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腮腺深叶良性肿瘤:与定位和手术入路相关的分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腮腺深叶良性肿瘤(benign deep lobe parotid tumors,BDLPTs)具有多种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与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BDLPTs手术方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20年8月因腮腺区肿物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并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BDLPTs的75例患者,回顾性评估CT影像资料,根据肿瘤与各种结构的解剖关系将BDLPTs分为4类,探讨每种类型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型BDLPTs(14/75,18.7%)完全位于下颌支和茎突下颌间隙内侧,瘤体增大时突向咽旁间隙.Ⅱ型BDLPTs(19/75,25.3%)位于下颌后间隙,以下颌支、茎突下颌间隙、乳突和下颌后静脉为界.Ⅲ型BDLPTs(27/75,36.0%)呈膨胀型生长,横穿茎突下颌间隙,从下颌后静脉延伸至咽旁间隙.Ⅳ型BDLPTs(15/75,20%)位于耳垂下方、面神经和下颌后静脉深部.经下颌骨劈开入路主要用于Ⅰ型病例(10/14),Ⅲ型病例采用腮腺入路(14例)、下颌入路(11例)和腮腺-下颌联合入路(2例),Ⅱ型和Ⅳ型病例经腮腺入路同时行腮腺切除术.结论:BDLPTs分类可为术前制定治疗计划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实践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外科导航系统引导下口腔颌面颈部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外科导航系统在口腔颌面颈部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口腔科2014-2021年64例异物取出术患者资料,其中对照组(n=52)接受传统外科手术进行异物取出,观察组(n=12)接受外科导航系统引导下口腔颌面颈部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诊断部位多见于口腔颌面部,以非金属异物为主.观察组患者异物均成功取出,对照组96.15%的患者异物成功取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手术切口长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32.69%,P<0.05).结论 使用外科导航系统引导口腔颌面颈部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可对异物进行精准定位,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创口长度,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远外侧锁孔入路在颅颈交界区手术中应用的解剖学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远外侧锁孔入路行颅颈交界区手术中,枕髁磨除前后的解剖观察范围,并分析枕髁磨除的意义。方法:纳入10%甲醛固定的5例(10侧)成年国人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以红、蓝乳胶灌注,其中男3具、女2具,年龄58~70岁、平均61岁。模拟远外侧手术入路:取乳突后“S”形切口、枕髁后微骨窗开颅,分别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操作,观察磨除枕髁前后镜下术野显露的解剖结构,测量并计算延髓腹外侧的显露面积,对比2种手术入路的观察范围。结果:显微镜经远外侧锁孔入路可显露成人尸头标本后组颅神经、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枕髁磨除后扩大了对椎动脉、舌下神经、延髓侧方及腹侧的显露。神经内镜经远外侧锁孔入路通过面听-舌咽神经间隙、舌咽-迷走神经间隙、迷走-副神经颅根间隙和副神经脊髓根腹侧间隙,可观察后组颅神经、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脑干侧面及腹侧面;磨除枕髁前、后内镜下延髓腹外侧显露面积分别为(331.0±6.6)mm 2和(464.7±10.6)m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99, P<0.001);磨除枕髁前、后显微镜下延髓腹外侧显露面积分别为(205.8±9.6)mm 2和(329.1±6.7)m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5.07, P<0.001);磨除枕髁前、后内镜下延髓腹外侧显露面积均大于显微镜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2.18、64.62, P值均 <0.001);内镜磨除枕髁前与显微镜磨除枕髁后的显露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3, P=0.137)。 结论:远外侧锁孔入路磨除枕髁后神经内镜与显微镜2种手术方式均能增加延髓腹外侧的显露面积;神经内镜远外侧锁孔入路不磨除枕髁即可获得良好的、与显微镜远外侧锁孔入路磨除枕髁后相似的显露范围,对脑干腹侧面、椎动脉、基底动脉等深部结构的显露更具优势,临床手术中可免于磨除枕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8—2020年中国结直肠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中国结直肠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风险因素,为我国结直肠术后SS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基于国家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网2018—2020年开展的多中心研究,提取3年中所有接受结直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全国50家医院收治的2 122例结直肠手术患者,其中男性1 252例,女性870例;中位年龄为63(16)岁;中位体质指数为23(4.58)kg/m 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数据,排除未成年、孕妇或接受妇产科手术、接受泌尿系统手术、行腹膜后位手术和体表包块切除以及有补片等植入物的手术者。主要结局指标为结直肠术后30 d内SSI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30 d内病死率、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依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SSI组和非SSI组,分析结直肠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进行亚组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以 M( I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 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结直肠术后SSI发生率为5.6%(119/2 122);其中浅部切口感染占39.5%(47/119)、深部切口感染占20.2%(24/119)、器官(间隙)感染占40.3%(48/119)。与非SSI组比较,SSI组患者病死率更高[2.5%(3/119)比0.1%(3/2 003),χ 2=22.400, P=0.003],ICU住院时间更长[0(1)d比0(0)d, U=131 339, P<0.001]、术后总住院时间更长[18.5(12.8)d比9.0(6.0)d, U=167 902, P<0.001]、住院费用更多[7.5(4.9)万元比6.0(3.1)万元, U=126 189,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1.782,95%CI:1.173~2.709, P=0.007)、术前白蛋白<35 g/L(OR=1.680,95%CI:1.089~2.592, P=0.019)、污染或感染切口(OR=1.993,95%CI:1.076~3.689, P=0.028)、行急诊手术(OR=2.067,95%CI:1.076~3.972, P=0.029)、行开腹手术(OR=2.132,95%CI:1.396~3.255, P<0.001)以及手术时间≥3 h(OR=1.804,95%CI:1.188~2.740, P=0.006)为结直肠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进行备皮(OR=0.478,95%CI:0.310~0.737, P=0.001)为SS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开腹手术组SSI发生率为10.2%(69/675),显著高于腹腔镜(或机器人)组(3.5%,50/1 397)(χ 2=39.816, P<0.001),对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和接受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患者分别进行亚组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或感染切口(OR=2.168,95%CI:1.042~4.510, P=0.038)、手术时间≥3 h(OR=2.072,95%CI:1.171~3.664, P=0.012)为接受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进行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OR=0.428,95%CI:0.227~0.807, P=0.009)、备皮(OR=0.356,95%CI:0.199~0.634, P<0.001)是避免该类患者发生SSI的独立保护因素。对接受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患者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292,95%CI:1.138~4.617, P=0.020)和合并高血压(OR=2.265,95%CI:1.234~4.159, P=0.008)是结直肠术后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2018—2020年结直肠手术后SSI整体发生率为5.6%,为减少结直肠术后SSI的发生,应尽量选择微创手术;术前备皮和机械性肠道准备是预防开腹手术后SSI的有效手段;围手术期应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切口污染严重的患者予以关注、加强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小血管病与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总体负担评分与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SSNHL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紧张性头痛或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MRI评估CSVD表型,包括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 EPVS)和血管源性腔隙,然后计算CSVD总体负担评分。应用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SNHL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有序多分类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SVD总体负担与SSNHL患者听力受损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86例SSNHL患者以及9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对照者。两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WMHs总体评分分类、脑室周围WMHs评分分类、深部WMHs评分分类、CMBs、中重度EPVS、CSVD总体负担评分及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空腹血糖≥6.1 mmol/L[优势比(odds ratio, OR)2.14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42~4.432; P=0.038]、甘油三酯≥1.7 mmol/L( OR 7.012,95% CI 2.962~16.597; P=0.000)、CSVD总体负担评分>1分(与0分相比,2分: OR 4.095,95% CI 1.364~12.291, P=0.012;3分: OR 5.776,95% CI 1.888~17.614, P= 0.002;4分: OR 7.900,95% CI 2.526~24.706; P=0.000)与SSNHL显著独立相关。有序多分类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和空腹血糖后,平坦下降型听力损失( OR 1.276,95% CI 1.131~1.618; P=0.044)和全聋型听力损失( OR 1.029,95% CI 1.002~1.058; P=0.038)以及CSVD总体负担为中度( OR 1.318,95% CI 1.036~1.677; P=0.025)和重度( OR 2.330,95% CI 1.232~4.406; P=0.009)与SSNHL患者听力损伤程度显著独立相关。 结论:CSVD总体负担中重度与SSNHL独立相关,且与SSNHL患者听力损伤程度独立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下咽部脂肪肉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中年男性下咽部的脂肪肉瘤(Hypopharyngeal liposarcoma)。患者,男,47岁,主因“夜间睡眠打鼾、憋气1年余伴不能平卧位睡眠1个月”就诊,完善电子喉镜检查提示下咽部新生物、喉梗阻,完善MRI提示颈深部咽旁间隙肿物,部分突入下咽部,边界清楚。行颈部开放手术完整切除肿物,病理检查提示高分化脂肪肉瘤,术后未进一步行放化疗。术后2年内定期复查,未见复发,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小血管病负荷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负荷预测大血管闭塞(LVO)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EVT)预后的价值。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EVT的前循环LVO AIS患者242例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对EVT后1周内的患者随访MRI并评估CSVD征象[脑白质高信号(WMH)、血管源性腔隙、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和脑萎缩]及负荷总评分(总分0~5分),并随访EVT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根据CSVD负荷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负荷组(0~1分)和中-重度负荷组(2~5分);根据EVT后90天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好组(3~6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比较2组的临床及影像指标,对单因素分析中 P<0.1的变量被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24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组169例、预后不好组73例。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好组患者的年龄、高血脂发生率、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转化发生率、CSVD负荷总评分、脑室旁WMH评分3分和(或)深部WMH评分≥2分发生率、中-重度脑萎缩发生率更高,血管再通良好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脂史( OR=8.438,95% CI 1.691~42.119, P=0.009)、基线NIHSS评分( OR=1.103,95% CI 1.047~1.162, P<0.001)、EVT后血管再通良好( OR=0.131,95% CI 0.038~0.454, P=0.001)及EVT后出血转化( OR=1.952,95% CI 1.031~3.697, P=0.040)是LVO AIS患者EVT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轻度负荷组157例、中-重度负荷组85例。与轻度负荷组相比,中-重度负荷组的90天mRS评分更高( Z=-2.24, P=0.025)。 结论:基于CSVD负荷预测前循环LVO AIS患者EVT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颌下腺多形性腺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24岁,以"发现左侧颌下包块6 d"为主诉入院,无颌面部疼痛、红肿、发热、皮温升高等症状。超声检查提示:左侧颌下腺实性低回声结节(图1),大小27 mm×24 mm×17 mm,以18G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进针至左侧颌下腺占位前缘,扣动穿刺枪扳机,取出组织2条,病理报告:涎腺源性肿瘤,考虑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建议免疫组化协诊,免疫组化结果支持PA的诊断。患者治疗愿望迫切,又拒绝外科手术,为防止瘤体继续生长变大,甚至恶变,对患者病情及结节周围结构进行综合评估,有较为安全的进针通道,拟于局麻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前超声造影:内可见少量造影剂填充,并持续低增强。超声引导下择点定位,采用2%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1∶1稀释进行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使用22G穿刺针在颌下腺被膜外及大血管间隙注入生理盐水作为隔离带(图2),射频消融仪器为绵阳立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LDRF-120S多极射频消融仪系统及配套射频手术电极,最大输出功率0~200 W,工作频率400 kHz,温度监控范围为0~100 ℃。以18G工作尖端1 cm的一次性射频消融针穿刺进入左侧颌下腺实性结节内,输出功率35 W,采用移动消融模式,由深部到浅部,逐层消融(图3),直至结节全部为强回声覆盖,达到适形消融的标准,缓慢烧灼针道后退针,共计消融3 min。术后待强回声消散后,即刻行超声造影,消融区内未见明显造影剂填充,提示消融完全(图4),消融区大小为31 mm×30 mm×23 mm。全程总耗时20 min,消融区局部无明显出血、肿胀,患者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面瘫、神经受损等严重并发症,监测生命体征正常,嘱咐间断冰敷2~3 h,患者无明显不适,安全返回病房。术后1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侧颌下腺实性低回声结节大小27 mm×27 mm×22 mm,形态规则,边界清,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观察消融区,动脉期、延迟期均未见造影剂充盈,呈"黑洞征"。术后3个月复查(图5)消融灶大小25 mm×22 mm×17 mm。术后6个月复查(图6)消融灶大小17 mm×16 mm×13 mm,皮肤表面凸起不明显。术后1年复查(图7)消融灶大小13 mm×10 mm×8 mm,体表光滑平坦,无异常隆起和凹陷(图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深髓静脉与脑小血管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脑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所致的一系列病理、影像及临床综合征。CSVD的主要影像学特征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和脑萎缩。脑深髓静脉(deep medullary veins, DMVs)是侧脑室周围的实质小静脉,参与从脑深部白质静脉到室管膜下静脉的静脉回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DMVs与CSV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对DMVs在CSVD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探索CSVD的发病机制和影像学标志物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磁共振成像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总体负担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济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完善头颅MRI检查,根据CSVD总体负担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在发病后3个月时评价PSD。比较PSD组与非PSD组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及磁共振成像CSVD总体负担。应用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SVD总体负担与PSD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1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65.86±11.41)岁,男性56例(54.9%),基线NIHSS评分(5.08±2.55)分。19例(18.6%)CSVD总体负担为重度,42例(41.2%)发生PSD。单变量分析显示,PSD组基线舒张压以及高血压、卒中分布、梗死侧别、腔隙性梗死、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基底节区脑微出血、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深部白质高信号和CSVD总体负担重的患者比例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VD总体负担[优势比(odds ratio, OR)4.6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19~18.49; P=0.028]、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OR 4.61,95% CI 1.49~14.20; P=0.008)、高血压( OR 4.82,95% CI 1.40~16.64; P=0.013)和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 OR 2.18,95% CI 1.01~4.67; P=0.046)与PSD显著独立相关。 结论:CSVD总体负担与缺血性卒中患者PSD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