式森田疗法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对"病感"理论的新认识,对"顺其自然"的新解释,及神经质所致病感心理疗法,改变应对方式心理疗法和心理平衡疗法,进一步凸显森田疗法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疾病诊治过程中的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红外技术在针灸领域应用现状和热点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软件对红外技术在国内和国际针灸领域应用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现状、主要力量、前沿热点和动态趋势,以期为促进红外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交叉融合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分别对中国知网检索筛选到的478篇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检索筛选到的188篇红外技术应用于针灸领域期刊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共现和时间叠加分析.结果 国内红外技术在针灸领域应用研究起步较早,国际上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学者许金森、沈雪勇、潘晓华和丁光宏在红外技术与针灸交叉研究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国际上Litscher gerhard、Shen xueyong和Yoo ho-ryong为主要作者.国内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靠前;国际方面Med Univ Graz(格拉茨医科大学)、Daejeon Univ(大田大学)和Korea Inst Oriental Med(韩国韩医学研究院)为主要研究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发现热点为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和评估针灸相关疗法临床疗效、围绕红外治疗效应辅助针灸增强临床疗效和产品转化开发、探讨经络循行显影现象、经络腧穴的红外光谱特征辅助疾病诊断、灸法红外辐射光谱特征研究以及针灸疗法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研究.结论 红外技术与针灸的交叉融合涵盖了诊断和临床两个方面,涉及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当前主要围绕着6个热点开展.红外技术在针灸领域应用研究极具发展潜力,值得更深入交叉融合研究,开展多人员和机构合作交流;未来红外经络腧穴诊断设备、新兴红外技术引入和针灸经络特异性红外现象的分子机制等研究方向前景广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不同算法的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风险预测模型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对比logistic回归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AP)风险预测价值.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P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两种模型对AP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450例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AP发生率为42.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胃食管反流、鼻饲或胃肠道营养、体位不当、CRP、NLR、LER、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为A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电磁刺激疗法、口腔清洁规范、吞咽训练为AP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随机森林算法显示,AP发生影响因素重要性前8位依次为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吞咽训练、电磁刺激疗法、胃食管反流、意识障碍、咳嗽无力、体位不当、口腔清洁规范.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AP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预测一致率为0.432;随机森林模型预测AP发生的AUC为0.938,预测一致率为0.712.结论:随机森林算法对AP发生的预测效能优于logistic回归,临床可依据预测模型预测AP发生风险,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防止AP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