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甘草素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全世界范围内高频率发生的恶性肿瘤.最近的研究表明,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发挥抗肿瘤活性.因此,研究旨在探讨ISL在抗LUS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梯度浓度ISL处理LUSC细胞,探究ISL在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抗癌特性.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探寻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MIR22HG/miR-24-3p/Fas配体 基因(Fas ligand Gene,FASLG)之间可能的互作关系.实时荧光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 LUSC 细胞中 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 的表达,细胞计数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RNA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实验和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 lncRNA MIR22HG 与 miR-24-3p、miR-24-3p与FASLG的结合关系.结果 ISL可以显著抑制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生信分析及临床样本分析发现lncRNA MIR22HG在LUSC中低表达,ISL可以促进lncRNA MIR22HG的表达,抑制LUSC细胞 的恶性行为.此外,lncRNA MIR22HG可以海绵吸附miR-24-3p进而调节FASLG的表达.miR-24-3p在LUSC中上调表达,FASLG在LUSC中下调表达.过表达FASLG可以逆转miR-24-3p过表达对LUSC增殖、转移以及EMT进程的促进作用.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ISL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表明ISL有潜力作为治疗LUSC的新型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龚保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龚保文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龚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案处方,整理方药信息,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采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挖掘龚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录处方279首,涉及200味中药,临床证型以湿热蕴结证为主.龚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以补气、利尿通淋、活血止痛、清热解毒药物为主,常用中药有甘草、萆薢、牛膝、土茯苓、葛根、车前草等.治疗药物以甘、苦、辛味居多,药性以平、温、寒性为主,多归于肝、脾、胃、肺经.龚教授临床常用的药物组合有萆薢-土茯苓、萆薢-葛根-牛膝.聚类分析得到牛膝-土茯苓-葛根-萆薢-甘草、车前草-威灵仙-马齿苋-薏苡仁-淫羊藿-苍术-杜仲、丹参-黄芪-党参-海螵蛸-半夏-山药-牡蛎-桂枝等3首新处方.复杂网络分析得到常用处方为萆薢-土茯苓-葛根-牛膝-车前草-威灵仙-薏苡仁-苍术-海螵蛸.结论:龚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以湿热为主,常采用通利关节、清热祛湿法治疗,临床以萆薢-土茯苓-牛膝-葛根-甘草为底方加减,用药和缓,五脏兼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4月经上海市儿童医院确诊和完善评估的68例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患儿年龄、性别、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LDH)、24小时尿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及肿瘤病理类型等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随访时间1~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结果:68例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男46例,女22例;发病年龄7~120个月,中位年龄35个月。其中48例(70.6%)伴骨髓转移,47例(69.1%)骨转移,17例(25.0%)远处淋巴结转移,9例(13.2%)肝转移,5例(7.4%)脑转移,4例(5.9%)眼眶转移,20例(29.4%)存在胸膜、皮肤等其他部位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3年EFS与LDH、NSE、 MYCN基因、骨转移、颅内转移(包括脑转移和眼眶转移)有关( 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内转移( RR=4.179,95% CI=1.112~15.703, P=0.034)及血清LDH>587 U/L( RR=3.729,95% CI=1.116~12.466, P=0.033)是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独立的预后相关因素。 结论:颅内转移、血清LDH>587 U/L与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年EFS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植物药在北美和欧盟的注册现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以植物药身份进行中药国际注册是实现中药国际化的必要前提。北美和欧盟在世界中草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且药品管理法规和质量监管要求较为完备并具有先进性。本文通过总结北美和欧盟对植物药的定义,梳理和解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文件,构建植物药的注册路径,基于当前正在申请和已批准的植物药在海外市场成功上市的实例,探讨北美和欧盟植物药市场注册现状,认为今后应构建与国际匹配的中医药质量标准证据体系,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药产品临床试验,制定相同或高于国际主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探索中药复方的注册路径,招募专业人员组建国际化注册申报团队,为我国中药产品海外注册提供策略和实践支撑,促进中药产品进入世界主流市场,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男性就诊者控烟服务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有戒烟意愿的现在吸烟者对控烟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控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法,对2017年1月1—31日在上海市不同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 458名男性就诊者进行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有戒烟意愿的现在吸烟者进行控烟服务需求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控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1 458名男性就诊者吸烟率为54.5%(794/1 458),现在吸烟率为46.6%(679/1 458)。有戒烟意愿者358人,占现在吸烟者的52.7%(358/679)。在有戒烟意愿的现在吸烟者中,需求率较高的控烟服务依次为获得烟草与健康相关的知识(58.9%,211/358)、帮助制定戒烟计划(56.4%,202/358)、获得克服戒烟障碍的方法(53.1%,190/358);接受度最低的控烟服务为使用戒烟热线(38.5%,138/358)。年龄45岁以下、离退休、合并慢性病、吸烟危害相关知识知晓率高、戒烟途径知晓度高以及被医务人员建议过戒烟的现在吸烟者,更愿意接受控烟服务(均 P<0.05)。 结论:社区就诊的男性现在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者所占比例较高,但控烟服务需求率较低。社区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询问就诊者吸烟状况,对吸烟者积极给予戒烟建议、告知吸烟危害知识及戒烟方法,控烟媒体也应加强控烟途径的宣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的验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验证前期构建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方法:纳入上海长征医院2020年第四季度肾脏病科门诊非透析CKD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评估模型相关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效能,沿用前期模型所得出的cut-off值(4分),进行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采用Hanley改良法比较评估模型与本研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绘制校准曲线检验模型校准度。结果:纳入非透析CKD患者共434例,其中男233例,女201例,年龄(55±16)岁。根据门诊实测血钾数值分为高血钾组(血钾≥5.0 mmol/L)及正常血钾组(血钾3.5~5.0 mmol/L)。其中高血钾组共33例患者,正常血钾组共401例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7.6%。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正常血钾组相比,高血钾组合并心力衰竭史(27.3%比3.7%, P<0.001)、糖尿病(42.4%比19.7%, P=0.002)、酸中毒史(51.5%比7.0%, P<0.001)比例较高,且高血钾组患者既往出现血钾≥5.0 mmol/L(48.5%比2.5%, P<0.001)的比例更高。高血钾组中成/草药使用率较高( P<0.001),而两组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补钾剂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评估模型预测高钾血症的AUC为0.914;当cut-off值为4分时,灵敏度为84.8%,特异度为79.8%。前期所建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与本研究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924, P=0.054),校准曲线显示当患者预测风险在0.4以下或0.6以上时,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结论:基于临床参数构建的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适用于非透析CKD各期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七藤通络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理论探析及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3天前
DPN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均与经络密切相关。藤类植物其形蜿蜒屈曲,与人体经络形态存在相似性,临床多应用其入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其善走经络之性,通络止痛之功用。在中医"象思维"思想指导下,取象比类,结合藤类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分析及临床经验,创立七藤通络饮(鸡血藤、首乌藤、大血藤、络石藤、钩藤、海风藤、青风藤、桂枝、牛膝、甘草),在临床中治疗DPN取得一定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草乌甲素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状态依赖型钠离子通道调节剂口服草乌甲素片联合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双盲法的临床试验,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5例,试验组41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在一线用药加巴喷丁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予以口服草乌甲素片,对照组予以安慰剂。主要观察指标: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好转50%为目标结局,比较两组患者达到目标结局的有效率,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次要观察指标:治疗第1、2、3、4周及治疗后第8、12周不同时点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筛查量表(ID-pain评分、DN4评分)、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焦虑症筛查量表(GAD-7评分),以评估在口服一线药物基础上,联合草乌甲素片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达到目标结局所需时间为28(7,84)d,有效率为68.3%(28/41);对照组达到目标结局所需时间为56(14,84)d,有效率为52.9%(18/34)。Cox回归分析显示,口服草乌甲素片的分组因素是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 HR=2.063,95% CI:1.059~4.018, P<0.05),试验组达到目标结局的概率是对照组的2.063倍( P<0.05)。同时,病程长组(>6个月)的转归概率仅为病程短组(<6个月)的0.201倍( HR=0.201,95% CI:0.073~0.551, P<0.05)。两组VAS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ID-pain评分、DN4评分、PHQ-9评分、GAD-7评分均较入组前有明显改善(均 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口服草乌甲素片能改善加巴喷丁的镇痛治疗效果,在短期3个月内可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消化内镜高频电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上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高频电技术在消化内镜领域应用广泛,新的适应证不断扩展,临床应用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为加强消化内镜医师对高频电技术原理及操作安全事项的理解,推动技术安全应用和良性拓展,特邀请国内消化、内镜、外科、护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国内专家经验,共同讨论起草了消化内镜高频电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崇明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与血尿酸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崇明地区的泌尿系结石成分及与血尿酸的关系,探究血尿酸在泌尿系结石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结石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显示健康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分析结石的标本成分,选取每个样本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该结石样本主要成分并进行分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尿酸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测定,分析不同结石成分与血尿酸的相关性和草酸钙结石的危险因素。结果:结石组的吸烟、饮酒、结石家族史及空腹血糖(PBG)、血尿酸、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尿酸结石组患者的血清TC水平明显高于磷酸盐结石组和膀氨酸结石组患者( P<0.05)。草酸钙结石组患者的血尿酸、TC、TG水平明显高于尿酸结石、磷酸盐结石和膀氨酸结石组患者,HDL-C水平明显低于尿酸结石、磷酸盐结石和膀氨酸结石组患者( P<0.05)。草酸钙结石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TC、TG水平呈正相关( 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 P<0.05)。高TG、高TC、低HDL-C、高血尿酸是影响草酸钙结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崇明地区结石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且在草酸钙结石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最高,与TC、TG、HDL-C等血脂指标水平变化有关。血尿酸作为草酸钙结石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