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涎腺内窥镜对慢性阻塞性颌下腺炎诊断与治疗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涎腺内窥镜在慢性阻塞性颌下腺炎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沈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7例单侧慢性阻塞性颌下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涎腺内窥镜扩张盥洗治疗,术后均获得6个月的随访.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17例患者中,6例(35.3%)镜下可见结石,5例(29.4%)镜下可见黏液栓子,6例(35.3%)镜下可见黏液栓子合并导管狭窄.15例(88.2%)术后症状缓解,VAS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涎腺内窥镜对慢性阻塞性颌下腺炎的诊断较准确,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辅助面部小切口腮腺导管结石取出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唾液腺内窥镜辅助下经面部小切口手术取腮腺导管深部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4~2015年期间共诊治6例腮腺导管结石患者,结石均位于咬肌前缘后方的腮腺导管.手术过程为全麻下手术,先用涎腺内窥镜探及腮腺导管结石,以内窥镜灯光作为引导在面部相应位置行皮肤小切口,分离显露结石部位的腮腺导管,同时保护面神经;切开导管取出结石,重建导管.结果 所有患者腮腺导管术后均恢复畅通,复诊半年无腮腺导管阻塞症状出现.结论 唾液腺内窥镜辅助经面部小切口取石术为治疗腮腺导管深部结石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内镜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损伤五例成功救治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鼻内镜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损伤破裂出血的原因及紧急处理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7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内镜鼻颅底手术并发颈内动脉损伤破裂出血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腺样囊性癌2例、涎腺型腺癌1例、岩尖部胆固醇肉芽肿1例、鳞状细胞癌1例,分析手术过程中颈内动脉损伤的原因及后续救治经过,总结经验与教训.结果 5例患者中2例行颈内动脉覆膜支架植入,1例患者行颈内动脉瘘口局部颞肌填塞,1例行鼻咽部、后鼻孔填塞止血,1例填塞止血失败后行颈总动脉结扎术.5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止血成功,无死亡病例,除颈总动脉结扎患者遗留有肢体活动障碍,其他患者均无严重颅内外并发症发生.随访6 ~ 84个月,5例患者均存活.结论 内镜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损伤多与操作不当及解剖定位不准有关,一旦发生即要果断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并寻求多学科合作以修复颈内动脉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辅助腮腺结石口内途径取出术的适应证与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唾液腺内镜辅助腮腺结石口内途径取出术的适应证及中长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8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医学影像科就诊并采用内镜辅助口内途径取石的158例腮腺结石或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71例,女性87例,年龄5~84岁;分析取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临床表现、腮腺造影、核医学及唾液流率检查评价患侧腺体功能.术后患者根据腮腺造影表现分为两型:①Ⅰ型,主导管大致正常或粗细不均,排空正常;②Ⅱ型,主导管有狭窄或扩张,排空迟缓.结果 158例患者中144例(91.1%)成功取出,包括经网篮或抓钳直接取出77例;网篮套索结合导管口切开取出36例;网篮套索结合导管旁切开取出23例;余8例嵌于导管前1/3段,网篮套索不成功,经导管旁切开取石.158例中2例经内镜治疗后1~3个月结石自行排出,余12例结石未取出.146例结石或异物取出的患者随访3~120个月(平均36个月),1例结石复发,2例导管闭锁,16例偶有不适,127例无明显自觉症状.34例患者于术后进行患侧腮腺造影检查,造影表现Ⅰ型25例,Ⅱ型9例.核医学检查及唾液流率测定结果均显示术后患侧腺体功能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内镜辅助腮腺结石口内途径取出术是治疗腮腺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主导管内可经网篮套索的移动性结石或导管前1/3段的嵌顿性结石.取石后多数患者腺体功能可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翼腭窝腺样囊性癌误诊为颞下颌关节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以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翼腭窝腺样囊性癌误诊为颞下颌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右侧翼腭窝间隙探查后病理确诊为腺样囊性癌,在内窥镜辅助下切除肿瘤,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腺样囊性癌为多见于小涎腺的恶性肿瘤,少数可发生于腺体外,早期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其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首选手术及术后放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